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技术交底书 | 编号 | ||||
| 项目名称 | 新建商合杭铁路SHZQ-5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 | 共5页 | |||
| 交底编号 | SHZQ-5-2-20161011 | ||||
| 工程名称 | 古城特大桥 | ||||
| 设计文件图号 | 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通桥(2015)2368A-Ⅱ-1) | ||||
| 施工部位 | (40+56+40)m连续梁 | 部位名称:边跨现浇段支架预压 | |||
| 交底日期 | 2016年10月11日 | ||||
| 1 技术交底范围 本技术交底适用于商合杭铁路古城特大桥跨X013县道(40+56+40)m连续梁边跨现浇段支架预压施工。 2 设计情况 (40+56+40)m连续梁桥边跨现浇段采用钢管立柱支架施工,结构形式为一排钢管立柱(每排3根钢管柱)上搭设横桥向工字钢,横桥向工字钢上搭设顺桥向工字钢,顺桥向工字钢上铺设方木等调整梁底标高。边跨现浇段长1175cm,截面梁高303.5cm,节段体积:137,重量:356.2t。 边跨现浇段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边跨线段钢管柱支架搭设完成后应进行预压试验以验证支架的安全性并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测定弹性变形,为边跨现浇段梁体底模设置预拱度提供依据。全部加载完成后,根据分级测量结果计算出支架沉降量,根据沉降值,结合预拱度计算,确定模板高度。模板标高=设计标高+设计预拱度+地基、支架的变形值。 3 设备及施工机械配置情况 0#块支架预压机械配置情况如表3-1所示。 表3-1 0#块支架预压机械配置情况表 序号 | 机械名称 | 规格型号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1 | 塔式起重机 | QTZ63 | 台 | 1 | |
| 2 | 挖掘机 | 180~225 | 台 | 1 | |
| 3 | 自卸汽车 | 25t | 台 | 2 | |
| 4 | 电子秤 | 5t | 台 | 1 | |
物资、材料消耗指标如表4-1所示。
表4-1 物资、材料消耗指标表
| 序号 | 物资、材料名称 | 规格型号 | 单位 | 指标 | 备注 |
| 1 | 电量 | / | kw·h | 1700 | |
| 2 | 柴油 | / | L | 220 |
5.1施工人员、材料、机械设备已完成进场报审工作,并经验收合格;
5.2支架安装完毕,并经验收合格;
5.3安装底模、外侧模,调整标高并设置预拱度及支架预留沉降量;
5.4布设测点,进行压载前第一次全面观测,记录各测点标高值ho。
6 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图如图6-1所示。
图6-1 钻孔工艺流程图
6.1一级加载
1、加载比例:60%;本次加载重量:149.28t。
2、该阶段模拟边跨现浇段梁体底腹板钢筋绑扎完毕,根据混凝土浇筑顺序,底板混凝土在此阶段全部浇筑完成。
3、加载至本级荷载1h后进行支架的变形观测,以后每个6h监测记录各监测点的位移量,当相邻两次监测位移平均值之差不大于2mm时,方可进行二级加载。
6.2二级加载
1、加载比例:100%;本次加载重量:99.52t,加载后总荷载:248.8t。
2、该阶段预压荷载模拟边跨现浇段梁体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后的重力情况。
3、加载至本级荷载1h后进行支架的变形观测,以后每个6h监测记录各监测点的位移量,当相邻两次监测位移平均值之差不大于2mm时,方可进行三级加载。
6.3三级加载
1、加载比例:120%;本次加载重量:49.76t,加载后总荷载:298.56t。
2、该阶段预压荷载模拟边跨现浇段梁体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后1.2倍后的重力情况。
3、全部预压荷载施加完成后,应间隔6h监测记录各监测点的位移量;当连续12h监测位移平均值之差不大于2mm时,方可卸除预压荷载。
6.4一级卸载
1、当监测值满足要求后,开始卸载。本次卸载重量:49.76t,卸载后总荷载:248.8t。
2、卸载至248.8t后,测量并记录各测点标高值。
6.5二级卸载
1、本次卸载重量:99.52t,卸载后总荷载:149.28t。
2、卸载至1149.28t后,测量并记录各测点标高值。
6.6 三级卸载
1、本次将剩余荷载全部卸除。
2、卸载6h后,应监测记录各监测点位移量。
7 质量标准和现场质量验收要求
7.1支架搭设完成后,对支架平面位置、顶面高程及预拱度等进行全面复核,并对支架安装的牢固、整体及安全性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检查支架搭设、安装、受力的整体性、均匀性,保证支架的整体强度和刚度,确保支架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可靠。具体检查项目及内容为:
1、支架搭设的平面尺寸,各杆件尺寸及间距是否按设计要求搭设;
2、基础是否坚实、平稳、牢固,支架底座是否与基础联接密贴,保证支架受力的整体均匀性;
3、支架各杆件是否联接牢固,是否按要求进行设置并连接锁定;
4、横梁是否已与钢管柱贴合密切,位置是否准确;
5、支架顶纵、横梁及模板之间密贴并连接为整体;
6、支架周围隔离、警戒措施是否齐备,施工专用上下通道及安全、防落网是否设置完全,保证施工安全;
7、支架周围、上下通道及支架顶是否齐全、完善、规范,要确保夜间施工安全;
8、现场施工人员已接受安全教育并通过考核;
9、加载前提前布置好沉降观测点.并用水准仪测出加载前的各测点的标高。
8 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技术措施
8.1安全措施
1、开始试验前,应对支架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连接的安全可靠。以后每做一级试验均应对整个支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才能进行下一级试验测试。施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时,必须立即终止预压,并按预案排除隐患;
2、吊装作业前必须检查起重设备各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进行试吊,严格按照预压荷载分配图进行压重分配;
3、预压区域设置警戒线,预压过程中须有专职安全监督员排查现场,非预压工作人员严禁进入现场。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纪律;
4、吊装时必须有统一的指挥、统一明确的信号;
5、作业人员上班前不得喝酒。穿硬底鞋、高跟鞋、塑料底鞋和带钉的鞋;
6、严密组织试验测试,同一信号,同一行动,除指定的现场指挥人员外,其它人员不得直接指挥吊车加载;
7、吊车行走道路和工作地点应坚实平整,以防沉陷发生事故;
8、吊装区域应设置警戒线,危险点须设专人监护;
9、每次预压时顺桥向支架两侧需派专人进行防护;
10、因在高空作业,且是重体力活,应在主线桥翼缘模板边上设置1.2m高钢管护栏,并用安全立网将其封闭,以保证作业人员安全。高空作业人员按要求佩带安全带;
11、操作用的临时跳板应防止出现探头板,如果发现探头板要及时用铁丝绑牢;
12、与其他工序交叉作业时,要采取自身保护措施,并设专人检查、监督、指导安全工作。
8.2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1、施工场地应避免过大噪声,机械进出通道应勤洒水,防止噪声、烟尘等公害发生;
2、机械存放点、维修点、车辆停放点以及油品存放点做好隔离沟,将其产生的废油、废水或漏油等通过隔离沟集中到隔油池,经处理后进行排放;
3、卸载后的沙袋应统一堆放在指定地点,不得随意摆放。
9 成品保护措施
9.1墩顶部分底模采用竹胶板,应在预压区铺一层厚塑料布或土工布,以防划伤竹胶板光面,影响砼外观质量;
9.2若加载过程中出现阴雨天气,应采用覆盖措施,将墩上已加载沙袋和墩下未加载沙袋全部覆盖,防止沙袋浸水重量发生变化。
10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10.1压重材料应提前堆放至方便起吊的地方,压载时采用两台吊车,对0#块两端同步、对称加载;
10.2沙袋堆载应层层递增,不得集中堆载过高;
10.3沙袋堆载应先四周后中间,注意保留监控量测点点位
| 10.4未经观测不能加载下一级荷载。 | |||||
| 附件及附图: 无。 | |||||
| 交底人: | 复核人: | 审核人: | |||
| 接收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