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对策建议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8:43:38
文档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对策建议   国家信息中心有关部门最近撰文预测分析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对策建议,主要内容如下: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界定   09年下半年,温总理提出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既是立足于支撑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稳步复苏的现实考虑,又是着眼于引领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战略选择。10年9月8日,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简称《决定》),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
推荐度:
导读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对策建议   国家信息中心有关部门最近撰文预测分析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对策建议,主要内容如下: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界定   09年下半年,温总理提出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既是立足于支撑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稳步复苏的现实考虑,又是着眼于引领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战略选择。10年9月8日,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简称《决定》),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对策建议

    国家信息中心有关部门最近撰文预测分析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对策建议,主要内容如下: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界定

    09年下半年,温总理提出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既是立足于支撑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稳步复苏的现实考虑,又是着眼于引领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战略选择。10年9月8日,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简称《决定》),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亦最终敲定。10月10日,《决定》发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包含的具体门类做了一定程度的细分。10月18日发布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将《决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排序做了调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排序被提前。根据文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和阐述,可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进行梳理成为七大类,37个具体重点突破方向。

    二、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要特征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仍处追赶阶段,未来空间较大 

    从业产发展层次看,除了超级计算机之外,其他产业的高端部分均不在国内。例如,国内三网融合和物联网的发展刚进入实质性阶段;云计算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广东,但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而言仍处于起步阶段;新型显示方面,除了TCL在的大力支持下在深圳建设8.5代液晶面板,其他地区如北京、福建等地的新型显示均属于引进外资或台资企业;而软件方面,目前国内除了部分地区开发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应用型软件之外,大部分地区尚处于服务外包阶段,未能看出“高端”的成分。在“十二五”规划的建议稿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被调整至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位,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扶持力度值得期待。

    2、节能环保产业: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较迅速  

    半导体照明产业获得了较快发展,而其他节能环保相关产业,例如电厂脱硫、节能设备、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等的发展由于地域和产业的差异,存在较明显的分散性特征,可获得的信息较少。    

    3、新能源产业:投资规模巨大,设备制造发展快于新能源应用  

    从项目投资规模看,新能源产业发展获得的资金总规模巨大。在包含具体投融资规模等信息的发展项目中,13个风电及风电设备制造项目共获得了近1193亿元的投资,22个光伏太阳能项目约1400亿元,4个核电及核电装备制造项目近1593亿元,包含沼气等生物质能源发展项目在内的7个其他新能源项目近204亿元,因此四类新能源产业发展获得的总资金规模已近4391亿元。从项目投资结构看,新能源设备制造发展速度快于新能源应用本身以发展项目数量最多的风电和太阳能产业看,共整理出34个风电及风电设备制造发展项目,其中包含风力发电的项目共11个;50个光伏太阳能发展项目中,其中包含光伏太阳能发电或其他应用的项目共13个。

    4、生物产业:医药产业成为投资重点,传统医药生产大省领跑  

    从项目数量和投资额看,医药产业成为重点。目前能获得发展医药相关项目信息的省份共有17个,而发展生物科技、海洋生物等方面的省份才出现4个。从投资额上说,二者更是差距悬殊:包含具体投资额等信息的14个医药项目规划投融资规模已超过670亿元;生物方面信息较完备的4个项目的规划投资额则尚不足10亿元。传统医药生产大省在生物产业的发展上继续领先。总体而言,目前生物和医药产业的发展投入较大的省份,多数具备较好的相关产业基础;而少数省份虽然原先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但是也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本地生物和医药产业的发展。

    5、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大型国企为主导,与国家产业契合度高

    从国家重点支持产业项目的执行企业看,央企和地方国企占据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先导地位:而从目前各地重点发展的产业门类来看,其与国家层面的产业目标出现了较好的契合:吉林、陕西、山东、四川、重庆、江西、浙江和广东等省市在航空设备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吉林、河北、北京、河南、四川、福建和浙江等省市均在轨道交通装备方面进行了较大额的投入;而海洋工程装备则在辽宁、山东和广东三个沿海省份率先获得发展。

    6、新材料产业:发展集中于东部地区,主要靠推动  

    目前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在广东、吉林、江苏和辽宁等东部省份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产业集聚,主要是靠各级的推动而实现,例如广东省梅州市打造全省最大的稀土产业园、广东广州市的“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吉林省吉林市建设国家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辽宁省辽阳市的“国家芳烃及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及江苏的大量产业园等等。同时中西部地区涉及新材料产业的地区较少,只有四川的成都和自贡,以及山西太原有相关的产业发展动态。

    7、新能源汽车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规划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的多为传统汽车工业基础较好的省份。目前规划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的省份包括吉林、湖北、山东、天津、江苏、辽宁、陕西和浙江等8个省市。以2009年国内分地区汽车年产量为背景,如果分别以100万辆、50万辆作为产量分档标志,则这7个有新能源汽车规划的省份中,吉林应为汽车产量的第一梯队(年产100万辆以上),湖北、山-东和天津为第二梯队(年产50万辆100万辆之间),其余4个省份为第三梯队(年产50万辆以下)。因此,今年前7个月做出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规划的8个省市,整体上而言为传统汽车工业基础较好的省份。根据2010年8月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年至2020年)》征求意见稿,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扶持包括两部分:同时补贴生产者和消费者。具体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达到全球第一,各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节能汽车年产销量达到1500万辆。将今年公布具体规划产能的省份进行预期产量的简单加总,发现也不超过41万辆左右的水平,对比国家层面的产业发展目标,该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主要问题  

    第一,从空间上看,地区间存在同领域的重复建设、“规划过剩”现象。虽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刚刚提出,但是相关的项目建设已经大范围铺开,可谓“遍地开花”。除云南、和宁夏3个省(自治区)暂时没有发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向,其余省份均己对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大规模的项目投资。根据国家产业所调研的30余个省、区、市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来看,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各地“十二五”时期投资的共同方向。但从产品技术层次上看,新兴产业低水平生产重复、低档次产品供应过剩、竞争无序等问题初步显现。以节能产业为例,地方盲目投资、低水平建设的“过热”现象已经比较严重,全国3000多家从事半导体照明相关业务的企业中,70%—80%都仅从事下游应用的开发。此外,化学制药产业、中药产业、平板显示产业、光伏和风电产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低附加值产品产能过剩、重复生产导致市场同质化问题突出、竞争无序等现象。

    第二,技术水平总体处于落后地位。目前,虽然我国有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是,总体而言,仍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产业所的报告认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业技术不足,包括关键设备、技术落后于国际领先水平或基本依赖出口。

    2、对策建议  

    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应该是,把抢占世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相结合,依靠创新驱动,在全球化竞争中实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限度内,严格遵循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第二,加快改变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和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的状况,以国产化和自主化的复合式发展提升产业关键技术水平;

    第三,加强对新兴战略产业的规划和引导,组织实施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重大工程,加大示范应用力度,同时加快配套设施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完善价格的形成和补贴机制。

 

文档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对策建议   国家信息中心有关部门最近撰文预测分析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对策建议,主要内容如下: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界定   09年下半年,温总理提出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既是立足于支撑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稳步复苏的现实考虑,又是着眼于引领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战略选择。10年9月8日,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简称《决定》),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