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程名称 | 璞羽东苑 | 施工单位 | 安徽同济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 交底部位 | 地下室 | 工序名称 | 模板工程 | ||
| 交底内容: 1、施工准备 材料: 1、各施工部位模板类型采用安排 地下室墙体采用15mm多层板。 顶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 梁模板采用15mm多层板。 楼梯模板采用15mm多层板。 门窗洞口模板采用木模。 2、方木:40×90mm,要求规格统一,尺寸规矩。 3、对拉螺栓:采用14mm的I级钢筋,双边套丝扣。外墙临水位置使用三段或止水螺栓。 4、脱模剂:严禁使用油性脱模剂,必须使用水性脱模剂。 5、模板截面支撑用料:采用钢管及碗扣架支撑。 主要机具: 木工圆锯,木工平刨,压刨,手提电锯、手提压刨,打眼电钻,线坠,靠尺板,方尺,铁水平,翘棍等。 2、木模板制作 1、木模在施工现场制作,木模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应平整、光滑,多次重复使用的木模应在内侧加钉薄铁皮。木模的接缝可做成平缝、搭接缝或企口缝。当采用平缝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漏浆。木模的转角处应加嵌条或做成斜角。 2、重复使用的模板应始终保持其表面平整、形状准确,不漏浆,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三、支模架的搭设 支模架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模架及盘扣式钢管支模架作梁和平板模板的竖向垂直支撑,同时也作柱和剪力墙的水平固定支撑。搭设的具体要求如下: 1、立管间距:对地下室梁板柱网尺寸0.8×0.8米,在有梁的位置立杆沿梁跨度方向加密,立杆间距为0.8米,顺着梁长方向在粱中增设立杆,立杆间距同为0.8米。 2、水平杆布设:离地150-200mm设一道扫地杆,纵横向布置,梁、板底部根据支模需要标高搭设一道水平杆,扫地杆和顶层水平杆之间应增加水平连结杆,纵横两向布置,水平杆的垂直距离不得超过1.50米。 3、剪刀撑布置:为加强整个支模架体系的整体稳定性,外围中间及每跨纵横向均应设垂直方向剪刀撑,剪刀撑间距≤8.0米。 4、柱模施工方法: 柱子模板采用双面覆膜木胶合板制成定型模板,柱箍采用Φ48钢管和Φ12对拉螺栓。柱子的水平支撑利用支模架作为水平支撑,每柱水平支撑不得大于500mm,水平支撑的间距不得大于1.5米。柱模的装配图详见下图:柱模杉枋间距不大于300mm,紧固体系采用双钢管@500由φ12圆钢螺杆和蝴蝶扣对拉,螺杆端头螺母为2个。对拉螺杆的材料质量应严格验收。 双钢管与螺杆设置具体规则如下: (1) b(h)≤500时只须在外侧用双钢管打箍; (2) 500<b(h)≤800时,外侧用双钢管打箍,中部增设φ12穿柱对拉螺杆一道,竖向间距均为500mm,穿柱对拉螺杆外套硬塑管; (3) 800<b(h)≤1000时,外侧用双钢管打箍,中部增设φ12穿柱对拉螺杆二道,竖向间距均为500mm,穿柱对拉螺杆外套硬塑管; (4) 柱模安装:当底板或楼板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在楼面上弹出柱子的纵横向轴线,用油漆作好标记,并放出柱边线及200mm控制线,底板顶面或楼面的表面要求平整,标高明确,以防止底板顶面或楼面不平使柱子模板底部有缝隙。浇混凝土时漏浆,造成柱子烂根现象。柱模板一次到梁底2cm,拼装到位,先将满堂红支模架搭好,留出柱模入模的位置,再按柱编号,一片一片入模,按柱边线放好模板,吊正,加柱箍,按间距500mm,柱上下口300mm各设一箍。将水平钢管与四周满堂架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柱脚下应镶贴压枋顶紧。 框架柱支模如图所示:
(5)剪力墙及电梯井模板 剪力墙模板采用1920×920×15mm木胶合板,40×90木枋(木枋在加工时均过刨)保证结合充实,断面尺寸统一,剪力墙模板安装时,先按墙身线立好一侧墙模板,拼装吊正后固定在满堂架支撑系统上,根据墙身临时固定另一侧模板,然后根据墙厚按设计间距用电钻设置螺杆眼,详见示意图。模板拼装时,应从四周角部开始,中间收口镶拼缝条,以保证转角处拼装整齐,上下口要错缝,模板拼缝粘贴海绵胶带纸,模板下口、接缝、转角点均应镶贴木方压紧,防止错缝或漏浆。墙面支模时,要控制好墙面的垂直度。墙面垂直度包括平面和立面两方面。支模时,通过吊线垂来控制墙面的垂直度,水平方向上通过水平拉通线来控制。对调整好的墙模用对拉螺杆和斜撑固定并与梁板满堂支模架连成整体。电梯井内支模架每层搭设(拆除)一次,螺栓设置原则同内剪立墙。在电梯井侧壁上预留洞作为内支模架的支撑点,将钢管插入时应同时用木楔挤牢,以防平行产生移动。电梯井内模板采用小角模体系,由四块定型阴角模和四块定型大模板组成,如下图所示。模板在装拆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以免撬坏边、角而影响周转。电梯井支模示意图: (6)梁板支模方法: (1) 螺杆间距 梁模杉枋间距300mm,采用φ12对拉螺杆每端蝴蝶扣不少于2个,螺杆端头螺母不少于2个。螺杆按梁高不同设置数量如图示说明: (2) 立杆间距 ① 板:地下室顶板立杆纵横间距800mm; ② 梁:三排立杆,纵向间距800mm; (3) 横向支撑 ① 扫地杆:离地200mm,纵横满设。 ② 水平拉杆:步高1500mm,纵横满设。 ③ 梁下承力小横杆:紧靠立杆设置,且沿梁纵向每两根立杆之间增设一根,承力小横杆下须加设附扣。 (4) 斜向支撑 在梁两侧每3根立杆设一道通高斜撑,斜撑中部在与其他杆件相交处均用旋转扣件联结。板下纵横向每8--10根立杆加设一道通高剪刀撑,剪刀撑角度为45°~60°为宜。 梁板底模应按规范起拱1~3/1000。 (5)、悬挑板支模方法 针对本工程外墙上悬挑风井的部位,为了保证墙的质量,争创优质工程,准备采用一次成型的方法进行悬挑板的施工。 (6)楼梯支模方法: 楼段侧板踏步及中部反三角木均采用5cm厚木板。 施工之前依据实际层高放样,标高按建筑标高降30mm为保证装饰的上下跑梯侧同线,在制作时,每跑段板向上方向移进2cm. 预留预埋及特殊部位处理 为了满足工艺需要,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预留预埋准确到位,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1指派一名专职的管理人员负责预留、预埋的管理与检查工作,随时督促、检查操作人员进行预留预埋,并在浇筑前进行一次全面核查,确保预留预埋无一疏漏,并且安装牢固。 2上下水管孔洞的预留预埋采用一次成型工艺,详见水电施工图纸、通风、烟道孔洞的预留采用木模,(木模做法见大样)。在顶板支模完成后,用颜色涂料在顶板上放出洞口位置线,将专用木模固立于楼板之上,用螺栓固定。支模前涂脱模剂,混凝土初凝后2小时内拆模。 四、质量检验 1、模板、支架制作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模板的型式及精度要求,在设计无规定时,表1执行 注:(1)、木模板中第5项已考虑木板干燥后在拼合板中发生缝隙的可能。2mm以下的缝隙,可在浇筑前浇湿模板,使其密合。 (2)板面局部不平用2m靠尺、塞尺检测。 模板、支架安装的允许偏差,在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表2的规定。
五、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并提供有效的上岗证。 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加强规范管理,制止和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加强防护措施,加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严格按照规范、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脚手架搭设、使用、拆除,严厉制止乱搭、乱改、乱用等情况,确保脚手架构架防护设计达到承载可靠和使用安全的要求。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连接件: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连接件设标示牌,避免被误拆。 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雾、雷、雨和雪天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雨、雪、大风后应及时检查脚手架,合格后方可允许施工人员使用,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扫除积雪。 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人员上下脚手架必须走设安全防护的人行道和斜道,严禁攀爬脚手架上下。 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脚手架应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采取接地和避雷的措施。 每日收工前应清理架面,将架面上的材料物品堆放整齐,垃圾清运出去:在任何情况下,严禁自架上向下抛掷材料物品和倾倒垃圾。 | |||||
|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 | 交底人 | ||||
| 接受交底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