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州廖家沟特大桥
预应力连续梁悬拼法施工
撰写人:康瑜德
铁 道 部 大 桥 局 四 桥 处
一 九 九 三 年 五 月
前言
一、块件预制
(一)预制场地的选择
(二)块件的预制方法
二、块件装船运输
(一)块件吊离制梁台座前的准备工作
(二)块件整修
(三)块件的装船及浮运
三、悬拼吊架及作业程序
(一)悬拼吊架
(二)块件拼装作业程序
四、块件拼装的接缝处理及预施应力
(一)湿接缝
(二)环氧树脂接缝
(三)预施应力及体系转换
(四)胶接缝的预施应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五、块件拼装位置的控制
六、悬拼施工中的几个问题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拼法施工
前言:
扬州一级公路西段廖家沟特大桥,跨越扬州地区最大的排洪入江水道廖家沟河上,其上游4公里左右为万福闸,下游直通长江。上部跨径组成(从扬州至江都):90*30m+45m+3*70m+45m+7*30m。大桥全长786.90m,净宽23m,分上下行两座桥。主桥结构形式为五孔一联悬拼双向(纵向和竖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最大跨径为70m,主跨全长为300m,两端边跨共16孔,为30m跨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下部主孔为钻孔灌注桩承台基础,边孔为钻孔灌注桩双柱式基础。
箱梁截面形式采用单箱单室,上、下行箱梁之间设简支盖板连接(即分隔带)。
箱梁顶宽11m,底宽6m,支点处梁高4m,跨中和边跨支点处梁高2m,其间梁底以二次抛物线连接。现浇边跨直线段长11.4m,跨中合龙段长2m,边跨合龙段长1m,在支点与跨中处设置横隔板,上、下行两箱梁之间无隔板。
箱梁为双向预应力:纵向预应力钢叔管道直径为5厘米,24丝φ5高强度钢丝束(无衬管)采用钢质锥形锚具(弗式锚)锚固。用TC-85型三作用千斤顶对称张拉,锚下控制应力σk=0.75Ryb=1200Mpa,即每束钢束控制张拉力为565KN,锚塞顶压力为280~300KN。竖向预应力箱梁采用扎丝锚体系锚固,钢筋直径为φ25,45号钢,张拉控制应力σk=0.9Ryb=477Mpa,即每根钢筋控制张拉力234KN。
9#墩至14#墩5孔主跨的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箱梁,采用悬臂拼装法施工。
悬拼施工主要分为:块件预制、装船运输、拼装等三个工序,其中块件预制包括1~4#块的竖向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及其管道压浆。拼装包括起吊、涂胶、定位、穿预应力钢束、张拉纵竖向预应力钢束、钢筋及其孔道压浆等。现将施工工艺分别介绍如下:
一、块件预制
本桥实为平行并列的两座大桥,全桥共有8个箱梁“T”构,(10#~13#墩),每个“T”构由23块箱梁块组成(包括0#块),如下图所示。
(一)预制场地的选择
预制场地的选择考虑了如下几个问题:
1.块件起重方式及其设备的技术性能;
2.便于块件吊离台座、堆放、装船;
3.便于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制材料的运输;
4.设置预制台座的材料较省。
本桥的箱梁块件采用600KN龙门吊机,并通过栈桥实现梁块下河装船。由于梁场场地比较紧张,梁块按三层堆放。龙门吊机和栈桥配合使用,使梁块的下河装船十分方便。
(二)块件的预制方法
各墩“T”构每侧悬臂长度34m(从0#块中心算起),梁高4m~2m,由11个块件组成,块件长2.5m~3.0m,每块砼数量为18.6m3~15.6m3,其中在0#块与1#块之间设置了20cm宽的湿接缝,0#块于墩顶就地浇注。
悬拼的块件要求在拼装时接缝密贴,为此采用了长线台座逐块连续浇注的施工方法。
1.浇注顺序:按梁高到梁低的顺序逐块浇注,1~4#块共用一套钢模(包括内模),5~8#块共用一套钢模,9~11块共用一套外模,内模各采用一套木模。
当4#块预制完毕后,1#块和2#块即可吊离台座,继续预制下一个“T”构的1#块,其余如此类推,这样可以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生产效率。
2.制孔方式:纵向预应力孔道制孔采用外径φ55mm的胶管,块件间的孔道衔接,既要保证拼装时孔道畅通,又要保证水泥浆不至流入前一块件的孔道内。为此,将胶管的一端用扎丝扎细,插入前一块件的孔道内约150~200mm,胶管内用φ20~φ22的圆钢作为芯棒,以增强胶管的刚度。
竖向预应力孔道采用内径φ内=36mm的高频管制孔,竖向预应力粗筋事先安装于高频管内,高频管两端与焊于支承垫板上的承插管连接,接头处用胶布包好,防止水泥浆渗入高频管内。
3.浇注方法:一次全断面整体浇注,先浇注底板砼,接着浇注两侧腹板砼,最后浇注顶板砼。底板、顶板砼的陷度为5~7cm,腹板砼陷度为7~9cm。
二、块件装船运输
(一)块件吊离制梁台座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
1.对预埋测点进行高程测量,并对整个预制段的所有块件的纵向、横向用墨斗弹线,以便拼装时控制位置,箱梁块接缝面的顶板、腹板上还设置了剪力键,以保证对位时精确无误。
2.块件编号。
3.检查砼强度,是否具有吊离台座的条件。
4.检查龙门吊机及其他机具设备。
5.准备块件堆放场地。
(二)块件整修
由于预制过程中某些缺陷,使块件产生了一些疵病,位保证悬拼顺利进行,拼装前必须对所有块件进行如下整修工作:
1.按胶拼面的处理要求将胶拼面处理干净。
2.对湿接缝截面进行凿毛处理。
3用φ46mm通孔器检查孔道是否阻塞变形,并进行处理。
4.检查各锚头垫板是否与孔道垂直,否则,在锚头垫板上加焊楔行垫板纠正。
(三)块件的装船及浮运
本桥箱梁预制块件的重量为48.5t~39.5t,梁高为3.88m~2.00m,块件长度1~4#块为2.5m,5~11#块为3.0m,由于块件高度较小,稳定系数较大,因此块件在装船浮运时,稳定性是足够的。浮运梁块的船只载重量为150~200t,为降低重心,梁块置于船舱内,并在底部垫三角楔块,使梁块保持水平。
块件装船系采用预制场的龙门吊机从堆放点起吊,并负荷运行至下河码头的栈桥上装船。
由于廖家沟上游有万福闸,河水流速较小,水面也较平静,浮运船能依靠自身动力,较平稳地将梁块浮运至悬拼地点。
三、悬拼吊架及作业程序
(一)悬拼吊点
1.吊架构造
吊架在拼装1#块和2#块时,为锚于墩顶0#块顶面的双悬臂吊机。如图2所示。
当拼装3#块及以后的块件时,即将双悬臂吊机拆开改装为两个的吊架,如图3所示。
悬拼吊架由纵向主桁架、横向起重扁担、平衡重及锚固装置、起重机构、走移机构、吊篮工作平台等部分组成。吊架用万能杆件和型钢拼装,其最大起重量为500KN。
(1)纵向主桁架:是吊架的主要承重部分,桁架用万能杆件和[30槽钢拼制而成,共四片桁架,各片之间设横向联结系连成整体。
(2)横向起重扁担:由I55和[30以及∠100组拼而成,其上安装一组苏式定滑轮组,用于起吊梁块 ,该扁担通过两个10t的倒链,可以在主桁上顺桥向来回滑动。
(3)平衡重及锚固装置:其目的是保持主桁架的平衡,防止吊架倾覆翻转。拼装1#~2#块件,不设平衡重,而用8根φ35的锚固杆,将主桁架锚固在0#块的竖向预应力粗筋上,拼装3#~11#块件时,双悬臂吊架分成两个单悬臂吊架,每个单悬臂吊架分别采用1个浇满水的、重量为23t的浮箱作为平衡重,还分别用4根φ35的锚筋将主桁架锚固于已拼好梁块的竖向预应力筋上,防止吊架倾覆。
(4)起重机构:每个吊点由2个苏式五轮滑车组组成,用一台7.5t卷扬机带动。
(5)走移机构:吊架整体纵移采用两组8米长的钢轨作下滑道,主桁底部设上滑道,上下滑道间涂黄油,用两台10t倒链拖动,横向起重扁担的走行,采用扁担直接在主桁上滑移(涂黄油),由两台10t倒链拖动。
(6)吊篮工作平台:供穿束、张拉、压浆人员工作之用。它悬挂在主桁架的前端。
2.吊架拼装与改装
吊架的拼装程序如下:
(1)将吊架分成对称的两组(每组各2片),并在岸上分别预拼好。
(2)在0#块顶部按设计位置布置纵向主桁架的四个支点。
(3)将两组主桁架浮运至墩下,每组主桁架重约20t左右,合用两台水上TMK吊机将其吊上0#块顶部,两组主桁架就位后,立即拼装横向联结系。
(4)吊架锚固于0#块顶部,并在其上安装横向起重扁担。
(5)安装电动卷扬机(2台7.5t卷扬机)和滑车组。
(6)安装吊篮工作平台。
经上述安装后的吊架即可进行悬拼工作了。每侧拼完2#块后,将吊架进行如下改装:
(1)起重扁担内移至支点附近,并设置好平衡重。
(2)在主桁架底部设置滑道,并涂上黄油,准备好拖拉主桁架的倒链(10t倒链)。
(3)沿主桁架中部拆开分离。
这时吊架改装成了两个的悬臂吊架,用于分别吊装两侧的块件(3~11块)。
3、吊架的移动
块件拼装及预施应力后,在拼装下一块件前,吊架需进行前移,具体步骤如下:
(1)将起重扁担内移至支点附近并松开锚固杆。
(2)用50t千斤顶将吊架稍稍顶起,将下滑道前移2.5m或3.5m。
(3)吊架前移采用2台10吨的手拉倒链,在下滑道前端设置反力点,倒链连接于反力点与主桁架前支点的牵引鼻之间。
(4)收紧倒链,实现吊架前移。
(5)吊架定位对中。
(6)安装限位装置,固定锚杆,并前移起重扁担,准备下一块件的拼装。
(二)块件拼装作业程序
1.湿接缝块件拼装作业程序
(1)驳船浮运1#块至桥下预定位置,并将驳船靠泊稳定。
(2)挂好吊点后,两侧块件同时起吊,块件吊离驳船20cm左右后即可停止提升,检查起重设备是否工作正常,当确认一切安全可靠后即可撤走驳船,将块件继续提升至拼装高度。
(3)移动横向起重扁担,使1#块与0#块靠拢,初步进行定位检查,检查缝宽(设计为20cm),核对孔道对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正式定位后,焊接湿接缝定位撑块,并安装湿接缝制孔胶管、钢筋、模板等。
(5)张拉临时束后,浇注湿接缝砼。
(6)待砼强度达到40号后,进行全面预施应力。
2.胶接缝块件拼装作业程序
除1#块外,其余块件接缝均为胶接缝 ,拼装作业程序如下:
(1)、(2)同湿接缝拼装。
(3)将块件起吊至拼装高度进行试拼,初步定位,检查块件的标高,中线以及孔道接头并进行处理。
(4)将块件移开,在接缝面涂环氧树脂。
(5)块件靠拢,正式定位。
(6)张拉临时束(吨位为设计吨位的60%),保温12~24小时后,进行正式预应力张拉。
四、块件拼装的接缝处理及预施应力
(一)湿接缝
本桥悬拼“T”构中,仅在0#块与1#块之间设置了缝宽为20厘米的湿接缝,其作用是便于1#块的拼装定位,保证现浇0#块与预制1#块之间的接缝密贴。
湿接缝砼标号与梁体砼标号相同(50号),并掺入膨胀剂以消除砼收缩裂缝,保证接缝质量。
(二)环氧树脂胶接缝
1.胶接缝的作用及影响胶接缝强度的因素:
①提高悬拼块件间接缝的抗剪能力,改善接缝处的应力传递。
②使接缝能承受拉力,提高抗裂性。
③增强悬臂的的整体性等。
胶接缝的强度除和选用的胶结材料及其配合比有关外,还和胶接缝的施工操作工艺有密切关系。例如:非活性稀释剂用量过多,胶接缝施加压力不足(小于2kg/cm2),胶接面处理不佳(油脂未除去,胶合面潮湿),硬化温度不合适,作业时间超过规定等等,均能引起胶接缝强度降低,因此选择适当材料、严格施工工艺是保证胶接缝质量的关键。
2.树脂胶的材料
施工中采用的环氧树脂的材料主要是由环氧树脂粘结剂、增塑剂、稀释剂、硬化剂以及填充料等材料组成。
①环氧树脂粘结剂:采用6101低分子量树脂。
②硬化剂:根据施工操作时所需的硬化时间,选用了在常温硬化的间苯二胺。
③增塑剂:环氧树脂硬化以后,其性能较脆,为增加胶结材料的塑性,提高其抗冲击、抗弯及抗拉性能,选用二丁脂作增塑剂。
④稀释剂:在常温条件下,可降低粘度,浸润胶合剂表面,提高粘结力,增加体积容量和填充料含量,以及便于涂抹与延长使用时间。本桥选用活性稀释剂501#(环氧丙烷丁基醚),施工中还采用了非活性稀释剂丙酮来吸附涂胶面的水分。
⑤填充料:是改善胶结料的机械物理性能,满足操作要求的掺合料,施工选用了便于调整施工稠度,控制胶层厚度,提高胶缝弹性模量的水泥作为填充料,所用水泥须干燥无水,并用900孔/平方厘米的筛子过筛。
⑥辅助材料:由于环氧树脂胶结料不溶于水,因此对工具的洗刷采用丙酮或二丁脂。
3.环氧树脂胶结料的配方
环氧树脂胶结料的配方,是根据胶接缝所要求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拼装时的环境温度和所要求的操作时间而选定的。本桥在经过几十种配方试验后,选择了低温配方和高温配方各一种,如下表所示:
| 环氧树脂胶结料的低温配方(0~10℃) | |||||||
| 6101 | 涂料A-1 | 稀释剂501 | 增塑剂A-2 | 低温固化剂YH-82 | 滑石粉 | 525#水泥 | 工作时间(h) |
| 67 | 33 | 10 | 3.3 | 30 | 8 | 25 | 4 |
| 环氧树脂胶结料的高温配方(20~35℃) | |||||||
| 6101 | 二丁脂 | 简苯二胺 | 525#水泥 | 工作时间(h) | |||
| 100 | 20 | 30 | 220 | 4 | |||
4.胶接缝施工工艺
(1)准备工作
①检查入库材料的牌号、性能是否和经试验选定的材料相符。
②挑选身体健康的人员组成胶接缝施工专业队,进行施工工艺交底。
③清除箱梁胶接面的油污和石灰层(预制箱梁块时,为便于脱模,在匹配面上涂上了石灰水),并使胶接面保持干燥。
④准备好口径350mm~400mm和口径200mm的容器以及毛刷若干,以供调制和涂刷树脂胶时操作人员使用。
⑤准备防雨措施,以防天气变化影响施工质量。
⑥冬季施工,备好保温设备。
(2)拌胶程序及注意事项
①拌胶程序
先将环氧树脂与二丁脂,501#与简苯二胺,分两个容器分别拌合,其中简苯二胺需先捣碎成粉末后,再加上501#稀释剂,加热至55~60℃,搅拌稀释均匀,并使水分和气泡逸出,然后倒入前者的容器,混合搅拌,最后加水泥继续搅拌均匀为止。
②注意事项
a.严格按拌合顺序逐一称量,不准随意变动配合比。
b.拌料要均匀,加料时应边拌边加料,搅拌速度要快,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
c.搅拌时不得有杂物、水分进入,阳光不得直接照射。
d.在块件初步定位,各项涂胶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加入固化剂,以便在规定时间内操作完毕(一般为30分钟),防止硬化。
e.每次拌合的胶结料均应做好各项记录,制作试件,试件要在与实物处于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养护,以供试验检查。
f.各种容器使用后及时檫洗干净。
③涂胶工艺及注意事项
为保证在硬化前对胶接缝施加0.2Mpa的压力,因此要求涂胶操作在预定时间内完成(30分钟),同时涂胶、预施应力等各项工作必须密切配合。涂胶工艺及注意事项如下:
a.人员组织:按两个接缝同时涂胶组织,根据接缝面积,涂胶厚度、硬化时间以及每人每小时能完成的涂胶面积来确定涂胶人数。当涂胶厚度为1毫米时,每人每小时能完成2.0平方米左右。
b.操作时,先由下而上挂胶,在左右铺平,最后自上而下刮平。涂胶厚度控制为1毫米。
c.胶结料在使用过程中,要继续搅拌,以保持均匀。
d.树脂胶涂好后,在接缝面的预应力孔道上帖一块厚10mm的环行海绵垫(普通海绵),以保证预应力孔道的密封,防止孔道压浆时串浆、漏浆。
e.根据试验得知,环氧树脂胶粘料涂抹以后,需对胶缝施加0.2Mpa的压力,并且还要求在比较稳定的温度下进行硬化,特别是初始养护的温差必须严格控制。本桥在悬拼施工中,由于气温较低,我们采用了草带加蓬布覆盖的保温措施,使砼表面保持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其温度变化幅度控制在±5~10℃。
f.胶缝加压后被挤出的胶粘料要及时刮干净以免污染箱梁,影响外观。
(三)预施应力及体系转换
1.压胶束临时张拉。根据施工工艺要求,胶拼面树脂胶要求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硬化,因此需临时张拉压胶束,每个胶拼面选用6束,其中顶板4束,腹板各一束,并与胶拼面竖轴对称,每束张拉力300KN。
2.全面张拉。待环氧树脂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一般为24小时),张拉全部静定钢丝束,临时张拉的压胶束也松解重新张拉至设计吨位。张拉原则:先长后短,先边后中,先上后下,交错的原则进行。张拉质量采取应力、伸长量双控制,张拉采用分级张拉。其加载顺序如下:
0→初应力(10%σk并划线作记号)→105%σk(持荷5分钟后,测量伸长率)→σk→顶锚塞→油缸回零(测回缩量)→回油退楔。其中σk=1200Mpa,每束钢丝束的设计张拉力为565KN,分级张拉,每级5Mpa 。
3.竖向预应力张拉竖向预应力筋在箱梁预制时已安装在块件内,块件在拼装完毕后即可直接进行张拉。张拉顺序如下:
0→初应力(10%σk并划线作记号)→σk(持荷2分钟,测量伸长量)→拧紧螺帽进行锚固→卸载。
其中σk=477Mpa,每根钢筋设计张拉力为234KN,竖向预应力筋张拉时没有进行分级加载,均属直接张拉至设计吨位。
4.合龙段设置内支撑并预施应力。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在合龙段内设置钢支撑。钢支撑位置如下图所示。
安装钢支撑要求在当天气温最低时进行,支撑装好后,按设计规定张拉合龙段临时束,然后进行合龙段钢筋、砼的施工。
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张拉合龙段预应力钢丝束并进行体系转换。合龙由边孔向中孔对称进行,永久固定支座设在12#墩上。
(四)胶接缝在预施应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廖家沟大桥箱梁悬拼在预施应力过程中,出现了胶接缝下缘开口的现象,这是由于在预施应力时,箱梁截面下缘出现拉应力所致。处理办法:
(1)在箱梁底板部位用两台10t倒链拉住,抵抗预施应力时在下缘所产生的拉应力,效果良好。
(2)在箱梁底板部位有预应力孔道9通过束孔道)的截面,采用增加两道底板临时束的办法,效果良好。临时束的张拉吨位为设计吨位的60%。
由于箱梁拼接面的腹板部位设有剪力键,因此在预施应力时,梁块没出现向上滑移的现象。
五、块件拼装位置的控制
块件拼装时,必须按设计线型控制各块件末端的底面和顶面标高及桥轴向位置。本桥箱梁块件的标高控制以梁块末端底面标高作为控制对象(其中1#块需控制前后两端的底板标高)。梁块的顶板和底板两端设置骑马线,即梁块的中轴线,是梁块吊离制梁台座前统一设置的,悬拼中,用以控制桥中线。
本桥的箱梁悬拼中,标高和中线的变化难以控制,往往出现上翘和侧弯的现象,一般在拼至3#块以后,标高就是呈现偏高的趋势,且中线也偏离理论位置。当初,我们采用2~3mm厚的石棉垫块来进行调整,但效果较差,后来就干脆采用了垫铁板设置小湿接缝的办法来进行调整,通过几何计算来决定该截面上下左右的缝隙宽度,使被调整的梁块朝有利方向扭转一定角度,将标高和中线的偏差逐步调整过来。小湿接缝的施工方法与1#块、0#块之间的湿接缝施工方法相同,但因小湿接缝的宽度较小(一般5厘米左右),缝内无法浇注砼,只能浇高标号砂浆(掺膨胀剂),砂浆标号为65号,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各“T”构的设缝位置如下所述:
下行道:
10#墩“T”构,4#块与5#块之间设缝(调标高、中线)。
11#墩“T”构,6#块与7#块之间设缝(调标高、中线)。
12#墩“T”构,6#块与7#块之间设缝(调标高、中线)。
13#墩“T”构,仅扬州岸5#块与6#块之间设缝(调标高、中线)。
上行道:
10#墩“T”构,7#块与8#块之间设缝(调标高、中线)。
11#墩“T”构,7#块与8#块之间设缝(调标高、中线)。
12#墩“T”构,5#块与6#块之间、7#块与8#块之间设缝(调标高、中线)。
13#墩“T”构,6#块与7#块之间设缝(调标高、中线)。
六、悬拼施工中的几个问题
(一)由于缺乏经验,箱梁块在预制时没有很好的在梁块上设置标高测量标志,因此在悬拼中控制标高时,只能以梁块底板的底面为基础,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较大的偏差。
(二)为调整悬臂端的标高和中线误差而设置的施接缝,由于缝较窄,在往里浇砂浆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密实度不均匀地现象,因而对截面受力有一定影响。
(三)在进行预应力孔道压浆时,拼接面处仍出现了串浆漏浆现象,但在悬臂完毕后,对压浆不密实地孔作了补浆处理。
(四)从设计地角度来看,箱梁悬臂拼装的施工方法是有其优越性的,但从施工方面来讲,要保证良好的接缝质量和密实的孔道压浆质量,难度很大,而且梁部的结构线形也不好掌握。
悬拼中的有关标高数据及有关附图见后面的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