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组一: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
1 .下列关于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种类及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因为C是构成有机物的骨架,所以C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
B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表现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和无机自然界相同
C .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组成细胞中各种化合物
D .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
2、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Na+参与 ( )
A .调节渗透压 B .组成体内化合物
C .维持正常pH D .提供能量
3、下列都含有氮元素的一组物质是 ( )
A .脱氧核糖和脱氧核糖核酸
B .胰岛素和核糖核酸
C .丙酮酸和丙氨酸
D .脂肪和脂肪酶
4、糖类不含有,脂质不一定有,蛋白质也不一定有,而核酸一定有的元素是( )
A .N B .S C .P D .Fe
题组二 细胞中的无机物
5 .(2010·南京质检)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血红蛋白不能合成
B .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影响光合作用
C .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构成骨骼、牙齿
D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常在食盐中加碘
6、2011年3月22日是第十九个“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城市水资源管理”。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导致的水危机日趋严重,研究表明,80%的疾病是由水污染引起的。下列有关人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水在病变细胞中以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形式存在
B .在胰岛素的合成过程中伴随着水的产生
C .冬季,植物体内结合水含量相对增多,抗寒能力提高
D .结合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7、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结合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B .血细胞中的水大部分是自由水
C .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与新陈代谢强度无关
D .自由水可参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与化学反应
题组三 有机物的检测
8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中所用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匀后使用
B .用吡罗红染色剂处理细胞,可以观察到D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 .用苏丹Ⅳ染液鉴定含油多的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染成红色的颗粒
D .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酒精发酵,可选择双缩脲试剂
9 .将面团包在纱布中放在清水中搓洗,鉴定粘留在纱布上的黏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用的试剂分别是( )
A .碘液、苏丹Ⅲ染液 B .双缩脲试剂、碘液
C .双缩脲试剂、苏丹Ⅲ染液 D .碘液、斐林试剂
10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 .脂肪的切片法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粒
C .鉴定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11、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请回答:
(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____,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和___ 溶液,不发生显色反
应的一组是________和________溶液。
(2)用________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四 应用提升
12 .小麦种子萌发时会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如下处理:
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至50℃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
A .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 .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 .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 .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六、高考真题体验
1.(2012安徽卷)1 .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体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B .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
C .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
D .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
2.(2012广东卷)3.分析下表,可推测
| 溶液 | 双缩脲试剂 | 碘液 | 斐林试剂 |
| 甲 | + | - | - |
| 乙 | - | ++ | - |
| 甲、乙混合 | + | + | + |
A.甲溶液含有淀粉酶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3.(2012江苏卷)1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B .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
C .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
D .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4.(2012江苏卷)19 .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
| 编号 | 化合物 | 实验检测 | 组成单位 | 主要功能 | |
| 检测试剂 | 颜色反应 | ||||
| ① | 脂肪 | 苏丹Ⅲ染液 | 橘黄色 | 脂肪酸 | 储存能量 |
| ② | 糖原 | 菲林试剂 | 砖红色 | 葡萄糖 | 提供能量 |
| ③ |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 紫色 | 氨基酸 | 承担生命活动 |
| ④ | 核酸 | 甲基绿染液 | 绿色 | 核苷酸 | 携带遗传信息 |
5 .(2011 .江苏卷)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多选)
A. 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 .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C .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 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6 .(2008,江苏生物)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 .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 .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7 .(2011 .山东卷)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 )。
A.苏丹Ⅲ染色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
B .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
C .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
D .甲基绿、派洛宁(毗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
8 .(2007 .海南生物,15)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请回答问题。
(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 ,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 和 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 和 溶液。
(2)用 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
。
限时训练
题组一: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
1. 答案B
解析:C是构成有机物的骨架,所以C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应该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而不是相同;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是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的;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
2、答案A
解析:液泡内的各种矿质离子、酸、碱等能够参与调节细胞液的渗透压,盐生植物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增大了细液的渗透压,吸水能力增强。
3、答案:B
解析:脱氧核糖、脂肪和丙酮酸都只含有C、H、O三种元素,胰岛素是蛋白质,其组成元素主要是C、H、O、N,核糖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
4、答案:C
解析: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脂质的组成元素是C、H、O,有的含有N、P;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有的含有S、P等;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
题组二 细胞中的无机物
5. 答案 C
解析: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铁则不能合成血红蛋白;Mg2+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Mg2+则不能合成叶绿素,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在食物中加碘是为了补充碘,预防因食物中缺碘而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
6、答案: D
解析:水在所有细胞中都是以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形式存在的。胰岛素是蛋白质,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有水的产生。冬季植物细胞中结合水比例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增强,提高了作物的抗寒能力。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7、答案:C
解析: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有结合水和自由水,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和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变化与新陈代谢强度密切相关。
题组三 有机物的检测
8.答案 C
解析 双缩脲试剂的用法是先加A液,后加B液;甲基绿对DNA进行染色,吡罗红对RNA进行染色。
9. 答案 B
解析 在纱布上的黏稠物质是蛋白质,洗出来的白浆是淀粉,所以鉴定所用的试剂应该是双缩脲试剂、碘液。
10.答案:B
解析: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所用溶质相同,且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相同,但二者所用的硫酸铜的质量浓度不同。鉴定还原糖时,是甲、乙两液现配现用,一次加入;而鉴定蛋白质A时要先加A液,再加B液。还原糖、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试剂与其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是肉眼可见的。脂肪的鉴定中,由于脂肪滴小且分散在细胞中,所以需要借助于显微镜观察。
11、答案: (1)双缩脲试剂 稀蛋清 淀粉酶 葡萄糖 淀粉 (2)斐林 (3)将淀粉溶液分别与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溶液,观察到无颜色变化的溶液是稀蛋清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溶液是淀粉酶溶液
解析: (1)由于稀蛋清和淀粉酶溶液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而葡萄糖和淀粉不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所以可以用双缩脲试剂将4种溶液分为两组;(2)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淀粉不能,所以可用斐林试剂将淀粉与葡萄糖分开;(3)淀粉可被淀粉酶分解形成还原糖,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稀蛋清无这一特性,所以可以用淀粉和斐林试剂将稀蛋清和淀粉酶区分开。
题组四 应用提升
12. 答案 D
解析 丙试管中淀粉是非还原糖,试管中的颜色为斐林试剂的颜色;提取液中含有酶和麦芽糖及葡萄糖,30℃时的提取液中酶和还原糖的含量高于20℃时的提取液,因此甲试管中还原糖少于乙试管,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
13. 答案 (1)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2)①a.取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加入小李的尿液2毫升;②b.甲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观察现象;③c.乙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观察现象;④d.丙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作为对照
(3)若甲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则尿液中有葡萄糖,可能患糖尿病。若乙试管出现紫色物质,则尿液中有蛋白质,可能患肾炎
六、高考真题体验
1. 答案:C
解析:用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做材料,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细胞质应该被染成红色,细胞核应该被染成绿色,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经苏丹Ⅲ染色,看到的应该是脂肪,而不是蛋白质。
2. 答案:D
解析: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分别检测蛋白质、淀粉和还原性糖。据表可以推测,甲含有蛋白质,乙含有淀粉,甲和乙混合能够产生还原性糖,证明甲中含有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产生还原性糖。
3.答案:C
解析:不同的元素有不同的作用,在细胞内不能被别的元素替代,A错;脱氧核苷酸由C、H、O、N和P五种元素组成,脂肪酸由C、H和O三种元素组成,B错;主动运输使细胞能对外界物质有选择的吸收和排出,能维持细胞内元素的平衡,C正确;微量元素虽然含量极少,但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也非常重要,D错
4. 答案:C
解析: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糖原为多糖,非还原糖,与斐林试剂不发生颜色反应,核酸包括DNA和RNA,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
5.答案BCD
解析:As等重金属元素可以使酶变性失活,影响细胞代谢而影响水稻的生长;P可与As竞争细胞膜上的载体而影响As进入细胞;As,在细胞内的富集由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决定,故选B、C、D。
6.答案:B
解析:A选项中胆固醇、脂肪酸只含C、H、O三种元素,而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至少C、H、O、N四种元素;B选项中三种物质均为糖类,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C选项中氨基酸至少含有C、H、O、N四种元素,而核苷酸含有C、H、O、N、P五种元素;D选项中性激素只含C、H、O三种元素,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至少含有C、H、O、N四种元素。
7.答案: C
解析:依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来判断,选项A中不需要保持细胞活性;选项B中在用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之前需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解离,此时细胞已被杀死;选项D中需用盐酸处理后再染色,故D中细胞也无需保持细胞的活性。
8.(1)双缩脲试剂 稀蛋清 淀粉酶 葡萄糖淀粉 (2)斐林 (3)将淀粉溶液分别与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液,观察到无颜色变化的溶液是稀蛋清溶液,出现砖红I色的溶液是淀粉酶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