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表
建设项目名称:***项目
业主单位名称:***有限公司
联 系 电 话:***
编 制 单 位(盖章):
编 制 时 间:2021年5月18日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单位从业水平评价证书影印件或
编制单位法人证书)
| 一、建设项目概况 | ||||||
| 建设项目名称 | ***项目 | |||||
| 项目性质 | 其它 | |||||
| 建设期及投产时间 | 2011年5月-2011年12月建设,2012年1月投产 | |||||
| 建设地点 | *** | |||||
| 占地面积(亩) | *** | |||||
| 投资规模(万元) | *** | |||||
| 职工人数(人) | 50 | |||||
| 取水地点 | *** | |||||
| 取水水源 | 地下水 | |||||
| 取水方式 | 水井 | |||||
| 年取水量(万m3) | 1.41 | |||||
| 主要产品及用水工艺 | 主要产品:***,用水主要是:生活用水、喷淋降尘和车辆冲洗用水 | |||||
| 退水口位置 | *** | |||||
| 退水方式 | *** | |||||
| 退水总量(万m3) | *** | |||||
|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 本项目***建设,***年***月投产,总占地面积***亩,***项目建设已完工。
| |||||
| 二、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 ||||||
一、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 根据《栖霞市水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作者:杨水莲、莒美玲,文章编号:1009-6159(2009)-05-0056-02。栖霞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70331万m3 ,可开发利用水资源总量47688.1万m3 。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45324万m3 ,可开发利用量31797.3万m3;地下水资源总量25007万m3,可开发利用量150.8万m3。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50mm。 目前,栖霞市已建成地表蓄水工程1051处。其中。中型水库2座,总库容量13270万m3,兴利库容7940万m3 ;小(1)型水库27座,总库容70760万m3,兴利库容4561万m3 ;小(2)型水库183座,总库容4265万m3 ,兴利库容2853万m3 ;塘坝839处,库容2132.5万m3 。机电井6121处,配套功率4.25万KW。 二、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近几年开发利用量逐渐加大,水资源短缺已显现。 (2)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近年来,喷灌、微灌、滴管等农田节水灌溉技术虽得到一定发展,但农业灌溉仍存在大水漫灌、跑冒严重现象,耗水量大,水利用率低。节水农业和高效旱作农业的种植面积少。 (3)污废水处理和回用水平滞后。城市污废水处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实际处理量和回用水平不高,造成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超标排放,河道下游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造成部分河流水环境质量下降。 (4)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需加强。由于烟台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调度和合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应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调度,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 | ||||||
| 三、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 |||||
| 一、取水合理性分析 ***公司***生产项目,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第十二大类“建材”第13条“海洋工程用混凝土、轻质高强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自修复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属国家鼓励类项目,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的要求。该项目符合水资源规划、配置和管理的要求。 二、用水合理性分析 该项目生产工艺不用水,主要用水为响应国家环保要求用在喷淋降尘和车辆冲洗方面,以及少量的生活用水。 (1)员工生活用水量Q1 本项目已经建成,已经正常运行,实行岗位责任制,共需员工50人 人均生活用水按40L/d计算 年运营天数按300d计算。 员工生活日用水量Q1: 员工总量*人均日用量=50人*40L/(人·d)=2m3/d 根据《农村生活饮用水量卫生标准》(GB11730-)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为90~140L/(人·d),本项目生活取用水总量低于农村居民生活用水标准,日生活用水量经上述公式计算为2m3,年用水量:2m3/d *300d=0.06万m3/a,用水指标与同行业比较,用水水平较高,耗水量低,比较节水,符合相关要求和水资源规划。 (2)喷淋降尘Q2 喷淋降尘用水量标准:3.5L/ m2 喷淋降尘面积为10000 m2 喷淋降尘用水按300d计算 喷淋降尘日用水量Q2:喷淋降尘每平方用水量*喷淋降尘面积=3.5 L/(m2·d) *10000 m2=35m3/d (3)车辆冲洗Q3 车辆冲洗用水量标准:10L/(辆·次·d) 车辆总数:50辆,每辆每天平均冲洗20次(根据环保相关要求,每辆车每次进出厂都需要冲洗) 车辆冲洗用水按300d计算 车辆冲洗日用水量Q3:每车每次用水量*总车数*每天冲洗次数=10 L/(辆·次·d)*50辆*20次=10m3/d 根据《工业产品取水定额》(DB12/T 690-2016)3.14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品取水定额”中“干混砂浆”的用水定额为0.02m3/t,本项目干混砂浆产量每天3000t,故本项目每天平均用水量为:0.02 m3/t*3000t=60m3,而本项目喷淋降尘与车辆冲洗日用水量为35m3+10m3=45m3,喷淋降尘与车辆冲洗的总用水量低于本项目日用水定额,故符合相关要求和水资源规划。 (4)***有限公司***项目日用水量Q为:生活日用水量Q1+喷淋降尘日用水量Q2+车辆冲洗日用水量Q3=2 m3/d +35 m3/d +10 m3/d =47m3/d,本项目全年工作约300d,全年用水总量为:47 m3/d*300d=1.41万m3/a。 根据《栖霞市水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栖霞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70331万m3 ,可开发利用水资源总量47688.1万m3 。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45324万m3 ,可开发利用量31797.3万m3;地下水资源总量25007万m3,可开发利用量150.8万m3。该项目年地下水用水量仅为1.41万m3/a,占总地下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的0.00%。 三、退水情况 本项目用水为生活用水、喷淋降尘、车辆冲洗。退水为喷淋降尘未蒸发掉的残余水分以及生活污水,车辆冲洗的退水收集起来循环利用,本项目年退水量为0.15万m3,本项目所有退水均排入本公司的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外运沤肥。 综上,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取水符合当地水资源规划及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因此其取用水是合理的。 | |||||
| 四、取水水源论证 | |||||
一、建设项目取水的可靠性、可行性分析 根据《栖霞市水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栖霞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70331万m3 ,可开发利用水资源总量47688.1万m3 。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45324万m3 ,可开发利用量31797.3万m3;地下水资源总量25007万m3,可开发利用量150.8万m3。该项目年地下水用水量仅为1.41万m3/a,占总地下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的0.00%。 根据2017年《烟台市环境质量报告书》可知,2017年烟台市地下水监测点位共计38个,其中1个属于优良级别,符合Ⅰ类标准类别;27个属于良好级别,符合Ⅱ类标准类别;8个属于较差级别,符合Ⅳ类标准类别。检测结果表明,烟台市地下水指标可以满足公司取水需求。而本公司年取水量仅为1.41万m3,故本项目取水完全可靠可行。 二、取水口设置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取水口位于厂区大门口地磅室东侧,经专业勘测人员勘测该位置打井可以取到我们所需的用水量。生活用水管道沿着本项目东侧和南侧的围墙直达卫生间;喷淋降尘储水罐分别位于地磅室东侧、西侧和北侧,东侧喷淋管道沿着2号生产线从南到北铺设,西侧喷淋管道沿着1号生产线从南到北铺设,北侧喷淋管道沿着办公楼从东到西铺设,取水口位置完全可以满足喷淋降尘需要;另外车辆冲洗平台位于厂区大门口地磅室西北侧,车辆冲洗平台距离取水口位置较近便于取水补水。故本项目的取水口设置完全合理。 | |||||
| 五、取水和退水影响分析 | |||||
| 一、取水影响分析 该项目取水为公司自打一口水井,本公司东面***,南面为***,西面***,北面为***,无用水利害冲突,本项目年用水量仅为1.41万m3,本项目未超出控制指标,尚有开发潜力,故对本区域水源以及其他用户无任何影响。 二、退水影响分析 本项目为国家鼓励开发项目,项目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喷淋降尘、车辆冲洗。退水为喷淋降尘未蒸发掉的残余水分以及生活污水,车辆冲洗的退水收集起来循环利用,所有退水均排入本公司的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外运沤肥,故不会造成污染,对水功能区以及第三者无任何影响。 | |||||
| 六、其他事项 | |||||
本项目取用水合理性符合烟台市福山区水资源规划、配置和管理要求,符合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要求。因此该项目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对周边其他取水户不会造成影响。本项目退水排入本公司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外运沤肥,退水不涉及对周边水功能区的影响。 本项目水资源保护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对节约用水思想教育 强化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法制建设和宣传工作,增强全体职工的节水意识,使人们自觉认识到水是珍贵的资源,摈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陈腐观念,宣扬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良好观念。 (2)制定用水计划,做到合理用水 (3)采用封闭性能好、开关灵活的阀门,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并加强管理,经常检查设施的完好情况,及时检修有问题的设备 (4)加强监护水源,避免污染 (5)一水多用,重复利用水资源,提高利用率 | |||||
| 七、结论 | |||||
| 八、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 |||||
| 年 月 日 | |||||
2、需审查的,应同时附有专家组审查意见和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