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杭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新一轮)建设评估细则(暂行) 一级指标 ...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8:50:50
文档

杭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新一轮)建设评估细则(暂行) 一级指标 ...

杭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新一轮)建设评估细则(暂行)一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分值评价要素评价标准自评得分得分评价方式组织机构与管理5分组织机构2分建立健全机构,学校领导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对教育信息化有正确的认识学校建有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得0.3分听汇报、查资料、座谈会分管校长任领导小组负责人,得0.2分建有包括学校领导在内的各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组成的教育技术中心,得0.1分;职责落实、分工明确,得0.1分中心主任享受学校中层干部待遇,得0.1分中心有几方面人员参加,并在工作中有机结合,每配
推荐度:
导读杭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新一轮)建设评估细则(暂行)一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分值评价要素评价标准自评得分得分评价方式组织机构与管理5分组织机构2分建立健全机构,学校领导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对教育信息化有正确的认识学校建有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得0.3分听汇报、查资料、座谈会分管校长任领导小组负责人,得0.2分建有包括学校领导在内的各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组成的教育技术中心,得0.1分;职责落实、分工明确,得0.1分中心主任享受学校中层干部待遇,得0.1分中心有几方面人员参加,并在工作中有机结合,每配
杭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新一轮)建设评估细则(暂行)

一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分值评价要素评价标准自评得分得分评价

方式

组织机构与管理5分

组织机构2分

建立健全机构,学校领导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对教育信息化有正确的认识学校建有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得0.3分

听汇报、查资料、座谈会
分管校长任领导小组负责人,得0.2分

建有包括学校领导在内的各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组成的教育技术中心,得0.1分;职责落实、分工明确,得0.1分

中心主任享受学校中层干部待遇,得0.1分

中心有几方面人员参加,并在工作中有机结合,每配备1个专职教师,得0.2分;每个兼职教师得0.1分(最高1分)

有专门负责与实验校管理部门联络的信息员,积极向上级反映本校情况,扩大实验校的影响,得0.2分

计划总结1分

学校有近期和长期的相关规划。每个学期有工作计划和总结有数字化校园或教育信息化5年规划,规划具有可行性和发展性,得0.3分

听汇报、查资料、座谈会
每学年都有教育技术工作计划和总结,计划和总结中包括教育技术发展、应用研究、资源建设、教师培训规划;每篇计划(或总结),得0.1分。(最高0.4分)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列入学校教师教学能力考核范围,为教师考评的一个重要内容,得0.3分

规章制度

经费保障

2分

相应措施落实,经费到位学校有教育技术设施使用、管理与维修制度,责任到人,记录完整,得0.5分

学校近三年有用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和应用研究的经费保障,投入落实的经费每10万元得0.1分(最高1分)

经费使用有帐目,符合财会制度,账物相符,得0.5分

科研成果10分

课题申请7分

学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活动及其他教研活动“十五”期间有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完成国家级课题每个得1.5分,省级课题每个得1分,市级课题每个得0.5分,最高分为3分

听汇报、查资料、座谈会
“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通过国家级立项每个得0.5分,省级课题每个得0.3分,市级课题每个得0.1分,通过中期验收在原基础上每个加0.1分。最高分为3分

学校积极运用远程教育手段,与主管部门合作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和课题研究,得0.3分

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研究规划并承担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达20%,得0.3分

教育技术课题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能够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研究设计规范、科学,研究假设合理、有创造性,得0.4分

课题研究进程1分

正在进行的课题如期进行,有相关资料佐证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按计划如期进行(课题研究如因某些客观因素影响没能按原计划进行,但已采取切实措施弥补),得0.2分

听汇报、查资料、座谈会
课题研究过程中各种资料档案齐全,有专人负责,得0.3分

课题研究过程中收集整理的实验数据、报告真实科学,得0.2分

学校安排从事课题研究的人员定期进行学习培训、研究讨论等活动,并有活动记载,得分0.3分

课题研究成果2分

研究课题具备一定研究成果,通过具体活动推广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成果以论文、电子音像材料或其它成果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含网络版)上发表或出版,被省级(含)以上有关部门选用或推广应用,得1分,市级得0.5分

听汇报、查资料、座谈会
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与教育技术课题有关研究活动,省级及以上得0.5分,市级活动1次得0.4分,区级活动得0.3分,校级活动得0.2分,最高分1分

现代教育技术科研课题在研究各阶段的成果,经市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鉴定评审,每年获市级以上奖2次,得0.5分

学校对从事课题研究的人员有鼓励,并落实到位,得0.5分

教育环境建设及管理

15分

信息化教学设备5分

学校常规媒体和现代媒体先进、规范,设备齐全建设有计算机教室,并保证一个班级学生使用时人机比达到1:1得1分;2:1得0.5分

查台帐、实地查看
教师办公计算机的人机比至少达到3:1,得0.5分;2:1得1分;1:1得1.5分

有基本满足教育、教学应用的摄录、编辑、制作设备, 

有一套以上的多媒作设备(扫描仪、视频捕捉卡、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得0.5~1分

专用教室和教学辅助系统4分

学校有多媒体专用教室,其它制作设备配备先进,电视、广播系统设备齐全学校有至少1个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每个0.2分,最高0.6分

查台帐、实地查看
学校有至少1个多媒体教室或报告厅,每个得0.1分,最高0.3分

普通教室配置成为多媒体教室,每10%得0.1分(最高1分)

有制作教师优质课件的制作室或设备,能够制作动画并处理音视频,得0.3分

有供学生使用的的电子阅览室,得0.3分

*建有数字化、专业教室,如机器人、数字物理、数字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每个得0.2分(最高0.6分)

有终端进每间教室的闭路电视系统,实现常用教育节目或频道广播,得0.5分

建有校园电视台(电视演播室、微格教室),得0.3分

建有校园广播系统,能分区或全区广播,得0.1分

设备管理及完好率1.5分

学校设备管理维护情况及完好率情况学校设备管理工作到位,维护情况良好得0.5分

查资料,抽查
学校教育技术设备完好率在95%以上得1分,90%得0.7分,80%以上得0.5分,以下不得分

网络软硬件系统与应用6分

网络设施齐全,运行安全稳定,网站建设合理,各种平台建设功能完整

接入教育城域网,得0.5分

查台帐、实地查看、网上应用及信息量检查
建有校园网并接入因特网(宽带),100兆以上(含)光纤接入,得1分,10兆光纤接入,得0.5分,ADSL接入得0.3分

建有单独的网络中心机房,得0.2分

校园网络信息点到每个班级,得0.4分;到每个办公室,得0.3分;到每个专用教室,得0.3分(最高1分)

学校有门户网站,并有专人管理互动栏目,得0.2分;能通过因特网进行外部访问,得0.1分

实现与省、市教育信息资源中心等网站的链接,得0.1分

学科(每科)教研组有主页,1个学科得0.1分,最高1分

有资源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教育教学和多媒体软件资源等方面的管理,得0.2分;能在城域网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的得0.2分

学校通过“家校通”等平台开展家校交流,得0.2分

学校通过“校务办公”等平台开展校务办公,得0.2分

有教研平台,可实现在线备课、课件制作、组卷、考试及视、音频点播,得0.3分

有学生学习与资源管理平台,可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资源管理、资源库及资源的扩充与兼容,得0.3分

网络运行安全稳定,没有出现有关网络运行事故的得0.5分

教学资源建设10分

资源库建设3分

学校有较大存储量的信息化资源学校有信息化教育资源库,优质资源存量(网络版)100G,得2分

查台帐、网上应用及信息量检查
有教师自建资源库,最低2G/人,得1分

电子教材1分

有种类齐全,容量充足的电子资源有教学用各类资料、素材光盘100G以上,得0.5分

查台帐、网上应用及信息量检查
配有容量不少于50G的电子图书和电子报刊,且每年有补充更新的内容,或能够正常使用上级主管部门的电子图书资源,得0.5分

纸质教材2分

有校本教研文字教材、各类教科研成果汇编、办学经验材料*有校本教研文字教材10万字,得0.6分

查资料、实地查看
*有各类教科研成果汇编、办学经验材料(准出版物)20万字,得1分

学校每年为教师订阅,如《中国电化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在内的各种教育技术研究刊物10种以上,得0.4分

教学资源收集与共享2分

能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资源的共享共建,并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城域网等多种资源为教学服务,形成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得1分

查资料、网上应用及信息量检查
能够采集、编辑和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形成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得1分

教学资源开发与管理2分

开发符合要求的各学科多媒体教学软件有自主开发的符合新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要求的各学科多媒体教学软件(课件),内容每年更新和补充数量平均每教师不少于6件,得2分

网上应用及信息量检查
教师队伍发展与建设15分

领导能力0.5分

学校有过硬管理能力和一定信息技术能力的领导领导班子每位成员都有个人电子文件夹、电子信箱,主管校长有个人主页或博客日志,得0.3分

查资料、网上应用及信息量检查

主管校长能对教师进行新课改、教育技术应用培训。最少2次(题)/学期,得0.2分

教师技能4分

学校具有一定数量信息技能的学科教师,电教专业人员素质过硬,学科带头人发挥作用90%的专任教师能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展教研活动、管理班级工作,得1分

查资料、网上应用和信息量检查及现场抽测

80%的教师能较熟练地制作教与学所需的多媒体课件,得1分

80%的教师具备信息资源搜索、应用的能力,得1分

教育技术中心每学年协助授课教师上整合课不少于8次,得0.5分,4次及以上得0.3分

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100%有个人主页或博客得0.5分

科研能力1.5分

学校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骨干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教育技术科研课题负责人具备设计实验方案、指导实验的能力,得0.5分

听汇报、查资料、座谈会
有50%以上的教师具备参加各类各级科研课题实验的能力,得0.5分

100%骨干教师主持县、市(区)级以上(含)课题,得0.5分

获奖成绩9分

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各类现代教育技术评比活动并取得良好成绩参加历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省级每个得0.5分,市级每个得0.3分;二等奖省级每个得0.3分,市级每个得0.1分;三等奖省级每个得0.1分,市级每个0.05分;优秀奖省级每个得0.05分(不重复加分,最高1分)

听汇报、查资料、座谈会
参加省市级历届 “自制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活动”,课件:省级一等奖每个得1分,市级每个得0.8分;二等奖省级每个得0.8分,市级每个得0.5分;三等奖省级每个得0.5分,市级每个0.2分。(最高2分)课例:一等奖省级每个得1分,市级每个得0.8分;二等奖省级每个得0.8分,市级每个得0.5分;三等奖省级每个得0.5分,市级每个0.2分(不重复加分,最高4分)

能够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展示活动,并参评省市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有关活动,每个参评案例得0.3分(最高2分)

近三年来,参加各级现代教育技术评比活动获奖,国家级获奖每个得0.4分(最高2分)

培训与教学应用25分

受训情况5.5分

学校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培训考核,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主管校长参加过省、市级教育技术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得0.5分

听汇报、查资料、座谈会
学校教师男50、女45周岁以下者100%参加过县(市)级以上(含)信息技术培训并获得相应证书,得1分

学校教师参加Intel未来教育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1人加0.1分,最高分为3分

电教专业人员每年参加县(市)级以上专业培训两次以上,得1分,一次以上0.5分

组织活动2.5分

积极开展、组织本校现代教育技术评优活动和培训组织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评优、成果交流活动(优质课、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课件、学生电子作品等)每年一次,得1.5分。 

听汇报、查资料、座谈会
积极组织本校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校本培训(每年一次以上),得1分。

教师教学应用10分

正常开设信息技术课学校按要求在相关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得0.5分

听汇报、查资料、网上应用及信息量检查
成立计算机课外活动小组,扩展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在原有课程内容基础上增添新内容,参加各项大赛,得1分

教育技术在课前(备课)应用*学科教师网上备课,搜集、下载教学资料,20次/学期,得1分

*学科教师自制辅教、辅学课件,10课(件)/学期,得1分

学科教师参加网上交流、研讨活动,5次/学期,得0.5分

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应用多种媒体组合教学,每位主要学科任课教师30节/学期,得2分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每位主要学科任课教师10节/学期,得3分

教育技术在课后(辅导)应用应用网站辅导学生,骨干教师50人次/学期、任课教师15人次/学期,得0.5分

单元教学小结、教学反思(电子文档),骨干教师1次/单元;任课教师2次/学期,得0.5分

学生应用2分

能在课堂或课后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具备在课堂上参加网上学习的能力。查询、搜集、下载资料,发布信息,得1分

听汇报、查资料、座谈会、网上应用及访问量检查
课后能自觉访问教师、校园及相关网站自主学习,得0.3分

参加“家校通”和网上远程学习,得0.2分

应用比率3分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比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课时覆盖率达70%以上,得1分

听汇报、查资料、座谈会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学科覆盖率为90%以上,得1分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教师普及率为100%,得1分

专用教室使用率1.5分

各种专用教室使用率多媒体教室使用率至少15节/周,得1分

听汇报、查资料、座谈会
视听阅览室、音像资料室:20人次/周,得0.5分

德育应用0.5分

利用现代媒体组织大型教育活动,开展学生各项课外活动,开办家长学校利用现代媒体举办各种大型教育活动最少10次/学期,得0.2分

听汇报、查资料、座谈会
利用现代媒体组织学生各项课外活动最少8次/学期,得0.2分

开办家长学校最少4次/学期,得0.1分

教学应用与效果15分

教师教学效果4分

骨干教师和一般学科教师能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教学效果情况骨干教师能有机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抽查听课,优质课比例达到50%以上,得2分

听课,查资料,走访有关人员
一般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学生满意度达到80%以上,得分2分

课堂效果5分

应用教育技术手段后,学生主体作用得以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情况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占80%,得分2分

听汇报,听课,查看资料,走访有关人员
教学模式与传统传授式教学模式比较,有较大突破的占100%,得分1分

将信息技术作为自主发现、主动探索的认知工具的学生达到80%,得分2分

学生成绩5分

学科专业知识和信息素养通过活动得以提高积极参加各学科学习竞赛并获奖,得分0.5分

听汇报、查资料、座谈会
近三年来,参加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竞赛得0.5分;参加市中小学奥林匹克程序设计比赛得1分;获校团体奖加1分;参加全国、省各项信息技术各项比赛得0.5分,成绩优异(获一、二等奖以上者)的得0.5-1分(最高4.5分)

其他1分

开设“家校通”等联系平台,并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开设“家校通”等联系平台,得0.5分

听汇报、查资料、座谈会,走访有关单位及人员
近3年,学校开展有关现代教育技术活动时,将通知(邀请)发送所属市(区)分管部门,每次得0.1分(最高0.5分)

示范与辐射作用5分

教学特色1.5分

学校有一定的办学特色,具备一定高度的教学应用案例有可供借鉴的多种媒体组合教学、应用网络资源教学的课堂教学设计范例,达到50人次,得0.5分

听汇报、查资料、座谈会
有可供研究的基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典型课例,达1人次,得0.2分,最高为1分

辐射交流3.5分

学校起到窗口作用,提供经验交流的机会,对其他学校具有辐射、示范作用在国家、省、市各类会议上介绍、交流办学经验,1次得0.2分,最高分为0.5分

听汇报、查资料、座谈会,走访有关单位、部门及人员
为外省、市学校培训教师每年2人次,1人次得0.2分,最高分为0.5分

对口支援、资助其它学校教学、办学,每年至少3次,1次0.2分,最高分为0.5分

为各类教科研会议提供场地、观摩课至少5次,1次0.1分,最高为1分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工作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具有窗口作用、辐射作用,经常有其他学校参观学习,每年至少1次,1次得0.5分,最高为2分

文档

杭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新一轮)建设评估细则(暂行) 一级指标 ...

杭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新一轮)建设评估细则(暂行)一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分值评价要素评价标准自评得分得分评价方式组织机构与管理5分组织机构2分建立健全机构,学校领导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对教育信息化有正确的认识学校建有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得0.3分听汇报、查资料、座谈会分管校长任领导小组负责人,得0.2分建有包括学校领导在内的各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组成的教育技术中心,得0.1分;职责落实、分工明确,得0.1分中心主任享受学校中层干部待遇,得0.1分中心有几方面人员参加,并在工作中有机结合,每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