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科 | 高中体育 |
| 教学课例名称 | 《足球运动》 |
| 教材分析 | 足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强、竞争激烈的运动项目,它具有参与人数多、场地大、比赛时间长、技术复杂、战术多样等特点。这节课的主教材是“足球——脚内侧传球”,脚内侧传球是足球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观察判断能力,增强配合意识,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协调、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也有促进作用,并且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有积极的影响。脚内侧传球,是足球比赛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传球方式,常用于近距离传球和射门。本课让学生认识体验足球的基础上,运用了游戏、比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运动兴趣 教学重点:脚内侧传球的动作技术。 教学难点:脚内侧传球的方向和力量 |
| 教学目标 | 1.明确脚内侧传球技术动作,90%以上学生基本掌握脚内侧传球方法和要领; 2.提高心肺耐力、速度、灵敏性、协调性等素质和身体对球控制支配能力; 3.提高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
| 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高中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但对于足球运动,特别是女生,基本上没有基础,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脚内侧传球的支撑站位、击球部位、出球方向和用力大小等技能,让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的运动表象,以游戏的形式增强学生的练习兴趣,以比赛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传球的判断能力及准确性。 |
|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结合新形式下的校园体育发展理念,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足球运动的技能、培养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意识为目标,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本课以教师为主导,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探究、合作练习,以游戏性质的比赛进行辅助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本课采用主题式教学法。在课前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把学生良好的情绪带到体育课中,为上好体育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
| 教学过程 | 二、学习脚背正面运球 1.教师介绍该动作的特点和在比赛中常用于近距离传球和射门 2.观看教师动作示范。学生集体模仿练习 3.讲解动作要领 4.两人一组互换练习 5.分组练习:由各组长将本组带至指定区域进行练习 要求:由传—接—传练习(用脚底停球或脚内侧停球)到传—传练习,注意力集中,观察同伴动作,失误者做两次俯卧撑 6.两人传接球比赛,失误者两次俯卧撑 |
| 课例研究综述 | 一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以健康锻炼为指导思想,贯穿于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之中,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健康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意识。 二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主要包括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两个方面。体育知识主要有人体的生理卫生常识、体育的人文知识以及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体育技能则包括体育运动的技能、技巧以及体育评价的技能等。 三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主要有运动素质和健康素质两个内容。健康素质不仅包括身体状态的健康,还有生理及心理状态的健康,它是运动素质的基础保证,在健康素质基础上进行运动锻炼,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运动能力、更好的适应体育锻炼。 四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强烈的体育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促使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他们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意识受到文化水平、认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因素的影响。 五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体育品德反映的是个人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特征与倾向,是关于体育的道德规范。体育品德的养成可以更好的规范和指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健康的体育运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