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剪力墙
裂缝处理方案
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〇一八年九月七日
1、概况
房屋结构型式主要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六层,地下一层。地下车库长149.7m,宽50.3m,层高4.8m;本工程采用梁板式筏板基础;天然地基,本工程±0.000为66.000m。本次处理的裂缝位置为综合办公楼地下车库在D-4至D-5轴南墙处,经检测最大裂缝宽度为0.3mm。
2、处理方案
经专题会议研讨确定,形成以下处理方案:
①裂缝宽度大于0.2mm的通长裂缝采用裂缝压力注胶。
②裂缝小于0.2mm的通长裂缝采用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涂料。
2.1裂缝压力注胶处理工艺流程
材料进场报验→裂缝表面打磨→埋设灌胶嘴→封缝胶封缝→裂缝压力注胶→胶体固化
2.2裂缝压力灌胶
2.2.1材料品牌、规格、型号、性能要求等
规格型号及用途:
本工程采用路得EP-02高渗透改性环氧树脂,它具有粘度低、渗透力强、无有机溶剂,固化产物基本无收缩、粘接强度高、放热低等特点。适用于各类建筑物、混凝土结构、道路路面裂缝的修补、灌浆、粘接等工程。
适用裂缝处理对象:
可在小于1mm裂缝处于不潮湿带水环境条件下的灌注工程施工。
物理特点:
| 项 目 | 结 果 | 项 目 | 结 果 |
| 外观 | A组(主剂)透明基本无色液体 B组(固化剂)浅黄色透明液体 | ||
| 混合密度 | 1.1 g/cm3 | 混合粘度(25℃) | 320-360mpa.s |
| 适 用 期 | 250克≥40min | 使用配比 | A:B=5:1(重量比) |
| 固化条件 | ★气温在2-14℃条件下,14天可检测 ★气温在14-20℃条件下,10天可检测 ★气温>25℃条件下,7天可检测 ★气温>30℃条件下,5天可检测 | ||
| 检测项目 | 标准要求 | 检测结果 | |
| 钢—钢拉伸剪切强度标准(MPa) | ≥10 | 21.7 | |
| 胶体性能 | 抗拉强度(MPa) | ≥16 | 33.7 |
| 受拉弹性模量(MPa) | ≥1500 | 2201.0 | |
| 抗压强度(MPa) | ≥60 | 65.1 | |
| 抗弯强度(MPa) | ≥50,且不得呈脆性(碎裂状)破坏 | 58.0 | |
灌缝胶是一种A、B两组分结构胶粘剂,其粘度低、放热少、配比宽松,适用期长、浆液灌注工艺简便。
特点: 极强的参透力,粘度很低;抗老化及耐水及酸,碱性好;不含挥发性溶剂,硬化时不收缩;固化后具有优异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
2.3裂缝压力注胶修复处理
广泛用于在混凝土桥梁、房屋、水利、路面等工程中的裂缝注胶修补,以及混凝土内部蜂窝、疏松等缺陷的补强注胶修补,玻璃钢防腐、结构表面涂层防腐,施工。适用于对混凝土构件、砖混构件所产生的缝隙进行灌注粘结,达到裂隙修复加固的目的。
3.1.3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裂缝注胶的作用:(1)封闭裂缝,使构件内钢筋和空气隔绝,避免钢筋过早氧化锈蚀;(2)连接裂缝两侧混凝土,使裂缝两侧混凝土共同工作,同时达到防水堵漏的效果。
2.3.3施工方法:
(1)用角向磨光机沿裂缝宽度方向每边各打磨约5cm宽,清除裂缝附近尘土、油污;
(2)确定注胶嘴的位置,用电锤成孔,注胶嘴间距约30cm,按裂缝越细间距越小的原则考虑,但每条裂缝不得少于2个注胶嘴;
(3)把注胶嘴塞进孔内;
(4)配置封缝用胶,用批刀涂抹在裂缝上,压实、封闭裂缝;
(5)待封缝胶硬化,一般硬化时间在12小时左右;
(6)按比例配制灌缝胶,每次不宜多配,防止一次用不完粘度变大失效;
(7)把压力注胶机连接预先做好的注胶嘴,开始压力灌胶;
(8)当相邻的注胶嘴冒出胶液或注浆压力持续在0.3Mpa以上时、换下一注胶嘴注胶;
(9)竖向裂缝注胶时一般遵循从下往上的原则;
(10)全部裂缝注完24小时后可以打掉注浆嘴和封缝材料,清理裂缝表面;
2.3.4施工注意事项
采用优质密封胶和灌封胶;裂缝表面处理应彻底,以保证裂缝封闭的严密性;在裂缝的叉处必须布设注浆嘴,且每条裂缝的注浆嘴数量不得小于2个;在进行裂缝灌注时,竖向裂缝应从下往上灌注;水平裂缝应由低端向高端方向进行灌注;从下往上注胶时,先把上面相邻的注胶嘴拔掉,待胶液冒出时塞入注胶嘴,保持注胶机压力在0.3Mpa以上,使胶液充分注满裂缝。
3、混凝土裂缝预控措施
(1)施工单位必须对现场浇捣的商品混凝土坍落度进行现场逐车检查,对不符合坍落度要求的不得使用。
(2) 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3)支模时对于木模板应浇水湿透,防止胀模将混凝土拉裂。采用反转脱模时应平稳,防止剧烈冲击和振动,并应在平整坚实的铺砂地面上进行。构件堆放按支撑受力状态设置垫木;重叠堆放时,支点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同时做好标记,避免板、梁、柱构件反放。混凝土冬期施工掺加适量的早强剂,同时掺加亚钠阻锈剂(为水泥重量的1%-2%)。
(4)采用两次振捣技术,改善混凝土强度,提高抗裂性。混凝土浇捣后,按设计和现行规范要求,采取适当养护措施。选择好浇筑混凝土的时间;合理安排各结构部位的浇筑顺序;采用合适的工艺手段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5)强调早期湿养护,应采取有效方法来保证湿养护。如能保证湿养护7天,则裂缝会大大减少。
(6)拆模应根据结构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拆模顺序,如梁的侧模,及时对竖立面浇水养护。一般来说,在混凝土终凝后侧模尽量早拆,这样方能保证湿养护的充分。
(7)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不应下降51℃以上,混凝土的现场试块强度不低于5S。夏季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及侧边,设置专人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有条件的应对基础侧边进行覆土掩盖,避免内部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裂缝。
4、现场安全布置一般要求
⑴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施工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不得穿拖鞋或高跟鞋进入施工区域。
⑵ 电气设备的电源,应按有关规定架设安装;电气设备须有良好的接地接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并装有可靠的触电保护装置。
⑶ 配电箱以及其它供电设备不得置于水中或者泥浆中,电线接头要牢固,并且要绝缘,输电线路必须设有漏电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