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初三物理中考专题训练:压强(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8:44:20
文档

初三物理中考专题训练:压强(含答案)

专题训练:压强一、选择题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华同学尝试估测了与自己身体相关的一些物理量,其中不合理的是()A.脉搏跳动约为68次/sB.质量约为50kgC.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103kg/m3D.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2.如图a、b、c是盛水容器中深度不同的三处位置,其中压强最大的是()A.a点B.b点C.c点D.一样大3.(多选)如图所示,其对应判断正确的是()A.图甲中,用恒定不变的拉力F沿斜面匀速向上拉木块,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用图
推荐度:
导读专题训练:压强一、选择题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华同学尝试估测了与自己身体相关的一些物理量,其中不合理的是()A.脉搏跳动约为68次/sB.质量约为50kgC.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103kg/m3D.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2.如图a、b、c是盛水容器中深度不同的三处位置,其中压强最大的是()A.a点B.b点C.c点D.一样大3.(多选)如图所示,其对应判断正确的是()A.图甲中,用恒定不变的拉力F沿斜面匀速向上拉木块,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用图
专题训练:压强

一、选择题

1. “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华同学尝试估测了与自己身体相关的一些物理量,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脉搏跳动约为68次/s

B.质量约为50 kg

C.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103 kg/m3

D.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 Pa

2. 如图a、b、c是盛水容器中深度不同的三处位置,其中压强最大的是(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一样大

      

3. (多选)如图所示,其对应判断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用恒定不变的拉力F沿斜面匀速向上拉木块,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用图像①表示

B.图乙所示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在阻力与阻力臂一定时,测出多组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其F1-l1的关系可用图像②表示

C.图丙中,往量杯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的过程中,量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可用图像③表示

D.图丁中,弹簧测力计下挂一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之间的关系可用图像④表示

4. 海权握,国则兴.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是实现的有力保障,潜水艇是海军的战略重器.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某舰队的“强国号”潜水艇在海中悬浮、上浮、漂浮的训练过程.下列对此潜艇分析正确的是(  )

A. 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变大

B. 悬浮和漂浮时所受的浮力相等

C. 漂浮时排开的海水所受的重力最小

D. 漂浮时潜艇底部所受海水压强最大

    

5. 水平桌面上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将体积相等的A、B两个正方体分别放到两个容器中,物体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中的液面相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B.甲、乙两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C.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D.将物体A分别放到甲、乙两个容器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相等

6. 如图所示,把体积为300 cm3、密度为0.8×103 kg/m3的木块浸没在水中后放手,木块先上浮,最终漂浮于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  )

A.木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3 N

B.木块上浮过程中,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

C.木块浸没与木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样大

D.与木块漂浮时相比,木块浸没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较大

7. 现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盛有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把一个鸡蛋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的情形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浮和F乙浮,两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是F甲和F乙,压强分别是p甲和p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F甲浮F乙浮 F甲C. F甲浮=F乙浮 F甲>F乙 p甲>p乙  D. F甲浮=F乙浮 F甲p乙 

    

8. 容器内盛有液体,在一试管里放一小球后,浮在液面上,如图所示。现将小球取出放入液体中,试管仍浮在液面上,则    (  )

A.液面下降    

B.液面上升

C.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不变    

D.试管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小

二、填空题

9. 一摞物理作业本共有n(n约为50)本,放在水平桌面上, 如图所示.要测出这摞作业本对桌面的压强,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这摞作业本重约为________(选填序号);

a. 2 N          b. 20 N         c. 100 N

(2)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叙述测量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业本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7 N,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1 m2,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    Pa;竖直切除该物体右侧的阴影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会    ,桌面受到的压力会    。(后两空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1. 小明在站台等候公共汽车,突然听到同班同学小红在叫他,但是他没有看到小红,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的,叫他的声音是小红声带________产生的;此时他看到一辆汽车疾驰向东而去,随后路边的落叶向路中飘去,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站台在向________运动;落叶向路中飘去是由于汽车疾驰而过路中间的空气流速加快,气压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路边的落叶才飘向路中.

12. 14年,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的值;如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银,水银在A点产生的压强为________Pa(ρ水银=13.6×103 kg/m3).

13.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    (选填“>”“=”或“<”)p乙。 

14. 质量为100 g、底面积为20 cm2的密闭圆台薄壁容器中盛有500 g水。将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容器内水深h为20 c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a。现把它倒置过来,如图乙所示,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后四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 N/kg) 

15. 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可以判断出,甲液体的密度    乙液体的密度,甲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乙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16. 物理知识是对自然现象的概括和总结,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和技术当中.请联系表中的相关内容填写表中空格.

自然现象物理知识实际应用
物体具有惯性跳远时利用助

跑提高成绩

雄鹰展开翅膀在空中滑翔飞机的机翼
水沸腾时水蒸气冲起壶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7. 将同一小球分别放在甲、乙、丙三种液体中,静止时,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在乙液体中悬浮,在丙液体中沉底,如图所示。根据条件比较以下物理量的关系:

(1)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      。 

(2)小球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关系:       。 

(3)小球排开液体质量的关系:                    。 

(4)三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              。 

(5)三个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关系:                。 

18.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正方体金属块甲和乙,其密度为3×103 kg/m3,它们的棱长之比为1∶5,甲的边长为0.1 m,则甲和乙的质量之比m甲∶m乙=    ,甲对地面的压强p=    Pa,若乙沿竖直方向切割一部分叠放在甲的正上方,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乙切去的厚度为Δd=    cm。(g取10 N/kg) 

三、实验题

19. 小明利用气球做了几个物理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要使两个气球靠近,应用吸管对准________点(选填“A”、“B”或“C”)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

(2)如图乙所示,将气球皮迅速拉长后,立即贴至额头上,额头感觉到气球变热,此现象说明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松开封气球口的夹子,气球向右运动.

①使气球向右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②以吸管为参照物,铁架台是________的;

③此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_(填字母).

A.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D. 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20. 小明与同学们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 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实验步骤如下:

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 N。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 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    。 

(2)此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是    cm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强是    Pa。 

(3)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很大,对此小明与同学们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小红对小明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 N”这一实验步骤,小红这样做的理由是                                                                                       。 

四、解答题

21. 为提高车辆通行量,福州交警在市区一些道路某些时段推广“绿波通行”,即车辆在绿波路段以如图所示的50 km/h~55 km/h范围内行驶,一路绿灯.在绿波时段,质量是1.2×103 kg的汽车,经过绿波路段上相距2.7×103 m的两个路口,用时180 s.问:

(1)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是否“绿波通行”?

(2)若汽车在这段距离内行驶的牵引力保持3 000 N不变,则汽车的输出功率是多少?

(3)若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0.6 m2,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g取10 N/kg)?

22. 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安全、节能、环保等特点,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保温储水箱储水120 kg,集热管长1.8 m,内底部到储水箱中水面的高度为1.5 m. 若某地太阳光照射的时间为平均每天5 h,太阳能辐射到集热管上的平均功率为3.5×103 W.求:[c水=4.2×103 J/(kg·℃),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1)水对集热管内底部的压强.

(2)当储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2.52×107 J时,水升高的温度.

(3)若该太阳能集热管5 h接收的热量全部用来驱动一辆电动汽车,电动汽车质量为500 kg,运行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车重的0.02倍,可供该电动汽车以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多少小时?

专题训练:压强-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A 【解析】脉搏跳动约为68 次/min,而不是68 次/s,A选项不合理;中学生的质量大约在50 kg左右,B选项是合理的;人的平均密度比水的密度稍大些,但比海水的密度又小,C选项是合理的;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 N,站立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330 cm2,故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 Pa,D选项合理.故选A.

2. 【答案】C 【解析】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在同种液体中,液体的深度越大,压强越大,则pc>pb>pa,故C正确.

3. 【答案】ABD

4. 【答案】C 【解析】

5. 【答案】B

6. 【答案】D [解析]木块的质量m=ρV=0.8 g/cm3×300 cm3=240 g=0.24 kg,木块的重力G=mg=0.24 kg×10 N/kg=2.4 N。木块漂浮,则浮力F浮=G=2.4 N,故A错误。木块上浮过程中,露出水面前,水的密度一定,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F浮=ρ液V排g可知,其所受浮力不变,故B错误。木块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大于木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所以,木块浸没时水的深度大于木块漂浮时水的深度,由p=ρgh可知,木块浸没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木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容器的底面积不变,F压=pS,则木块浸没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木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故C错误、D正确。

7. 【答案】C 【解析】(1)鸡蛋漂浮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鸡蛋悬浮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也等于鸡蛋重力;所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大小相等,即:F甲浮=F乙浮;(2)鸡蛋漂浮在甲杯中,即甲液体密度大于鸡蛋密度;鸡蛋悬浮在乙杯中,即乙液体密度等于鸡蛋密度,故ρ甲>ρ乙;鸡蛋在甲杯中漂浮,甲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G鸡蛋+G甲液体=G鸡蛋+m甲液体g=G鸡蛋+ρ甲Vg,鸡蛋在乙杯液体中悬浮,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乙=G鸡蛋+G乙液体=G鸡蛋+m乙液体g=G鸡蛋+ρ乙Vg,因为ρ甲>ρ乙, V相同,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3)因为容器相同、容器底面积相同,由压强公式p=,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即:p甲>p乙.综上分析, A、B、D错误,C正确.故选C.

8. 【答案】D [解析]由于小球的密度未知,则将小球取出放入液体中后,小球可能漂浮,可能悬浮,也可能沉底,则液面高度可能不变,也可能下降,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可能不变,也可能下降。将小球取出后,试管仍漂浮,试管受到的浮力变小,则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浸入液体中的深度变小,则根据p=ρgh可知,试管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小,故选D。

二、填空题

9. 【答案】(1)b (2)天平;刻度尺 (3)用天平测出这摞作业本的质量m,用刻度尺测出作业本的长度l和宽度d,然后用公式计算出压强 (4)p= 【解析】(1)每本作业本重约40 g,所以这摞作业本重约G=50×0.04 kg×10 N/kg=20 N;(2)作业本对桌面的压强p==.故需要刻度尺和天平.

10. 【答案】700 变小 变小

11. 【答案】音色 振动 西 变小 

12. 【答案】托里拆利 1.36×104 

13. 【答案】<

14. 【答案】2000 3000 变小 变大 不变 变小

15. 【答案】大于 大于

16. 【答案】刹车时人向前倾 流体流速大处压强小 热机

【解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具有惯性的自然现象有:离弦的箭继续飞行、刹车时人向前倾倒、用力拍打刚晒过的被子除灰尘等;鹰翅膀上表面附近的空气流速大于下表面附近的空气流速,由流体流速大处压强小可知,上表面气体的压强小于下表面气体的压强,翅膀上下方所受到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应用:热机.

17. 【答案】(1)ρ甲>ρ乙>ρ丙

(2)F浮甲=F浮乙>F浮丙

(3)m排甲=m排乙>m排丙

(4)p甲>p乙>p丙

(5)p'甲>p'乙>p'丙

18. 【答案】1∶125 3×103 1.6

[解析]由题知,甲、乙棱长之比为L甲∶L乙=1∶5,可得其体积之比==,因为金属块甲和乙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所以其密度相同,设为ρ,则其质量之比m甲∶m乙==1∶125。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ρgh,则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ρgh甲=3×103 kg/m3×10 N/kg×0.1 m=3×103 Pa。因乙沿竖直方向切割一部分叠放在甲的正上方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因p甲'==+=ρgL甲+=ρgL甲+g=ρgL甲+g=ρgL甲+25ρΔdg,

乙仍然为柱体,则p乙'=ρgL乙=5ρgL甲,

所以ρgL甲+25ρΔdg=5ρgL甲,

则Δd=L甲=×0.1 m=0.016 m=1.6 cm。

三、实验题

19. 【答案】(1)B (2)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3)①空气 ②运动

③A、B、D 【解析】(1)气体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要是两气球向中间靠近,就是要让中间空气流动快,所以要对着中间吹气,即对着B点吹气;(2)拉长气球皮,对气球皮做功,气球皮内能增大;(3)①松开左边的夹子,球内空气给外边空气一个向左的推力,外面空气就给球一个向右的推力,所以球就会向右运动,施力物体是外面的空气;②以吸管为参照物,铁架台的位置在不断地改变,所以铁架台是运动的;③球内气体给外面气体一个向左的力,球外气体就给球一个向右的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正确;球受到了外面空气向右的推力,它就由静止变成向右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正确;这个现象与气体流速无关,C错误;球内气体向外喷出,内能减少,球的机械能增加,说明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D正确.

20. 【答案】(1)刻度尺

(2)0.625 1.2×105

(3)B

(4)由二力平衡原理测量出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

[解析](2)由题可知,注射器容积V=2.5 mL=2.5 cm3,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4 cm,因为注射器为圆柱体,故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0.625 cm2。实验时,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是为了排出注射器中的空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7.5 N,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故实验测得的大气压强p===1.2×105 Pa。

(3)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和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都会使注射器筒内有空气,从而导致拉力变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没有读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会导致测量值小于真实值,也可能会导致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会导致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故选B。

(4)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取下橡皮帽后,对于活塞来说,左侧和右侧受到的气体压强相等,所以与拉力相平衡的不再是大气压产生的压力,而是活塞与筒壁的摩擦力,所以小红的这一实验步骤,由二力平衡原理可测量出摩擦力的大小,可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

四、解答题

21. 【答案】

解:(1)v===15 m/s=54 km/h

因为50 km/h<54 km/h<55 km/h

所以汽车是“绿波通行”

(2)P=Fv=3 000 N×15 m/s=4.5×104 W

(3)因为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所以F压=G=mg=1.2×103 kg×10 N/kg=1.2×104 N

p===2×104 Pa

22. 【答案】

 解:(1)水对集热管内底部的压强是:p=ρgh=1.0×103 kg/m3×10 N/kg×1.5 m=1.5×104 Pa;

(2)由Q吸=cmΔt可得,水升高的温度

Δt===50 ℃;

(3)t=5 h=1.8×104 s,则集热管5h吸收的热量是Q吸=Pt=3.5×103 W×1.8×104 s=6.3×107 J,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驱动电动车,则电动车获得能量W=Q吸=6.3×107 J,电动汽车的重力为G=mg=500 kg×10 N/kg=5×103 N,运行过程受到的平均阻力为f=0.02 G=0.02×5×103 N=100 N ,当电动车匀速行驶时,电动车受力平衡,则牵引力F=f=100 N ,则电动车通过的距离为s===6.3×105 m=630 km,则电动车行驶的时间是t===17.5 h 

文档

初三物理中考专题训练:压强(含答案)

专题训练:压强一、选择题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华同学尝试估测了与自己身体相关的一些物理量,其中不合理的是()A.脉搏跳动约为68次/sB.质量约为50kgC.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103kg/m3D.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2.如图a、b、c是盛水容器中深度不同的三处位置,其中压强最大的是()A.a点B.b点C.c点D.一样大3.(多选)如图所示,其对应判断正确的是()A.图甲中,用恒定不变的拉力F沿斜面匀速向上拉木块,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用图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