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定期风险评价报告审核要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8:57:22
文档

定期风险评价报告审核要点

医疗器械定期风险评价报告审核要点(初拟)项目审核要点形式审查1.提交表填写完整,有PRER报告、产品注册证批文、说明书(操作手册)、参考文献(基本信息)和其他材料(原件扫描上传),从未生产的产品上传备案说明书。2.PRER报告应由封面、目录及正文构成。3.目录应有三级目录组成。4.PRER报告不得少于规范的七部分内容。5.所有项目不可空缺,未填写应说明理由。系统界面提交表1.数据汇总期尽量与注册证日期保持一致,如果产品不是在首次注册期,数据截止汇总期应是2020年,只需提交一个报告,如果是在首
推荐度:
导读医疗器械定期风险评价报告审核要点(初拟)项目审核要点形式审查1.提交表填写完整,有PRER报告、产品注册证批文、说明书(操作手册)、参考文献(基本信息)和其他材料(原件扫描上传),从未生产的产品上传备案说明书。2.PRER报告应由封面、目录及正文构成。3.目录应有三级目录组成。4.PRER报告不得少于规范的七部分内容。5.所有项目不可空缺,未填写应说明理由。系统界面提交表1.数据汇总期尽量与注册证日期保持一致,如果产品不是在首次注册期,数据截止汇总期应是2020年,只需提交一个报告,如果是在首
医疗器械定期风险评价报告审核要点(初拟)

项目审核要点
形式审查1.提交表填写完整,有PRER报告、产品注册证批文、说明书(操作手册)、参考文献(基本信息)和其他材料(原件扫描上传),从未生产的产品上传备案说明书。

2.PRER报告应由封面、目录及正文构成。

3.目录应有三级目录组成。

4.PRER报告不得少于规范的七部分内容。 

5.所有项目不可空缺,未填写应说明理由。

系统界面提交表1. 数据汇总期尽量与注册证日期保持一致,如果产品不是在首次注册期,数据截止汇总期应是2020年,只需提交一个报告,如果是在首个注册期内,该产品需要按时间顺序提交2个年度的定期报告:1.2018年至2019年的第一次定期报告;2.2019年-至今的第二次报告。 

2.产品情况说明中应包括产品基本信息、 产品首次上市情况、注册延续情况、不良事件表现情况等。

报告封面1.报告次数与系统界面应一致; 

2.报告期符合撰写规范要求,与系统界面填写的数据汇总期一致; 

3.报告类别应正确选择;

4.报告提交时间以实际为准; 

5.本期国内外销量要与系统界面销量一致;

6.产品注册/备案批准时间要与注册证时间一致。

(一)产品基本信息基本信息是否完整?应按照注册证/说明书上内容如实填写、无缺项,尤其产品名称是否正确,产品型号规格是否符合。

(二)过内外上市情况1.是否国外上市,参照附表3汇总。 

2.产品批准上市时提出的有关要求,特别是与风险控制有关的要求如何,以及批准的适用范围(或预期用途),以及特殊人群情况是否与国内存在差异,具体差异如何。

(三)既往风险控制措施1.所有因风险问题采取的控制措施,并提供相关文件。如未提供风险控制,说明原因。

2.产品召回需提供相关文件;对生产体系自查应说明问题以及整改措施;修改说明书等应提供前后说明书对比;注册变更情况请简单说明并提供相关文件。

3.必须采取措施的情况:国家或升级检测的信号产品、升级以上通报的产品。

(四)不良事件报告信息1.在收集19年之前的不良事件时,利用省中心反馈的老系统不良事件数据分析。 

2.附表4和5各项内容填写完整。 

3.如报告期内未收集到不良事件报告,用文字描述,文献报道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病例也要查询并汇总。

4.如未发生群体不良事件,应说明。 

5.不良事件来源:自发报告、系统收集项目、文献、投诉等。 

6.对死亡/严重病例及群体事件必须进行调查,分析原因。

(五)其他风险信息1.文献资料研究:写清文献检索的条件(关键词/检索式)和数据库名称,总结国内外文献(包括会议摘要)中与产品风险有关的信息,国外同类产品的不良事件监测数据,需下载附所有参考文献。 

2.产品风险评价:重点围绕已出现风险信号产品的相关跳叉及分析情况进行说明。 

3.重点监测:十三五重点监测或创新产品等纳入重点监测的医疗器械,需要汇报重点监测情况。

4.再评价:企业如对产品风险进行再评价,需附相关报告。 

5.企业如何开展或自主了安全性相关研究,其研究方法和主要结果如何。

(六)产品风险评价1.综合分析产品风险情况,现有数据提示产品的主要不良事件表现,对总体风险评价的影响。 

2.总结不良事件的特点/频率是否发生变化。 

3.合并用药用械/特殊人群/长期植入等是否有新的安全性信息。

(七)总结及附件1.将PRER报告做个小结。 

2.与既往报告的风险分析结果不一致的安全相关内容,分析风险差异的可接受程度。 

3.企业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并说明其必要性。 

4.上传盖章版PDF文档,并附上相关附件。

注:《医疗器械定期风险评价报告撰写规范》见附件

附件

医疗器械定期风险评价报告撰写规范

1.前言

为指导和规范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以下简称注册人)撰写定期风险评价报告,依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 第1号)(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所称注册人与《办法》中所称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内涵相同。

本规范是指导医疗器械注册人起草和撰写定期风险评价报告的技术文件,也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机构评价定期风险评价报告的重要依据。

作为原则性指导文件,本规范依据当前对定期风险评价报告的认识而制定,提出了撰写的一般要求,但实际情况比较多样,难以面面俱到,对本规范未涉及的具体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研究确定。同时,随着医疗器械注册人定期总结医疗器械安全信息的经验积累,监管需求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规范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2.基本要求

2.1关于报告的提交

2.1.1首次获得批准注册或者备案的医疗器械,注册人应当在每满1年后的60日内完成上年度产品定期风险评价报告。其中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的《定期风险评价报告》,注册人应当通过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提交,在线填写《定期风险评价报告》提交表(参见附表2),《定期风险评价报告》作为提交表的附件上传。第一类医疗器械的《定期风险评价报告》由备案人留存备查。

2.1.2获得延续注册的第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人应当在下一次延续注册申请时完成本注册周期的《定期风险评价报告》,并由注册人留存备查。第一类医疗器械取得备案凭证后的前5年每年撰写定期风险评价报告,之后无需再撰写定期风险评价报告。

2.2关于数据汇总时间

2.2.1医疗器械首次获得批准注册,数据起始日期应与取得注册证明文件的时间一致,以起始日期后每满一年的日期为数据截止日期。

2.2.2获得延续注册的医疗器械,数据起始日期为上一次风险信息汇总的截止日期,数据截止日期为下一次延续注册申请前60日内。

2.2.3首个注册周期内提前延续注册的情况,产品在获得延续注册后,仍应按首个注册周期的报告要求完成当前报告期的《定期风险评价报告》,此后可按照延续注册的频率要求进行撰写。

2.2.4对于合并撰写报告的情况,企业可将其中任一产品的注册证明文件时间作为数据起始日期,但必须保证此后合并报告数据汇总日期的连续性。

2.2.5数据汇总时间在医疗器械整个生命周期内应当是连续不间断的。

2.3关于报告的撰写格式

《定期风险评价报告》包含封面、目录和正文三部分内容。

2.3.1封面包括产品名称、注册证/备案证批准日期、报告类别(首次注册/延续注册)、报告次数、报告期、本期国内销量、本期境外销量、本期不良事件报告数量,企业名称、联系地址、邮编、传真,负责产品安全的的部门、负责人及联系方式(包括手机、固定电话、电子邮箱等),报告提交时间,以及隐私保护等相关信息(参见附表1)。

2.3.2目录应当尽可能详细,一般包含三级目录。

2.3.3正文撰写要求见本规范第三部分“主要内容”。

2.4关于报告的语言

注册人应当提交中文《定期风险评价报告》。进口医疗器械的境外注册人可以提交英文版《定期风险评价报告》,但同时应当将该报告中除个例事件列表外的其他部分翻译成中文,与英文原文一起提交。

2.5关于合并撰写报告

2.5.1原则上,每个具有单独注册证编号的产品应当单独撰写《定期风险评价报告》。如果多个规格的同种医疗器械产品涉及多个注册证号(例如,不同规格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或者必须配合使用的几个产品具有不同注册证号(例如,髋关节系统:包括髋臼杯、股骨柄等),在满足各自《定期风险评价报告》完成时限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合并撰写《定期风险评价报告》。

2.5.2如果涉及多个注册证编号的同种医疗器械的《定期风险评价报告》合并撰写,注册人在报告中应当按照注册证编号对不同产品进行亚组分析。

2.5.3如果必须配合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定期风险评价报告》合并撰写,注册人在《定期风险评价报告》提交或者存档时应当备注合并撰写的关联产品信息。

3.主要内容 

《定期风险评价报告》正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基本信息、国内外上市情况、既往风险控制措施、不良事件报告信息、其他风险信息、产品风险分析、本期结论以及附件。

3.1产品基本信息 

本部分信息主要包括:医疗器械名称、型号和/或者规格、注册证编号、结构及组成、主要组成成分、适用范围(预期用途)、有效期等。 

3.2国内外上市情况 

本部分主要介绍医疗器械在国内外上市信息:

3.2.1获得上市许可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批准注册/备案时间、注册/备案状态等,一般采用表格形式汇总(参见附表3);

3.2.2产品批准上市时提出的有关要求,特别是与风险控制有关的要求;

3.2.3批准的适用范围(预期用途)以及特殊人群情况,如该产品在我国的适用范围(预期用途)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存在差异,应当给予说明。

3.3既往风险控制措施 

本部分应当汇总报告期内监管部门或者注册人因医疗器械风险问题而采取的控制措施和原因,并附加相关文件。风险控制措施主要包括:

3.3.1撤销医疗器械批准证明文件;

3.3.2停止生产、销售相关产品;

3.3.3通知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暂停销售和使用;

3.3.4实施产品召回;

3.3.5对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自查,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

3.3.6修改说明书、标签、操作手册等;

3.3.7改进生产工艺、设计、产品技术要求等;

3.3.8开展医疗器械再评价

3.3.9按规定进行变更注册或者备案

3.3.10其他风险控制措施

3.4不良事件报告信息 

本部分汇总注册人在报告期内发现或者获知的所有国内外个例不良事件和群体不良事件。 

3.4.1个例不良事件

本部分汇总报告期内所有个例不良事件报告,以个例不良事件报告列表(参见附表4)和汇总表(参见附表5)进行汇总分析,如报告期内未收集到不良事件报告,用文字描述即可。

个例不良事件报告列表的表头通常包括报告编号、不良事件发生地、不良事件发生时间、不良事件来源、型号、规格、伤害程度、伤害表现、器械故障表现、关联性评价、事件原因分析、具体控制措施(如有)。

汇总表主要汇总不同国家或者地区报告期内不同伤害程度不良事件报告的数量以及主要伤害表现和器械故障表现。

3.4.2群体不良事件

本部分汇总报告期内所有群体不良事件的报告、调查和处置情况。

3.5其他风险信息

本部分介绍与产品风险相关的文献资料研究、产品风险评价、重点监测、再评价等情况。

如果在数据截止日期后、报告提交前,发生因产品风险原因而采取措施的情况,也应在此部分介绍。

3.6产品风险分析

本部分应当从设计开发、生产管理、流通与储存、操作使用、维修保养、售后服务等方面分析综合产品风险情况,重点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不良事件的特点是否发生改变、不良事件的报告频率是否增加、不良事件的特点和频率变化对产品总体安全性的影响。

3.7本期结论

本部分介绍本期定期风险评价报告的结论,指出本期报告与既往报告的风险分析结果差异;指出以上风险差异的可接受程度;总结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并说明其必要性。

3.8附件

《定期风险评价报告》的附件包括:

3.8.1医疗器械注册批准证明文件;

3.8.2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

3.8.3参考文献;

3.8.4其他需要提交的资料。

4.名词解释

4.1数据起始日期:纳入《定期风险评价报告》中汇总数据的开始日期。

4.2数据截止日期:纳入《定期风险评价报告》中汇总数据的截止日期。

4.3报告期:上期与本期《定期风险评价报告》数据截止日期之间的时间段为本期《定期风险评价报告》的报告期。

附表:1.封面页((产品名称)定期风险评价报告)

   2.《定期风险评价报告》提交表

   3.国内外上市情况汇总表

   4.个例不良事件报告列表

   5.个例不良事件报告汇总表

附表1 

(产品名称)定期风险评价报告
第 X 次报告

报   告   期:

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

报  告 类 别:

报告提交时间:

□首次注册    □延续注册

本期国内销量:

本期境外销量:

本期不良事件报告数量:
产品注册/备案批准时间:     年    月    日

企业名称:
社会信用代码:
联系地址:
邮编:
 传真:

负责产品安全的部门:  

负 责 人:

手    机:

固定电话:
电子邮箱:
机密公告

本报告及所有附表或者附件可能包含机密信息,仅收件人才可使用。

本报告及所有附表或者附件的所有权均属于XXX公司。

如果本报告及所有附表或者附件的收件人为非指定的接收者,禁止浏览、传播、分发、拷贝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报告及所有附表或者附件。
附表2

《定期风险评价报告》提交表

《定期风险评价报告》提交表
1.报告基本情况

报告编码:报告人:
报告日期:报告单位:
传真:邮政编码:
企业地址:
负责部门:联系电话:
联系人:电子邮件:
2.医疗器械情况

注册证编号:产品名称:
注册批准日期:注册证有效期:
产品类别:产地:
管理类别:型号:
3.风险评价情况

数据起始汇总期:数据截止汇总期:
本期不良事件报告数:本产品报告次数:
产品情况说明:
简述本期报告结论:
是否采取了风险控制措施:
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
召回次数:最高级别:
其他措施描述:
本期生产量:本期销售量:
4.报告审核

审核机构:
审核结果:
审核意见:
注:1.提交表内容应当是《定期风险评价报告》的内容概要。

2.报告编码:系统自动生成。

3.产品类别:有源、无源和体外诊断试剂。

4.产品情况说明:应当是报告正文除结论外的内容概述。

5.报告审核:本部分由审核机构填写。

附表3 

国内外上市情况汇总表

国家产品名称注册/备案状态

注册/备案批准日期

首次上市销售时间撤市时间规格/型号

备注
中国
……
注:1.注册/备案状态:首次注册/备案、延续注册/备案、注销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2.注册/备案批准日期:如状态为注销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填写证书注销时间。

3.如果产品涉及注销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或者撤市,请在备注栏简要说明原因。

    

附表4

个例不良事件报告列表

产品名称:(中文:                 英文:                   ) 

序号报告编号不良事件发生地不良事件发生时间不良事件来源产品型号产品规格伤害程度伤害表现器械故障表现关联性评价事件原因分析具体控制措施(如有)备注
1
2
3
注:1.产品名称:填写注册证上产品名称。

2.报告编号:填写不良事件提交监测信息系统后自动生成的编号。

    3.不良事件发生地:填写不良事件发生的国家或地区名称。

    4.不良事件发生时间: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实际发生日期。如果仅知道事件发生年份,填写当年的1月1日;如果仅知道年份和月份,填写当月的第1日;如果年月日均未知,填写事件获知日期,并在备注栏给予说明。

5.不良事件来源:自发报告、研究、数据收集项目、文献、投诉等。

    6.伤害程度:死亡、严重伤害、其他,如境外报告未标注伤害程度或者有其他描述,请在备注栏说明。

7.如果涉及需要说明的关键信息未涵盖在列表中,可在备注栏简要说明。

附表5

个例不良事件报告汇总表

产品名称:(中文:                 英文:                   ) 

序号国家或者地区报告期内数据(例)主要伤害表现主要器械故障表现
死亡严重伤害其他合计
1中国
2
3
注:1.境外报告伤害程度如果不属于“死亡”“严重伤害”“其他”,均纳入“其他”项统计,并在备注栏给予说明。

2.主要伤害和器械故障表现按照严重程度排序,如伤害和器械故障表现较多,分别列出前十即可。

文档

定期风险评价报告审核要点

医疗器械定期风险评价报告审核要点(初拟)项目审核要点形式审查1.提交表填写完整,有PRER报告、产品注册证批文、说明书(操作手册)、参考文献(基本信息)和其他材料(原件扫描上传),从未生产的产品上传备案说明书。2.PRER报告应由封面、目录及正文构成。3.目录应有三级目录组成。4.PRER报告不得少于规范的七部分内容。5.所有项目不可空缺,未填写应说明理由。系统界面提交表1.数据汇总期尽量与注册证日期保持一致,如果产品不是在首次注册期,数据截止汇总期应是2020年,只需提交一个报告,如果是在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