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墩台顶帽、支座垫石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贵广铁路GGTJ-5标段桥梁工程墩台顶帽及支座垫石的施工。
2.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导书,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对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进行收集。
2.3料具准备
按照设计图纸备齐所需的材料和机具。
3.技术要求
3.1墩台顶帽是用以支承桥跨结构的,其位置、高程及垫石表面平整度等,均应符合施工图的要求,以避免桥跨结构安装困难。
3.2采取全桥联测和跟踪测量的方法,精确控制各墩支承垫石顶面相对和绝对标高满足设计要求。
3.3杜绝顶帽、垫石出现碎裂或裂缝,确保墩台的正常使用功能与耐久性。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墩台顶帽、支承垫石的施工程序为:准备工作、墩台测量放样、工作平台搭设、墩台身混凝土浇筑、顶帽测量放样、顶帽模板支立、顶帽钢筋绑扎、顶帽预埋件设置、支座垫石钢筋绑扎及锚栓孔设置、浇筑顶帽混凝土、支座垫石测量放样、浇筑支座垫石混凝土、拆模养护。
4.2施工工艺
墩身较低时,顶帽及支承垫石采用与墩身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的施工方法;墩身较高时,分别浇筑。
支承垫石浇注采用定制钢模板,与墩身模板连接牢固,采取全桥联测和跟踪测量的方法,精确定位。施工工艺详见墩台顶帽、支承垫石施工工艺流程图4-1。
图4-1 墩台顶帽、支承垫石施工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⑴当墩身混凝土灌筑到最后剩下顶部约50cm高度时,接高施工支架,搭设顶帽施工平台。
⑵顶帽施工测量放样工作。
⑶模板及相关预埋件到场。
5.2模板安装
模板采用定型整体钢模,要求模板表面平整,尺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稳定性,且拆装方便,接缝严密不漏浆。
凡使用的钢模,每次使用前,模板应认真修理平整,不平要扎平,开焊处要补焊磨光,上紧扣件,方能灌注砼。
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指定专人加强检查、调整,以保证砼结构物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5.3钢筋制作与安装
⑴顶帽钢筋与支承垫石钢筋网片由加工厂统一下料加工,运至现场绑扎安装。
⑵顶帽钢筋用吊车吊装,现场进行绑扎,用半圆形同标号混凝土垫块控制顶帽钢筋周围的保护层,同时必须严格控制顶帽钢筋的顶面高程。
5.4混凝土浇筑
⑴顶帽施工前后均应复测其跨度及支承垫石高程,并确保支承垫石钢筋网及锚栓孔位置准确,垫石顶面平整,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⑵分层浇筑顶帽混凝土。按照30cm厚度分层浇筑,分层保持水平,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
⑶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混凝土浇筑,移动间距不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间距5~10cm,插入下层砼5~10cm,同时注意振捣过程中不要触碰模板、钢筋和预埋件。
⑷对每一振动部位,振动到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振捣顺序遵循先外部后内部,以便混凝土中气泡及时排除,不致影响外观。
⑸严格遵循“少进料、勤振捣、跟浆走”的原则,保证砼结构物“内实外美”。
⑹在顶帽混凝土初凝前支立支承垫石模板,浇筑C50混凝土,对顶帽及支承垫石顶面进行压光处理。
⑺当支承垫石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取出PVC管,修整垫石锚栓孔,并用木塞封盖孔口。
5.5锚栓孔的设置
放样出支承垫石纵横轴线,焊接支承垫石钢筋与顶帽钢筋连接钢筋,在垫石锚栓孔位置安放盲端PVC管。
每个支座位置相应设置4个锚栓孔,锚栓孔设置的位置与尺寸依据桥梁所用支座型号进行确定。梁跨为24m时采用PZ-2500KN型盆式橡胶支支座,墩顶锚栓孔尺寸为Ø105*350(直径*深度),沿支承垫石纵横轴线对称布置,顺桥向左右锚栓孔中心距支承垫石横向轴线175mm,横桥向左右锚栓孔中心距支承垫石纵向轴线175mm;梁跨为32m时采用PZ-3000KN型盆式橡胶支支座,墩顶锚栓孔尺寸为Ø110*350(直径*深度),沿支承垫石纵横轴线对称布置,顺桥向左右锚栓孔中心距支承垫石横向轴线190mm,横桥向左右锚栓孔中心距支承垫石纵向轴线190mm。
当垫石锚栓孔设置与顶帽钢筋相抵触时,可适当调整顶帽钢筋位置,必须保证支座锚栓的位置正确。
5.6墩顶吊篮预埋件的设置
灌注顶帽之前,应先预埋检查设备相关预埋构件。在横桥向托盘顶端与顶帽交汇处,沿直板平面预埋吊篮连接钢板;钢板预埋前,每块钢板上焊接钢筋构件,用于锚固钢板;钢筋构件与钢板焊接后,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整体预埋。
5.7墩顶检查梯预埋件的设置
顶帽混凝土浇筑前应在检查槽内预埋检查梯连接角钢,预埋角钢埋设位置应靠桥墩横向中心线附近,且位于固定支座一侧。
5.8混凝土养护
夏季用塑料薄膜、尼龙布围包结构物,或用麻布围包结构物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冬季采用覆盖保温方式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6.劳动组织
6.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施工人员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劳动组织g3
| 负责人 | 1人 |
| 技术主管 | 1人 |
| 专职安全员 | 1人 |
| 模板工 | 5人 |
| 钢筋工 | 5人 |
| 混凝土工 | 4人 |
7.1钢筋
⑴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锺敲击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匀应清除干净。
⑵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曲。
⑶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7.2混凝土
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必须满足其强度与耐久性的要求,并通过试拌调整后确定。
8.设备机具配置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 序号 | 名称 | 规格型号 | 单位 | 数量 |
| 1 | 混凝土罐车 | HJC5270GJB | 辆 | 4 |
| 2 | 混凝土泵车 | SY5311THB | 辆 | 1 |
| 3 | 吊车 | QY25 | 辆 | 1 |
| 4 | 混凝土振捣器 | 套 | 4 | |
| 5 | 交流电焊机 | BX1-500 | 台 | 1 |
墩台模板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 序号 |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检验方法 |
| 1 | 前后、左右距中心线尺寸 | ±10 | 测量检查每边不少于2处 |
| 2 | 表面平整度 | 3 | 1m靠尺检查不小于5处 |
| 3 | 相邻模板错台 | 1 |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
| 4 | 同一梁端两垫石高差 | 2 | 测量检查 |
| 5 | 墩台支承垫石顶面高程 | 0,-5 | 经纬仪测量 |
| 6 | 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 | 5 | 纵横两向尺量检查 |
| 序号 |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 1 |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的全长 | ±10 |
| 2 | 弯起钢筋的弯起位置 | ±20 |
| 序号 |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检验方法 | |
| 1 | 墩台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 | ±20 | 测量检查不少于5处 | |
| 2 | 桥墩平面扭角 | 2 ° | ||
| 3 | 表面平整度 | 5 | 1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 | |
| 4 | 简支混 凝土梁 | 每片混凝土梁一端 两支承垫石顶面高差 | 3 | 测量检查 |
| 每孔混凝土梁一端 两支承垫石顶面高差 | 4 | |||
| 5 | 支承垫石顶面高差 | 0,-10 | ||
| 6 | 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 | 5 | ||
顶帽及支座垫石混凝土施工属于高空作业,应挂安全网和工人应系安全带,经常检查支架的安全情况。
工程完工后,要及时清理废料,完善环境何护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