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考点练习(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8:44:41
文档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考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考点练习(含答案)1.课文片段阅读,回答问题。(1)《乡村大道》这首诗写出了乡村大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乡村大道既指______,也指______。(2)谈话更随便些了,我把心中那个不解之谜说了出来:“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头去了呢?你们有什么近道吗?”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他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走的一条道?你们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
推荐度:
导读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考点练习(含答案)1.课文片段阅读,回答问题。(1)《乡村大道》这首诗写出了乡村大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乡村大道既指______,也指______。(2)谈话更随便些了,我把心中那个不解之谜说了出来:“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头去了呢?你们有什么近道吗?”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他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走的一条道?你们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考点练习(含答案)

1. 课文片段阅读,回答问题。

(1)《乡村大道》这首诗写出了乡村大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乡村大道既指______,也指______。

(2)谈话更随便些了,我把心中那个不解之谜说了出来:“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头去了呢?你们有什么近道吗?”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他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走的一条道?你们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呗!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你看,是不是这个理?”

    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①我的“不解之谜”是:______。

②挑山工和游人走路不一样在哪里?

______

③挑山工这几句话包蕴着什么哲理?

______

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雨越下越大,本来我要到同学家去学习,这一下只好拉倒了。我坐在门口,望着瓢泼大雨出神。

    爸爸喊我:“你看,雨水都溅到身上了。”我没理会,却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__爸爸__你看__房檐下的石头怎么每隔一段距离__就有一个小窝__爸爸还没有回答,我就自己jiě  shi说:“爸爸,我知道了,那是让房檐上的雨点打的。”“是吗?”爸爸故意jīng  qí地问,我也愣住了。

    爸爸见我答不出,就凑过来笑着说:“这叫‘滴水穿石’,咱们住的房子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量虽小,可是长年累月,它总是滴在这个地方,渐渐地就打成了现在这样的小窝。”接着,爸爸又说:“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听着爸爸的话,我心里想:要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给我的启发。

(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jiě  shijīng  qí
____________
(2)给第二自然段没加标点符号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爸爸______你看______房檐下的石头怎么每隔一段距离______就有一个小窝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一个适当的词语作为文章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4)形容雨大的词是______;“奇妙的东西”在文中是指:______。

(5)在文中找出能说明“滴水穿石”这个词意思的句子。

(6)文中最值得我们牢记的一句话是:______。

(7)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快乐在哪里

    一群蚂蚁在屋外忙来忙去,小公鸡歪(wāi)着头问:“小蚂蚁,你们快乐吗?”蚂蚁回答:“我们过冬的粮食快要备齐了,很快乐。”

    两只燕子在屋檐(yán)下做窝,她们不停地来回衔(xián)泥,小公鸡昂(áng)头问:“燕子姐姐,你们快乐吗?”燕子说:“我们马上就有了自己的家,很快乐。”

    小公鸡问梅花鹿阿姨:“梅花鹿阿姨,大家都很快乐,快乐是什么呢?”

    梅花鹿阿姨说:“孩子,快乐是需要自己寻找的,快乐来源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快乐在每个人的心里。”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文中的小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短文,我知道“昂头”的意思是:______。

(3)写出文中小公鸡对梅花鹿阿姨说的话。

(4)读了短文,我知道快乐在______。

4. 课内阅读。

    有一个豆荚,里面有五粒豌豆。豆荚和豌豆都是绿的,豌豆就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的。豆荚在生长,豌豆也在生长。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太阳在外边照着,把豆荚晒得暖洋洋的。这里既温暖,又舒适;白天明亮,夜间黑暗。豌豆坐在那儿越长越大,它们想,我们得做点儿事情啊。

    “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它们中的一个问,“老这样坐下去,我恐怕会变得僵硬起来。我似乎觉得外面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有这种预感!”

(1)这一部分写了豌豆的______和______。

(2)“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3)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改为陈述句)

5. 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了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1)这段话共有______句话,最后一句是个______句,把它改成陈述句是:______。

(2)这段话可分成两层,已用“/”在文中标明,请写出层意。

(3)文中画线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4)照样子写短语和句子。

例一:晒得寸草不生。

______得______。

______得______。

例二: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这么______,______哪能______呢?

6.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芦杆上了。他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填空。

这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翠鸟______的事,说明翠鸟______的特点。

(2)用横线在第二自然段中,划出描写翠鸟捕鱼时动作的句子。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等候——______ 锋利——______

(4)仔细读一读划横线的句子,这个句子告诉我们翠鸟的眼睛______。

7.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表现了班长马宝玉的什么品质?

(2)摆在五壮士面前的是两条什么样的路?五壮士怎样选择?

(3)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表现了五壮士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______的决心和______的精神。朗读这两句话时要读得______。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星期天下午,我坐在阳台上画画。

    我先用绿色的水彩笔在纸上画了一片森林。森林碧绿碧绿的,树木长得非常茂密。我又在森林的上方,画上湛蓝的天空。天空中还飘荡着一朵朵洁白的云。接着,我在森林里画了几只小鸟,黄黄的羽毛,尖尖的嘴巴,很有趣。

    最后,我给图画取了个名字:《小鸟的家》。

(1)短文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2)我在白纸上画了______、______和______。

(3)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4)照样子写词语。

碧绿碧绿     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①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_________着一只大青蛙,_________着碧绿的衣裳,_________着雪白的肚皮,_________着一对大眼睛。

    ②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_________,向前一_________,_________到了荷叶上。

    ③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1)把下面词语填在第①自然段中的括号内。

①露     ②鼓    ③蹲     ④披

(2)把下面词语填在第②自然段中的横线上。

①蹦     ②蹬    ③跳

(3)读一读第③自然,回答问题。

①这段话一共有______句。

②在文中找出能说明青蛙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的句子:______。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1)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和一对近义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

①狂奔:______。

②悲伤:______。

(3)“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

(4)这段主要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哪几件事?

11. 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从文段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填在括号里。

______孔雀舞         ______跤          ______游戏

(2)读下面的句子,根据要求,把需要重读的词语找出来,并写在横线上。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①强调民族多:______

②强调一起学习:______

(3)文段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上课时和______的情景。

(4)用横线画出文段中描写窗外很安静的句子。

(5)读了文段,我仿佛看到了边疆小学的学生______仿佛听到了边疆小学的学生______。

12. 认真阅读课文片段,完成文后练习

    (篮蓝  蓝蓝)的天空,电(杆  竿)之间(联  连)着几(根  痕)细线,多么(像  向)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只  支)正待演(奏凑)的春天的(替  赞)歌。

(1)选择括号内正确的字

(篮蓝  蓝蓝)______的天空        电______(杆  竿)      (联  连)______着

几(根  痕)______细线        (像  向)______五线谱       一______(只  支)

(替  赞)______歌

(2)选择合适的量词填空。(不能用短文中出现的量词)

一______天空      一______细线

一______细雨      一______赞歌

(3)这段话把______比作五线谱,把燕子比作______。

13. 阅读片段一,回答问题。

片段一:

    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            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  ]找到了水汽,[  ]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            ()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            紫外线和各种宇亩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1)在画线上按课文内容填空。

(2)在文中[   ]处填关联词语。

(3)在文中括号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A.找近义词:稀少______  生活______

B.找反义词:投降______平常______

(5)片段运用______和______的说明方法,分别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1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坐中国船

    1919年6月的一天,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一只木船靠岸了。准备去上海的陈毅和其他几个青年,一一走出船舱,登上码头的最高处,欣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不一会儿,陈毅却皱起了眉头,他的目光(掠  惊)过河岸,盯着挂着外国旗子的军舰,气愤地说:“美丽的祖国,却在外国列强的铁(啼   蹄)下惨遭蹂(róu)躏(lìn)!”

    不几天,联系船票的人回来告诉大家:去上海,有三家轮船公司的船,一家是日本人办的,给乘客赠送一把洋伞;一家是英国人办的,给乘客赠送一条床单;还有一家是中国人办的,大概是(陪   赔)了本,没有什么送给乘客。

    大家在坐船的问题上争论起来。有的主张坐日本人或英国人的船,因为可以得到点洋货。陈毅对大家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   期)侮。重庆人民也正在抵制日货,声援北京爱国青年。在这个时候,我们怎么能为了一点洋货去坐外国船呢?这还有一点民族气节吗?”大家都觉得陈毅说得句句在理,一致决定坐中国船去上海。

(1)将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找出出来。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观赏一______   争辩一______   漂亮一______   愤怒一______

(3)从文中找出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木船   一______青年   一______洋伞   一______床单

(4)日本人送伞、英国人送床单的目的是:______

(5)陈毅他们最后决定坐______去上海。从这儿可以看出他______的思想品质。

1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融小时候,家里常常买梨子,梨子又香又甜,大家都争着去拿大的吃。可是孔融每次都是拿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要拿小的,他回答说:“因为我年纪小,当然应该拿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好了。”父亲听了,赞扬他上小年纪懂得礼让。

(1)短文共有______句话。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经常——______  表扬——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句子对错

①孔融每次都是拿最大的梨来吃。

②孔融认为自己年纪小,应该吃小的。

③孔融是一个懂得礼让的好孩子。

16. 课内阅读。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③__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按原文填空。

(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波浪线画出联想的内容。

(3)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4)第②③描写了音乐节奏______,第④句表现了乐声______,第⑤⑥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__。

A.气势逐渐增强  B.轻柔舒缓  C.高昂激越

17. 课内阅读。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现在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台。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副、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1)文段选自______。

(2)“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这句话是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3)“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台。”句中的“一齐”说明了______。

(4)语段中“投”的意思是什么?“投票”“投篮”“投入战斗”的“投”各是什么意思?

(5)“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______”这句话,这句话有着伟大的意义,它向全世界宣告______,所以,全中国人民一齐欢呼起来。

1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那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正确的是(    )

(2)上文中第二个“偶然的机遇”为什么要加引号?

19. 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A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儿,大家看了有趣,很快就能风靡(mí  mǐ)全班,以至全校。

    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huō  huò)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B,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仔细想来,那个发明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C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于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 钓)。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  诧)(zhà chà)风云的古战场。D

    还有同学①             , 想②             , 给竹节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一有机会,便③            招呼大伙儿来观摩。谁知④             , 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 嗑)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

    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2)文中空白处应填入的成语依次是______

A.弄巧成拙      B.别出心裁      C.技高一筹      D.得意扬扬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A.找近义词:盛行______ 绞尽脑汁______

B.找反义词:陈旧______ 沉默寡言______

(4)第5、6自然段末尾都有“神气”,这属于______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5)从句式和标点符号两方面分析第10、11两个自然段的表达效果。

(6)第12自然段主要抓住老师的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7)对文中ABCD四处句子,批注有误的一项是(   )。

(8)老师把竹节人没收后,怎么做的?你怎么看待老师的行为?

2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

(1)片段选自课文《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犹豫——______      精致——______      依然——______

(3)用“依然”写句子。

(4)“红旗依然鲜艳”说明______。

2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花猫看见人会出汗,觉得奇怪:“咦,我怎么没汗呢?”它去问老牛。老牛指着自己汗淋淋的鼻子说:“汗?在鼻子上。”小花猫摸摸鼻子,没汗!

    小花猫再去问小马。小马在凉快的地方打滚。它指着自己的身体说:“汗?在身上。”小花猫添添全身,没汗!

    小花猫又去问小狗。小狗正吐着舌头乘凉。它说:“汗?在舌头上。”小花猫看不清舌头。

    小花猫去找小猪帮忙看舌头。小猪笑了:“你又不是狗,汗怎么会在舌头上?”小猪把脚掌翻开,又叫小花猫把脚掌翻开。哈!两个都笑了:“原来,我们的汗藏在这里!”

(1)短文共有______自然段。

(2)读了短文,我知道老牛的汗在______,小马的汗在______,小狗的汗在______,小花猫和______的汗都在______。

(3)在文中找出恰当的动词填在下面括号里。

______鼻子  ______脚掌   ______舌头   ______全身

22. 阅读课文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_____(jìn jìng)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_____(quān juàn juān)。也许是怕被人_____(发现、发觉)吧,它驼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我暗暗_____(崇敬、钦佩):聪明的小东西,份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读音或词语。

(2)找出短文中表示刺猬动作的词______。从中你看到一只______、______的刺猬。

(3)结合课文内容把刺猬偷枣的过程填写完整。

缓慢爬树→______→______→______→驮枣快跑

(4)请你用“先……接着…….再……最后……”的句式,以刺猬的口吻把偷枣的经过写完整。(提示:可用上你画出的动词)

    说起这偷枣啊,可惊险啦!我先缓慢地往树上爬,______。

2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爬  山

    星期天,我和同学们去爬山。

    我们来到山脚下,高高的山峰在微笑着欢迎我们。沿着弯弯的山路向上爬去,小鸟在欢叫,好像为我们加油。小草和野花对我们点头,好像在鼓励我们。我们男生和女生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终于登上了山顶。

    一阵秋风吹来,我们心里美滋滋的。

(1)在短文中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第二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3)请按第二自然段内容,标出顺序号。

(   )我们沿着山路向上爬。

(   )我们登上山顶。

(   )我们来到山脚下。

(4)写出如“美滋滋”这样的词语。(最少写3个)

24. 认真阅读课文片段,完成文后练习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_______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  准)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mú  mó)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太好了!”我_______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  附)钱。

    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  级)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1)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和拼音。

木______(雕  准)      一模______(mú  mó)一样

(付  附)______钱     感动______(极  级)了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短文中的横线上

精细    精美    沉重    沉甸甸    高兴    兴奋  激动    感动

少年将一件______的东西送到我手里。

我______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3)“我”为什么事而感动?

(4)读了短文我懂得了(    )

25.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雾飞到海上。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1)雾去了______,把______藏了起来,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请写出来:______。

(2)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呢?仿照课文说一说。

雾把______藏了起来。无论是______,还是______,都不见了。

(3)我知道,______的时候,雾藏起来的东西就能再现。

26.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远——______     白——______

(2)给下面下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宿芙蓉山(   )   ①房子     ②住,借宿

逢雪(   )       ①遇上     ②每次

白屋(   )       ①白色的屋子   ②茅草屋

(3)解释诗句的意思。

①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4)古诗所描写的季节是在______季。下面哪幅画面是古诗描绘的景象?选一选。(   )

A.春暖花开图     B.风雪夜归图    C.农家丰收图

27.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9分)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这段话第一句是全文的______,作用是______。

(2)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些不同形态的龙?

(3)这段话主要写赵州桥_______。

(4)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句话。

28. 阅读训练。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

(2)从文中的“______”和“______”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对闰土的急切盼望之情。

(3)对闰土外貌的描写,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征。

29. 认真阅读课文片段,完成文后练习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1)“疾”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疾”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病;②恨;③快,迅速;④疼痛。在“疾飞”中选______。“疾飞”的意思是______。

(2)这段有______句话,第一句写______;第二句写______。

30. 重点段落品析。

    王母娘娘派了好些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察访了好久,才知道织女在牛郎家里,跟牛郎做了夫妻。一天,她亲自到牛郎家里,可巧牛郎在地里干活,她就一把抓住织女往外走。织女的男孩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拉着妈妈走,就跑过来拉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孩子倒在地上,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织女心里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儿女,一时说不出话来,只喊了一句:“快去找爸爸!”

(1)仿写词语。

怒气冲冲(ABCC)______     ______

(2)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你喜欢王母娘娘吗?为什么?

文档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考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考点练习(含答案)1.课文片段阅读,回答问题。(1)《乡村大道》这首诗写出了乡村大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乡村大道既指______,也指______。(2)谈话更随便些了,我把心中那个不解之谜说了出来:“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头去了呢?你们有什么近道吗?”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他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走的一条道?你们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