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塘厦镇中心小学创建于1945年,至今已有65年的历史。2009年,塘厦镇委、镇斥资一亿多元,在塘厦镇行政文化新区建造了塘厦镇中心小学新校区,于2010年8月落成并投入使用。学校占地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0多平方米,内设36个教室,且高标准建设了体育馆、图书馆、舞蹈厅、器乐演奏厅等60多间多功能教室。学校环境优雅,绿树成荫,是一所设施一流、环境优越的现代化学校。学校现有1至4年级共16个班,学生700多名,配备70多名教职员工,组建了一支志存高远,理念先进的管理团队和组建了一支年轻而充满朝气,高学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为全面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切实加大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场所建设力度,不断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按照、省和市文明办的部署要求,现将我校实施“学校少年宫”建设工程方案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学校少年宫” 建设是推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重要指标。我校少年宫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为核心,以未成年人为主的社区居民为主体,以培养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为重点,以学校少年宫为主阵地,逐步构建普及和提高结合、学校与社区配合、学校与社区单位联点共建、本校教师与社会志愿者携手服务,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资源共享互补,独具塘厦镇中心小学学校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
二、工作原则
始终把公益性放在首位,明确规定不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平时面向所有在校学生,周六和寒暑假的部分时间段面向社会开放。通过开展各种生动活泼、健康有益的活动,对以未成年为主的社区居民进行科技、艺术、心理、体育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普及和熏陶,提高他们的文明素养和综合素质。
主要依托学校管理和建设,同时,联合社区、周边单位共建,使各类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利于长效运行。结合学校发展特色,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努力打造特色项目和优秀品牌。
三、工作思路
(一)成立机构
在镇委镇的领导下,由镇教育局指导,学校成立少年宫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具体名单如下:
主 任:邓信如(校长)
副主任:温学深(副校长)
成 员:廖国生、戴红英、张艳、罗东炎、
刘艳、林中强、曹美兰
(二)统一思想
通过镇委、镇教育局协调,召开镇、社区、亚视学院、周边楼盘、工厂等相关负责人会议,共建共享,统一思想,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校内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橱窗及班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让全校教师、学生、家长深刻领会实施这一工程的重要意义,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氛围。
(三)开放时间及项目设置、辅导教师及活动室安排
项目时间安排: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4:10—5:00、周六上午半天和寒暑假的部分时间段。
根据本校实际,具体项目有:图书阅览、陶艺、儿童绘画、剪纸、美工制作、书 法、国画、摄影、合唱、民乐(古筝)、舞蹈、健美操、钢琴、棋类、武术、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小主持人、作文辅导、英语交流、科 技、少儿电脑、成人电脑、心理健康辅导等。
具体的项目设置、辅导教师及活动室安排如下:
| 序号 | 类别 | 指导教师 | 活动室安排 |
| 1 | 图书阅览 | 李新 | 图书室阅览室 |
| 2 | 陶 艺 | 温学深、外聘 | 陶艺室 |
| 3 | 儿童绘画 | 杨群 | 美术教室1 |
| 4 | 美工制作 | 外聘 | 劳技 |
| 5 | 书 法 | 杨小新 | 书法室 |
| 6 | 国 画 | 外聘 | 国画室 |
| 7 | 摄 影 | 外聘 | 电脑室2 |
| 8 | 合 唱 | 蒋蓉蓉 | 合唱室 |
| 9 | 民乐(古筝) | 曹美兰 | 民乐室 |
| 10 | 舞 蹈 | 叶少霞、张艳 | 舞蹈室1 |
| 11 | 健美操 | 沈萍 | 舞蹈室1 |
| 12 | 钢琴 | 外聘 | 钢琴室 |
| 13 | 棋 类 | 外聘 | 棋艺室 |
| 14 | 武 术 | 外聘 | 室 外 |
| 15 | 篮 球1 | 林中强 | 篮球场 |
| 16 | 篮 球2 | 黄锦彦 | 篮球场 |
| 17 | 网 球 | 何宝卿 | 网球场 |
| 18 | 羽毛球 | 外聘 | 体育馆 |
| 20 | 乒乓球 | 外聘 | 体育馆 |
| 21 | 小主持人 | 唐定旭、外聘 | 一楼电教室 |
| 22 | 作文辅导 | 李庆 冯锦萍 | 语文教研室 |
| 23 | 英语交流 | 戴红英、黎改变等 | 英语角 |
| 24 | 科 技 | 陈小虎 | 科技活动室 |
| 25 | 少儿电脑 | 邹文雄 | 电脑室1 |
| 26 | 成人电脑 | 陈玲 | 电脑室2 |
| 所有外聘教师的项目均在星期六和寒暑假规定时间进行。 | |||
第一阶段(2011年7月1日——9月10日)宣传发动阶段。
按照上级要求,根据学校情况召开动员大会,并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实施方案。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电视网络、板报宣传、班团队会等积极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宣传教育,让全校教师、学生及其家长深刻领会实施这一工程的重要意义,为“学校少年宫”建设工程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二阶段(2011年9月10日—11月30日)初步实施阶段。
本阶段,针对本校学生,开展星期一至星期五的辅导活动。按照学校方案要求,积极组织实施,并通过开展督察评比,及时总结活动成果。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总结,提炼经验,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
第三阶段(2011年12月1日—2012年3月1日)拓展实施阶段
本阶段,针对本校学生,开展星期一至星期五的辅导活动、周末辅导活动、寒假辅导活动。学校根据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针对不足,查找问题,及时修正。并认真收集材料,总结经验,对成绩突出的活动小组进行表彰,借此推动此次建设工程的深入开展,使活动内容更丰富、吸引力更强。
第四阶段(2012年3月1日之后)全面实施价段
本阶段,针对全镇学生,全面按照学校少年宫的规划、组织、管理方案开展工作。创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学校少年宫”。
(四)师资搭建
校内根据自愿原则,鼓励本校教师兼职少年宫辅导员,逐步打造一支专职辅导员队伍;校外聘请塘厦名师、优秀教师、民间艺人、先进人物等担任辅导员。同时,积极整合利用各种社会公益性资源,面向社会招募大学生、“五老”、村干部、社区成功人士,充分发挥社会志愿者的作用,充实师资力量,丰富授课内容。
作为首批试点,我校师资短缺,建议镇教育局特批特调优质师资,担任少年宫辅导员。根据本少年宫的特色,目前缺乏武术教师、羽毛球教师、劳技活动指导教师、国画教师、陶艺教师、摄影教师、钢琴教师、器乐类教师电脑教师等。
(五)组织管理
按照“一教师负责一功能室”的原则,由辅导教师负责本功能室的日常管理事宜,保证本项目按时按质的正常开展。为了便于管理,给周边服务对象办理学员证。首先到学校填写报名表后,然后交免冠数码照片一张,最后领取学员证。作为该学员进入学校少年宫参与活动的凭证,凭借学员证可以无偿参与活动中心开设的各项公益性活动。
招募家长和亚视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管理。要求学员进入少年宫及共建场所活动,要自觉遵守场室的相关规定及管理要求,切实保证活动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性,确保活动中心和谐、文明、安全、舒适、有序、高效地运转。
(五)管理机制
1、建立规章制度。建立师资保障制度、场地共享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奖励制度等为学校少年宫长久开放保驾护航。
2、建立评价机制。建立各类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年度考核评议制度。通过考核评价,验证少年宫活动的有效性,寻找改进渠道。建立评价机制,纳入对教师的量化考评体系,考评结果与教师的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挂钩。
3、提高安全保障水平。确保中心健康发展。在少年宫正常开放的时间(尤其周六、寒暑假时间),应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安全,由上级部门指派专职保安人员,切实保证活动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不断提升活动中心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四、硬件建设和经费管理
以下经费,均由财政拨发。其中,硬件建设方面为一次性拨发,后续建设依照实际支出另行申请;人员经费为按月或按照培训周期定期拨发。
(一)硬件方面
1、需要对三个音乐室、四个美术室、书法室、国画室、合唱室安装空调等制冷设备,共约50000元。
2、需购买一套室内健身器材,共约30000元。
3、添置民族乐器等乐器类设备若干套,五线谱电子板、视听设备和音乐软件等电教设备,共约30000元。
4、国画书法材料、字帖、画纸、颜料、手工工具、手工材料等教学所用的各种教学设备及材料;画架、画板、灯光器材、写生台及各种写生工具,共约60000元。
5、视听设备、投影设备及教具、工具储备橱柜等。开展制作科技活动专用教学设备,开展各种主题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教具、模型、图表等,共约90000元。
6、各小组耗材合计50000元/年。
7、水电经费:每年月100000元/年。
(二)人员经费方面
1、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4:10—5:00,由本校教师开展辅导,不设辅导费。
2、每周星期六上午8:30——11:30,辅导教师以每小时100元计算,每天为26×3×100=7800(元) ,每月约31200元。
3、管理人员经费与辅导教师相同。
4、寒暑假的部分时间段
寒假辅导班10天:26×3×100×10=78000(元)
暑假辅导班20天:26×3×100×20=156000(元)
总之,学校少年宫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们将竭尽全力工作做实做细做出特色,力求突破和创新,以自己的优势资源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服务。把学校少年宫作为一项长期的事业来干,办好学校少年宫,为塘厦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贡献,为东莞市文明创建添光彩!
塘厦镇中心小学
2011年6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