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移动大白楼
二期机房楼等2项工程
钎探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中航天建设工程公司
审 批 人:
审 核 人:
编 制 人:
编制时间:
中航天建设工程公司
二期机房楼等2项(大白楼)项目部
1.编制依据
| 序号 | 名 称 | 编 号 |
| 1 | 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 2011技024, |
| 2 | 本工程结构专业施工图纸 | 2011年8月版 |
| 3 |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
| 4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GB50007—2002) |
| 5 |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02-2002) |
| 6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 (JGJ79-2002、J220—2002) |
2.1相关单位及工程地址
工程地址:大兴区西红门大白楼移动公司大白楼机房区院内南部。
建设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国航天建设工程公司
监理单位:北京建创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2.2设计概况
机房楼及附属楼总建筑面积为21575.34平方米;
本工程±0.000相对的绝对标高为39.600m;
其中机房楼:建筑面积为16046.66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上四层,建筑高度为21.55米;建筑形式为框架机构,建筑结构的类别为二类,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防火设计的建筑分类为二类,其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部分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二层以下为乙级,二层以上为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设计采用梁筏式基础;
基底标高为-7.070~-6.470m,集水坑基底标高为-7.770m;
其中附属楼建筑面积为5528.68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上四层,建筑高度为19.55米;建筑形式为框架机构,建筑结构的类别为二类,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防火设计的建筑分类为二类,其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部分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设计采用梁筏式基础;
基底标高为7.870m,集水坑基底标高为-8.570m;
2.3现场水文地质条件及相关设计情况
2.3.1地质分布情况根据北京移动大白楼(二期)机房楼及附属楼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如下:
表层为人工堆积土厚度为0.80~1.80m的粘质粉土素填土,粘质粉土素填土层及房渣土1层,地表为20cm厚水泥地面。
人工堆积层以下为第四纪沉积的砂质粉土、粘质粉土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1层,粉砂、细砂2层及粘土、重粉质粘土3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层及粘质粉土、砂质粉土1层;细砂、中砂层及圆砾1层;卵石、圆砾层,细砂、中砂1层,砂质粉土、粘质粉土2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3层及粘土4层。
地下水位情况根据北京移动大白楼(二期)机房楼及附属楼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如下: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期间(2011年2月下旬)于钻孔深度范围内(最深20m)未见地下水。
2.3.2根据设计说明本工程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
本工程以第层第四纪沉积的砂质粉土、粘质粉土为基础持力层;
3.施工准备与作业条件
3.1基坑开挖的尺寸及位置偏差应满足施工和规范要求,建筑物位置的标准轴线桩、标高桩及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查,并办完预检手续。
3.2对照施工图检查集水坑槽的位置、数量、平面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
3.4由于本工程基坑开挖面积大,按边坡支护和土方开挖所提供的作业面,根据验槽顺序安排钎探作业,以节约工期。
3.5按需要做好地基钎探作业施工的人员、机具配备,按施工流水段划分等具体要求组织作业班组,并提前做好技术、安全交底工作。
4.基坑清底及钎探施工方法
4.1基坑开挖应避免对基土的扰动,清底时基底标高以上预留30cm的土层不挖,根据机械开挖顺序,每台挖土机配备8人跟踪进行人工清土,基底局部尺寸小于1200mm的坑槽采用人工进行开挖,较大坑槽用挖土机进行开挖。
4.2根据土质情况,分区段布置钎探点,画出钎探点布置图(见符图)。钎探点按梅花型布置,间距为1.5m,钎探的深度为2.1米。
4.3根据钎探布置图,在基坑底面确定钎探点,先由测量人员根据轴线和钎探布置图测放出钎探点(用石灰粉做标记), 并及时根据布置图用页岩砖编号覆盖在测放完的钎点上。
4.4地基钎探采取机械打钎的方法,穿心锤落距50Cm,使其自由下落,将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4.5每点钎探时先将钎杆对准测量的钎探点,调整打钎机使钎杆与基面垂直后开始打钎。每打入30cm专人记录锤击数。探钎完后及时在孔位上方用编号的页岩砖进行覆盖,以便检查验收。
4.6钎探完,将不同锤击数在记录表上用色笔或符号加以区分,在平面布置图上注明特硬、特软点位置,以便设计、勘查等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使用,经验收后探孔用砂土每灌30cm时用钢筋杆捣实。
5.质量标准
5.1主控项目
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
基底标高和表面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按程序进行分段验槽,对发现的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土层,必须进行完地基处理,并办理隐检记录。
5.2一般项目
5.2.1钎位基本准确,探孔不得遗漏。
5.2.2钎孔灌砂应密实。
6.成品保护
钎探完成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
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7.1遇钢钎打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或技术员:取消钎孔或移位打钎。不得不打,任意填写锤数。
7.2记录和平面布置图的探孔位置填错:
7.2.1将钎孔平面布置图上的钎孔与记录表上的钎孔先行对照,有无错误。发现错误及时修改或补打。
7.2.2 在记录表上用色铅笔或符号将不同的钎孔(锤击数的大小)分开。
7.2.3 在钎孔平面布置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的孔号的位置,把枯井或坟墓等尺寸画上,以便设计勘察人员或有关部门验槽时分析处理。
8.安全及文明施工
8.1施工机械进场必须进行检查,应具有相应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相关资料,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8.2现场用电管理必须符合项目部临用电管理制度,非专业电工不得从事用电操作,严禁私拉乱接。
8.3基坑周围地面上搭设安全防护栏杆,禁止在地面上直接往坑内扔重物,以防发生意外。
8.2施工完的区段应做到工完场清,施工所用的机具材料应及时清理回收。
8.3应遵守北京市有关施工作业时间,特别对于施工噪音较大的工序应尽量安排在正常工作时间,避免夜间施工发生扰民。
8.4施工现场场地、车辆行驶道路应经过压实平整,适量洒水防止尘土飞扬。
8.5夜间施工按规定安设照明设施;特殊地段应设置警示灯和安全标志。
9.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