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段号: 编 号:
施工技术交底书
| 单位工程 | 隧道工程 | 分部工程 | 隧道V、IV级围岩洞身 | |||||
| 分项工程 | 隧道仰拱、二衬钢筋 | 交底日期 | 年 月 日 | |||||
| 内容: 隧道明洞、浅埋段暗洞、车行及人行交叉口地段采用C30二衬钢筋混凝土结构。初期支护闭合后,先施作仰拱钢筋,浇筑混凝土,预留足够的钢筋连接接头,再进行拱圈钢筋连接,浇筑拱圈二衬混凝土。 一、钢筋材料的要求及布置: 1、V级围岩段钢筋主筋用Φ28钢筋(间距10cm),纵向筋用Φ14钢筋(间距15cm)。勾筋用Φ10钢筋(30cm×45cm交错间隔布置)。 2、Ⅳ级围岩段钢筋主筋用Φ20钢筋(间距10cm),纵向筋用Φ14钢筋(间距15cm)。勾筋用Φ10钢筋(30cm×45cm交错间隔布置) 3、与车行横洞交叉口段钢筋主筋用Φ25钢筋(间距10cm),纵向筋用Φ16钢筋(间距15cm)。勾筋用Φ10钢筋(40cm×45cm交错间隔布置) 4、明洞钢筋主筋用Φ22钢筋(间距10cm),纵向筋用Φ14钢筋(间距15cm)。勾筋用Φ10钢筋(30cm×45cm交错间隔布置) 5、勾筋交错隔一空钩挂一个。 6、疏港隧道设计图纸二衬钢筋直径≥16mm的钢筋接头采用机械连接,根据现场实际施工中,施工难度大,且不能保证钢筋连接质量。经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几方人员现场确认,为确保二衬钢筋连接质量,经研究确定二衬钢筋接头采用焊接连接方式加工安装。 7、直径<16mm的钢筋接头采用绑扎连接,严格按照钢筋加工,焊接,绑扎,等技术规范要求施工。 8、钢筋定位筋采用I16工字钢,每5m设一榀。 二、施工顺序 仰拱钢筋——仰拱砼浇注——仰拱填充——纵、横、环向水管安装——防水板铺挂——矮边墙施工——钢筋安装(包含架立定位钢架I16工字钢)——预埋件安装(注浆孔、灭火器、消防栓等)——台车立模(包含模板上脱模剂)——二次衬砌浇注——台车脱模---场地打扫——养护—电缆沟及排水沟—路面基层 三、钢筋的焊接与绑扎接头 1、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不宜绑接。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宜采用焊接。 2、钢筋的纵向焊接应采用闪光对焊(HRB500钢筋必须采用闪光对焊)。当缺乏闪光对焊条件时,可采用手工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钢筋的交叉连接,无电阻点焊机时,可采用手工电弧焊。各种预埋件T形接头钢筋与钢板的焊接,也可采用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电渣压力焊只适用于竖向钢筋的连接,不得用 作水平钢筋和斜筋的连接。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方法、适用范围应符合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质量验收标准见附录E-2。 3、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焊工考试合格证上岗。 4、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帮条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缝。双面焊缝困难时,可采用单面焊缝。 5、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应保持一致。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钢筋接头采用绑条焊时,绑条钢筋应采用与主筋同级别的钢筋,其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被焊钢筋的截面积。绑条钢筋长度,如用双面焊缝不应小于5d,如用单面焊缝不应小于10d(d 为钢筋直径); 电弧焊接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d,且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钢筋接头采用绑扎形式时,钢筋绑扎长度不应小于35d(d为钢筋直径)。 6、凡施焊的各种钢筋、钢板均应有材质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焊条、焊剂应有合格证,各种焊接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各种焊接材料应分类存放和妥善管理,并应采取防止腐蚀、受潮变质的措施。 7、钢筋连接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并应错开布置。对焊接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对于绑扎接头,两接头间距离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同一钢筋应少设置接头且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接头错头长度≥35d。钢筋接头百分率不大于 50%。 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亦应符合表的规定。 接头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最大百分率 接头形式 | 接头面积最大百分率(%) | |||||||
| 受拉区 | 受压区 | |||||||
| 主钢筋绑扎接头 | 25 | 50 | ||||||
| 主钢筋焊接接头 | 50 | 不 | ||||||
.焊接接头长度区段内是指35d(d为钢筋直径)长度范围内,但不得小于500 mm ,绑扎接头长度区段是指1.3倍搭接长度。
②.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尽量少设接头。
③.装配式构件连接处的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可不受此。
④.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 mm。
8、钢筋焊接接头的操作工人要应相对稳定,不得随意更换。
9、钢筋的形状、尺寸应按照设计的规定加工。加工后的钢筋,其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按设计图纸中主筋和分布筋的排列,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搭接长度、接头位置、弯钩朝向;焊接质量;预留洞孔及预埋件规格、数量、尺寸、 位置;钢筋位移;钢筋保护层厚度。 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扎牢。
四、施工要求
①钢筋加工弯制前应调直,并将表面油渍、水泥浆和浮皮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②钢筋安装施工时避免划伤、割破防水卷材,并用短钢筋头或混凝土垫块垫在钢筋骨架和台车模版之间,以保证保护层厚度。主筋保护层厚度为5cm;
③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配制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
④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的弯曲处,距离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五、衬砌钢筋质量检查项目:
钢筋安装及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mm)和检验方法
| 顺序号 | 名 称 |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 检验方法 | ||
| 1 | 主筋间距(mm) | ±10 | 尺量:每20m检查5点 | ||
| 2 | 两层钢筋间距(mm) | ±5 | |||
| 3 | 箍筋间距(mm) | ±20 | 尺量:每20m检查5处 | ||
| 4 | 绑扎搭接 长度 | 受拉 | R235 | 30d | 尺量:每20m检查3个接头 |
| HRB335 | 35d | ||||
| 5 | 受压 | R235 | 20d | ||
| HRB335 | 25d | ||||
| 6 | 钢筋加工长度(mm) | -10,+5 | 尺量:每20m检查2根 | ||
| 六、具体工序和施工注事项参看附图,对于不明确或有疑义的地方,及时与技术科联系。 | ||||||||
| 技术负责人 | 交底人 | 接收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