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渗沥液主要由降水形成,垃圾本身挤压和生物降解所产生的渗沥液量很小,一般可以不考虑这部分水量。渗沥液产量受多种因素制约,如:填埋场土质、气候、水文条件及场龄等。由于本填埋场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衬里防渗系统和雨水导排系统,大大减少了填埋场渗沥液产生量。本设计采用以下渗沥液预测模型来进行预测。
Q=∑Ci • I • Ai • 10-3
式中:Q — 平均渗出水量(m3/d)
I — 平均降雨强度(mm/d),本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90mm。
Ai — 集水面积(垃圾填埋面积)(m2)
Ci — 为渗入系数,为填埋场降雨量转为渗出水之比率,因覆土性质、覆土坡度、填埋垃圾种类,填埋场类型,填埋阶段等而异。
本填埋场分区填埋,分为的填埋一、二区。库区总集水面积约以10000m2计算,其中一区集水面积约为7000m2,二区的集水面积约3000m2,年降雨量以690毫米计算。
渗沥液产生量分以下几种情况分别计算:
(1)二区未使用,一区处于填埋末期(未封场)。在该种情况下,二区不产生渗沥液;一区垃圾堆体上的雨水,全部进入库区,C值取0.5。
Q1 = 0.5×7000×690/365/1000 = 6.616m3/d
(2)一区临时封场,二区处于填埋末期(未封场)。在该种情况下,二区汇水面积上的雨水均汇入库区内,C值取0.5;一区C值取0.2。二区此时汇水面积为:10000m2。
Q2 =(0.5×7000 + 0.2×3000)×690/365/1000 = 7.751m3/d
经计算得出填埋期间每日产生的渗沥液最大为7.751m3/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