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白酒形成对比的是,洋酒文化已经对这样一群消费者产生了巨大冲击,像占据了洋酒市场80%以上销售额的威士忌、干邑、伏特加、朗姆酒、金酒等正在和白酒争夺这批消费者。而它们采取的方式,简单而言就是时尚化、年轻化。比如从饮用方法上来说,追求个性的年轻人可能更喜欢洋酒,洋酒可以随意加冰或加其它饮料,即使兑完后只剩下一点酒味,但是这种多样性多口感的喝法更符合年轻人的饮用习惯。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也曾有一些酒以前卖得好,像法国波尔多地区的一些葡萄酒,但由于当时没有重视未来消费群的培养,导致很多年轻人感觉喝葡萄酒过时了,所以,现在也卖不过其它酒种。
中国白酒怎样才能吸引这批消费群?我们必须认识到时尚化、年轻化是中国白酒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在这方面,国内像水井坊、洋河都做了一些尝试,它们是这方面的先行者。要是五粮液、茅台等白酒行业中的大企业也用自己强大的资源去尝试一下,或许未来的收获是意想不到的。
思考之二:中国白酒国际化
中国白酒的国际化是困扰行业多年的问题,在我看来,在推动国际化的进程中,同样需要借助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力量。我们注意到,现在生活条件好的一大批“70后”、“80后”、“90后”的年轻人都会选择出国留学或工作,他们带到国外的东西应该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譬如:中国人信奉 “仁义礼智信”的精神思想,这批人对传统的、民族的东西还是有想法的,如果白酒契合了这一点,那么白酒走向国际化是不成问题的。但如果白酒企业宣传和推广的内容连他们都不信,都不能打动这批消费者,又如何实现真正的国际化?中国白酒的历史源远流长,怎样延续推广传统价值观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思考之三:名酒品牌整合之路
现在中国的名酒品牌太多了,最近的一次评酒会是在19年举行的,当时评出了17种国家名酒。如果再加上各类地方名酒以及各种方式评选出来的新名酒,数量可谓繁杂,这么多的品牌,消费者根本记不住。而威士忌、伏特加、金酒、朗姆酒,这些酒种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都是被一两个名牌占据。中国名酒的未来发展趋势,也许会是优胜劣汰,品牌会进一步减少和优化,会存在新一轮的品牌整合的机会。所以从现在开始,名酒品牌的整合之路已是摆在名酒企业面前的一道思考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