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在砖混结构墙体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因圈梁、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时模板胀模,带动墙体随之移位的现象,从而导致墙体层间、总高垂直度偏差过大,超出规范容许范围,个别墙体开裂,部分圈梁、构造柱截面几何尺寸严重不符合设计要求。本文就实际工程中对此质量缺陷的处理进行讨论。
我单位某工房为二层砖混结构,承重结构砖墙,MU10机红砖及M10混合砂浆;每层楼层处设置圈梁;每个内外墙交接处和四个大角均设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在施工中多次出现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胀模的现象,根据现场观测,发现出现这种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有:
1 s. G5 C d' C: Q- U9 A1 {①、圈梁、构造柱模板加固体系不合理,支撑在不稳定的墙上,没有和室内满堂架和室内墙体可靠拉接,致使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受力带动墙体移位。
9 n- R+ e# E- [2 ?9 l- l②、构造柱、圈梁混凝土浇筑振捣时间过长,振捣方法不正确,致使混凝土模板胀模严重。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要求,对层间垂直度偏差超过5mm,全高垂直度偏差超过20mm的墙体必须采取相应整改措施;对混凝土结构构件层间垂直 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我们据此讨论确定以下处理方法。
一、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1、构造柱胀模:当截面尺寸偏差在30mm以内的,对胀模部位混凝土全部凿除掉,外露钢筋,采用比原混凝土高一个强度等级进行浇筑;当截面尺寸偏差在30mm以外的,将构造柱打掉重新施工。
对构造柱层间垂直度偏差在30mm以内的,对胀模部位混凝土全部凿除,并露出钢筋,采用比原混凝土高一个强度等级浇筑密实;对构造柱层间垂直度偏差在30mm以外的,将构造柱打掉重新施工。
2、圈梁胀模:对圈梁截面偏差在30mm以内的适当修凿,以满足设计要求;对偏差在30mm以外的圈梁,如凿除掉胀模的混凝土后露出钢筋的,将此圈梁打掉重新施工。
3、墙体开裂:因构造柱、圈梁模板胀模带动墙体移位、出现横向、纵向裂缝以及垂直度偏差超规范要求过大,混凝土截面几何尺寸严重不符合要求。对此种情况墙体,因涉及到结构强度和安全性要求,全部予以拆除,重新砌筑墙体,在墙体和圈梁底部缝隙采用压密注浆灌实。
8 t, T4 l- ]& t+ C+ s- }* @1 s 对层间垂直度偏差超过10mm的部位墙体拆除掉重新砌筑;对层间垂直度偏差在10mm以内的不予处理,外墙粉刷时对墙体适当修凿,保温层厚度适当加大。
4、圈梁、构造柱、墙体整体偏差:圈梁、构造柱整体垂直度偏差超规范要求,墙体移位,考虑结构整体性和保证整个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采用将圈梁、构造柱、墙体全部打掉,与圈梁相邻的板面打掉1/3跨度,然后按原设计要求重新砌筑墙体、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
二、施工程序要求:
1、为不影响已经施工完毕的结构安全前提下,所有修凿、拆除全部采用人工进行,严禁采用风镐打凿,以防振动过大影响原结构安全。
& H+ E y' `3 |, T: A2、拆除圈梁、构造柱时,先采用钢管满堂架对周边楼板、不拆除的圈梁底部进行加固处理。
7 e. k- p2 }5 M- i9 |+ |% x: L0 X7 V3、对需拆除的结构部位外脚手架拉接件,采取移位,在相邻部位采取加固措施后,方准对原结构进行拆除,确保外脚手架安全。
4、为防止拆除墙体、凿构造柱、圈梁钢筋混凝土时混凝土碎渣随意飞扬,同时为了防止拆除下的砖墙、凿下的混凝土碎块直接掉在楼板上,对楼板造成直接冲击,影响结构安全,在下层楼板下面搭设钢管满堂脚手架予以支撑加强防护。
拆除施工前,全面检查外脚手架与拆除部位结构拉接情况,对需要拆除部位,必须在先行采取可靠的外脚手架加固措施后方可进行拆除。
5、对施工班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质量交底,对相应操作工人进行专项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后,方可安排施工作业。
& d- C8 m1 }6 r0 ^9 w% S; j6、 6、在需拆除部位,设置安全警戒区域,悬挂相应安全警示标牌,安全平网、并安排专职人员对警戒区域进行看护,严禁闲杂人员进出。
2 I- m$ [' h" r8 z7、三、处理要求:
验收标准必须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处理完成后必须按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重新组织评定。
【摘要】在砖混结构施工中常到因圈梁、构造柱混凝土胀模以及墙体移位的质量缺陷,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此类质量缺陷的处理进行讨论。
【关键字】砖混结构、施工过程、质量缺陷处理、混凝土胀模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masonry 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common quality defect include concrete inflation of ring beam and structural concrete column, based on practice work this paper discuss the treatment method of this quality defect.
【key word】 masonry 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cess, quality defect treatment, concrete mould inflation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