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设计文件精神全线均采用一级碎石道碴,面碴采用粒径为20—70mm的碎石道碴,垫层采用粗砂、中砂、卵石砂或石屑材料。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标段道床垫层材料由线下施工单位在铺轨前预上,由铺架施工单位铺设的面碴共计 m3。
施工方法
道碴供应及验收
道碴供应是影响线路整道的关键因素,铺碴整道前要备有充足的道碴。碎石道碴由 碴场供应,用火车运至用料地点散布,铺架单位与供碴单位就装碴数量制定严格的验方交接规定、办理好交接手续,确保上碴整道工序在供碴环节不出现亏方情况。道碴的粒径级配、形状、清洁度应符合《铁路碎石道碴》的技术标准,道碴的验收严格按现行的道碴技术条件进行验收。
道碴运输组织
在 地点设装碴点,部分道碴由汽车运至堆碴场。道碴在碴场或堆碴点利用装载机装上K13风动石碴车,成列将道碴运至工地。道碴运输必须按进度要求,由整道队提报日班用碴计划,运输部门根据铺碴整道队上报的计划,把道碴运输纳入工程列车运行图予以保证。坚持装车、押运、卸碴由整道队统一管理的原则。
人工配合小型机械上碴整道
为保证本线按期铺通的进度要求,减少上碴整道与铺架路料运输的相互干扰。本线采用小型机械配合人工紧随铺架进行第一、二次整道养护,保证铺架期间的运输安全及铺架工期的实现。结合我集团公司六公司南昆线、广大线大型机械养路作业整道的实践经验,在开通前上大型机械养路作业车组对线路进行一次全面整道作业后,使道床密实,尽快进入稳定状态,轨面平顺、直线顺直、曲线圆顺、无暗坑吊板、道床横断面符合设计,开通速度可达到60km/h的要求。
小型机械配合人工整道方法
铺碴整道是将卸在线路两侧的道碴铺到轨道内,并将轨道逐步整修到设计标高和规定的断面形状,并达到稳定程度。上碴整道的作业程序是:运碴→匀碴→起道→方枕→串碴→拨道→填补轨枕盒内部分道碴→捣固→小量拨道→修整道床→补足道碴并捣实。
整道方法
铺轨后立即进行重点整道,保障铺架列车能按15 km/h的速度安全运行。作业重点是:方正轨枕,补足并紧固配扣件,拨顺轨道方向,串实承轨处的枕下道碴,消灭反超高和三角坑。
每次上碴整道,先补足轨枕盒内部分道碴,然后起道、方枕、串碴、捣固道床,拨正轨道方向,回填清理道碴,稳定轨道。
第一次上碴整道:铺轨后应及时上碴整道,第一次上碴整道与铺轨间隔应尽量缩小距离,这项工作应跟在铺轨后一至两个区间进行,以不影响正常铺架作业为原则。利用K13型风动石碴车成列对已铺架完成的线路散布道碴,上碴时,道碴散布均匀,轨道逐步整正。
第二次上碴整道:在第一次整道并通过5对以上列车后进行。对轨道各主要尺寸,逐步整正至规范规定的验收要求。
配合的小型机械。
上碴机械:K13型风动石碴车利用轨道车或机车拖拉作业。
匀轨缝机械:液压轨缝调整器。调整器装有夹钳,钳住接头两端的轨头,摇动液压缸的手柄使活塞伸长或缩短,从而将轨缝调整到所要求的尺寸。
起道和拨道机械
起道机械:齿条式起道机。它利用杠杆原理,手工操作,往返摆动摇杆即带动上下齿条交替反复推动齿条上升,达到起重目的。
拨道机械:手提式液压拨道机。该机由油缸、拨道钩、底座、双铰支杆等组成,作业时将拨道钩插入轨底,使拨道钩与轨底边缘接触,用手拧紧油阀,进行拨道作业。
捣固机械:XYD-2型液压捣固机。该机由液压系统、振捣装置、轴承、密封件几部分组成,液压缸工作压力3500-4500Kpa,夹实缸行程木枕132mm,砼枕118mm。以柴油机为动力,捣固镐边振动边插入道碴并进行挤压,使枕下道碴达到密实。
开通前大型机养整道施工方法。
为确保铺碴整道的工程质量,满足全段线路开通时达到60km/h的运行速度,在开通前上大型机械养路作业车组整道,即利用08-32型捣固车(D)、WD320型动力稳定车(M)及SPZ-200型配碴车(Z)进行线路沉落整修作业,确保线路达标后的稳定运行。
设备组成
通常是三机联合作业为一个完整线路整道作业机组,简称MDZ机组。三种大型机械的共同特点是重量大、结构紧凑、各总成的功率匹配合理,并能单独驱动走行。
08-32型捣固车,是一种多功能作业车,除具有枕底道碴捣固功能以提高线路稳定性外,最大优点是能进行自动抄平、起道、拨道作业,使线路达到规定的几何形状。由于电气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对于平直线路还可以用激光准直测量系统,作业精度完全能满足线路整道作业需要。
WD320型动力稳定车用于线路抄平、捣固、起拨道作业后的道床密实,它水平振动和垂直静压的联合作用,使线路产生均匀下沉,快速、准确地得到稳定,并能使稳定性得到控制和不改变轨道几何形状。该车作业一遍后线路的下沉量相当于轨道通过100万吨运量所造成的下沉量的50%。
c SPZ-200型配碴整形车具有拨碴、配碴和整形三种功能,可将路肩上的道碴收入道床,并按照捣固作业需要将道碴分布到钢轨两侧的枕盒中,捣固作业后,又可将道床做成设计要求的断面形状。
② 大型养路机械作业车组整道施工工艺:
a 划分作业区段,计算上碴数量
划分作业区段,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上碴数量则根据初步整道的测量情况及考虑MDZ作业后道床的下沉量来计算。根据计算上碴量一次补卸充足道碴并散布均匀,利用配碴整形车进行配碴整形。
b 选择作业参数及确定补碴厚度作业方法
a)机养作业参数见下页表:
大型养路机作业参数表
| 插镐深度(mm) | 150 |
| 捣固时间(s) | 0.4—1.2 |
| 捣固次数(次) | 1—2 |
| 镐头振动频率(HZ) | 35 |
| 镐头振动加速度(g) | 21.5 |
| 动力稳定频率(HZ) | 35—40 |
| 稳定车走行速度(km/h) | 0.6—1.5 |
| 稳定荷载(kN) | 19.8 |
b) 各项参数的取用条件
补碴数量及起道量由枕下道床厚度及起道作业后道床的回落量决定。补碴次数为1~2次,大型机械整道按设计标高进行作业,并考虑作业后的道床沉落量(约为起道量的20%)。
c 捣固
起道量10~15cm时,宜选择捣固二次,夹镐时间0.6秒的作业参数;起道量5~10cm 以下,宜选择捣固一次,夹镐时间0.8~1.0秒的作业参数。
d 夯拍道床
捣固的同时,用夯拍机夯拍道床碴肩和边坡,MDZ作业完毕后,根据情况再夯拍道床边坡和轨枕盒内道床。
e 拨道
一般采用顺平法、补偿法或激光准直法拨道,一次拨道量不大于8cm。
f 动力稳定
每次捣固作业以后,应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动力稳定。动力稳定一次,稳定车走行速度应取低值;动力稳定两次,稳定车走行速度可适当提高;一般情况下,稳定车走行速度为0.6~0.9km/h;由道床下层至上层,稳定作业速度逐渐降低。
g 起、拨、捣、夯拍及动力稳定作业,应严格按照施工前确定的作业参数施工,在本作业区内连续作业不得间断,不得有遗漏或跳跃。当一次MDZ作业完成后,K13车进入下一区间进行补碴,待全线第一遍机养作业完成后,按里程前进方向进行第二次铺碴及机养整道,开通前上大型机养作业车组对线路进行加强整修和稳定。
h 道床几何尺寸及整形
每次分层补碴,经过MDZ作业后,道床肩宽应不少于25cm。道床达到设计标高后对道床进行整形,使道床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道床经上述作业后,开始进入初期稳定状态。竣工后的轨道工程达到开通运营速度60km/h的质量要求。
详见“附图大型养路机械MDZ车组整道作业网络图”。
2)工艺流程
小型机械配合人工整道施工工艺流程见:小型机械配合人工施工工艺流程图(见28页)。
(2)大型机械养路作业车组编组见:大型机械养路作业车编组示意图(一)、(二)、(三)。(见 29~31页)
(3)大型机械养路作业车组整道施工工艺流程见:大型机械养路作业车组整道施工工艺流程图(见 32页)。
3)施工生产组织
铺碴整道生产组织:铺碴整道队的道碴供应工班、道碴装卸工班,铺碴整道工班及运输作业队的机辆所、中心站、MDZ作业车组共同作业完成。“详见下页的铺碴整道单班劳动力组织表”。(见表4)
表4: 铺碴整道单班劳动力组织表
| 序号 | 类别、名称 | 工 作 内 容 | 人数 |
| 1 | 卸碴组 | 组织道碴供应、领卸、卸风动碴车 | 7 |
| 2 | 人工整道组 | 扒碴、匀碴、起道、串碴、拨道、 填盒、方枕、匀轨缝、捣固 | 40 |
| 3 | MDZ机组 | 司机、机长、车队长 | 15 |
| 5 | 合 计 | 62 |
(1)第一次要求:
第一次上碴厚度不宜大于10cm(单层道床厚度不大于25cm时可按设计铺足)。经整道后的轨道,线路允许运行速度达到30km/h。
(2)第二次要求:
第二次上碴厚度10cm~15cm,整道时以水平桩为准,轨面略高于设计高程。工
程列车速度可相应逐步提高,达到45km/h。
(3)大型机养:
① 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
08-32捣固车主要技术参数(见表5)
SPZ配碴整形车主要技术参数(见表6)
WD320动力稳定车主要技术参数表(见表7)
表5: 08-32捣固车主要技术参数
轨距
转向架心盘距
轮径
最大自行/联挂速度
作业效率
发动机功率/型号
最大起道量/起道力
镐头振动频率
外形尺寸(长×宽×高)
转向架轴距
质量
作业运行速度
| 最小作业半径 | 1435mm 11000mm 4840mm 80/100km/h 1000~1300m/h 235kw/F12L413 150mm/250KN 35次/秒 23200×3120×3570mm 1500mm ~50.5t 0~2.5km/h 120m |
| 镐头数目 最大拨道量/拨道力 镐头振幅 | 32个 ±150mm/150KN 12.5mm |
| 传动方式: (1)高速走行液力传动 (2)作业走行液压传动 | |
在整道过程中,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按TB10302-96《铁路轨道施工规范》和TB10413-98《铁路轨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对线路的几何形位,轨缝、正矢、超高设置等进行随机检查,发现未达到要求的,及时整修合格,确保工程质量。
表6: SPZ配碴整形车主要技术参数
轨距
轴距
作业速度
最大双向自行/联挂速度
作业效率
最大宽度
外形尺寸(长×宽×高)
轮径
质量
最小作业半径
发动机功率/型号
| 最大作业深度 | 1435mm 5500mm 0~12km/h 80/100 km/h 2.5km/h 6.6m 13500×3050×3860mm Φ840mm ~30t 150m 201kw/F8L413 1.2m |
| 传动方式: 全液压传动 | |
轨距
转向架心盘/轴距
质量
作业运行速度
| 作业效率 | 1435mm 12000/1500mm ~60t 0~2.5km/h 2.5km/h |
| 横向水平测量范围 振动频率 外行尺寸(长×宽×高) 轮径 最大双向自行/联挂速度 最小作业半径 发动机功率/型号 正矢测量范围 激振力 | 0~150mm 0~45HZ 142×2700×3970mm Ф840mm 80/100km/h 180m 348kw/F12L413 0~180mm 0~320KN |
| 传动方式:(1)高速运行液力传动 (2)作业走行液压传动 | |
(1)第一次上碴整道质量措施
①上碴:将道碴均匀地散布到轨道内。
② 起道:将轨道在几个点抬高并用道碴垫实。抬高后的轨面保证大致平顺,没有明显的凹凸和反超高。抬高后同时方正轨枕位置。
③ 串碴:轨道抬起后立即向轨枕下面串碴,并串满串实,没有空吊板。
④ 拨道:在上述工作完成一定长度后进行一次拨道,即将线路拨到中心线位置,达到直线顺直,曲线圆顺。拨道前先检查要拨道的线路地段的轨缝是否合适,必要时进行调整。
⑤ 填盒:补填轨枕盒内道碴
(2)第二次上碴整道质量措施
① 上碴:将道碴均匀地散布到轨道内。
② 匀轨缝:拧松螺旋道钉的螺帽匀轨缝,抬道后经过细方枕后拧紧。
③ 起道:将轨道抬高至设计标高,并略加高5~10mm的沉落量,曲线外股钢轨按规定起高抬够。起道后的轨道前后高低、左右水平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④ 细方轨枕:按轨腰的标记整正轨枕。
⑤ 串碴:钢轨两侧40~50cm范围内串满道碴。
⑥ 填盒:向轨枕盒内填补一部分道碴,供捣固用。
⑦ 捣固:将钢轨外侧40cm、内侧45cm范围内的道碴捣实,使能够承受列车通过时的荷载。
⑧ 拨道:按照线路中线细拨轨道。拨道前可将轨枕端部的道碴扒开一部分,以减小拨道的阻力。
⑨ 整道:包括小量的拨道,拨正线路平面位置,整修道床,补足轨枕盒内道碴、捣实道床边坡及顶面并使之保持稳定。
(3)大型机养
根据施组整道进度计划安排:第一、二次上碴后,相应进行两次MDZ整道作业。
按整道进度指标每天安排完成4~6km整道作业。根据三台作业车的作业效率可知,配碴整型车及动力稳定车的作业效率约为作业车的2.5倍。即:08-32捣固车完成4~6km需240~360分钟,而配碴整型车及动力稳定车完成4~6km只需96~144分钟,所以整道作业的作业时间应以240~360分钟控制,包括作业准备和运营时间每天安排施工不少于8小时。
考虑新铺线路起道量大时所需调配的道碴量也大,这就需要配碴整型车多次配碴整形才能满足道床要求。这时,捣固车也要不间断优质、高效地进行作业。动力稳定车则跟踪捣固车后作业,一方面对道床进行稳定密实;另一方面对线路进行加强补修,使其达到标准,其余时间还可以对作过稳定的线路进行反复加强密实,从而使道床提早趋于稳固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