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价标准 | 分值 | 评价等级 | |||
| A | B | C | D | ||||
| 1.0 | 0.8 | 0.6 | 0.4 | ||||
| 1.课程团队(20分) | 1.1课程负责人 | 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政治立场坚定,有强烈家国情怀, 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注重为人师表,善于提炼课程中蕴含的育人因素,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突出。 | 10分 | ||||
| 1.2教学团队 | 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结构合理,均承担了实质教学任务。团队成员具备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立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和教研制度,探索课程思 政建设新路径。 | 10分 | |||||
| 2.教学内容(30分) | 2.1课程目标 | 课程目标能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及授课对象等,制定明确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价值引领目标符合学校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特色鲜明。 | 10分 | ||||
| 2.2课程设计 | 能根据授课目标、教材内容、教学对象等教学要素,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在课堂讲授、教学研讨、实验实训、考核评价等各环节能有机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元素,做到恰当合理、不生硬。 | 10分 | |||||
| 2.4课程资源 | 注重挖掘和开拓与本课程紧密相关的课程思政资源,形成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库;能从最新国家时政要点、社会时事热点等内容中精选与专业教学相关的教育素材;编写和选用高质量配套教材。 | 10分 | |||||
| 3.教学改革(30分) | 3.1教学方法 | 注重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多样化,采取启发式、研究性、案例式、PBL 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10分 | ||||
| 3.2教学手段 | 推动课程思政与现代教育技术深度融合,创新思政元素展现形式,增强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 10分 | |||||
| 3.3课程考核 | 课程思政元素充分融入过程考核和最终考核所涵盖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中。 | 10分 | |||||
| 4.教学成效(20分) | 4.1 督导、同行、学生评价 | 督导评价优秀,同行认可度高,学生对教师师德师风评价高,学习满意度高,评教效果好。 | 10分 | ||||
| 4.2示范作用 | 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方法、手段及实施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辐射和推广价值。 | 10分 | |||||
| 综合评价得分 | 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