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事做人的。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斗,不屈不挠。以上材料说明( )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哲学是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C.世界观决定方,方体现着世界观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2.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恩格斯的这个论断阐明( )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的指导
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的统一
3.“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而形成的。据此回答第4~5题。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世界是否可以被感知的问题 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
5.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实践相联系的。据此回答第6~7题。
6.的这一论断说明( )
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特征是实践性
C.马克思主义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7.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A.新民主主义文化 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思想
8.《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话反映的是( )
A.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B.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C.正确的运动观 D.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
9.“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是(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0.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
A.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等同于哲学的物质概念 B.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
C.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否定了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
11.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往往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 )
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B.存在决定思维
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B.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
C.黑格尔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
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据此回答第14~15题。
1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认识工具。这表明它( )
A.包括人类的全部智慧 B.对实践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
C.能帮助人们解决一切问题 D.能保证人们在实践中不犯错误
1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是因为它( )
A.彻底否定了一切旧哲学
B.是凌驾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C.对当时的具体科学知识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D.正确地揭示了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最一般规律
16.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表明哲学( )
A.是全部科学的总和 B.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C.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D.都是科学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总结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的。据此回答第17~18题。
17.上述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
A.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C.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事业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18.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因为它( )
①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导
②是“科学之科学”
③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
④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 )。
A.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
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20.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这是因为( )。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的指导
21.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对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
①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聪明的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论。聪明的唯心论即辩证的,愚蠢的唯物论即绝对的,不发展的”。(《列宁全集》第38卷)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有
①唯心主义是人类智慧树上一朵不结果的花
②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都是愚蠢的
③聪明的唯物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④只要存在聪明的唯心论,就能实现聪明的唯物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3.下列观点巾,与“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这一世界观相同的是( )。
A.“物是观念的集合” B.“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C.“子不语怪、力、乱、神”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24.李载仁是唐朝皇族的后裔,他生性迂腐,从不吃猪肉。有一次,家里的仆人打架了,李载仁大怒,叫人立即从厨房里拿来大饼和猪肉,让打架的人当着他的面吃下去,并且警告说:以后如果胆敢再打架,一定要在猪肉里加上酥油来重重地惩罚你们。从哲学角度看,李载仁的这种行为( )。
A.脱离了客观实际,以个人好恶来办事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体现了人们由于利益的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反映不同
C.说明意识能够决定事物的发展
D.足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25.著名画家葛庆友认为,画画和其他任何艺术形式一样,都需要哲学思辨。“黑与白,直线与斜线,点与画……绘画中蕴涵了很多对比和冲突;不懂辩证法的画家,是创造不出好的作品的。”这是因为( )。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促进实践的发展
②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的指导
④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6.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提倡反对神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中古时期的宗教束缚。这些思想和行为的积极意义在于( )。
①预见和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②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
③动员和掌握广大人民群众,从而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④捉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提供社会变革的政治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7.科学发展观不仅广泛借鉴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而且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这表明( )。
A.物质与意识是不可分割的 B.物质决定意识
C.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D.思维具有决定作用
28.某教会建造了一座尖顶的教堂,主教请当地的一位工程师为其设计避雷针,T程师说:“教堂是天国驻人间的大使馆,有七帝保护,安装避雷针是多余的。”主教说:“请先生装避雷针,这是上帝的旨意。”工程师和主教的观点体现了他们具有(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思想
C.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29.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肯定了世界的可知性,但他把人看成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用唯心主释社会现象。马克思称赞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主要是指他的哲学( )。
A.没有实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有一半的内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
C.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D.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上不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30.古代中国人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上述观点( )。
A.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客观实在
B.既是唯物的,义是唯心的
C.是一种可贵的猜测,但没有科学依据
D.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姓名: 班别: 考号:
一、选择题(60分)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B | B | C | C | A | C | D | B | B | B | D | B | A | B | C |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C | A | B | C | D | D | C | A | A | C | B | B | D | C | C |
31.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和各自的根本观点。(10分)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2分)
(2)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物质是本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4分)
(3)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4分)
32、辨析: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升华和总结,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10分)
(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4分)
(2)哲学可能正确或者比较正确地反映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也可能错误和歪曲地反映,所以只有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4分)
(3)题中观点把所有哲学都看成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是不正确的。(2分)
33.(12分)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认为“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而且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完全可以建立起一个科学体系,而且运用这个科学体系去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
运用所学的生活与哲学道理说明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1)钱学森同志的论述体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2分)
(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5分)
(3)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的指导。只有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科学家才不至于在研究活动中迷失方向。(5分)
34、(8分)
14~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锋和文化巨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空前繁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1)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人的思想。
(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变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