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
编 制 人:
日 期:
1 编制依据
2 工程概况
3 施工安排
4 施工进度计划
5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6 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7 进度管理计划
8 质量管理计划
9 安全管理计划
10 环境管理计划
11 节能降耗管理计划
12 绿色施工管理计划
13 成品保护计划
14 计算书和相关图纸(危险性较大专项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 序号 | 类 别 | 文件名称 | 编 号 |
| 国家行政文件 | |||
| 地方行政文件 | |||
| 国家行业规范 | |||
| 地方规范标准 | |||
| 合 同 | |||
| 设计文件 | |||
| 招投标文件 | |||
| 企业管理文件 | |||
| 企业技术标准 | |||
| 其他 |
2.1 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
| 工程名称 | 工程性质 | |||
| 建设规模 | 工程地址 | |||
| 总占地面积 | 总建筑面积 | |||
| 建设单位 | 项目承包范围 | |||
| 设计单位 | 主要分包工程 | |||
| 勘察单位 | 合同要求 | 质量 | ||
| 监理单位 | 工期 | |||
| 总承包单位 | 安全 | |||
| 工程主要功能或用途 | ||||
提示:
1)概况可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用表格和图形式体现,也可用文字和图形式体现。
2)文字介绍时,条理应清晰,先介绍大面情况(总长、总宽、高),再分别介绍每个部位情况(×× 段(面)大致做法),最后再介绍细部情况(材料、具体设计做法)。
3)概况介绍时,应辅以一些相关的数据进行介绍,且介绍应完整。
4)文字介绍时同样需要配备相应的图(平面、剖面和节点图)进行说明。
2.3 工程施工条件
提示:这里所介绍的施工条件,应该仅是本方案涉及范围内的一些施工条件。如基坑工程方案,重点说明基坑附近的地下地上(范围内地质情况、地下管网、附近道路和房屋等)情况;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重点说明附近道路、当地混凝土供应等情况。
3 施工安排
3.1 项目管理组织
提示:
1)可不采用机构图。但应有管理组织,重要项目(如超过一定范围的危险性较大项目),项目部应成立管理小组,并明确管理职责。
2)管理职责可采用表格格式,见下表:
ΧΧ项目管理人员及职责分工
| 序号 | 管理职务 | 姓名 | 职称(资质) | 职责和权限 |
| 项目管理目标名称 | 目 标 值 |
| 工 期 | |
| 质量目标 | |
| 安全目标 | |
| 节能目标 | |
| 环保施工、CI目标 |
3.3 各项资源供应方式
1)劳务资源安排一览表
施工项目
| 名称 | 专业施工队 名称 | 资质 要求 | 开始施工 时间 | 建设工期 | 分包 方式 | 分包商 选择方式 | 责任人 |
2分包方式一般有:包工包料、劳务、包工及部分材料、其他,在此可进行选择。
3分包商选择方式一般有:公司选定、业主直接分包、业主指定分包、项目选择公司批准、业主项目共同选定、其他,在此可进行选择。
2)工程用大宗物资供应安排一览表
| 物资名称 | 采购单位 | 拟选供应商 | 采购地点 | 要求进场时间 | 责任人 |
| 机械设备名称 | 拟选供应商 | 提供方式 | 要求进场时间 | 计划出场时间 | 责任人 |
4)施工周转工具采购供应安排一览表
| 周转工具名称 | 估计数量 | 提供方式 | 要求进场时间 | 计划出场时间 | 责任人 |
1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提示:绘制流水段划分的平面图。流水段应标注尺寸。
2 施工工艺流程
提示:在施工组织设计工艺总流程基础上,细化本项目施工工艺流程,本工艺流程同样应包括施工各个过程、各个流水段之间的顺序关系。
3.5 工程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 序号 | 重点和难点 | 具体分析 | 应对措施 | 责任人 |
2)“应对措施”仅需简要说明采取的措施,切忌长篇大论,甚至一些要求、详细方法等等详细表述。
3.6 新技术应用要求
| 序号 | 新技术名称 | 应用部位 | 应用要点 | 责任人 | 应用时间 |
4 施工进度计划
计划××年××月××日开工,××年××月××日全部竣工,总工期××日历日。详见网络进度计划。
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尽量采用网络进度计划,能够体现各工序、各流水段以及重要设施进场等之间的顺序关系。网络进度计划中的各工序施工顺序应与施工安排中的总流程图对应一致。
2)进度计划应符合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进度计划的安排。是在总进度计划指导下的一个细化的施工进度计划。
3)空泛、说教性的文字内容不需要在施工方案中出现,如网络进度计划编制原则、进度计划编制要求、进度计划内容安排等。
5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5.1 施工准备计划
1)技术准备
(1) 技术文件准备计划一览表
| 序号 | 文件名称 | 文件编号 | 配备数量 | 持有人 |
(2) 施工方案编制计划表
| 序号 | 施工方案名称 | 编制单位 | 负责人 | 审批 | 完成时间 |
2)审批览填写该方案需要由哪级管理机构负责审批。
(3) 施工试验检验计划表
| 序号 | 工程部位 | 检验项目 | 单位 | 检验频率 | 检验时间 | 责任人 |
(4) 技术复核和隐蔽验收计划表
| 序号 | 技术复核、隐蔽验收部位 | 复核和隐蔽内容 | 责任人 |
施工设施准备计划
| 序号 | 设施名称 | 种类 | 数量 (或面积) | 规模 (或可存储量) | 设施构造 | 完成时间 | 责任人 |
3)资金准备
资金使用准备计划
| 分项工程名称 | 工作量 | 工期安排 | 需要资金 | 资金到位时间 | 责任人 |
1)劳动力配置计划
| 序号 | 专业工种 | 劳动量(工日) | 需要量计划(工日) | 责任人 | |||||||||||
| 年 | 年 | ||||||||||||||
| 1 | 2 | 3 | 4 | … | 1 | 2 | 3 | 4 | … | ||||||
| 序号 | 材料名称 | 规格 | 需要量 | 需要时间 | 责任人 | |||||||||
| 单位 | 数量 | ×月 | ×月 | ×月 | ||||||||||
| 1 | 2 | 3 | 1 | 2 | 3 | 1 | 2 | 3 | ||||||
| 序号 | 成品、半成品名称 | 规格 | 需要量 | 需要时间 | 责任人 | |||||||||
| 单位 | 数量 | ×月 | ×月 | ×月 | ||||||||||
| 1 | 2 | 3 | 1 | 2 | 3 | 1 | 2 | 3 | ||||||
4)生产工艺设备需要量计划
| 序号 | 生产设备名称 | 型号 | 规格 | 电功率 (kVA) | 需要量 (台) | 进场时间 | 责任人 |
2)一些专项方案中不涉及此项内容,则可不列该表。
5)工程施工主要周转材料配置计划
| 序号 | 施工工具名称 | 需用量 | 进场日期 | 出场日期 | 责任人 |
| 序号 | 施工机具名称 | 型号 | 规格 | 电功率(kVA) | 需要量(台) | 使用时间 | 责任人 |
| 序号 | 测量设备名称 | 分类 | 数量 | 使用特征 | 检定周期 | 保管人 |
6 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6.1 方案及技术参数
提示:1)明确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施工方法,要有技术参数,并进行必要的技术核算,后附计算书和设计图,对主要分项工程(工序)明确施工工艺要求。
2)技术参数确定应详细,针对图纸各不同部位分别确定。如高支模方案,在确定支撑架立杆、横杆的间距时,应针对不同楼层、不同标高、不同尺寸构件分别进行确定。
3)国家、行业、地方技术规程中对一些项目在计算、构造以及施工图纸绘制等方面提出有要求,本部分编制时应满足这些规范的规定。
6.2 施工工艺流程
提示:确定其施工工艺流程。这里的工艺流程为某工序的操作流程,是“施工安排”中总流程中某个重要工序的细化流程。
6.3 施工要点
提示:1)根据工艺流程顺序,提出各环节的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对易发生质量通病的项目、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应作重点说明,并绘制详细的施工图加以说明。对具有安全隐患的工序,应进行详细计算并绘制详细的施工图加以说明。
2)国家、行业、地方技术规程中对一些项目施工提出的要求,应该在这里有所体现,按照规范规程提出要求,确定本项目具体的技术措施。
6.4 质量标准
提示:明确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和要求。
7 各项管理计划
7.1 进度管理计划
1 确定施工进度控制点
| 控制点 | 控制点项目名称 | 施工时间 | 完成时间 |
提示:参见施工部署中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的编制形式。
3 进度管理措施
| 序号 | 措施类别 | 措施内容 | 责任人 |
| 序号 | 周边环境影响要素 | 协调、控制措施 | 责任人 |
7.2 质量管理计划
1 工程施工质量分解目标
2 项目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
(参见施工部署中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3 确定质量控制点
| 控制阶段 | 控制环节 | 控制要点 | 控制人 | 参与控制人 | 主要控制内容 |
| 施工准备 阶段 | |||||
| 施工阶段 | |||||
| 检查验收 阶段 | |||||
| 序号 | 制度名称 | 制 度 内 容 |
(1)组织保证措施;
(2)技术保证措施;
(3)经济保证措施。
7.3 安全管理计划
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分解目标
2 建立安全组织机构,明确安全职责和权限
(参见施工部署中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3 职业健康安全重大危险源
| 序号 | 工序/工作活动 | 危险源 | 可能导致的事故 | 受伤害人员 |
| 序号 | 职业健康安全资源名称 | 数量 | 使用特征 | 保管人 |
6 安全保证措施。
7.4 环境管理计划
1 环境管理目标
| 序号 | 环境目标和指标 | 实现方法 | 责任人 | 协管部门 | 监管部门 | 实施时间 |
(参见施工部署中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3 辨识重大环境因素
| 序号 | 工序/工作活动 | 环境因素 | 环境影响 | 评价方法 |
| 序号 | 环境保护用资源名称 | 数量 | 使用特征 | 保管人 |
6 施工环境保证措施
7.5 资源节约管理计划
1 资源节约管理目标
| 序号 | 资源节约指标 | 实现方法 | 责任人 | 协管部门 | 监管部门 |
3 资源节约及利用计划及保证措施
| 序号 | 资源名称 | 节约及利用措施 | 责任人 |
5 资源节约保证措施
7.6 成品保护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