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生态学复习填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8:51:27
文档

生态学复习填空

生态学习题0绪论一、填空题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种群是栖息在一定空间中的(同种个体)的复合体。3.生物群落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复合体。4.生态系统是在同一地域中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5.生物圈包括(岩石圈)的上层、(水圈)、(大气圈)的下层。6.生态系统是研究以(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为中心的宏观生物学。7.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中各组成成分之间,尤其是(生物与环境)、(生
推荐度:
导读生态学习题0绪论一、填空题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种群是栖息在一定空间中的(同种个体)的复合体。3.生物群落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复合体。4.生态系统是在同一地域中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5.生物圈包括(岩石圈)的上层、(水圈)、(大气圈)的下层。6.生态系统是研究以(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为中心的宏观生物学。7.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中各组成成分之间,尤其是(生物与环境)、(生
生态学习题

0  绪论

一、填空题

1. 生态学是研究  (有机体)   与   (周围环境)   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 种群是栖息在一定空间中的  (同种个体)  的复合体。

3. 生物群落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的   (动物) 、  (植物)    、  (微生物)  的复合体。

4. 生态系统是在同一地域中的  (生物群落) 和   (非生物环境)  的复合体。

5. 生物圈包括 (岩石圈) 的上层、  (水圈)  、 (大气圈)  的下层。

6. 生态系统是研究以  (种群)  、 (群落)   、  (生态系统)  为中心的宏观生物学。

7. 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在于 (生态系统)  和  (生物圈) 中各组成成分之间,尤其是 (生物与环境)  、 (生物与生物) 之间的相互作用。

8. 生态学按照研究的生物组织水平分为 (个体) 生态学、 (种群) 生态学、 (群落) 生态学、 (生态系统) 生态学。

9. 生态学按照生物分类类群主要分为 (动物) 生态学、(植物) 生态学、 (微生物) 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

第一部分 有机体与环境

一、填空题

1、生态学中的环境一般以  (生物)  为主体,而环境科学中的环境一般以 (人类) 为主体。

2、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  (气候因子) 、 (土壤因子) 、 (地形因子) 、 (生物因子) 和 (人为因子)  。

3、根据生物因子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可将其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非密度制约因子)。

4、生态因子作用作用特征包括(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阶段性作用)、(直接和间接作用)、(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

5、生物的大环境包括(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6、休眠是生物抵御 (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有效生理适应机制。

7、休眠是生物抵御 (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有效生理适应机制。

8、根据生物对非生物因子的反应或外部条件变化对生物体内状态的影响,可把生物区分为(内稳态生物)和(非内稳态生物)。  

9、生物的大环境包括(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10、生物对特定环境条件的一整套适应性特征称为(适应组合)。

11、光是电磁波,其主要波长范围在(150~4000 nm)。

12、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平衡之处称为(光补偿点)。

13、根据植物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将其分为(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14、动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常表现在 (行为)、(生理)和(形态)。

15、发育起点温度又称为(最低有效温度或生物学零度)。

16、水生植物可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 和 (挺水植物)。

17、陆生植物可分为 (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    

18、生活在海洋高渗环境中的动物,其获得水分的主要方式为(食物)、(饮水)和 (代谢水)。

19、陆生动物失水的主要途径有(皮肤蒸发) 、(呼吸失水)和(排泄失水)。

20、地球上光照强度在赤道地区最大,随纬度增加而逐渐 (减弱) 。

21、哺乳动物排出含氮废物的主要形式是 (尿素) 。

第二部分  种群生态学

一、填空:

1. 种群是指特定空间内能自由交配、繁殖后代的 (同种生物) 个体的集合。

2. 种群是指 (特定空间) 内能自由交配、繁殖后代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3. 生物种群的存活曲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凸型)、对角线型和凹型存活曲线。

4.生物种群的存活曲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凸型、 (对角线型)  和凹型存活曲线。

5.生物种群的存活曲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凸型、对角线型和 (凹型) 存活曲线。

6. 种群的分布格局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和集中分布。

7. 种群的分布格局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 和集中分布。

8. 种群的分布格局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 (集中分布)  。

9. 哈-温定律(Hardy-Weinberg law)认为,在一个 (巨大的) 、随机交配和没有干扰基因平衡因素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

10. 哈-温定律(Hardy-Weinberg law)认为,在一个巨大的、 (随机交配) 和没有干扰基因平衡因素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

11. 哈-温定律(Hardy-Weinberg law)认为,在一个巨大的、随机交配和 (没有干扰基因平衡因素) 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

12. 哈-温定律(Hardy-Weinberg law)认为,在一个巨大的、随机交配和没有干扰基因平衡因素的种群中, (基因频率) 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

13. 地理物种形成说认为,物种的形成过程包括地理隔离、进化、 (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  。

14. 地理物种形成说认为,物种的形成过程包括  (地理隔离) 、进化、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

15. 地理物种形成说认为,物种的形成过程包括地理隔离、 (进化) 、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

16. 在生物在进化过程中, (r) -对策者向着小型化、高出生率、高扩散能力方向发展。

17. 在生物在进化过程中, (K)  -对策者向着大型化、低出生率、高竞争能力方向发展。

18. 动物的婚配制度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多雌多雄制(混交制)]  、一雌一雄制(单配偶制)、一雄多雌制和一雌多雄制。

19. 动物的婚配制度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多雌多雄制(混交制)、 [一雌一雄制(单配偶制)] 、一雄多雌制和一雌多雄制。

20. 动物的婚配制度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多雌多雄制(混交制)、一雌一雄制(单配偶制)、 [一雄多雌制]  和一雌多雄制。

21. 种群间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 [竞争] 、偏害作用(他感作用)、寄生、捕食和共生。

22. 种群间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竞争、 [偏害作用(他感作用)] 、寄生、捕食和共生。

23. 种群间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竞争、偏害作用(他感作用)、 [寄生] 、捕食和共生。

24. 种群间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竞争、偏害作用(他感作用)、寄生、 [捕食] 和共生。

25. 种群间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竞争、偏害作用(他感作用)、寄生、捕食和 [共生] 。

 

二 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 生物群落A、B、C、D含有以数字1到8代表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如下表所示(表中数字表示每平方米的个体数)

12345678
A924001111
B025202020500
C0235402000
D06520103200
问: ⑴ 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危害程度不断增加)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   (B)  .  

最大的是  (A)   .

⑵ 在生物群落D中,各个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  (C)  ,

a 共生    b 寄生    c 竞争    d 捕食

 2 一个动物种群,从侵入新栖息地,经过种群增长到建立种群后,一般有几种情况,如图中A、B、C、所示,说明各曲线的意义,

  N

体    A

量    B

    C

    

                     时       间                  t

A  (表示经受规则或不规则的波动) 

B  (表示较长时间维持在同一水平上) 

C  (表示经过波动后衰落,最后灭亡) 

3群落中植物的重要值是指植物的   (相对密度) 、 (相对显著度) 和 (相对频度) 的综合。

4华北地区、华南地区、东北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分别是  (落叶阔叶林)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和  (北方针叶林)  。

5举出热带雨林的三个基本特征  (无明显季节交替)  、(种类丰富)  、(结构复杂) 。

6植物群落的三级基本分类单位是  (植被型)  、  (群系)  、(群丛)  。

7中国最南部属于  (热带)  温度带,此地  (热量)  充沛,在此沿海地区生长的代表性植被是  (热带雨林)  。

8对生物群落的分布影响最大的一组生态因子是  (水分)  和  (热量)  以及  (二者的组合状况)  。

9群落的波动可以分为  (不明显波动)  、 (摆动性波动)  和  (偏途性波动)  。

10荒漠植物的适应方式是  1 (发达的根系和小面积的叶子)  、  2 (肉质的植物)  、  3 (短命的植物)  。

第四部分   生态系统

 (二)填空(图)题

1、下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植食性鸟       鹰           蛇

青草       食虫鸟         青蛙

                  蜘蛛

食草昆虫          

(1)该食物网由  5 条食物链组成 。

(2)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 食草昆虫和植食性鸟。

(3)处在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  4  种。

(4)对图中蜘蛛与青蛙的中间关系的描述应包括 竞争和捕食    。

(5)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中,该图上只体现了两种成分,未体现的另两种成分是

 非生物环境和分解者  。

(6)在能量转化过程中 青草 可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2、请把下图空缺部分填完整

太阳能     绿色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顶级肉食性动物

3、一个达到平衡的生态中,有个4种群,其所含有的总能量如表,据表请回答:

种群
总能量(KJ)

2.ⅹ109

1.3ⅹ108

9.1ⅹ107

2.9ⅹ107

(1)该生态系统4个种群构成的食物链有  3  个营养级.。

(2)种群甲在能量传递种属于  生产者 生物.。

(3)如果环境中有毒物,哪个种群富集的浓度最高 丁 . 

4、完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总模式图:

                  绿色植物

                                   植食动物

       环境                       肉食动物

              微生物              顶级肉食动物

5、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太阳能 .。

6、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目 稳定,出生率与死亡率 相等 ,能量的输出与输入 相等,自我调节能力最强.。

7、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服从热力学的两个定律是 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定律.。

8、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

9、食物链可分为捕食食物链、碎屑食物链和寄生食物链三种类型。

10、下图是全球水循环图(括号内的数字是水的年移动量,单位是1017Kg/年),填空并把每条线的箭头方向表示清楚。

          大气圈

降水           降水

(4.12) 蒸发     蒸发  (1.08)

    (4.49)      (0.71)

海洋                   陆地

第五部分   应用生态学

一、填空题

1. 环境问题大致可分为   (环境污染)   和  (生态环境的破坏) 两大类。

2. 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以  (环境污染) 为主,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 (生态环境的破坏) 。

3.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 、 (臭氧层破坏) 、 (烟雾事件) 、  (酸雨) 、 (有毒物质的污染) 。

4. 生态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水土流失) 、 (沙漠化) 、 (地面沉降) 。

5. 大气中的悬浮粒子越多,光反射作用 (越大),地面获得的能量 (越少),温度 (越低)。

6. 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 浓度的增加。

7.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主要是 (改进能源结构) 、 (题高能源效率) 。

8. 地球上空的臭氧层能阻止   (紫外线) 到达地球表面。

9. 烟雾事件是由于(工厂)和(汽车)排放的有害气体,在一定的 (气候条件) 下形成的。

10. 酸雨是大气中的 (二氧化硫) 和 (一氧化氮) 在强光照射下,进行光化学氧化作用,并和水汽结合而形成的。

11. 有毒物质是 (社会生产) 和 (生活) 过程中的产物。

12. 有毒物质包括 (工业三废) 、 (农药化肥) 、 (放射性物质) 等。

13.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森林植被的破坏) 。

14. 治理沙漠化最有效的措施是 (发展植被) 、 (改善生态环境) 。

15. 引起地面沉降的人为因素主要是 (超采地下水) 。

文档

生态学复习填空

生态学习题0绪论一、填空题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种群是栖息在一定空间中的(同种个体)的复合体。3.生物群落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复合体。4.生态系统是在同一地域中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5.生物圈包括(岩石圈)的上层、(水圈)、(大气圈)的下层。6.生态系统是研究以(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为中心的宏观生物学。7.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中各组成成分之间,尤其是(生物与环境)、(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