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伊索寓言导读课 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8:52:01
文档

伊索寓言导读课 教学设计

整本书阅读导读课——《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伊索寓言》及作者,激发阅读期待。2.以有趣的故事带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让学生学会读寓言的方法。第一步,要读懂故事,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第二步,要能把寓言与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联系起来。4.订立读书计划,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创设情境,了解作者同学们,今天老师要隆重地向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出示伊索图片),他是谁呢?他叫伊索(出示伊索名字,板书:伊索)。关于伊索,你知道多少呢?补
推荐度:
导读整本书阅读导读课——《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伊索寓言》及作者,激发阅读期待。2.以有趣的故事带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让学生学会读寓言的方法。第一步,要读懂故事,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第二步,要能把寓言与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联系起来。4.订立读书计划,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创设情境,了解作者同学们,今天老师要隆重地向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出示伊索图片),他是谁呢?他叫伊索(出示伊索名字,板书:伊索)。关于伊索,你知道多少呢?补
  

整本书阅读导读课

——《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伊索寓言》及作者,激发阅读期待。

2.以有趣的故事带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让学生学会读寓言的方法。第一步,要读懂故事,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第二步,要能把寓言与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联系起来。

4.订立读书计划,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了解作者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隆重地向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出示伊索图片),他是谁呢?他叫伊索(出示伊索名字,板书:伊索)。

关于伊索,你知道多少呢?

补充出示:伊索给我们带来了三百多篇寓言,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

2. 看图片猜故事

   瞧,伊索给我们带来了几张图片,你能猜出是哪个故事吗?(出示图片)

《狼来了》(也叫《牧羊的孩子和狼》)、《狐狸和葡萄》、《乌鸦和狐狸》、《龟兔赛跑》

 这些经典的故事来自《伊索寓言》。(板题:《伊索寓言》导读)

二、阅读封面,初识书籍

1.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进这本书。看一本书时,我们可以先看书的封面,看一下那里有什么信息呢?(出示 封面)

人教快乐读书吧  插图  快乐读书吧,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  

曹文轩 陈先云主编:他们也是咱们语文书的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这跟语文书的出版社一样。我们选书时要注意选择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古希腊 伊索著   三年级/下册

2.小结:观察时如果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就不会错过任何信息了。

三、精彩导读,方法引领

看,伊索要推荐一篇文章给大家阅读呢。(板书:《父子骑驴》)

1.出示自读提示:①读故事,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什么?②划出你觉得有趣的地方,读一读。

2.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一对父子牵着毛驴回家,路上听了几个人的话后,最后抬着驴走。)

3.父子俩遇见了哪些人呢,请在文中圈出来。(老先生  老太太  年轻的母亲  一群小孩)

4.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在哪里?指名交流。

预设1老先生:现在你就是老先生,你是怎样哈哈大笑说的,你能不能试一下。

(点击超链接)

老先生哈哈大笑说:“世界上竟然有这么笨的人,放着好好的驴子不骑,累得一头汗。”

听了老先生的嘲笑,这位父亲赶紧……?(叫儿子骑上毛驴。)

预设2老太太:现在你就是老太太,你来说说(点击超链接)

老太太忍不住说:“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孝啊!自己骑在驴背上,却让爸爸顶着大太阳走路。”

听了老太太的责备, 父亲……?(便叫儿子下来,自己骑上毛驴。)

预设3年轻的母亲:现在你就是年轻的母亲,你大声地说(点击超链接)

年轻的母亲大声地说:“看哪!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狠心的父亲,让儿子走路,自己却坐在驴背上享福。”

听了年轻母亲的话,父亲……?(叫儿子一起骑上毛驴。)

预设4一群小孩:现在你们就是这群小孩,你们怎样指指点点地说(点击超链接)

一群小孩对着父子二人指指点点:“看哪!这两个人真狠心,竟然一起骑在这小小的毛驴上,毛驴的腿都被压得发抖了!”  

听了小孩们的指责后, 父亲……(和儿子抬着驴走)

过渡:这一路走来,父子俩听了那么多人的建议,最后结果怎样呢?

5.出示图片,请两位同学来演一演父子俩是怎样抬驴的?

(驴很重的,都能把人压弯腰的) 你觉得累吗?要撑住啊

6.采访父亲,你为什么抬驴啊?

7.采访其他同学,你们为什么笑他们呢?

8.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呢?)板书:做事要有主见

9.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或事呢?  

10.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这篇寓言故事的呢?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要讲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板书: ①读懂故事  ②体会道理  ③联系生活 )

接下来的寓言故事我们就用这样的小妙招来读。板书《狐狸教狼钓鱼》

四、学以致用,方法迁移

1.   请同学们先自读故事,再小组交流。

①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什么地方有趣?

②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③你身边有这样的人或事吗?

2.交流主要内容

师评:你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得真清楚。

3.你觉得有趣的地方在哪里?指名交流。

预设1:“你就坐在这儿,”狐狸对狼说,“把尾巴尽量往下放,水越深,鱼就越多。你要有耐心,一定要蹲着一动不动。慢慢地,就会有许多鱼游过来,来咬你的尾巴。你可千万别动,一动,鱼儿就都吓跑了。”

现在你们就是那头狼,坐好,把尾巴尽量往下伸。

出示图片

“兄弟,你觉得有鱼了吗?”(是的,好像感觉挂上一些鱼了。)

狼啊,你现在感觉怎样?(太冷了,冷得发抖)

狼啊,你都有些受不住了,为什么还坚持着呢?(为了能钓到更多的鱼。)

“喂,兄弟,我看现在够了吧!别太贪心了,再说,鱼虽然好吃,但吃多了也会伤身体的。”你往上提尾巴,猜猜看,钓到鱼了吗?

预设2:只听咔吧一声响,狼发出了一声惨叫:“哎哟,我的尾巴!”狼回头一看,发现自己半截蓬松的尾巴断在了坚硬的冰里。

出示图片

断了尾巴的狼此时会怎么想呢?(不该听信狐狸的话)

是什么原因使狼的尾巴断了?

5我采访一下,你有什么话想对狼说。

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

5.生活中有这样的人或事吗?

6.回顾我们刚刚读的这两个寓言故事,你有什么发现?

道理相同: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轻易听信别人的话。结尾都不完美。

人物不同  第2则寓言还告诉我们不能说别人的坏话。

9.小结:阅读一则寓言时,我们可以按照三个小妙招进行阅读,而读整本书时,我们可以找出寓意相近的故事进行比较阅读,从中发现他们的异同点,这可以提升我们的阅读水平。

五、推荐阅读,浏览目录

1.除了我们阅读的这两个故事,《伊索寓言》这本书还讲了哪些故事呢?请同学们看目录。这个版本的书选取了125则伊索寓言故事,分成了7个部分。我们以第一部分目录为例,你发现了什么?

故事大多与动物有关。

狐狸 狼  狮子等动物出现了很多次。

2.小结:看目录可以选读、跳读、按顺序读。阅读后,除了找出寓意相同的寓言进行比较阅读外,我们也可以找出同一种动物在不同文章中的形象进行对比阅读。

 六、明确方法,整本阅读

  1. 出示作业:

《伊索寓言》有很多种版本,选择适合自己的一本进行阅读,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2.出示:阅读评价单。 

等读完一段时间后我们将进行全班交流。相信你们能在寓言的海洋中遨游。

板书:

                          《伊索寓言》导读

                  《父子骑驴》        读懂故事

                  做事要有主见        体会道理

                《狐狸教狼钓鱼》      联系生活

文档

伊索寓言导读课 教学设计

整本书阅读导读课——《伊索寓言》阅读指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伊索寓言》及作者,激发阅读期待。2.以有趣的故事带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让学生学会读寓言的方法。第一步,要读懂故事,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第二步,要能把寓言与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联系起来。4.订立读书计划,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创设情境,了解作者同学们,今天老师要隆重地向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出示伊索图片),他是谁呢?他叫伊索(出示伊索名字,板书:伊索)。关于伊索,你知道多少呢?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