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课 秋天的景色(欣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熟悉故事情节,理解秋天这个季节。
2.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秋天的,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和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秋天的,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点:
欣赏秋天的景色,了解秋天的特点。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了解秋天到处是一片黄色,是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收割忙。
教具:
故事情节,课本范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大家知道现在已经到了什么季节吗?
生:秋天。
师:同学们真棒,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欣赏秋天的景色吧!
三、新授。
1.秋天景色的图片。
师:同学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有关秋天景色的画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熟悉它们。
师引导生欣赏。
师:现在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在公园里,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秋天?在田野里我们又看到了什么?
生回忆讲述,师启发引导。
2.通过故事,加深学生对秋天的认识。
师:现在我们来听一个秋天的故事。秋天来了,田野里一片金黄色,那是水稻成熟了;树叶黄了,纷纷地从树上掉了下来;树上的柿子也熟了,挂满了红色的果实;农民伯伯收割忙,到处呈现出丰收的景象。
师:听完了故事,老师想请几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下农民收割的景象好不好?
生游戏,师指导。
3.念儿歌。
秋天到,蟋蟀叫,
白云淡,蓝天高,
柿子红,树叶黄,
脱粒机,隆隆响,
丰收季节来到了。
四、巩固练习。
教师带领学生用击鼓传花的方式,巩固对黄色的认识。
五、小结:
师总结生练习情况。
六、游戏。
播放快乐的歌曲,同学们做游戏。
第二课 过马路(描画涂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观察人行横道线。
2.能力目标:
知道人行横道线是人们过马路走的地方。
3.情感目标:
懂得要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安全。
教学重点:
描画人行横道,并涂色。
教学难点:
按虚线描画人行横道线。
教具:
课本范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课内容。
三、新授。
1.播放小朋友过马路的图片,师引导生欣赏。
师:同学们,你们看画面里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
生:过马路。
师:他们是怎样过马路的呢?他们是走哪里过马路的呢?在过马路之前他们先干了什么呢?
生观察并举手回答。
师:小朋友过马路前要先观察,看是红灯还是绿灯,如果是红灯就要等一等,绿灯了才可以过马路。先看有没有车子经过,如果有要等车子走完了再走。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这样才能安全。
2.教师示范画图。
教师示范用笔按虚线描画人行横道,再用红、黄、绿色蜡笔涂信号灯。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
师总结生练习情况。
五、念儿歌。
妈妈上街我也走,我和妈妈手拉手,
手拉手,慢慢走,一走走到马路口,
看见红灯停一停,看见绿灯开步走,
人行横道线中间走,保证安全要把交通规则来遵守。
第三课 撕纸的方法和步骤(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撕纸的步骤和基本技能。
2.能力目标:
对轻度弱智学生,要求学生会三种撕纸的方法;对中度弱智学生,要求学会按印痕撕纸的方法。
3.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热爱美术。
教学重点:
学习撕纸的步骤和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
掌握撕纸要点,速度要慢,用力不要过猛,撕口不要太长。
教具:
课本范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课内容。
三、新授。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撕纸吗?
生:不知道。
师:撕纸就是将纸用手撕出各种形状来。
2.介绍撕纸。
师:撕纸的方法有三种,印痕撕、折叠撕、目测撕。
印痕撕:有两种方法,一是先用针扎许多小孔,然后按小孔来撕。另一种是用笔蘸水画上痕迹,然后按水的痕迹来撕。
折叠撕:先将纸折叠,然后再按折叠痕迹撕,打开后即成图形。
目测撕: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目测,将纸撕成一定的形状。
3.撕纸的要点。
用左手拿住纸上要撕的部位,右手用大拇指和食指,沿着要撕的线条,逐步撕下去。撕的速度要慢,用力要小。
4.撕纸练习。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学着撕,练习几种不同的撕纸方法,将手指动作练灵活。
四、小结:
师总结生练习情况。
第四课 弧线的认识(描画、涂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弧线,并能按虚线描画弧线、涂色。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热爱美术。
教学重点:
认识弧线,并能按虚线准确地描画弧线。
教学难点:
按虚线描画弧线。
教具:
课本范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课内容。
三、新授。
1.教师出示范图。
师:同学们看,图上画得是什么?
生:小朋友坐汽球。
师:汽球漂亮吗?你们是不是很羡慕呀?他们要坐着汽球去太空旅行呢!那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气球上都有哪些颜色呢?
生举手回答。
2.认识弧线。
师:同学们,气球上各种颜色之间的线你们认识吗?它和我们平时画得线是不是有些不太一样呢?
生分小组讨论。
师:这是弧线,我们现在就来按照虚线来描画弧线。
3.描画涂色。
教师示范先按虚线描画,再顺着弧线方向涂上六种颜色。
4.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
师总结生练习情况。
五、念儿歌。
大气球,圆又轻,我乘气球去旅行;
太空是个大世界,有太阳、月亮和星星。
第五课 可爱的小动物(欣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欣赏泥工。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泥工的兴趣。
教学重点:
欣赏泥工小动物。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这些小动物的泥塑造型,是用手捏出来的。
教具:
课本范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课内容。
三、新授。
1.教师出示泥工小动物。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生:小鸭子、小兔子、小狗、小熊猫。
师:它们可爱吗?你们想不想要呀?
生举手回答。
2.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这些小动物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现在请同学仔细观察一下告诉老师好吗?
生分小组讨论。
师:相同点是它们都有身子、头,还有四肢。
3.游戏巩固。
教师带领学生玩“摸奇妙的口袋”游戏,巩固对所欣赏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等的认识,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摸出的动物喜欢吃什么?我们以前听过的哪些故事里有这些小动物。
四、小结:
师总结生练习情况。
第六课 雨后折彩虹(描画、涂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彩虹,知道夏天雨后有时地出现彩虹。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
巩固对六种颜色的认识,并能正确涂色。
教学难点:
巩固对弧线的认识,能按弧线的方向用六种颜色给彩虹涂色。
教具:
课本范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课内容。
三、新授。
1.游戏巩固学过的六种颜色。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游戏棒,请大家找一找和老师手里颜色一样的游戏棒,并告诉老师它是什么颜色的。
生游戏,师指导。
2.猜谜语。
弯弯一张弓,高高挂天空,
七月八月常常有,十冬腊月无踪影。
师: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呢?
生:彩虹。
师:同学们真聪明,我们今天就来学画彩虹。
3.教师出示彩虹范图。
师:在夏季雷阵雨后,就会出现彩虹,彩虹的颜色有七种,谁知道是哪七种呢?
师引导学生认识彩虹的颜色。
4.教师示范彩虹画法,从左往右,按虚线描画彩虹。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
师总结生练习情况。
第七课 撕纸的方法和步骤(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学习撕纸的基础上,学习把长方形撕成正方形,正方形撕成三角形、圆形的技能。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灵巧的双手。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撕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
撕圆形。
教具:
课本范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课内容。
三、新授。
1.教师出示范图。
师:同学们,大家还认识这些形状吗?谁能给大家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生举手回答,师指导。
2.撕纸的方法。
长方形撕正方形:
正方形撕成三角形:
正方形撕成圆形:
3.在老师带领下,学生练习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撕法,将手指动作练灵活。
四、小结:
师总结生练习情况。
第八课 美丽的鱼(描画涂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鲤鱼,能正确地描画鱼鳞。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灵巧的双手。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描画鱼鳞、添画水波纹,并涂色。
教学难点:
能正确添画水波纹。
教具:
课本范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课内容。
三、新授。
1.猜谜语。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
在头无颈,有眼无眉,无脚能行,有翅难飞。
生举手回答,师指导。(鱼)
2.教师出示范图。
师:现在我们来看鱼的示范图,谁能说说鱼的外形有哪些特征?
生讨论并举手回答。
师:鱼有头、眼睛、身体,身上有鱼翅和许多鱼鳞。
那谁知道鱼的颜色?
生举手回答。
师:除了鱼的颜色,鱼鳞的形状是弧形的,水波纹的线条是曲线,这些我们在画的时候都要注意。
3.练习描画涂色。
教师示范指导学生描画弧线,然后涂色。
四、小结:
师总结生练习情况。
五、念儿歌。
鱼儿鱼儿爱打扮,穿上一身花衣衫,
弧形的鱼鳞闪金光,嘴里时时吐蛋蛋。
第九课 拼花地板(粘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用方形拼成地板。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灵巧的双手。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继续巩固对黄色、橙色、蓝色、红色的认识。
教学难点:
掌握拼花和粘贴的技能。
教具:
课本范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课内容。
三、新授。
1.师:同学们知道地板的花色是怎么拼成的吗?你们家里有没有漂亮的拼花地板呢?来给老师讲一讲。
生举手回答。
师:地板是用许多小木块拼成的,那你们想自己拼一块漂亮的地板吗?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拼花地板。
2.教师出示已拼好的两块图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块拼好的地板给大家看,你们看漂亮吗?我们也照着拼好不好?
首先把两种不同颜色的纸裁成大小一样的小正方形,然后相邻的地方用不同的颜色拼起来,用九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一块地板就拼好了。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
师总结生练习情况。
第十课 花公鸡(粘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公鸡,使学生知道公鸡的尾巴是由弧线条组成的。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灵巧的双手。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描画出公鸡的尾巴,并能正确地涂色。
教学难点:
描画公鸡的尾巴,采用画弧线画法给公鸡的尾巴涂上颜色。
教具:
课本范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课内容。
三、新授。
1.猜谜语。
师:老师今天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
一朵芙蓉顶上栽,战衣不用剪刀裁,
虽然不是英雄汉,一声叫起万门开。
生猜谜,师引导。(公鸡)
2.回忆公鸡特点。
师:同学们家里有没有公鸡呢?大家想一想,家里的公鸡是什么样子的?它都有哪些颜色呢?
生讨论并回答。
师:现在我们就来画公鸡吧。
3.练习描画涂色。
首先将鸡尾巴上的虚线连上,再添画鸡尾,然后再涂上颜色。
4.教师指导学生作业。
四、小结:
师总结生练习情况。
五、念儿歌。
花公鸡,喔喔啼,每天催我早早起,
花羽毛,弧形尾,为建四化练身体。
第十一课 筑篱笆(撕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用印痕撕的撕纸方法,撕成条状,然后按适当的位置粘贴。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灵巧的双手。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印痕撕的方法进行撕纸,贴的位置准确,贴得平整。
教学难点:
要求撕得平整,贴的位置准确。
教具:
课本范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课内容。
三、新授。
1.师: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筑篱笆吗?
生举手回答。
师:有了篱笆我们的家就不会不被陌生人闯进来,可以保护我们的家,不让小鸡小鸭乱跑出去,也可以让我们的家更加的漂亮。
2.练习撕纸。
教师示范撕纸的方法:
按画好的线条撕,用左手拿住要撕的部位,右手用大拇指和食指,沿着要撕的线条,逐步地撕,撕得速度要慢,用力要小。撕成条状,然后粘贴在横杆上,我们的小篱笆就做好了。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
师总结生练习情况。
五、念儿歌。
小妞妞,筑篱笆,一拦鸡,二拦鸭,
不让它们吃庄稼,大家夸她是好娃娃。
第十二课 热带鱼(描画,涂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热带鱼,知道其外形特征。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灵巧的双手。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描画热带鱼,巩固对弧线的认识。
教学难点:
描画鱼鳞的弧线条,再涂色。
教具:
课本范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课内容。
三、新授。
1.教师出示热带鱼范图。
师:大家见过热带鱼吗?热带鱼是一种很漂亮的鱼,它们有很多种的颜色,它身上的鱼鳞也是弧线的。大家再找一找,还有什么是老师没发现的特征?
生讨论并举手回答。
2.练习描画涂色。
教师示范描画涂色的方法:
首先按虚线描画鱼,再参照示范图的颜色,进行涂色练习。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
师总结生练习情况。
第十三课 塔松(泥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继续学习搓、团圆、压扁、粘合等技能。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灵巧的双手。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按树的几层分泥,塑造好各部分后连接起来的技能。
教学难点:
掌握塔松每层的大小,连接起来成一棵塔松。
教具:
课本范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课内容。
三、新授。
1.教师出示塔松范图。
师:塔松是什么形状的?
生讨论并举手回答。
师:塔松一共有几层?
生举手回答。
2.制作步骤:
先将泥分成四团;通过揉、团、压等工序,将泥做成四种形状;各部分粘合起来,最后形成树的造型。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
师总结生练习情况。
第十四课 星星和月亮(描画,涂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继续学习弧线的画法,并能按虚线描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灵巧的双手。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准确描画并涂色。
教学难点:
正确涂色,做到涂匀涂满。
教具:
课本范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课内容。
三、新授。
1.师:在晚上,我们仔细观察天空,都看到什么了?
生:星星和月亮。
2.师:星星和月亮的外形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月亮弯弯像什么?
生:镰刀,小钩……
师:大家说得都对,那星星有什么特点?
生:会闪闪发光。
3.练习描画涂色。
先按虚线描画,再涂色。
4.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
师总结生练习情况。
五、念儿歌。
天上的星星数不清,好像许多小眼睛,
它有一个好伙伴,月亮伴它到天明。
课题:第十五课 喷气式飞机(折纸)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用折叠方法,折成小飞机。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灵巧的双手。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用折叠方法,折成小飞机。
教学难点:
折纸过程中,第五步是难点。
教具:
课本范图。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课内容。
三、新授。
1.教师出示做好的小飞机。
师:同学们玩过纸飞机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谁能告诉老师它的形状是什么?
生讨论并回答。
师:纸折喷气式飞机的特点是什么呢?
生举手回答,师指正。
2.念儿歌,激发学生兴趣。
小飞机
洁洁的小飞机,全班有名气,
橡皮筋,弹出去,飞了一分一秒一,
上课铃,响得急,小飞机,放桌里,
洁洁说:“我学习,你休息,今天学习好,明天去造大飞机。”
3.折叠步骤:
(1)沿着虚线向箭头方向折叠。
(2)沿着虚线向箭头方向折叠。
(3)沿着虚线向箭头方向折叠。
(4)沿着虚线向后折叠。
(5)前面的翅膀沿着虚线向箭头方向折叠,背面叠法相同。
(6)飞机叠成了。
4.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
师总结生练习情况。
五、游戏。
教师带学生到室外放飞,以提高兴趣。
课题:第十六课 活泼的小鹿(描画,涂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小鹿,并能正确地涂色。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灵巧的双手。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点、弧线、曲线的画法,进行描画、涂色。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的描画。
教具:
课本范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课内容。
三、新授。
1.教师出示小鹿范图。
师:同学们认识这是什么动物吗?在《动物世界》里见过这种动物吗?
生讨论并回答。
师:这是小鹿,它有大大的眼睛,上翘的嘴巴和鼻子,身上还有漂亮的花纹,所以现在我们看见的是梅花鹿。
2.教学描画、涂色。
首先描画耳朵、头、身子,然后再添画花点,最后涂色。
教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
师总结生练习情况。
五、念儿歌。
小鹿小鹿草地上跑,跳到河里去洗澡,
洗掉灰尘洗亮毛,干干净净长得高,长大献出全身宝。
课题:第十七课 桔子(泥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团圆和压坑的技能。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灵巧的双手。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团圆和压坑的技能。
教学难点:
在团好的椭圆形泥团的顶部,用手指压凹,插上树枝,贴上树叶。
教具:
课本范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课内容。
三、新授。
1.猜谜语。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
小小红坛子,装满红饺子,吃掉红饺子,吐出白珠子。
生猜谜,师引导。(桔子)
2.教师出示桔子。
师:大家认识它吗?有谁吃过它?它是什么味道的呢?
生举手回答。
师:请同学仔细观察,然后告诉老师,这个桔子的大小、形状、颜色,还有它有什么样的特征?
生讨论并回答。
3.制作步骤:
(1)首先揉泥,团泥,团成一个椭圆形,稍加压扁成椭圆形。
(2)在顶部用手指压凹。
(3)用小棒扎眼。
(4)插上树枝,贴上树叶。
4.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
师总结生练习情况。
五、念儿歌。
桔子圆、桔子黄,桔子像个金铃铛,
摇一摇,没声音,闻一闻,香喷喷。
桔子甜,桔子香,圆圆溜溜像篷帐,
打开门窗看一看,住着一群小月亮。
课题:第十八课 折信袋(纸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用正方形的纸,以对角折叠的方法,折成信袋。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灵巧的双手。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手工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正方形的纸,以对角折叠的方法,折成信袋。
教学难点:
第二步,一个大三角形的两底角向中间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课内容。
三、新授。
1.教师出示做好的信袋。
师:大家认识这个东西吗?它是做什么的?谁能说一说。
生举手回答。
师:这是一个信袋,它是用来装信的,如果有我们的信件,邮递员叔叔就会把我们收到的信放在里面,我们就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的信件了。
2.制作步骤:
(1)向上折叠。
(2)沿虚线向箭头方向折叠。
(3)上面一张沿虚线向下折叠。
(4)沿虚线向下折叠。
(5)沿虚线向下折叠。
(6)信袋叠好后,用钉子钉在墙上。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除折信袋外,还可以折成钱包,手提包。
四、小结:
师总结生练习情况。
五、做游戏。
教师带领学生玩送信的游戏。
课题:第十九课 桥(描画,涂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桥,知道桥的作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灵巧的双手。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巩固弧线的画法,复习对六色的认识。
教学难点:
描画桥,涂上颜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课内容。
三、新授。
1.猜谜语。
师:老师今天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
彩虹落人间,横跨大江边,虹上走车辆,水流虹下面。
生猜谜,师引导。(桥)
2.教师出示桥的范图。
师:大家认识这是什么吗?我们在走路的时候,有没有经过这种东西的上面呢?
生举手回答。
师:这种在水上面的路叫做桥。谁能看图说说,桥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生讨论并回答。
师:桥是由桥面、桥孔、桥墩组成的,岸边是草地。
3.练习描画涂色。
教师示范,按虚线描画桥,要求描画准确。
4.游戏《看谁对》。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我说颜色的名称,请你们拿出相应颜色的笔,看谁拿得对,然后用蜡笔在纸上大胆地涂色,要求颜色涂得均匀。
生游戏,师指导。
四、小结:
师总结生练习情况。
课题:第二十课 方形与方形物(描画,涂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基本图形方形,并能正确地描画方形物。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灵巧的双手。
3.情感目标:
通过画小手帕,了解手帕的用途,培养学生从小爱清洁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巩固竖线、横线、斜线的画法。
教学难点:
画方形的关键是,横线要平,竖线要直,不能歪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课内容。
三、新授。
1.出示手帕、电视机、药箱。
师: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举手回答。
师:药箱是用来装药的,医生出诊就要背药箱;手帕是用来擦手的,我们的小脸、小手玩脏的时候,可以拿出来擦一擦;电视机可以用来看电视,大家一定都喜欢看动画片吧,那就是用电视机放出来的。
2.师:手帕、电视机、药箱都是方形的物体,它们有边,有角,由横线竖线组成。大家想一想,在我们周围还是什么东西是方形的?
生讨论并回答。
3.描画步骤:
(1)要先画上面一条水平线。
(2)再画左侧一条垂直线。
(3)描画下面和右面的两条线。
要求横线要平,竖线要直,不能歪斜。
4.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
师总结生练习情况。
五、念儿歌。
小手帕,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
又擦鼻涕又擦汗,干干净净上学堂。
课题:21 美丽的提包(描画,涂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继续认识基本图形方形,并能正确地描画并涂色。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灵巧的双手。
3.情感目标:
通过描画小提包,了解提包的用途,培养学生审美观。
教学重点:
巩固竖线、横线、斜线的画法。
教学难点:
画方形的关键是,横线要平,竖线要直,不能歪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课内容。
三、新授。
1.出示范图,引导学生观察提包。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都有哪些特征和作用啊?
生举手回答
2.师:这些提包都是方形的,提包可以用来放东西,出门的时候把钥匙钱包放进提包里,很方便。那么同学们还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方形的吗?
生讨论并回答
3.描画步骤:
(1)先描画方形提包。
(2)再涂色。
(3)要求轻度弱智的学生再添画花纹
要求横线要平,竖线要直,不能歪斜。
4.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
师总结生练习情况。
五、念儿歌。
花提包,四方方,
阿姨上班背在身,
提包花样多又多,
许多东西里面放。
22.绿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巩固对绿色的认识。
2.能力目标: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灵巧的双手。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手工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目测法将纸撕成条状,小方块状
教学难点:
将撕好的纸贴在正确的地方。
教具:
课本范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复习导入。
巩固上节课内容。
三、新授。
1.出示范图
师:同学们,你们都见过树吧,仔细想一下,树有哪几部分啊?
生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对,树是由树杆、树叶、树根组成的。那大家看一下课本上的树少了什么呢?
生举手回答
2.师:今天我们来给树穿上新衣,老师教你们把绿色有光的纸撕成树叶,贴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