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
1.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顶峰之作是()
A.《儒林外史》 B.《官场现形记》 C.《红楼梦》 D.《聊斋志异》
2.以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为创作主张的唐代诗人是()
A.王安石 B.欧阳修 C.白居易 D.韩愈
3.善于把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而令人自悟的著作是()
A.《老子》 B.《论语》 C.《孟子》 D.《庄子》
4.《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两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夸张 B.比喻、通感 C.通感、夸张 D.比喻、排比
5.有谪仙之称的诗人是()
A.白居易 B.孟浩然 C.李白 D.王维
6.韩愈和韩老成的关系()
A.父子 B.兄弟 C.师徒 D.叔侄
7.唐朝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
A.香山居士 B.白石道人 C.青莲居士 D.淮海居士
8.其诗既有质朴自然、冲和平淡,也有金刚怒目一面的诗人是()
A.屈原 B.陶渊明 C.李白 D.王安石
9.下列作品集属于鲁迅的是()
A.《谈文学》 B.《呐喊》 C.《写在人生边上》 D.《龙·虎·狗》
10.郭沫若在《炉中煤》中,借炉中煤来诉说衷情,这种修辞手法是()
A.比喻、借代 B.拟人、比喻 C.借代、设问 D.设问、拟人
11.《寡人之于国也》一文选自()
A.《孟子》 B.《论语》 C.《左传》 D.《战国策》
12.下列属于肖像描写的一项是()
A.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
B.爸,这是谁的百裥裙呀?不是妈咪跟你结婚穿的吗?珊珊还是问
C.他在那里卸了军服,重新披上了他自己那套破衣裳,末了回家爬到床上
D.这老家伙有功夫,脑门亮,眼睛亮——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深的闪着黑光
1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出自岑参的()
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C.《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D.《天山雪歌》
14.《赤壁赋》继承和发展的赋体结构手法是()
A.铺张扬厉 B.夸饰渲染 C.主客问答 D.骈俪对偶
15.狡兔三窟这一成语出自()
A.《郑伯克段于鄢》 B.《冯谖客孟尝君》 C.《李将军列传》 D.《李斯列传》
16.下列各句中,国表示国都意义的是()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B.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C.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D.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17.《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引发故乡之思的景物是()
A.晚风 B.淡酒 C.过雁 D.黄花
18.以1870年普法战争为背景的小说是()
A.《断魂》 B.《米龙老爹》 C.《麦琪的礼物》 D.《苦恼》
19.闻一多评价()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屈原
20.我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是()
A.《敦煌曲子词》 B.《稼轩长短句》 C.《花间集》 D.《漱玉词》
21.《诗经》收录的诗歌总篇数是()
A.160篇 B.40篇 C.105篇 D.305篇
22.《孟子》一书在()与《论语》及《礼记》的《大学》《中庸》篇合为四书
A.汉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23.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号是()
A.稼轩 B.放翁 C.醉翁 D.东篱
24.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为党的教育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
B.榆林很古,一下车就感觉到了,出站的地方就是残缺的城墙,一条旧街上,坐落着三种不同样式的古楼,人与车在楼下穿行
C.哎!要有个字典,多好啊!他自己感叹起来;并且拍了拍我的肩膀,停下来望我一眼
D.大家都认为:这样好,只有你提出一些古里古怪的问题,故意扫大家的兴
25.运用主客问答、抑客伸主表现手法的是()
A.《别赋》 B.《前赤壁赋》 C.《报任安书》 D.《徐文长传》
26.鲁迅《灯下漫笔》中所谓的第三样时代是()
A.汉族发达时代 B.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 C.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D.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
A.《左传》 B.《国语》 C.《战国策》 D.《春秋》
28.唐代以新乐府诗大胆揭露弊政,抨击权贵,反映民间生活疾苦的诗人是()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杜牧
29.下列句子的用法,有名词用作动词的是()
A.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B.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D.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30.下列成语从孟子作品中引申出来的是()
A.望洋兴叹 B.分崩离析 C.五十步笑百步 D.贻笑大方
二、填空题(20题)
31.____,胡天八月即飞雪
32.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
33.《诗经·氓》:桑之未落,____
34.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____。《〈老子〉二章》
35.诗经中的二雅指的是____
36.杜甫《兵车行》:____,武皇开边意未已
37.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出自徐志摩的____
38.____,犹吊遗踪一泫然。《沈园二首》
39.清初学者陆陇其称《____》:其文章之奇足以娱人耳目,而其机变之巧足以坏人之心术
40.《我用残损的手掌》的作者是____
41.《世说新语》的作者是____
42.王实甫《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____
43.羌灵魂之欲归兮,____。《哀郢》
44.山气日夕佳,____
45.虽之夷狄,____。《樊迟、仲弓问仁》
46.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____
47.耕者忘其犁,____
48.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____
49.负后电位的前半段是____
50.惟郢路之辽远兮,____。《哀郢》
三、判断题(10题)
51.《行路难》是乐府新题,写世途艰难和离别的伤悲()
A.否 B.是
52.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表现了边陲之地孤寂荒凉的特点()
A.否 B.是
53.史铁生《我与地坛》落笔地坛,却泼墨母爱,是一种象征性的类比()
A.否 B.是
54.《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体小说集()
A.否 B.是
55.《古诗十九首》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
A.否 B.是
56.《诗经·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的比兴义是女子年轻貌美()
A.否 B.是
57.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并发展了楚辞这一新的诗歌样式的诗人是屈原()
A.否 B.是
58.《米龙老爹》描写的故事背景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
A.否 B.是
59.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著名论断的提出者是培根()
A.否 B.是
60.为了让所属各机关了解2014年3月税收收入情况,××市国税局拟制发一份通报()
A.否 B.是
四、词语解释题(5题)
61.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
62.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纤介
63.斧斤以时入山林。
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殆
65.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信
五、古文阅读题(2题)
66.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7.
马援对龙伯高和杜季良皆爱之重之,但他为什么愿子孙效龙伯高而不效杜季良?
六、作文题(1题)
6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能力还没达标,就嫌薪水少;明明没啥钱,打扮却大牌得不得了;稍微受点批评,玻璃心就碎了;父母尚在苟且,自己却已在炫耀诗和远方……在你我身边,这样的年轻人并不鲜见。
对此,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
1.D《聊斋志异》所收作品将近500篇,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顶峰之作
2.C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是白居易的创作主张,以白居易为代表的诗人试图以诗歌为手段,把政治弊端、人民疾苦反映给统治者,以求得政治的革新,于是就出现了著名的中唐新乐府运动
3.D庄子的文章善用比喻和寓言,将抽象的哲理化为生动的故事,《庄子》一书有寓言十九之称
4.AA泪添九曲黄河溢意为眼泪装进黄河也能溢出来,此处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其泪之多。恨压三峰华岳低句将恨比喻为山峰,这座山峰高得将华山著名的三峰都压倒了,也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同时这两句也包含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5.CC李白有谪仙之称、诗仙之誉,其诗充满浪漫色彩,想象丰富奇特,感情奔放豪迈,词彩瑰玮绚丽,风格飘逸自然,气势一往无前
6.DD韩愈是韩老成的叔叔,二人为叔侄关系
7.A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
8.B陶渊明诗歌创作中,田园诗一般表现为自然平淡,以《归园田居》《饮酒》系列诗作为代表。另外,陶诗还有豪迈雄健的一面,表现出金刚怒目的特点,代表作品有《咏荆轲》《读山海经》等
9.BB《呐喊》是鲁迅的小说集;《谈文学》是朱光潜的作品;《写在人生边上》 是钱钟书的散文集;《龙·虎·狗》是巴金的散文集
10.BB郭沫若的《炉中煤》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将自己比喻为炉中煤,借用煤在炉中熊熊燃烧,燃烧自己、发光发亮,暗喻自己对祖国无私的奉献精神
11.A
12.DD。A项是心理描写,作者借我之口用直接的心理描写表现母爱的深沉。B项是对珊珊的语言描写。C项是对米龙老爹的行为描写。D项是对孙老者的肖像描写
13.A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CC《赤壁赋》一文继承和发展了传统赋体主客问答的结构手法
15.BB狡兔三窟出自《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16.CCC项可译为(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的忧虑。其他三项中的国均译为国家
17.CC《声声慢·寻寻觅觅》中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表明过雁引发了作者的故乡之思
18.BB《米龙老爹》描述了普法战争中法国诺曼底地区一个普通农民为报家仇而孤胆杀敌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敢于反抗侵略者的农民英雄形象
19.DD屈原被闻一多评价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20.C我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是《花间集》,编者赵崇祚,选录唐末五代词500首
21.DD《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2.BB南宋时,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在一起进行注解,称其为四书
23.DD马致远号东篱,辛弃疾号稼轩,陆游号放翁,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24.CCA项,一分耕耘与一分收获是两个比较简短的短语,中间的分号应改为逗号。B项,前两个分句说的是一下车就能感觉到榆林古老的特点,后面几个分句说的是具体看到的景观,而且两部分的分句间已经使用了逗号,所以感觉到了后的逗号应改为句号。D项,这样好句式较短,应去掉前面的冒号
25.B《前赤壁赋》一文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主客问答,抑客伸主
26.B
27.AA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是郑庄公评价共叔段的话,说他做多了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28.BB白居易是中唐诗坛上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他的讽喻诗借鉴乐府形式,大胆揭露弊政,抨击权贵,反映广大人民的苦难生活,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29.CC项句子,亲其亲中第一个亲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奉养,亲爱;子其子中第一个子也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抚育,疼爱
30.C分崩离析出自《季氏将伐颛臾》,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出自《庄子·秋水》,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1.北风卷地白草折
32.只是当时已惘然
33.其叶沃若
34.功成而弗居
35.大雅,小雅
36.边庭流血成海水
37.《再别康桥》
38.此身行作稽山土
39.战国策
40.戴望舒
41.刘义庆
42.总是离人泪
43.何须臾而忘反
44.飞鸟相与还
45.不可弃也
46.一番洗清秋
47.锄者忘其锄
48.美人帐下犹歌舞
49.相对不应期
50.江与夏之不可涉
51.N×《行路难》是乐府旧题。该题多写世途艰难和离别的伤悲
52.Y
53.Y
54.Y
55.Y
56.Y
57.Y
58.Y
59.Y
60.Y
61.萃:聚集
62.纤介:丝毫,细小
63.以:按照
.殆:危险
65.信:诚恳
66.他的学问和品行,私下听说子承父教很长时间了
67.根据文章可知,龙伯高敦厚老实周密谨慎,不会说人坏话议论长短,节约有度。而杜季良喜欢结交豪侠,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比较重义气,人们不论人品好坏都喜欢跟他交往。但作者不希望子孙学习他。因为学龙伯高不成,还能是一个严谨的人,就是画天鹅不成还是鸭子,虽然不逼真但是还类似。但是学杜季良不成,就变成了轻薄浪荡的人,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68.练就钝感力,医治玻璃心有一本叫《钝感力》的书,颇有读者。按照作者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能力,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初听钝感力一词,感到陌生,仔细品味,觉得颇有道理,恰如作者自己所说,钝感力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钝感力表达的思想早就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里存在了。《菜根谭》里有一幅名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联语寥寥数字,却道出了对待名利乃至生死的人生态度,即万事随缘,宠辱不惊,去留无意。郑板桥有一句传世名言,叫难得糊涂;苏东坡也有大勇若怯,大智若愚的说法。这些名句都是对钝感力最好的诠释,换句话说,钝感力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又一种概括。人生在世,缺陷、过失、错误在所难免,迟钝一点,不要太过计较输赢得失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你就可以避免许多无意义的烦恼,为自己的成功创造条件。女作家丁玲被打成右派,发配到北大荒劳动十余年,她总结的自己活下来的经验,竟然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她所说的精神胜利法,其实就是一颗迟钝的心,就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就是苏东坡的大智若愚。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与其过于敏感,将人生有限的精力消耗在本可避免的烦恼上,不如适度迟钝,多点快乐,多点幸福。诚然,敏感也是一种能力,敏感的人往往有灵气,富于创造力,但是过于敏感,往往会生出无端的烦恼,影响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就说《三国演义》中那个感叹既生瑜何生亮的周瑜吧,面对一个才能和智慧都高过自己的人,他不是去虚心讨教,而是选择嫉妒,想方设法去陷害对方,结果落得英年早逝。不如别人,承认就是,何必动怒?敏感使他才华出众,敏感又使他被三气而亡,真乃成也敏感,败也敏感。社会在快速发展,钝感力的价值越发不可小视。当今中国有很多年轻人特别敏感,稍受一点批评,玻璃心就碎了。马加爵,一个曾经被评为省三好学生的大学生,因为一点小事走了极端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马加爵的悲剧也正是敏感有余、钝感不足造成的悲剧!敏感诚可贵,钝感价亦高;练就钝感力,医治玻璃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