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波浪理论主要是从波浪的形态,浪间的比例关系,与波浪出现的时间三个方面对股票价格的趋势做宏观分析并预测其未来的走势。而羊群效应则是用以解释第三浪的高于第一浪的上升幅度的原因。通过两者间的分析,揭示出波浪理论的发散性。
关键字:波浪理论,羊群效应,发散性
Abstract:The Wave Theory is used to anlysize the present store price and predict the future price via the macroview from three aspect including the shape of the wave,the propor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ves and the time when the first wave appears.And Herding explains why the third wave is higher than the first wave and the hight proportion is relatively stable.The divergent of Wave Theory is exposed through the anlysis of the two theories.
Key words: The Wave Theory Herding divergent
波浪理论是一种宏观层面的技术分析方法,它是从战略的角度对股市的发展趋势做整体的分析,并对其今后的走势做出预测的市场分析理论。
波浪理论是由美国证券分析家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N.Elliott)利用道琼斯工业指数平均(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DJIA)作为研究工具,发现不断变化的股价结构性形态的呈现规律性的波动。波浪理论是在道氏理论和传统图表技术基础上的创新发展 ,特别是对 “费伯纳奇数列” 的运用 ,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这使市场走势的模型有了数学基础 ,从而融入了普遍的自然法则所规范的轨道;艾略特最初的波浪理论是以周期为基础的。他把股价变动分成长短不同的各种周期,并指出,在一个在周期之中可能存在不同的周期,而小的周期又可以再细分成更小的周期,每个周期无论时间长短,都是以一种模式进行。这个模式包括八个过程,即每个周期都是由上升(或下降)的五个过程和下降的(或上升)的三个过程组成。这八个过程完成以后,这个周期结束,将进入下一个周期。而新的周期仍然遵循上述的模式。艾略特的波浪理论其关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为波浪的形态;第二,为浪与浪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三,为浪间的时间间距。而这三者之间,浪的形态最为重要。
波浪理论价格趋势的基本形态结构介绍
根据艾略特的理论,一个完整的波浪包括了八个子浪,称为八浪循环。以下以上升浪为例,分别介绍每个浪的基本形态。
第一浪:在整个波浪循环开始后,一般市场上大多数投资者并不会马上就意识到上升波段已经开始。所以,在实际走势中,大约半数以上的第一浪属于修筑底部形态的一部分。由于第一浪的走出一般产生于空头市场后的末期,所以,市场上的空头气氛以及习惯于空头市场操作的手法未变,因此,跟随着属于筑底一类的第一浪而出现的第二浪的下调幅度,通常都较大。
第二浪:通常第二浪在实际走势中调整幅度较大,而且还具有较大的杀伤力,这主要是因为市场人士常常误以为熊市尚未结束,第二浪的特点是成交量逐渐萎缩,波动幅度渐渐变窄,反映出抛盘压力逐渐衰竭,出现传统图形中的转向形态,例如常见的头肩、双底等。
第三浪:在绝大多数走势中,这属于主升段的一大浪,因此,通常第三浪属于最具有爆炸性的一浪。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是:第三浪的运行时间通常会是整个循环浪中的最长的一浪,其上升的空间和幅度亦常常最大;第三浪的运行轨迹,大多数都会发展成为一涨再涨的延升浪;在成交量方面,成交量急剧放大,体现出具有上升潜力的量能;在图形上,常常会以势不可挡的跳空缺口向上突破,给人一种突破向上的强烈讯号。 而在这一浪的上升幅度往往是第一浪的0.618,1.618,2.618倍……
第四浪:从形态的结构来看,第四浪经常是以三角形的调整形态进行运行。第四浪的运行结束点,一般都较难预见。同时,第四浪的浪底不允许低于第一浪的浪顶。
第五浪:在股票市场中,第五浪是三大推动浪之一,但其涨幅在大多数情况下比第三浪小。第五浪的特点是市场人气较为高涨,往往乐观情绪充斥整个市场。从其完成的形态和幅度来看,经常会以失败的形态而告终。在第五上升浪的运行中,二、三线股会突发奇想,普遍上升,而常常会升幅极其可观。
A浪:在上升循环中,A浪的调整是紧随着第五浪而产生的,所以,市场上大多数人士会认为市势仍未逆转,毫无防备之心,只看作为一个短暂的调整。A浪的调整形态通常以两种形式出现,平坦型形态与三字形形态,它与B浪经常以交叉形式进行形态交换。
B浪:B浪的上升常常会作为多方的单相思,升势较为情绪化,这主要是市场上大多数人仍未从牛市冲天的市道中醒悟过来,还以为上一个上升尚未结束,在图表上常常出现牛市陷阱,从成交量上看,成交稀疏,出现明显的价量背离现象,上升量能已接济不上。
C浪:紧随着B浪而后的是C浪,由于B浪的完成顿使许多市场人士醒悟,一轮多头行情已经结束,期望继续上涨的希望彻底破灭,所以,大盘开始全面下跌,从性质上看,其破坏力较强。
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历史会重演。市场中进行具体买卖的是人,是由人决定最终的操作行为。而人的行为必然受到人类心理学中的某些理论的制约。一个人在某一场合,得到某种结果,那么,下一次碰到相同或相似的场合,这个人就认为会得到相同的结果。股市也是一样,在某种情况下,按一种方法进行操作取得成功,那么以后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情况,就会按同一方法进行操作;如果前一次失败了,后面这一次就不会按前一次方法进行操作。股票市场行为给投资人留在头脑中的阴影和快乐是会永远影响股票投资人的。在进行技术分析时,一旦遇到与过去某一时期相同或相似的情况,应该与过去结果比较。过去的结果是已知的,这个已知的结果应该是现在对未来作预测的参考。历史预示着未来,股票市场也不例外。
在这一假设的基础上,分析波浪理论可以看出,股票市场上的波浪不同于我们在现实中的所见到的水波,水波由于能量的不断减少,从而呈现出收敛的状态。艾略特的波浪理论,在股票这样一个双方买卖的市场中,其价格的变动每时每刻都受供需关系的约束。股票价格上涨了,肯定是需求大于供给,也就是买的一定比卖的多:反之,股票价格下跌了,肯定是供给大于需求,也就是卖的一定比买的多。股票价格不断地变化以到买卖双方的平衡后,遇外部力量的影响就会打破这种平衡,价格继续变动。以达到新的平衡。在这种买卖双方的不断交易中,形成了一个发散性的波浪,于是,我们可以知道,股市中的波浪不收敛,而是具有发散性。
艾略特的波浪理论第二个部分是浪与浪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一部分和波浪理论的理论基础之一——费伯纳奇数列密切相关。在这里主要说明一第三上升浪与第一上升浪的关系。前面已经说明,第三浪可以是第一浪的0.618倍,1.618倍,2.618倍……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在原因则是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是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被称为“从众效应”。人们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自己并不会思考事件的意义。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它是指由于对信息不充分的和缺乏了解,投资者很难对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作出合理的预期,往往是通过观察周围人群的行为而提取信息,在这种信息的不断传递中,许多人的信息将大致相同且彼此强化,从而产生的从众行为。“羊群效应”是由个人理性行为导致的集体的非理性行为的一种非线性机制。羊群行为是行为金融学领域中比较典型的一种现象,主流金融理论无法对之解释。 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在资本市场上,“羊群效应”是指在一个投资群体中,单个投资者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行动,在他人买入时买入,在他人卖出时卖出。导致出现“羊群效应”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一些投资者可能会认为同一群体中的其他人更具有信息优势。“羊群效应”也可能由系统机制引发。例如,当资产价格突然下跌造成亏损时,为了满足追加保证金的要求或者遵守交易规则的,一些投资者不得不将其持有的资产割仓卖出。 在目前投资股票积极性大增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能量迅速积聚,极易形成趋同性的羊群效应,追涨时信心百倍蜂拥而致,大盘跳水时,恐慌心理也开始连锁反应,纷纷恐慌出逃,这样跳水时量能放大也属正常。几乎半数以上的第1浪,是属于营造底部型态的第一部分,第1浪是循环的开始,由于这段行情的上升出现在空头市场跌势后的反弹和反转,买方力量并不强大,加上空头继续存在卖压,因此,在此类第1浪上升之后出现第2浪调整回落时,其回档的幅度往往很深,在通过第二浪的调整之后,当股市中的信息持有者作为领先者,率先买入时,由于市场上的羊群效应,多方力量逐渐强大,推动股价持续上涨,这段行情持续的时间与幅度,经常是最长的,市场投资者信心恢复,成交量大幅上升,常出现传统图表中的突破讯号,例如裂口跳升等,这段行情走势非常激烈,一些图形上的关卡,非常轻易地被穿破,尤其在突破第1浪的高点时,是最强烈的买进讯号,由于第3浪涨势激烈,经常出现"延长波浪"的现象。
因此,在羊群效应的作用下,波浪的走势会趋于发散,尤其是第三浪的强烈上升趋势,而其中的比例关系则可以用费伯纳奇数列来解释。
参考文献:
[1] ( 美) 艾略特著, 王建军译. 波浪理论[ M]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 9 9 9.
[2] 蒲涛, 刘险峰,卜文海. 证券投资学[ M] . 中国时政经济出版社, 2 0 0 7 .
[3] 吴福龙:羊群效应理论及其对中国股市的现实意义[J],预测,2003.
[4] Banerjee,Abhijit.1992.A simple Model of Herd Behavior.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