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要求与安装说明书
编 制:
校对
审核:
编制说明
本技术要求仅适用于烟气治理工程尾气氨法回收中的玻璃钢设备施工、检验及安装。
该工段中的耐腐蚀玻璃钢在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确保设计和制造特编制本技术要求。设备制造、安装的单位首先满足CD130A19《手糊法玻璃钢设备技术条件》的规定,其余均按照本技术要求中有关规定进行制造实验和验收
凡需要修改本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必须取得设计者的书面同意,方能修改。
一、设备使用的技术特性
1. 物料名称: 亚硫酸氢铵,硫酸铵溶液
2. 工作压力 MPa 常压或负压(>、4*10-3
3. 工作温度 ℃ 50-60
二、材料选择
1.树脂
树脂的选用必须满足设备的使用条件,尤其要具备良好的耐腐蚀功能
根据国内目前已经使用的数值情况,耐腐蚀曾建议采用改性环氧树脂MFE-2型树脂(中和槽采用二甲苯不饱和聚酯树脂902-A3),防渗层建议采用双酚A型树脂197型,增强层建议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196型,放老化层建议采用耐水性不饱和聚酯树脂1型,同时以苯乙烯为稀释剂,过氧环己酮引发剂,环烷酸钴苯乙烯溶液为促进剂。
2.增强材料及贴合要求
为了使玻璃纤维增强材料与树脂粘着良好,其增强材料必须经过表面处理后方可使用。
A. 内表层: 为增强耐腐蚀性能建议耐腐蚀曾采用涤纶纤维表面处理毡,防渗层采用涤纶纤维布和聚酯纤维毡作耐腐蚀层增强材料
表层的重叠不小于50mm
表层不得有裂纹和龟裂现象,加工面应光滑且不准有直径3mm,经过表面处理后方可用。
2.树脂的配料
A 配料时严禁引发剂和促进剂直接混合,以防止爆炸
B 树脂的配料,自然固化时间等可按照施工单位经验或实验确定
C 调配好的胶液必须在胶凝聚前用完,胶液使用过程中,如有结块现象,不允许家稀释剂,不得继续使用
3.铺层结构
A 根据设备的使用技术特性对各层的树脂含量及其厚度做如下说明:
富树脂层厚度0.5mm
内防腐层树脂含量90-95%,厚度1mm
防渗层树脂含量80%,厚度3mm(泡沫洗涤塔1.5mm)
层树脂含量45-50%,厚度按照图纸规定
放老化层树脂含量90-95%,厚度1.5mm
富树脂层厚度0.5mm
由于设备在现场受到使用环境的影响,使得设备的防老化层遇到破坏直接威胁增强层,因而在增强层与老化层之间树脂之间增加一层1.5mm的防渗层并对老化层每天进行维护。
B 壳体内件及积层
—防渗层及增强层的糊制
底层胶要厚一些,涂刷均匀,控制树脂含量,糊贴从一端开始,逐渐讲布展开,用刮板从中间向四周赶匀,压实,消除皱褶、气泡。
贴糊一般以连续法糊完至所需厚度,当壁较厚时,应分次糊贴,但是时间间隔不能太长(一般为24小时),一般底层凝胶至不粘手,即可继续进行,增强材料的重叠>30mm,重叠位置要尽量错开
—糊制完毕后,应在室温下至少放置24小时以上,方可进行脱模及后处理
—金属嵌件的买入,应该当增强层糊至厚度2/3时埋入,埋入嵌件后的表面增强层厚度应与增强层厚度相等,嵌件表面增强层的厚度应逐渐减薄,以减少应力集中,嵌件埋入位置应尽量对称或设备中心位置,距边缘不要太近。
5. 固化
A 手糊制品一般采用常温固化,固化分成三个阶段:即凝胶、固化及加热后处理,凝胶过程一般固化度可以达到50-70%之间,脱模后继续在大于15℃的室温条件下固话或加热后处理,使得制品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固化或加热后处理一般固化度大于85%。
B 手糊聚酯玻璃钢一般在成型后24小时可以达到脱模强度,脱模后再放置一段时间。待达到合理的强度方可使用。
C 判断玻璃钢的固化度,除强度外,尚可用测定巴柯尔硬度值来表示,一般达到巴柯尔硬度15时,便可脱模。
6.脱模与修理
以上、深0.5mm以上的凹坑,并且在30mm*30mm面积范围内只允许有直径3mm以下、深0.5mm以下的凹坑2个。另外,表层的纤维必须用树脂部分覆盖,纤维布能外露,表层必须有0.25-.5mm厚的富树脂层
B 增强层:建议采用中碱无蜡无捻粗纱平纹玻璃布(400﹟)和中碱无蜡聚酯纤维毡为增强材料。
每层搭接量不小于30-50mm,搭接的位置应尽量错开,搭接应顺物料流动方向。平纹玻璃布和纤维毡要交替使用。
增强层表面应光滑,纤维布得外露或尖锐凸起,同时将表明充分涂布树脂。
C 防老化层:建议采用玻璃纤维表面处理毡为富树脂层的增强材料,同时表面要充分涂布0.25-0.5mm树脂。
三 施工要求
1 施工前准备
A 施工前检查原材料合格证书,并抽样检查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B 施工环境温度以15-25℃为宜,相对湿度应不大于80%。温度低于10℃时应采取加热保温措施,但不得用明火或者蒸汽直接加热,原材料使用时的温度不应低于上述最低施工环境温度。
C 设备在施工及固化期间,严禁明火,并应防水防暴晒等
D 为了使玻璃纤维增强材料与树脂粘着良好,其增强材料必须超过者应打磨重做积层修补。
b,裂纹
耐腐蚀层表面不允许有深度超过0.5毫米的裂纹,强化层不允许有深度大于2毫米以上的裂纹。
C.凹凸(或皱纹)
耐腐蚀层表面应光滑平整,增强层的凹凸部分厚度不得大于厚度的20%。
d返白
耐腐蚀层不允许有返白,增强层最大返白直径为50毫米。
e其他
不允许有流胶,分层,脱层,杂物等现象存在
5固化度检查
a外观固化度检查
用手指触及表面或用棉花蘸丙酮在玻璃钢表面擦拭,如前者发现粘手,后者有棉花变色的现象,即固化不安全,当超过树脂常温固化期仍有此现象应予返工。
b树脂固化度检查
可采取丙酮萃取法抽样检查玻璃钢树脂不可溶份含量(即树脂固化度),器测定方法按GB2576-81《玻璃钢种不可溶分含量试验方法》进行,试样不少于3个,树脂固化度不应低于85%。
6.硬度检查
可采用巴柯尔硬度计(HBa-1型、GYZJ934-1型)现场检查,其测定方法按GB3854-83《纤维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进行,测点应在不同部位处有10点以上,每平方木至少有3到5个测点,巴柯尔硬度值40以上为合格。
7.含胶量检查
可采用灼烧法抽样检查树脂含量,其测定方法按GB2577-81《玻璃钢树脂含量试验方法》进行,试样每组为三件,其树脂含量必须符合本说明书中的有关规定。
8拼装
对于大型玻璃钢设备收到制造和运输条件的,往往将设备进行分片,分段制造,现场拼装组合。
A接合
接合部必须加工成具有连续的多层贴合结构,同时具有与被接合材料相等的强度。
多层贴合时,第一层宽度应≥50毫米,最终的宽度在300到100毫米之间。
接合处加工成比较光滑的内表层,其间隙处充填树脂凝胶泥或富树脂糊,接合处的内表面应为约2.5毫米耐腐蚀层密封。接合详图见拼装示意图一。
B积层作业
要做积层保护的转角处,先用树脂凝胶泥做成圆弧型后,再做积层。
当制品固化到脱模强度时,方可进行脱模。脱模后的制品要进行机械加工,除去毛边、飞刺、修补表面和内部缺陷。
四、施工质量要求
1、端部的垂直度要求
当接管直径小于600毫米时,端部的垂直度允差为±3.5毫米,超过此值时允差为±5.0毫米。
2、法兰的要求
A.法兰面对管道中心线垂直度小于0.5º
B.法兰面应平滑,不得有大于4.0毫米以上的不均匀的凸起
3、玻璃钢机械强度最低保证值 单位:MPa
拉伸强度≥110
弯曲强度≥150
剪切强度≥7~8
弯曲弹性模量≥7*103
1、外观质量检查
A、气泡
--耐腐蚀层表面直径5毫米的气泡在每平方米内不得超过3个,否则应将气泡划破打毛,重新修补。直径3毫米的气泡在每平方米内不得超过10个。
--增强层表面直径5毫米的气泡在每平方米内不得超过6个。
--要做积层部位,首先用砂子或断面磨砂机打毛处理,打毛尺寸:深为10~15毫米(为木体厚度的1.2),宽度应大于积层宽度15~20毫米左右。
--打毛工作结束后,用苯乙烯或丙酮清洗表面,但要等到丙酮全部挥发后方可进行积层作业。
--积层作业可分几次,每次连接积层厚度为3~4层,等固化21小时后进行第二次积层,直至达到设计规定的厚度及宽度。若图纸中未注明尺寸,其积层厚度为被积层厚度的一半,总宽度为300~400毫米。(积层完毕后,打毛外露处用树脂涂刷。)
C.带法兰的拼装
壳体间相互法兰面均不设垫片,而在整个法兰面涂满树脂胶混后把紧螺栓,使多于胶泥被基础,挤出的胶泥被基础,挤出的胶泥应及时刮去。
法兰的拼装详图见拼装示意图
d.壳体与底部的拼装
为了制作简便,运输方便常将设备的壳体与底分为两件来制作,待其固化后在进行拼装。其拼装详图见拼装示意图三或四。
五、运输、存放和安装
1、制品应用绳索牢固的固定在运输车上,必要时可用栓木或缓冲垫,不得损伤壳体及其部件。
2、在运输过程中,物件之间应有足够的距离或设法隔开,不得相互碰撞。
3、制品的运输和存放须保持耐蚀层的光滑,如有损坏、拉坏部分应打毛重做积层,并作防腐处理。
4、壳体及其部件敞开部位,必须采取适当的支撑加以保护。
5、材料的合格证书、使用、保管方法的说明书及安装顺序说明书与材料明细表等应一起装入包装箱内,以便用户检查。(安装顺序由安装单位提出方案,经设计者同意后方可进行。)
6、制造者要准备制造、安装、连接所必要的说明书,安装时应按说明书进行。
7、安装过程中不得变形,使壳体及部件放在能够完全承受物件运行重量的基础上。
8、设备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内部和外部的检查,个部委的标高与方位应符合图纸中的要求。
9、设备安装检查完毕后,各进出口封死,同时设备不易久放,应在近期投入使用。
特别提醒:塔设备在进行内件焊接或内件组装时要做好焊接防护工作,工人不得穿带钉鞋直接在木体和内构件上操作,应在跳板或脚手架上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