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界定依据
根据新运工程公司下发的《关于下发新运工程公司<施工技术管理办法>(修编)的通知》新运工[2009]191号文件确定支座安装为箱梁架设关键工序。
二、关键工序施工的人员鉴定:
为保证预制箱梁支座安装的高效和标准性,支座安装由作业队长选派专业人员或有两条客运专线支座安装作业经验人员。进行关键工序施工的作业人员都有特种工操作证,并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通过。支座安装人员情况如下:
| 职务 | 人数 | 经历 | 工种 |
| 场内支座安装 | 8 | 在郑西、京沪从事支座安装作业(3年) | 起重工 |
| 桥台 支座安装 | 6 | 在郑西、京沪从事支座安装作业(3年) | 起重工 |
| 灌浆料搅拌 | 8 | 在郑西、京沪从事支座安装作业(3年) | 起重工 |
架梁三队:场内支座安装人员:李世堂、王金友、曹龙刚、张恒、史文浩、雷明明、土峰、王伟
桥墩台支座安装人员:贾建民、李 臻、王润荣、颜文军、刘文斌、张 军
灌浆料搅拌人员:陈生录、马汝东、陈少东、毋建利 、张小刚、高二保、魏稳定、陈 斌
架梁二队:场内支座安装人员:王保军、王博、王力龙、刘永强、 张印书、王佳磊、安乐、常瑞雷
桥墩台支座安装人员:李维刚、肖航、穆攀、李晓磊、杨海龙、刘广营
灌浆料搅拌人员:昝新兴、张宝宪、李福社、龙玲玲、陈文谭、王玉仓、赵国政、穆珂
架梁一队:场内支座安装:王治绍 张潮 丁晓东景 振勇 缑喜祥 王军恒 孟 李玉良
桥台支座安装:古新红 李鸿飞 李爱军 王凯 王治 刘世平
灌浆料搅拌:和超 卜路成 雒满科 安争强 王世立 潘先生 张建录 罗二龙
三、关键工序中支座安装机具、设备鉴定
支座安装包括场内支座安装和桥台支座安装(包括灌浆),支座安装所需机具、设备有提升设备(电动葫芦)、电转、扳手、灌浆桶、灌浆漏斗、灌浆软管、台秤等。
1.电动葫芦:支座单个最重为486kg,现场吊装用电葫芦型号为:额定起重量为1t,经受力检算满足支座吊装。
2.电钻:电转转速为330转/min,以郑西、京沪经验及经过现场做搅拌试验,搅拌3min后灌浆料的各项指标均能到达要求。满足施工要求。
3.扳手:扳手为自制,经现场试验检算符合要求。
4.灌浆桶及漏斗、灌浆软管、台秤:灌浆软管为直径80mm的消防水管,其强度满足灌浆压力1MP及浆体流动性(浆体流动度320mm)要求;灌浆桶及漏斗材料为3mm花纹钢板焊接而成,经郑西、京沪验证均能满足灌浆料搅拌要求;台秤经过委外检定符合称量要求。
四、支座安装工艺鉴定
1、 依据《客运专线桥梁盆式橡胶支座暂行技术条件》、《铁路桥涵盆式橡胶支座》、《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中规定的标准及要求编制支座安装作业工序。
2. 支座安装工艺是在满足支座安装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及施工可操作性的基础上编制的,支座安装的各项指标见下表:
| 序号 | 项 目 | 允许偏差(mm) | |
| 1 | 墩台纵向错动量 | 墩台高度<30m | 20 |
| 墩台高度≥30m | 15 | ||
| 2 | 墩台横向错动量 | 墩台高度<30m | 15 |
| 墩台高度≥30m | 10 | ||
| 3 | 同端支座中心横向距离 | 偏差与桥梁设计中心对称时 | +30,-10 |
| 偏差与桥梁设计中心不对称时 | +15,-10 | ||
| 4 | 盆式橡胶支座 | 支座板四角高差 | 1 |
| 上下座板十字线扭转 | 1 | ||
| 同一梁端两支座高差 | 1 | ||
| 一孔箱梁四个支座中,一个支座不平整限值 | 3 | ||
| 固定支座上下座板及中线的纵、横错动量 | 1 | ||
| 活动支座中线的纵横错动量(按设计气温定位后) | 3 | ||
4. 重力灌浆高度为3m,管径80mm,灌浆料密度为2150kg/m3灌浆压力为:3.14×0.042×3×2150×9.8/3.14×0.08=1.26MP。满足重力灌浆压力大于1MP的要求。
5. 针对锚固料的快硬特点,其放热很大,因此支座锚固层采用水养,并持续72小时不间断。后用棉布沾水养护,最后刷养护剂,通过做试块强度试验表明,28强度﹥50MP,24小时抗折﹥10MP。满足要求。
五、支座安装工艺
1、桥梁支座进入工地后,除应检验支座包装标志与产品合格证是否相符外,应对支座外形尺寸、外观质量和组装质量进行检验,支座品种、类型、性能、规格、结构和涂装质量均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方可安装。
2、梁场内支座安装
2.1桥梁支座安装之前应清除桥梁两端梁底板的油迹、杂物等。
2.2按照桥梁表上提供的线路坡度值及线路坡度方向配置好相对应的固定支座、横向活动支座、纵向活动支座、多向活动支座。在接收支座时如发现有掉漆现象,必须采用与支座颜色相同的防锈漆进行修补。
2.3固定支座安装位置在线路前进方向的左侧(西安 宝鸡方向),横向活动支座和固定支座在箱梁的同一端,纵向活动支座和多向活动支座在箱梁的同一端;固定支座和纵向活动支座在箱梁的同一侧,横向活动支座和多向活动支座在箱梁的同一侧。
2.4用红色铅笔标识出支座上底板、下底板的中心点。
2.5检查支座上底板、下底板错动量,若其错动量大于1mm必须拆除上、下底板的连接扁钢,重新对正后,连接好支座上、下底板的连接扁钢。
2.6将按照桥梁表配置好的固定支座、活动支座,采用专用运输工具将支座从存放点运输到支座安装处,放置在桥梁两端对应的设计位置。
2.7在安装支座前,先用螺栓与梁底每个预留孔进行试安装,检查预留孔孔径、深度、丝扣;清除支座上底板的表面杂物;不得拆除支座上底板与下底板间的连接板。
2.8在安装支座前,认真核对,支座上底板坡度与桥梁表中架梁前进方向坡度相同,将坡度标示在支座上底板靠桥梁外侧的侧面上,标明坡度方向,以便于自检及相关人员的检查。
2.9利用支座安装设备将支座上底板预留孔和梁底预留孔位对齐。
2.10对螺栓涂适量的黄油加上垫圈后进行安装,用专用扳手紧固螺栓。同时对锚固螺栓也涂上黄油,方便落梁组的施工。
2.11支座安装在箱梁底部后,应拧紧支座与梁体的连接螺栓(含垫圈),在支座与梁底预埋钢板之间不得有间隙,如有空隙,应采取注浆方式予以填充。
2.12检查每一孔梁端两支座的横向中心距离、纵向活动支座的坡度方向,并记录。
2.13对锚固螺栓涂适量的黄油,预先将锚固螺栓旋入套筒检查螺栓丝扣与套筒的丝纹,按照支座搭配的数量将其放置在箱梁两端的箱内。注意:每个螺栓必须配戴螺栓垫圈。
3、桥墩台支座安装
架设箱梁时,箱梁落梁应先落在千斤顶上,再对支座下座板与支承垫石之间,锚固栓孔内进行压力注浆。
3.1桥梁支座安装前,应将支承垫石和锚栓孔清理干净,做到无泥土、无浮砂、无积水、无冰雪及油污,并对支承垫石进行凿毛处理并用水浸湿垫石表面。
3.2 检查支座锚固螺栓及螺帽、垫圈数量是否齐全,并在连接套筒内涂抹黄油。支座上各个部件纵横向必须对中。
3.3对于活动支座,应根据温度计算出支座上下盖板的预偏量,设置预偏量后上下盖板临时锁定。具体参照《活动支座纵向错动量数值表》),调整顶板与底板的相对位置。
3.4调整后的支座底板十字线与墩台十字线的纵横向错动量和同端两支座中心线横向距离的误差应满足质量标准。
3.5支座上下板螺栓的螺帽应安装齐全,并涂上黄油,无松动现象。
3.6支座与梁底,支座与支承垫石应密贴,无缝隙。
4、支座安装技术标准
4.1支座中心线与墩台十字线的纵向错动量≤20mm。
4.2支座中心线与墩台十字线的横向错动量≤15mm。
4.3支座板四角高差:1mm
4.4上下座板中心十字线扭转:1mm
4.5同一梁端两支座高差:1mm
4.6一孔箱梁四个支座中,一个支座不平整限值:3mm
4.7固定支座上下座板及中线的纵,横错动量:1mm
4.8活动支座中线的纵横错动量(按设计气温定位后):3mm
4.9同端支座中心横向距离:偏差与桥梁设计中心对称时:+30mm、-10mm;偏差与桥梁设计中心不对称时:+15mm、-10mm
4.10垫石顶面四角高差≤2mm
4.11预留锚栓中心及对角线位置偏差≤10mm
5、检查措施
5.1工前检查:
5.1.1支座安装前技术人员应根据桥梁表检查现场安装所选支座类型,确保正确无误。
5.1.2对支座的平整度、四角高差、扭转等进行检查,发现超标的要及时调整,修复,确保支座的质量合格;对支座的配件进行检查,确保不遗漏;
5.1.3落梁就位前应对支座四角高差、扭转等进行检查,发现超标的及时调整到标准范围内;
5.2工后检查:
5.2.1已架设的箱梁要不定期对支座进行检查,及时清理上面的污垢等、并及时补充遗失的配件;对变形较大的支座要分析原因,及时上报。
6、支座灌浆
6.1每孔梁的支座灌浆料需要14袋~15袋(每袋25 kg)。
6.2灌浆料1kg需要0.15~0.17kg的水。该配合比根据现场气温由试验人员确定具体配合比。
6.3准备灌浆料计量、搅拌及灌注的工具:330 n/分手电钻3个,搅拌桶6个,量杯2个,磅秤1台,灌注漏斗2个。
6.4用磅秤秤好每孔梁需要的灌浆料,每个搅拌桶倒入的灌浆料总和不应超过每孔梁需要量的总和。
6.5按每个搅拌桶内的灌浆料重量,根据现场施工时的灰水比,秤好所需的搅拌用水。
6.6灌浆前,应初步计算所需的浆体体积,灌注实用浆体数量不应与计算值产生过大误差,应防止中间缺浆。
6.7秤好每个搅拌桶内的灌浆料和其所需的用水。
6.8先将称好的水倒入搅拌桶中。由一人将灌浆料纸袋撕开并投入桶中,同时由另一人手持电钻搅拌,即边搅拌边倒料。
6.9搅拌时,浆体要搅拌均匀,颜色一致,流动性良好。
6.10搅拌时间为3-5分钟,拌合好的砂浆料,静置约1分钟后,使搅拌时产生的气泡消失之后再灌浆。
6.11砂浆搅拌时,每个搅拌桶内的灌浆料要同时搅拌,同时停止。
6.12放置好灌浆漏斗,将搅拌好的浆体一次全部倒入漏斗中。
6.13每次灌注时间应保证在15分钟内使用完成。未用完后丢弃,不得二次搅拌使用。
6.14安装灌浆用模板,灌浆用模板采用预制钢模,在模板底面设一层4mm厚橡胶防漏条。然后用水将支承垫石表面浸湿,不能在表面形成积水。
6.15将搅拌好的料灌入,确保引入的气体能自由逸出。给底板灌浆时,需保持足够的压力以使灌浆料流动。
6.16采用重力式灌注方法(灌浆高度必须高于梁面),灌注支座下部及锚栓孔处空隙,灌浆过程应从支座中心部位向四周灌浆,直至从钢模与支座底板周边间隙观察到灌浆材料全部灌满为止(灌浆料顶面可高于支座底板2mm左右,以免出现露底现象)。不得从四侧同时灌浆。
6.17每个支座底板与垫石面间的灌浆层厚度在20mm~30mm之间,不允许灌浆层厚度小于20mm或大于30mm ,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必要时可用铁丝等进行导流。
6.18每个支座灌注完成后,应及时清洗机具,以准备下一次灌注。
6.19灌注结束后,及时清除高出支座底板的砂浆并抹平。
6.20根据试件送检报告,强度达到20MPa后,可拆除支座上、下支座板的连接角钢。
6.21得到技术质量部的通知后,方可拆除临时千斤顶,现场施工人员不得听从任何人的相关指令,有权拒绝执行。
7、养护
7.1灌浆完毕后,在外露表明初凝后,应立即喷洒水(冬季采用温水)保湿养护。
7.2当灌浆料达到初凝状态时,在模板内浇水与模板面齐平。
7.3在养护开始72小时内必须时刻保持模板内有水覆盖,之后涂刷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淋湿草袋或厚棉被覆盖,并随时检查保持湿润。(施工时必须加强养护检查,确保养护质量。)
7.4按要求填写相关施工记录。
8、施工注意事项
8.1灌浆材料储存要防潮、防雨、通风。
8.2灌浆料存放方式和一般袋装水泥相同。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0包,堆置过久会有压实现象,但非结块,仍然可用。不宜与土壤直接接触,应用托盘垫高,以免受潮。
8.3灌浆材料存放、运输中合理遮掩,减少对环境污染,搬运中应注意产品标识和检验标记,确保物资包装完好无损。
8.4每次未使用完的灌浆料,不能用于下一个支座的锚固。
8.5灌注时,避免灌浆料对桥墩(台)造成污染。
8.6低温(5℃以下)施工须采取加热措施,拌合水可加温至15-25℃,灌浆料无需加热。但施工面须用鼓风机吹热风预热,灌注过程中达到20MPa前均需继续吹热风保持30℃左右之温度。
8.7必须按照规定的养护次数进行养生。
冬季施工时:做好锚固料保温,垫石表面锚栓孔的预热工作,支座底面的热处理,保证灌浆温度在10℃以内,为了保证灌浆料锚固强度,做好养生工作。
9、技术标准
9.1每次灌注时间应保证在15分钟内使用完成。未用完后丢弃,不得二次搅拌使用。
9.2灌浆用模板采用预制钢模,在模板底面设一层4mm厚橡胶防漏条。然后用水将支承垫石表面浸湿,不能在表面形成积水。
9.3每个支座底板与垫石面间的灌浆层厚度在20mm~30mm之间,不允许灌浆层厚度小于20mm或大于30mm ,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必要时可用铁丝等进行导流。
9.4强度达到20MPa后,方可拆除支座上、下支座板的连接角钢。9.5在养护开始72小时内必须时刻保持模板内有水覆盖
10、检查措施
10.1工前检查
10.1.1锚固料进场必须在试验室进行试验,确保锚固料进场的质量,如在试验中发现锚固料不合格应立即上报有关部门,与厂家联系及时更换。
10.1.2检查支座锚固时灌浆用模版是否用铺设了一层4mm厚橡胶防漏条。
10.1.3检查浆体搅拌时是否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及流动性是否达标。
10.1.4检查灌浆预支钢摸是否刷油到位。
10.2工后检查
10.2.1检查每个支座底板与垫石面间的灌浆层厚度在20mm~30mm之间,不允许灌浆层厚度小于20mm或大于30mm。
10.2.2检查锚固层是否有掉角现象,如有掉角发生则需用专用的修补材料修补。
附:关键工序-支座安装检查记录表(见附件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