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广铁路土建工程十二标段工程指挥部
批准:
审核:
编制:
防污、治污保证措施
一、目标
严格执行防污、治污制度,严格执行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意见、《水土保持报告书》及批复意见及《贵广公司环水保、文物保护管理办法》有关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将防污、治污措施落实到施工全过程;自觉接受并积极配合国家及地方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本标段主要工程地段附近为农田、鱼塘,离西江、北江两大江河较近。施工中产生的废水、废弃物容易被雨水冲刷到农田及江河,造成污染环境。因此,所有施工场地必须做好防洪、排水设施。施工人员生活产生的污水、垃圾等必须经过处理达标才能排放,桥梁桩基施工的泥浆必须有完善的处理设施。
二、管理体系
1、组织机构
指挥部成立以指挥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防治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含副指挥长、总工程师、安全、专职环保工程师及各部门负责人。安全质量部作为办事机构,专业环保工程师负责施工现场的有关防治技术方面的工作。
2、机构的主要职责
贯彻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防污治污的法规和标准;
落实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制定并组织实施施工环境保护预报监控系统;
保证铁路工程施工所需环境保护及防治经费;
宣教生态环境保及防污治污理念。
3、防治工作重点
防治工作的重点为施工污水、扬尘、泥浆、施工固体废弃物等管理控制,工程跨越的主要河流水体的保护等。
环境保护及防治领导小组
工程技术部
中心试验室
计划合同部
环境保护、防治实施小组
技 术 员
工 班 长
防污治污
施工员
环保施工员
试 验 员
安 全 员
4、防治保证体系图
环境保护、防污治污保证体系框图
5、施工环保、防污治污管理检查制度
1)规章制度
施工前对施工区域的环境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国家、铁道部、地方有关环保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建设单位有关环保、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制定环境保护、防污治污的具体安排及相应措施,确保防治目标。
2)环境保护、防污治污制度
环境保护、防污治污制度,即环境保护、防污治污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实施、同时施工的制度。施工时根据防治设施设计及施工方案,做好整体预防、防治及临时工程的环保设施,保护好施工现场及驻地周围环境。
3)目标责任制
建立环境保护、防污治污目标责任制,本标段治污工作由指挥部向业主单位负责。指挥长负责标段内各施工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的制定、下达、实施和考核工作,将治污工作与每个施工人员的责任、权力、利益和义务有机结合,切实做到奖优罚劣,在指挥部每月组织一次的安全大检查中对各施工队厂的防污治污工作进行大检查,成绩纳入考核总分内。
三、防污治污实施性措施
1、生态破坏防治
不任意取土、弃土,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随意砍伐或改变工程沿线附近区域的植被与绿化;
工程临时占地不擅自占用或征用林地、保护沿线古树,材料、废弃物不得于林下堆放,确因建设需要占用林地的,项目施工结束后做好抚育与恢复工作;
临时施工场地的选择与布置,尽量少占用绿地面积,保护好周围环境,减少对植被生态的破坏。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绿化或整理复耕,重视临时施工用地的复垦;
工程取土符合所在地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取弃土时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有序开挖取土,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并结合工程的实施,及时进行绿化,美化环境;
妥善处理废方,弃土尽量避免破坏或掩埋场坪旁边的林木、农田及其它工程设施。弃土避免堵塞河道、改变水流方向和抬高水位而淹没或冲毁农田、房屋,危及周边环境安全。
路基工程及时落实弃土弃渣挡护和坡面防护措施;桥梁工程妥善安置桩基施工泥浆和弃渣,跨越主要河流的桥梁施工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物进入水体;严格控制风景名胜区内的施工活动,加强环境恢复措施;桥梁预制场、砼拌合站等高噪音作业场地设置尽量避开居民集中区,合理安排临近城区、居民区、学校和医院等噪声敏感地带的施工时间;施工场地和道路定时洒水,防止施工扬尘对地表植被和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
制订措施,教育职工严禁扑杀野生动物和毁坏野生保护植物,要珍爱一草一木,严禁损伤破坏。对施工有影响的野生保护植物,株株记录,做好编号,开工前需联系有关主管部门移设。
2、水环境防治
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农田、河流和渠道。清洗骨料的水和其它施工废水采取过滤、沉淀处理后方可排放,以免污染周围环境。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取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得超标排放;
施工中对地下水、泉点、水井进行定时观测,以免施工造成水位下降,防止因地下水、地表水流失改变水系,破坏生态平衡;
靠近生活水源的施工,用壕沟或堤坝同生活水源隔开,避免污染生活水源;
拌合站、站场、梁场以及其它施工区产生的施工污水经治理净化处理后排放,不直接排入河道。生活污水采取化粪池等措施进行净化处理,生活废水必须经沉淀处理,经检查符合标准后方可排放;
机械存放点、维修点、车辆停放点以及油品存放点做好隔离沟,将其产生的废油、废水或漏油等通过隔离沟集中到隔油池,经处理后进行排放;
注意保护自然水流形态,做到不淤、不堵、不留施工隐患,不阻塞河道;
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止水污染。
3、大气环境防治
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经常洒水,尽可能减少灰尘对生产人员和其它人员造成危害及对农作物的污染;
在运输水泥等易飞扬的物料时用蓬布覆盖严密并装量适中不得超限运输。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污染设备并安装空气净化系统确保达标排放。对汽油等易挥发品的存放要采取严密可靠的措施。
4、固体废弃物防治
施工营地和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
施工和生活中的废弃物也可经当地环保部门同意后运至指定地点;
报废材料或施工中返工的挖除材料立即运出现场并进行掩埋等处理。对于施工中废弃的零碎配件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等及时收集清理并搞好现场卫生以保护自然环境不受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