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1、假如一个作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作圆周运动,则:( )
A、根据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
B、根据公式,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
C、根据公式,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
D、根据上述(B)和(C)中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
解析:
设人造地球卫星原来的圆周运动半径为r1,所受到的地球引力为F1;当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为r2=2r1时所受到的地球引力为F2,则:
由此可知:选项(C)是正确的。“卫星所需的向心力”与“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应当是一致的。既然(C)是正确的,那么与其结果不同的(B) 显然是不正确的。
又人造地球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则:
将r2=2r1代入可得:
由此可知:选项(D)是正确的。既然(D)是正确的,那么其结果不同的(A)显然是不正确的。
说明:
解答这个问题不应靠想象和猜测,而应通过踏实地推导才能正确地选出答案。在解答过程时需要认真思考的是各公式使用的条件:在使用分析问题时,不能只看到r与v的关系,还需考虑因r的变化而引起的万有引力F的变化。在使用分析问题时,不能只看到r与向心力的关系,还需考虑万有引力是否变化?线速度是否变化?在推导的顺序上,可选择变量较少且不易出差错的选项入手,由于公式中,G、M、m都是不变的量,因此推导F和r的关系不易出错。
例2、可以发射一颗这样的人造地球卫星,使其圆轨道:( )
A、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纬度线(非赤道)是共面同心圆
B、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经度线所决定的圆是共面同心圆
C、与赤道表面的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且卫星相对地球表面是静止的
D、与赤道表面的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但卫星相对地球表面是运动的
解析:
只有参与地球自转的物体的运行轨道才可能与某一纬度线(非赤道)是共面同心圆,而人造地球卫星的圆轨道必须以地心为圆心,所以选项A错误。
若发射一颗极地卫星,其圆轨道必永远与赤道平面垂直,而某一经度线所决定的圆是随地球自转而转动的,所以选项B错误。
不论发射的是否为同步卫星,只要其圆轨道与赤道表面的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其圆心都为地心,都是可以实现的。这其中只有同步卫星(距地表高度为36000km)是相对地球表面静止的,其它高度上的卫星相对地球表面是运动的。所以选项C、D正确。
说明:
本题是一道关于卫星轨道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容易造成概念模糊。卫星的轨道不论是同步轨道、极地轨道还是任意轨道,其圆心必为地心,只有这样万有引力作为向心力才能时刻指向圆心。
例3、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轨道距地面的高度等于地球半径1.5倍,地球半径为R0=6.4×106m,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求这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周期是多少?
解析: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是由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的,则:
∴
在地面附近,物体所受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例4、宇航员站在一行星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到行星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的初速度增大到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内,该行星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数为G,求该行星的质量。
解析:
设抛出点的高度为h,第一次平抛的水平射程为x,则有:
x2+h2=L2 ①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当初速度增大到2倍,某水平射程也增大到2x,可得:
(2x)2+h2=(L)2 ②
由①、②解得
设该行星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由平抛运动规律,得:
③
由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得:
④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说明:
本题是平抛运动的变形题,只是把物体由地球移到了星球上,关键在于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特点要掌握,并要注意到两分运动位移关系,再注意到星球附近物体所受重力可近似为星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该题即可求解。
巩固练习:
1、一名宇航员来到某星上,此星的密度为地球的一半,半径也为地球的一半,则他受到的“重力”为在地球上所受重力的:( )
A、1/4 B、1/2 C、2倍 D、4倍
2、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跟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之比是p,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跟月球绕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之比是q,则太阳跟地球的质量之比M日:M地为:( )
A、q3/p2 B、p2q3 C、p3/q2 D、无法确定
3、某人造地球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量中卫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某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1,后来变为r2,r2<r1。以EK1、EK2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T1、T2表示卫星在这两上轨道上绕地运动的周期,则:( )
A、EK2<EK1,T2<T1 B、EK2<EK1,T2>T1
C、EK2>EK1,T2<T1 D、EK2>EK1,T2>T1
4、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则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 )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
5、一个球形天体的自转周期为T(s),在它两极处用弹簧秤称得某物体的重力为G(N),在赤道处称得该物体的重力为0.9G(N)。则该天体的平均密度为__________。
6、在一个半径为R的星球表面,以速度v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星球表面。若在这个星球表面发射一个绕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人造卫星的最小周期是_________。
7、2000年1月26日我国发射了一颗同步卫星,其定点位置与东经98°的经线在同一平面内。若把甘肃省嘉峪关处的经度和纬度近似取为东经98°和北纬α=40°,已知地球半径R、地球自转周期T、地面表面重力加速度g(视为常量)和光速c。试求该同步卫星发出的微波信号传到嘉峪关处的接收站所需的时间(要求用题给的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参:
1、A 2、A 3、C 4、BD 5、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