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名称:非线性编辑(After effect)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职业能力必修课
适用专业:影视动画专业
学 时:90
学 分:5
一、课程的性质
该课程的是影视动画专业职业能力必修课程,影视后期非线性编辑能力是我院影视动画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学习该课程是对前期三维动画课程与DV影视制作课程的补充与完善,是学生完成影视作品创作的必备知识。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影视专题与广告后期制作,动画片剪辑与特效制作的能力,能直接胜任影视与动画行业的影视后期非线性剪辑与后期特效制作之职。在影视动画专业课程体系中该课处于教学链条的末端,是影视作品完成的最后阶段,通过对前面各个模块的学习,学生把前面教学所做的作业素材进行串接、剪辑、特效处理最终完成个人作品。
二、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思路:主要针对动画片编辑与后期特效制作以及影视专题与广告后期制作的企业职位需求而设计,首先让学生欣赏优秀影片片段,讲解后期制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后期制作的兴趣,然后详细讲解制作软件的应用并在课堂中运用所学软件知识对影片进行编辑和制作一些电影中出现的特技效果。
课程设置的依据:影视动画专业的设置面向当今以及今后10年中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需要,动漫、游戏等创意产业是该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三维动画设计
(3DSMAX)”这门课是该产业中应用非常广泛的基础工具。
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内容确定主要依据动画实践的总结。我院动画专业发展经历了筹备、探索、启动等阶段,伴随着各个阶段的教学实践,教学内容从繁冗到精简、从面面俱到到择木建梁,走过了一条逐渐成熟之路。
课程内容编排的思路:本着理论以够用为度的准绳,本课程被设计成一门三维动画实战基础课程,所有教学内容的编排紧紧围绕其后的动画短片制作的中心任务,需要的讲,不需要的不讲,三维动画软件虽然功能强大命令众多,但实现唯一目的教学内容可以做到精简实用。
课时安排说明等内容:总课时设计成180学时,按照精简实用的思路完成软件教学应该是够用的。但熟练使用却还欠火候,所以后续跟上3周的软件实训课和4周的顶岗动画短片制作专题实践。当然,课时也许还是需要调整,保留后续调整的可能。
三、课程目标
总体课程目标:使学生形成三维动画短片镜头动画制作基础能力,奠定继续提高的基础。
具体能力目标:
●参与动画短片制作团队合作
●完成动画短片镜头制作
●建模能力
●角色贴图能力
●角色动画关键帧制作能力
●环境氛围把握力
●团队合作的工作意识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课程内容的确定经过一个发展的过程,早期按照软件功能教学,讲授的内容多、繁、杂,很多所讲软件功能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几乎不可能使用,而一定需要用到的功能讲授与训练的时间又不足。
目前课程讲授内容选择紧紧围绕工作实际需求,力求简单实用,恰到好处。
| 序号 | 教学内容 (工作任务、教学单元或模块) | 知识内容与要求 | 技能内容与要求 | 参考课时 |
| 1 | 三维虚拟空间概念建立 | 3DSMAX造型空间认识 软件概念认识 | 能控制3DSMAX空间 能操作3DSMAX软件 能制作基本造型体 能修改基本造型体 能变换对象 | 10 |
| 2 | 建立模型 | 重点讲解低多边形建模造型功能 其他建模功能(一带而过) | 能建立角色 能建立道具 能建立场景 | 60 |
| 3 | 角色贴图 | 基础材质 贴图类型 UV展开 贴图绘制 | 能建立标准材质 能建立位图贴图 能建立程序贴图 能使用包裹式坐标 能展开角色贴图坐标 能绘制角色贴图 | 10 |
| 4 | 角色动画制作 | CS模块 骨骼装配 动画关键帧制作 动画调整 | 能建立二足角色骨骼 能调整二足角色骨骼 能装配二足角色骨骼 能制作角色动画 能调整角色动画 能利用动作捕捉数据 能调整动作捕捉数据 | 80 |
| 5 | 灯光环境 | 标准灯光 物理灯光(可选) 灯光渲染插件(可选) | 能营造动画环境 能确定色彩氛围 能使用物理灯光(可选) 能使用灯光渲染插件(可选) | 10 |
| 6 | 镜头渲染 | 渲染参数 网络渲染 | 能确定动画输出分辨率 能确定输出格式 能分元素或分层渲染 能网络渲染 | 10 |
1.教材选用或编写建议
●3DSMAX教材繁多,鱼龙混杂,在为学生选择教材是要认真负责;
2.教学方法建议
大型软件,学习困难,容易忘记,所以建议采用:
●在工作允许的情况下,只讲解最简单实用的内容;
●教学与课内实操间隔安排尽量合理,最多20分钟一个断点,保证练习量;
●在最短时间内让学生自己制作出一个角色造型,激发后续学习兴趣;
●以动画短片制作项目为主线开展,一切以动画短片制作为中心。
3.教学评价建议
学业评价建议不考软件功能,注重学习态度及作业、作品质量;
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核心课程,建议尽早建设成为精品课程以整合资源;
●有关资源开发应该可以作为一个科研课题展开;
5.其它说明
以上为临时指导性建议,鉴于水平所限随时保留修改提高可能。
六、编制说明
1. 本课程标准由影视动画教研室许志欣、刘远君、邓玉飚、陈振卓、荣琪明、江俊霖、陈月娥老师在关俊良教授指导下合作开发。
2. 执笔:许志欣
3. 审核:
4. 时间: 2008年12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