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13章 性格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8:46:18
文档

第13章 性格

第十三章性格1.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性格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社会特征和精神面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气质类型无所谓好坏,而性格特征有好坏之分--气质受先天的影响较大,性格受后天的影响较大。--气质较稳定,较难改变;性格相对易变些。2.性格的结构在研究性格结构时,通常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⑴性格的态度特征⑵性格的意志特征⑶性格的情绪特征⑷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特征⏹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特征⏹对自己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对行为目的的明确程
推荐度:
导读第十三章性格1.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性格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社会特征和精神面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气质类型无所谓好坏,而性格特征有好坏之分--气质受先天的影响较大,性格受后天的影响较大。--气质较稳定,较难改变;性格相对易变些。2.性格的结构在研究性格结构时,通常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⑴性格的态度特征⑵性格的意志特征⑶性格的情绪特征⑷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特征⏹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特征⏹对自己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对行为目的的明确程
第十三章  性格

1.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性格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社会特征和精神面貌。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气质类型无所谓好坏,而性格特征有好坏之分

--气质受先天的影响较大,性格受后天的影响较大。

--气质较稳定,较难改变;性格相对易变些。

2.性格的结构

在研究性格结构时,通常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⑴性格的态度特征

⑵性格的意志特征

⑶性格的情绪特征

⑷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

⏹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特征

⏹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特征

⏹对自己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

⏹对行为目的的明确程度

⏹对行为控制的自觉水平

⏹长时间工作时表现出的特征

⏹紧张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的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

⏹强度特征

⏹稳定性特征

⏹持久性特征

⏹主导心境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

⏹感知方面的特征

⏹记忆方面的特征

⏹想象方面的特征

⏹思维方面的特征

3.性格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第14章 心理健康

1. 健康: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或异常,而且要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各方面都保持完好状态或最佳状态。

2. 心理健康:

我国心理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发展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对社会作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

3. 心理健康的标准:(国内)

1 乐于工作,并能在工作中充分表现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工作成就感。

2 乐于与人交往,能够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与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常多于负面的态度。

3 对自己有恰当的了解,进而有悦纳自己的态度,并愿意努力发展自己的身心潜能。

4 与现实环境接触良好,并能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4. 应激

(1)概念:应激是一种刺激物(Cannon),一种反应(Selye),是刺激物与机体的互动作用。应激是个体面临或察觉(认知、评价)到环境变化,应激源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作出的适应和应对过程。

(2)应激的模型(构成应激的三个环节):应激源、中介因素、应激反应

(3)应激源:是指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紧张刺激因素。应激源具有可相加性。

1 应激性生活事件:个人生活中的遭遇和变故,包括正性事件和负性事件,是造成人们应激的重要社会心理因素。

2 与工作相关的应激源:职业内在的应激源(劳动条件、劳动范围、工作负荷与速度控制);组织的及执行(组织的结构与气氛;职业性人际关系:上下级、同事;个人在组织中的角色、负责程度;个人的经历:提升快慢)

3 环境应激源:经济的不确定性、政治的不确定性、技术的不确定性

(4)影响应激的中介因素:抱负水平(个人期望水平),个人认知,个性特征(内控者与外控者、敌意感),生理状态,个人经验,社会支持系统等。

(5)应激反应

1 生理性应激反应:

a.情绪性应激反应:焦虑、愤怒等

b.认知性应激反应:“灾难化”,过分夸大负性事件的潜在后果;否认、压抑

2 行为性应激反应:攻击行为;自杀行为

3 综合性应激反应:

a.崩溃:一种身心耗竭的状态,多由职业性应激引起,具有以下特点:体力耗竭(频繁头痛、恶心、疲劳、睡眠不良等);体验情绪耗竭;精神耗竭或变态;自暴自弃的情感

b.延缓应激反应:对在高度应激状态时不表现应激征象,事件过后一段时间才体验到,如创伤后应激综合症。常见于无法控制的灾难性事件后,表现出焦虑、激惹、夜惊、情感(麻木)缺乏等

(6)应激的后果

1 生理(躯体)方面:导致多种身心疾病

2 心理方面:儿童、青少年(影响心理的发展);成人(出现心理功能失调);老年人(加重孤独感,导致老年痴呆)

3 社会方面:社会角色改变,脱离现实

(7)应对方式

1 情绪集中性应对

a.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人们面对紧张情景时的一种应对方式。

建设性的心理防御机制:升华、合理化、替代、幽默

破坏性的心理防御机制:压抑、否认、幻想、推诿

b.重新评价情景:通过改变认知能降低应激。分散对消极面的注意、产生积极情绪、增加个体对威胁情境的控制能力

c.减轻紧张:镇静剂的应用、体力锻炼

2 问题集中性应对

事先应对:学会可以用于未来应急情况的技巧

获得信息

建立一种行动规范

自我调节

3 社会支持:寻求获得他人的帮助

文档

第13章 性格

第十三章性格1.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性格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社会特征和精神面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气质类型无所谓好坏,而性格特征有好坏之分--气质受先天的影响较大,性格受后天的影响较大。--气质较稳定,较难改变;性格相对易变些。2.性格的结构在研究性格结构时,通常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⑴性格的态度特征⑵性格的意志特征⑶性格的情绪特征⑷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特征⏹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特征⏹对自己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对行为目的的明确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