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 姓名 座号_____
一、填空
1.作者在《________ _》文中指斥____ _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2.在《琐记》中提到离开故乡的原因是 。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水师学堂,这个学堂四天教授 ,一天教授 ,因为感到“不合适”和”乌烟瘴气”,他随后又考入了矿路学堂,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 》,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3.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 ,黑无常又叫 ,人们喜爱的是 。
4.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________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 。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 》,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 》。
5.表现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压制的文章是《 》和《 》;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 》;揭示一些徒有虚名、草菅人命的“名医” 的文章是《 》;展现自己走出故乡,希望通过外出求学寻找到救国救民真理这一过程的文章是有《 》和《 》。
6.根据以下提示写出人物名称:
⑴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_________)
⑵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_________)
⑶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_________)
⑷他的脸是圆而胖的,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______)
⑸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_________)
⑹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______)
二、按要求回答问题
1.阅读名著《朝花夕拾》,完成下面两题。
(1)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童年时除了爱收集带有图书的书,还有_______________等爱好。
(2)《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进而引发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2.名著阅读。
(1)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选择______和______,篇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请选择上题中的篇目,写出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的内容: ; “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
3.最近,班级里开展了“《朝花夕拾》知多少”的名著阅读竞赛活动。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人名)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2)《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辛辣嘲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篇文章。
(3)下列关于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朝花夕拾》中一部分文章反映鲁迅先生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一部分文章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B.《二十四孝图》叙写了鲁迅在阅读“卧冰求鲤”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产生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封建社会儿童的悲惨处境。
C.《父亲的病》重点回忆少时为父亲寻医问药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作风,揭示了这些“名医”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本质。
D.《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睡相不好,喜欢切切察察,而且还谋害了隐鼠,这些都使鲁迅对她感到厌烦,但当她送给鲁迅心心念念的《山海经》时,鲁迅不禁心生敬意和感激。
(4)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到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①这段文字出自鲁迅《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一文。
②结合作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读《朝花夕拾》名著,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不是脸谱化的,而是饱满而立体的。例如范爱农,他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对此我们无可厚非,但是在他身上还有一种懦弱、妥协的特点,请用事例佐证后者。
5.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1)选段节选自《________》,“我”“急急诵读”的原因是 。
(2)从这一情节可以看出父亲的特点: ,《朝花夕拾》和父亲有关的篇目还有《_____________》,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
以下文字是对鲁迅的《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概述,请根据要求填空。
这是一场让孩子们渴盼的盛事,“我”往往伸着脖颈,等候多时,却只是匆匆一眼;这是一场让人痴念的盛事,“我”宁愿生一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却终于没有机会。
这场充满民俗风情的“盛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_,这些情境出现在《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_》里,这组散文最初以《______________》为总题目陆续发表。
7.名著阅读。
(1)在这部散文集中,鲁迅写了两位对他有深刻影响的老师。一位是_________________,另一位是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朝花夕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B.《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C.《无常》一文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D.《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既纯朴善良,但在某些方面又颇为愚味。
8.《朝花夕拾》中的人物你都熟悉吗?下面的话语分别是谁说的?请在后面填写人物的名字。
(1)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___________)
(2)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___________)
(3)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___________)
(4)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朝花夕拾》选段,完成相关题目。
| 选段(一) | 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贝,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
| 选段(二) | 哦,原来世界上竟然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第、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葛也出来了。 |
| 选段(三) |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如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
选段(一)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段(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荡寇志》 B.《山海经》 C.《天演论》 D.《进化论》
(2)在选段(三)提到,鲁迅先生受“他”的激励,“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此处的“他”是谁?在《朝花夕拾》这本书中,你觉得“正人君子”们最“深恶痛疾”的可能是书中的哪一篇?并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
1.《二十四孝图》封建孝道小学生粗粗的《儿童世界》与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卧冰求鲤 ,郭巨埋儿、老莱娱亲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旧中国儿童的可怜。
2.躲避流言和中伤水师学堂英文汉文矿路学堂《天演论》
3.活无常死无常白无常民间传说 。
4.百草园无常收集图书描绣像。《 24孝图 》《山海经 》长辈馈赠 长妈妈送的 。
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 》《 无常》《 父亲的病 》《 琐记》《藤野先生 》阿长、藤野先生 ,范爱农 。
6.⑴( 范爱农 )⑵( 藤野先生 )⑶( 寿镜吾先生 )⑷(陈莲河)⑸( 阿长 )⑹(衍太太 )
1.(1)喜欢隐鼠,把它当宠物,希望能变成“墨猴”;喜欢看迎神赛会,尤其喜爱看白无常的表演。 (2)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2.① 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五猖会》 温馨的回忆: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吡吡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示例三:《无常》一文中无常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阳半刻。
理性的批判: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去看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示例三:《无常》一文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
3.(1)寿镜吾(寿怀鉴) (2)《无常》 (3)B (4)①狗·猫·鼠 ②表达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4.(1)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2)范爱农虽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他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比如,他无法像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最后自杀。所以在他身上有着懦弱、妥协的特点。
5.(1)《五猖会》; 尽快完成父亲的背书任务,和家人去看五猖会。 (2)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严厉且迂腐; 《父亲的病》; 讽刺庸医误人、世态炎凉。
6.迎神赛会 五猖会 旧事重提
7. 二十四孝图 寿镜吾先生 藤野先生 C
8.(1)衍太太 (2)范爱农 (3)阿长(长妈妈) (4)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郞)
9.(1)B C
(2)《狗•猫•鼠》理由:这篇文章以动物写人,表面上写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