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讲义_-_万有引力典型例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8:48:07
文档

讲义_-_万有引力典型例题

辅导讲义例1、假如一个作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作圆周运动,则:()A、根据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B、根据公式,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C、根据公式,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D、根据上述(B)和(C)中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解析:设人造地球卫星原来的圆周运动半径为r1,所受到的地球引力为F1;当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为r2=2r1时所受到的地球引力为F2,则:由此可知:选项(C)是正确的。“
推荐度:
导读辅导讲义例1、假如一个作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作圆周运动,则:()A、根据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B、根据公式,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C、根据公式,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D、根据上述(B)和(C)中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解析:设人造地球卫星原来的圆周运动半径为r1,所受到的地球引力为F1;当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为r2=2r1时所受到的地球引力为F2,则:由此可知:选项(C)是正确的。“
辅导讲义

例1、假如一个作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作圆周运动,则:(  )

  A、根据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

  B、根据公式,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

  C、根据公式,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

  D、根据上述(B)和(C)中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

  解析:

  设人造地球卫星原来的圆周运动半径为r1,所受到的地球引力为F1;当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为r2=2r1时所受到的地球引力为F2,则:

   

  由此可知:选项(C)是正确的。“卫星所需的向心力”与“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应当是一致的。既然(C)是正确的,那么与其结果不同的(B) 显然是不正确的。

  又人造地球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则:

   

   

  将r2=2r1代入可得:

   

  由此可知:选项(D)是正确的。既然(D)是正确的,那么其结果不同的(A)显然是不正确的。

  说明:

  解答这个问题不应靠想象和猜测,而应通过踏实地推导才能正确地选出答案。在解答过程时需要认真思考的是各公式使用的条件:在使用分析问题时,不能只看到r与v的关系,还需考虑因r的变化而引起的万有引力F的变化。在使用分析问题时,不能只看到r与向心力的关系,还需考虑万有引力是否变化?线速度是否变化?在推导的顺序上,可选择变量较少且不易出差错的选项入手,由于公式中,G、M、m都是不变的量,因此推导F和r的关系不易出错。

  例2、可以发射一颗这样的人造地球卫星,使其圆轨道:(  )

  A、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纬度线(非赤道)是共面同心圆

  B、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经度线所决定的圆是共面同心圆

  C、与赤道表面的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且卫星相对地球表面是静止的

  D、与赤道表面的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但卫星相对地球表面是运动的

  解析:

  只有参与地球自转的物体的运行轨道才可能与某一纬度线(非赤道)是共面同心圆,而人造地球卫星的圆轨道必须以地心为圆心,所以选项A错误。

  若发射一颗极地卫星,其圆轨道必永远与赤道平面垂直,而某一经度线所决定的圆是随地球自转而转动的,所以选项B错误。

  不论发射的是否为同步卫星,只要其圆轨道与赤道表面的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其圆心都为地心,都是可以实现的。这其中只有同步卫星(距地表高度为36000km)是相对地球表面静止的,其它高度上的卫星相对地球表面是运动的。所以选项C、D正确。

  说明:

  本题是一道关于卫星轨道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容易造成概念模糊。卫星的轨道不论是同步轨道、极地轨道还是任意轨道,其圆心必为地心,只有这样万有引力作为向心力才能时刻指向圆心。

  例3、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轨道距地面的高度等于地球半径1.5倍,地球半径为R0=6.4×106m,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求这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周期是多少?

  解析: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是由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的,则:

   

  ∴ 

  在地面附近,物体所受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例4、宇航员站在一行星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到行星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的初速度增大到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内,该行星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数为G,求该行星的质量。

  解析:

  设抛出点的高度为h,第一次平抛的水平射程为x,则有:

  x2+h2=L2        ①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当初速度增大到2倍,某水平射程也增大到2x,可得:

  (2x)2+h2=(L)2    ②

  由①、②解得

   

  设该行星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由平抛运动规律,得:

           ③

  由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得:

       ④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说明:

  本题是平抛运动的变形题,只是把物体由地球移到了星球上,关键在于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特点要掌握,并要注意到两分运动位移关系,再注意到星球附近物体所受重力可近似为星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该题即可求解。

 巩固练习:

  1、一名宇航员来到某星上,此星的密度为地球的一半,半径也为地球的一半,则他受到的“重力”为在地球上所受重力的:(  )

  A、1/4    B、1/2    C、2倍    D、4倍

 2、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跟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之比是p,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跟月球绕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之比是q,则太阳跟地球的质量之比M日:M地为:(  )

  A、q3/p2  B、p2q3   C、p3/q2    D、无法确定

3、某人造地球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量中卫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某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1,后来变为r2,r2<r1。以EK1、EK2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T1、T2表示卫星在这两上轨道上绕地运动的周期,则:(  )

  A、EK2<EK1,T2<T1            B、EK2<EK1,T2>T1

  C、EK2>EK1,T2<T1             D、EK2>EK1,T2>T1

4、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则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  )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 

5、一个球形天体的自转周期为T(s),在它两极处用弹簧秤称得某物体的重力为G(N),在赤道处称得该物体的重力为0.9G(N)。则该天体的平均密度为__________。

  6、在一个半径为R的星球表面,以速度v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星球表面。若在这个星球表面发射一个绕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人造卫星的最小周期是_________。

  7、2000年1月26日我国发射了一颗同步卫星,其定点位置与东经98°的经线在同一平面内。若把甘肃省嘉峪关处的经度和纬度近似取为东经98°和北纬α=40°,已知地球半径R、地球自转周期T、地面表面重力加速度g(视为常量)和光速c。试求该同步卫星发出的微波信号传到嘉峪关处的接收站所需的时间(要求用题给的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参:

  1、A   2、A    3、C     4、BD  5、      6、     

  7、 

文档

讲义_-_万有引力典型例题

辅导讲义例1、假如一个作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作圆周运动,则:()A、根据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B、根据公式,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C、根据公式,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D、根据上述(B)和(C)中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解析:设人造地球卫星原来的圆周运动半径为r1,所受到的地球引力为F1;当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为r2=2r1时所受到的地球引力为F2,则:由此可知:选项(C)是正确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