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进童年·感受童年生活 任务群学习教学设计思路 | |||
| 大单元课文安排 | 任务列 | 子任务 | 设计目的 |
| 1古诗三首 | 任务一:走进古代儿童 感受童年生活 | 走进古代儿童 感受童年生活 | |
| 2祖父的菜园子 | 任务二:走进作者童年 咀嚼童年心酸 | 课时子任务1:了解童年往事 梳理童年记忆 | |
| 3*月是故乡明 | 课时子任务2:咀嚼童年往事 感受辛酸快乐 | ||
| 4*梅花魂 | 课时子任务3:朗读精美语段 模仿作者写法 | ||
| 口语交际 | 任务三:走进大人童年 感受别样岁月 | 走进大人童年 感受别样岁月 | |
| 习作 | 任务四:回忆童年历程 学写童年往事 | 回忆成长历程 学写童年往事 | |
| 日积月累 | 任务五:背诵《游子吟》 | 理解诗句意思 | |
Fifth grade Chinese second volume large unit task group learning guide case
班级: 姓名: 编制:汪华章
课作者:范课时: 第1课时/共1课时
学习主题:朗读诗歌,想象诗句中画面,体会古代儿童生活乐趣。
课堂流程
| 时间 | 课堂元素 内容·形式·主题 | 随堂笔记 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 |
| 自学指导 (课前完成) (6分钟) | 1. 将三首诗词各读不少于20遍(老师提前安排时间监督读好课文)。 2. 给课后生字注音、组词。 3. 师徒间相互试背诵。师徒签字确认: 4. 把4个生字在字帖上临摹完成。 5. 朗读诗歌,用红笔圈出诗中体现童年时期的词语,用黑色横线画出诗中古代儿童所做的童年趣事。 6. 课后第2题:朗读诗句,说说三句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说说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7. 选择其中一首古诗,展开想象,改写成短文。 导入:2分钟 备注:展示前检查点评导学稿。(预时4分钟) | 默写 四时田园杂兴【 】
稚子弄冰【 】
村晚【 】
诗中体现童年时期的词语 ② ③ 诗中孩童所做的有趣事件 ② ③ 诗中画面与感受的乐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儿童乐趣: 改写短文:
(不够写,接着写自己本子上) |
合作探究 (12分钟) | 对学:1. 交流诗歌中体现童年时期的词语,及诗中孩童所做的有趣事件;2. 交流诗句中的画面。 | |
| 群学与预展:交流诗句中所蕴含的古代儿童乐趣,解读理由;分享自己改写的短文。 | ||
| 展学方案 (22分钟) | 展示主题:朗读诗歌 想象画面 1. 带领大家朗读古诗,带领大家圈出诗中体现童年时期的关键词; 2. 带领大家再读古诗划出古代儿童所做的童年趣事; 3. 带领大家朗读诗句,分享自己从诗句中想到的画面,谈谈诗句中描写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4. 分享自己依据诗歌改写的短文。 注意:学语文三份讲,七份读。 | |
| 板书设计 | 走近古代儿童 感受童年生活 童年时期词语 : 古代儿童童年乐趣: |
Fifth grade Chinese second volume large unit task group learning guide case
班级: 姓名: 编制:
课文:第一单元(2 祖父的园子 3*月是故乡明 4*梅花魂) 作者:萧课时:第1课时/共3课时
学课时子任务1:了解童年往事 梳理童年记忆
学习主题: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梳理课文内容。
课堂流程
| 时间 | 课堂元素 内容·形式·主题 | 随堂笔记 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 |
| 自学指导 (课前完成) (6分钟) | 1. 将三篇课文各阅读不少于8遍(老师提前安排时间监督读好课文); 2. 给课后生字注音、组词,并词朗读5遍; 3. 同学间相互读一遍,订正错误读音。 4. 把每个生字在字帖上临摹3遍; 5. 浏览《祖父的园子》,用红色笔圈出祖父园子里的有趣事物,用黑色横线画出“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的有趣事情。 6. 浏览《月是故乡明》用黑色笔画出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 7. 浏览《梅花魂》用黑色笔画出作者写外祖父的几件事。 导入:2分钟 备注:展示前检查点评导学稿。(预时4分钟) | 园子里的有趣事物
“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的有趣事情
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
作者写外祖父的几件事
|
合作探究 (12分钟) | 对学: 相互拼读生字,检查注音、组词。 | |
| 群学与预展:交流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 ||
| 展学方案 (22分钟) | 展示主题:阅读童年往事 梳理童年记忆 1. 带领大家反复拼读生字、组词; 2. 带领大家用红笔圈出祖父的菜园子里的有趣事物,读一读; 3. 带领大家用黑色横线画出“我”和祖父在菜园子里组欧的有趣事情,朗读相关语句或语段; 4. 带领大家用黑色笔画出《月是故乡明》中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一起朗读相关语句; 5. 带领大家用黑色笔画出《梅花魂》中作者写外祖父的几件事,在一起朗读相关语句。 注意:学语文三份讲,七份读。 |
Fifth grade Chinese second volume large unit task group learning guide case
班级: 姓名: 编制:
课文:第一单元(2 祖父的园子 3*月是故乡明 4*梅花魂) 作者:萧课时:第2课时/共3课时
学课时子任务2:咀嚼童年往事 感受辛酸快乐
学习主题:1.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2.学习表达思想情感感的方法;
课堂流程
| 时间 | 课堂元素 内容·形式·主题 | 随堂笔记 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 |
| 自学指导 (课前完成) (6分钟) | 整合交流平台 1. 用红色横线画出三篇课文中直接抒发自己情感的语句,说说朗读时感受到的作者情感; 2. 用黑色波浪线画出三篇课文中描写人、事、景、物的语句,说说其中蕴含的情感; 3. 把自己想成文中的主人公,你能体会到什么情感,解读理由; 4. 总结体会课文情感的方法。 导入:2分钟 备注:展示前检查点评导学稿。(预时4分钟) | 直接抒发情感的语句: 1.
2.
《梅花魂》1:
2
课文中描写人、事、景、物的语句(建议一课写一句) 1.
情感: 2.
情感: 3.
情感: 祖父菜园子里的“我”: 《月是故乡明》中的“我”: 《梅花魂》中的“祖父”: |
合作探究 (12分钟) | 对学: 交流在文中找出的语句,分享自己感受到的情感; | |
| 群学与预展:分享自己的朗读,总结体会情感的方法,相互完善。 | ||
| 展学方案 (22分钟) | 展示主题:咀嚼童年往事 感受快乐辛酸 1. 带领大家朗读三篇课文中直接抒发自己情感的语句,分享自己感受到的作者情感; 2. 带领大家朗读三篇课文中描写人、事、景、物的语句,分享其中蕴含的情感; 3. 说说把自己想成文中的主人公,体会到的情感,解读理由; 4. 总结体会课文情感的方法。 注意:学语文三份讲,七份读。 |
Fifth grade Chinese second volume large unit task group learning guide case
班级: 姓名: 编制:
课文:第一单元(2 祖父的园子 3*月是故乡明 4*梅花魂) 作者:萧课时:共3课时/第3课时
学课时子任务3:朗读精美语段 模仿作者写法
学习主题:试着带着情感朗读精美语段,模仿作者写作方法。
课堂流程
| 时间 | 课堂元素 内容·形式·主题 | 随堂笔记 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 |
| 自学指导 (课前完成) (6分钟) | 整合词句段运用 1. 读好一个快乐自由,模仿写一个自己的快乐自由。 用红色波浪线划出《祖父的菜园子》中一处关于快乐自由的描写的语段,分析作者的写法,模仿其写法写一个相同语段。 2. 读好一个情景描写(p15),分析写法,选择一个情景试着写一写。(整合词句段运用一) 3. 读好一个思念的语段(《月是故乡明》中第5、第6自然段),分析其表达特点,再照样子模仿写一种快乐或思念或悲伤或痛苦或其他。 导入:2分钟 备注:展示前检查点评导学稿。(预时4分钟) | 读好一个快乐自由,模仿写一个快乐自由
读好一个情景,模仿写一个情景
读好一种思念,模仿其写法特点,写好一种情感
|
合作探究 (12分钟) | 对学: 交流精美语段的写法分析。 | |
| 群学与预展:分享自己的仿写。 | ||
| 展学方案 (22分钟) | 展示主题:朗读精美语段 模仿作者写法 1. 带领大家朗读《祖父的菜园子》中一处关于快乐自由的描写的语段,分析作者的写法,分享自己的仿写。 2. 带领大家朗读p15的情景描写,分析写法,分享自己仿写的情景。(整合词句段运用一) 3. 带领大家朗读《月是故乡明》中第5或第6自然段中描写思念的语段,给家分析其表达特点,在分享自己的仿写(快乐或思念或悲伤或痛苦或其他)。 注意:学语文三份讲,七份读。 |
Fifth grade Chinese second volume large unit task group learning guide case
班级: 姓名: 编制:汪华章
学 课时: 第1--2课时/共2课时
学习主题:根据自己访谈需要学会列出问题清单,认真聆听别人讲话,学会做记录。
课堂流程
| 时间 | 课堂元素 内容·形式 | 随堂笔记 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 |
自学指导 (课前完成) (5分钟) |
1. 阅读课本p13页 口语交际内容,用红色横线画出本次访谈对象,本次访谈目的; 2. 用黑色横线画出本次访谈要求,并按 序号捋出条理顺序; 3. 写出自己要采访的对象,列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清单; 4. 采访记录(自己找本子,边听边记录) 导入:2分钟 备注:展示前检查点评导学稿。(预时3分钟) | 访谈对象: 访谈目的: 本次访谈要求:
我的采访对象: 我的采访问题清单
|
合作探究 (10分钟) | 对学:交流本次口语交际的对象、目的及本次访谈要求。 | |
| 群学与预展:分享自己的访谈对象、访谈清单。 | ||
| 展学方案 (25分钟) | 展示主题: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走近前准备 1. 带领大家朗读本次口语交际内容,讲清楚本次访谈对象,本次访谈目的; 2. 带领大家,按 顺序朗读本次访谈要求; 3. 分享自己要采访的对象,分享自己本次口语交际的问题清单; |
| 采访对象 | 采访时间 | 记录人 | |||
| 采访过程记录 | |||||
Fifth grade Chinese second volume large unit task group learning guide case
班级: 姓名: 编制:汪华章
学课时: 第1-2课时/共2课时
学习主题:1.阅读习作要求,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自己的童年往事;2. 试着点评习作。
课堂流程
| 时间 | 课堂元素 内容·形式·主题 | 随堂笔记 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 |
| 自学指导 (课前完成) (6分钟) | 1. 阅读教材第14页习作内容,用红色横线划出本次习作任务; 2. 用黑色横线划出本次习作要求,并按 序号捋出条理要求; 3. 回忆自己成长历程,写自己童年往事: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自己的童年往事。 4. 阅读拓学中的习作,点评习作。 导入:2分钟 备注:展示前检查点评导学稿。(预时4分钟) | 习作任务 习作要求
那一刻我长大了
例文点评:
|
合作探究 (12分钟) | 对学:交流本次习作任务与要求。 | |
| 群学与预展:找出本组最优习作,大家合作修改完善。 | ||
| 展学方案 (22分钟) | 展示方案 回忆成长历程,写童年往事——那一刻我长大了 1. 带领大家找到本次习作任务,并朗读习作任务; 2. 带领大家划出本次习作要求,并朗读习作要求; 3. 分享本组最优习作; 4. 点评这篇优秀习作; 5. 点评拓学中的习作例文。 | |
| 拓学 | 那一刻,我长大了 在我们小的时候都盼望着快快长大,然而什么是长大呢?是去年的衣服穿不下了?是会自己系鞋带了?是学会做菜了?还是……而我是在3月8日这天,觉得自己长大了。 这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殊作业-——为妈妈做一件事。是给妈妈倒杯水?还是帮妈妈打扫卫生?我苦思冥想了一整天,都没想出个好主意。晚上,妈妈做好晚饭说:“我的头发有些脏,看来得洗个头了。”我一听,连忙说:“妈妈,今天是3。8妇女节,我来帮您洗头吧!”妈妈半信半疑地说:“你会洗吗?”“会,您放心!”我肯定地说。 我先在脸盆里放满热水和冷水,用手试了水温。然后叫妈妈低下头来,把她的头发打湿。再抹上洗发水,开始揉搓起来。搓着搓着,我发现妈妈的头发里有一根白发。“妈妈,你长白头发了!”我叫了起来。“还不是为你操心操的。”妈妈说。 看着那根白发,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妈妈为我洗头的情景,调皮的我总是把妈妈甩得一脸水;我又想起我生病时妈妈对我嘘寒问暖,整日守在我床边;我又想起了我一年级时妈妈手把手地教我写字……想着想着,我不由心里发酸。 “不过,你现在长大了,知道照顾妈妈了。”妈妈说。那一刻,我真觉得自己长大了。因为我懂得了,妈妈用她的衰老换取了我的成长,长大的我也应该用同样的爱来回报妈妈。 |
Fifth grade Chinese second volume large unit task group learning guide case
班级: 姓名: 编制:汪华章
课作者: 课时:共1课时/第1课时
学
学习主题:1. 理解《游子吟》; 2. 默写《游子吟》。
课堂流程
| 时间 | 课堂元素 内容·形式·主题 | 随堂笔记 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 |
| 自学指导 (课前完成) (6分钟) | 1. 朗读《游子吟》20遍;(老师课前布置,并监督完成) 2. 了解诗人孟郊; 3. 查找资料理解《游子吟》的意思; 4. 运用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 背诵《游子吟》; 6. 默写《游子吟》。 导入:2分钟 备注:展示前检查点评导学稿。(预时4分钟) | 孟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思
运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默写《游子吟》
|
合作探究 (12分钟) | 对学: 交流诗人孟郊简介,相互背诵《游子吟》。 | |
| 群学与预展:交流诗句意思。 | ||
| 展学方案 (22分钟) | 展示主题:理解《游子吟》 1. 介绍诗人孟郊; 2. 说说《游子吟》的意思; 3. 分享自己的名句运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 带领大家背诵《游子吟》; 5. 组织大家默写《游子吟》。 注意:学语文三份讲,七份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