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K + 桥 #墩系梁,计划于 年 月 日开工, 年 月 日完工。
二、施工准备情况
我部进行了技术、机械设备、人员组织、施工现场安排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系梁施工所需的施工人员满足生产需要,试验仪器已标定完成,已进场的机械设备其数量、性能均能满足工程开工的需要。
2、系梁所用混凝土配合比28天强度合格,并经 监理工程师批复,砂石料、水泥等各种原材料经检验合格后方运到现场用于本工程。
3、开工前,现场将做好“四通一平”的准备工作,即:水、电、路、通讯设施,场地平整,施工临时便道贯通,现场配备发电机两台,施工用水在附近河流取水。
4、开工前,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将进行技术交底,做到明确施工要点、注意事项和安全事宜,并对交底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
5、开工前做好测量准备工作,熟悉图纸,计算每个系梁(承台)的相关高程和坐标值,根据已批复的导线点、水准点和加密点复测成果,进行现场放样和高程控制。
三、系梁施工方案
在墩柱施工到系梁部位时,采用抱箍法完成系梁底模施工。将抱箍箍在下部已经浇筑好的墩柱之上,在两端的耳朵上分别搭放40的工字钢,用于架设底模。侧模采用2㎡以上大块钢模用对拉杆加固。将模板架设好后,按照图纸对钢筋进行绑扎,并进行混凝土浇筑。系梁混凝土浇注养护7天后,进行拆模。其中,系梁的安装及拆模用吊车和人力相配合。接下来可继续系梁以上墩柱施工。
四、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
1、质量方针
树精品意识,创优质工程。
2、质量目标
工程一次性交验合格率100%,优质工程率达到95%以上。
3、质量保证体系
我部拟为本分项工程建立强有力的质保体系和质检系统,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简要描述如下:
项目经理部在总工程师领导下,以质检部和工程部为职能部门,包括专职质检工程师、工区专职质检员、工段长、作业班长及测量、试验等人员和部门组成质量检查组织机构。
4、系梁具体的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质量责任制。经理部、工区设专职质量员,班组设兼职质量员,明确各级责任。分项施工的现场实行标示牌管理,写明作业内容和质量要求,要认真执行三检制度,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验制度。
(2)对现场施工人员加强质量教育,强化质量意识,开工前技术交底,进行应知应会教育,严格执行规范,严格操作规程,承台(系梁)开工前必须按合同要求执行对施工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如钢筋焊接、起重等)工作人员实施培训持证上岗制度,保证人员素质满足工程创优需要。
(3)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TQC活动),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方法,用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整个工程质量。
(4)建立质量检查机构,制定严格的工程质量内部监理制度,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与专业检查相结合的质量“三检”制度和工前试验、工中检查、工后检测的试验工作制度。质检工程师行使质量一票否决权,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对质量工作全权负责,尽全力的支持质检工程师的工作。
(5)充分发挥技术监控机构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维护监理工程师的权威,每道工序完成转入下一步工序之前,必须请监理工程师签认,确保各工序质量合格。
(6)建立现场试验室,确保原材料质量,坚持先试验后使用,不合格材料不进场。
(7)加强测量预控工作,外业方面在保证控制网密度和精度的基础上,对结构物的标高、线形控制要多人多次进行复核;内业方面采用电脑程序计算,并反复校核。
(8)完善质量管理责任制,针对本项目实际,制订各级、各岗质量工作岗位责任制,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
(9)对施工的每道工序必须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10)做好施工原始记录和质量评定资料的签认整理、归档工作,完善质量责任追踪档案。
(11)在施工中,对每道工序,每个工种,每个操作工人,作到质量工作“三个落实”:
①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每个操作人员,明确操作要点及质量要求;
②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必须随时检查指导施工,制订工序流程图,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关键点,进行连续监控,对比分析质量偏差,及时纠正质量问题,把质量隐患消灭在施工过程中;
③每道工序施工结束后,进行工序交接,上道工序质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得开始。
(12)建立质量奖罚制度,对质量事故要严肃处理坚持“三不放过”。
五、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措施
1、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1)水资源环境保护措施
靠近生活水源的施工,用沟壕或堤坝同生活水源隔开,避免污染生活源;
清洗机械、施工设备的废水严禁直接排入江河,禁止机械在运转中产生油污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或禁止维修机械时油水直接排放入江河。
(2)大气环境保护及粉尘的防治
运输水泥、砂、石、土等如有漏失,及时清扫干净,保持道路整洁;
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洒水湿润,减少扬尘;
汽油等易挥发品的存放要密闭,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
2、文明施工的管理措施
(1)场容、场貌管理
施工现场的场容管理,实施划区域、分块包干,责任区域挂牌示意,生活区管理规定挂牌昭示全体;
布置安全生产标语和警示牌,做到无违章。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挂标识牌,危险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主要施工道路口设置交通指示牌。
(2)临时道路的管理
现场施工道路畅通;
做好排水设施,场地及道路下不积水。
(3)材料堆放管理
各种设备、材料尽量远离操作区域,并不许堆放过高,防止倒塌下落伤人;
进场材料严格按场布图位置进行规范堆放;
现场材料员认真做好材料进场的验收工作(包括数量、质量、质保书)并且做好记录(包括车号、车次、运输单位等)。
(4)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
宿舍内严禁私接电源插座或使用大容量电器,施工安全部定期进行检查监督;
在生活区内设置食堂,提供工人的伙食。并按食品卫生法要求执行。用餐统一在食堂进行。
(5)治安管理措施
所有现场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须带安全帽、佩带胸卡;
施工人员不得在工地内酗酒或酒后进工地工作,不得携带违禁品进入,以维护财产和人员安全;
对施工现场的贵重物资、重要器材和大型设备加强管理,严格有关制度,设置防护设施和报警设备,防止物资被哄抢、盗窃或破坏;
经常开展以防火、防爆、防盗为中心的检查,堵塞漏洞,发现隐患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发生问题。
(6)环卫
施工区域外的交通道路除与施工区域严格分隔以外,应按交通配合条文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严格实施;
施工沿线的出入口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交通配合会议要求进行实施,确保沿线各出入口畅通,并保证道路平整无积水;
对于施工现场的废水、尘毒、噪音、震动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居民交通安全、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切实做到便民、利民、不扰民;
搞好与有关村镇、单位共建文明工作,定期主动征询有关单位的意见,及时改进。
(7)场内环境
工地将设置正规的办公室、办公室内宽敞、整洁、明亮、大方,办公室上部应布置管理人员职责标牌以及施工管理图表,施工管理图表应外设边框。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服、安全帽、工作鞋,应放置整齐;
施工现场有明显的路段、出入口设置施工铭牌和施工平面图(规格尺寸按照业主和有关主管部门的要求标准),在设牌的同时,还将设置施工现场卫生包干图、安全生产六大纪律、防水须知牌、安全生产无重大日记数牌、工地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号码。
(8)设备管理
现场的机械设备机容、机貌整齐,机械停放按照施工总平面图要求布置,大型设备有本单位的标识。中小型机械设备在室外施工的均应配置防晒棚,做到定机、定人。
大型机械设备必须填写机械设备运行记录,其他设备须填写一般设备完好使用记录,记录齐全,完整真实。
设备进场要进行验收、登记、验收合格后的机械设备方能使用。
(9)施工现场开展文明施工宣传教育
工地生活区应设置宣传文明施工、企业文化和安全为主的宣传栏,生活区必须配备黑板报,每月至在黑板报上刊出一期关于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和反映企业精神风貌为内容的报导。
对职工必须经常性进行以“七不规格、二通三无五必须、企业精神、创建口号以及上级紧急文件等内容”为主题的文明施工教育,职工的知晓率必须达到9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