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ASTM D 2240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8:46:09
文档

ASTM D 2240

ASTM标准代号:D2240-05ε美国国家标准橡胶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硬度计硬度本标准是以固定的标志编号D2240;紧接在编号后面的数字表示最初采用的年份,或者若有修订版本的情况下数字表示最近修订的年份,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最近批准的年份上标的ε表示最近修或批准而作了编辑上的改变1.适用范围1.1本试验方法涉及已知的硬度:类型A、B、C、D、DO、E、M、O、OO、OOO、OOO-S和R等12种橡胶硬度测量装置.和按橡胶、网状材料、弹性材料、热塑材料和某些硬塑料的分类来确定物质的硬度试验压头硬度
推荐度:
导读ASTM标准代号:D2240-05ε美国国家标准橡胶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硬度计硬度本标准是以固定的标志编号D2240;紧接在编号后面的数字表示最初采用的年份,或者若有修订版本的情况下数字表示最近修订的年份,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最近批准的年份上标的ε表示最近修或批准而作了编辑上的改变1.适用范围1.1本试验方法涉及已知的硬度:类型A、B、C、D、DO、E、M、O、OO、OOO、OOO-S和R等12种橡胶硬度测量装置.和按橡胶、网状材料、弹性材料、热塑材料和某些硬塑料的分类来确定物质的硬度试验压头硬度
ASTM 标准代号:D 2240-05ε                                美国国家标准

橡胶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硬度计硬度

    本标准是以固定的标志编号D 2240;紧接在编号后面的数字表示最初采用的年份,或者若有修订版本的

情况下数字表示最近修订的年份,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最近批准的年份上标的ε表示最近修或批准而作了编

辑上的改变

1.   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方法涉及已知的硬度:类型A、B、C、D、DO、E、M、O、OO、OOO、OOO-S和R等12种橡胶硬度测量装置.和按橡胶、网状材料、弹性材料、热塑材料和某些硬塑料的分类来确定物质的硬度试验压头硬度的程序。

1.2本试验方法不等同于硬度试验压头硬度方法,工具类型和特别是其它在测试方法D 1415中描述的。

1.3本试验方法不适用于对纤维织物的试验

1.4使用为质量,力,或尺寸的所有的材料,工具应对为标准与技术国际协会,或其他国际公认的实际上类似的组织有可追溯性。

1.5以SI单位标注的值应视为标准值,括号中的值仅供参考。许多在SI中规定的尺寸是直接由美国习惯系统转换来的以适应仪器,规程,和先于1975年公制转换法存在的程序.

1.6本标准并不意味以表述了所有可能与使用有关的安全事宜。本标准的使用者有责任建立相应的安全与健康操作规程,并在使用前确定规则对适用性的。

2    参考文献

2.1  ASTM 标准

D374  固体电绝缘材料厚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D618  对被测塑料做空气调节处理的程序

D785  对塑料和电气绝缘材料的洛氏硬度的试验方法

D1349 橡胶的操作规程—试验时的标准温度

D1415 橡胶特性的测试方法.国际硬度

D4483 在橡胶与炭黑行业确定试验法标准精确度的操作规程

F1957 复合泡沫材料硬度测定器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ISO/IEC 17025:1999检验和校准实验室的能力的通用要求

3     试验方法的概述

3.1   该测试方法基于任一的最初缩进或一个指定时间后的缩进,或两者的硬度测量.硬度最大读数用来确定材料的最大硬度值可能会产生低硬度当最高指标被使用时。

3.2为M型,或微型硬度硬度计,供应试片的程序,通过他们的尺寸和配置,通常无法有他

们的通过描述的其他类型的硬度计类型确定的硬度计硬度,M型硬度计被打算给有厚度或

1.25mm(0.050 in.)截径或更大的试片测试,虽然更小尺寸的试片可以成功运用到在章节6中

指定的条件,而且有M类型硬度计硬度范围在20和90之间.有硬度计硬度范围的试片多于指

定的应使用另一种子为确定硬度计硬度的适用程序.

4.  意义与用途

4.1 该测试方法是基于一个指定类型的硬度试验压头的穿透当来自材料的力在指定的控制下.压

痕硬度是相反地涉及穿透且依靠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弹性行为. 硬度试验压头的几何形状和作用

力影响的测量因此没有简单的测量在提供一类型硬度和提供另一类型的硬度或者其它使用

为测量硬度的仪器的关系存在。该测试方法是一种实证检验主要用于控制目的的。通过这个

测试方法确定的硬度试验压头硬度之间没有简单关系存在和任何被测试材料的功能特性.为了规

范目的,推荐试验方法D 785被使用为材料多于在1.1所描述的。

5.  装置

5.1  硬度测量仪,或硬度计,和操作台,类型1,类型2 ,或类型3(见5.1.2.)包括以下零部件: 

5.1.1   硬度计

5.1.1.1 压机支座,配置和硬度计压机支座的总面积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当它们之间存在

着显着差异。我们建议,在比较同一类型的硬度计硬度测定(见4.1),类似压机支座配置的

硬度计之间比较和总面积,而且压脚配置和规模在硬度测量报告指出(见10.2.4和

5.1.1.3)。

5.1.1.2 压机支座,类型A,B,C,D,DO,E,O,OO,OOO,和OOO-S,其上有一小孔(充许硬度试验压头的突出)直径按图1(a,b,c,d,e,f,和g)的规定,其中心离支座的任一边,至少为6.0mm(0.24 in.).当压机支座不是一个扁平的圆形设计,面积不应少于500mm2(19.7 in.2) 

备注1-类型OOO和类型OOO-S,指定外,不同于他们的硬度试验压头配置,弹簧力,和获得的结果.见表1和图1(e和g).

5.1.1.3 压机支座-如类型xR指定的扁平圆形设计,其中x是指定的标准硬度和R表示此处描述的扁平的圆形压机支座,例如,类型aR,dR,和等等。压机支座,如图1(a到g)指定的直接孔位于中心,扁平的圆形压机支座的直径为18±0.5mm(0.71±0.02 in.).硬度计的类型应被使用在操作台(见5.1.2).

(a) 硬度计有一个压机支座配置除了在5.1.1.3显示中的不得使用指定的类型xR,并建议他们压机支座配置和规模应被在硬度测量报告指出(见10.2.4)。

5.1.1.4压机支座,类型M,其中心位置上有一小孔(充许突出的硬度试验压头)直径按图1(a,b,c,d,e,f,和g)的规定,其中心离支座的任一边,至少为1.6mm(0.063 in.).类型M硬度计应被使用到类型3操作(见5.1.2.4). 

5.1.1.5硬度试验压头,由硬化钢棒材500 HV10制成且形状按图1(f)的规定,抛光接触面积以便如任何裂纹在20X放大下是可见的,和2.50±0.04mm(0.098±0.002 in.)的硬度试验压头伸长.

5.1.1.6硬度试验压头,类型OOO-S由硬化钢棒材500 HV10制成且形状按图1(a,b,c,d,e,或g)的规定,抛光接触面积以便如任何裂纹在20X放大下是可见的,和5.00±0.04mm(0.198±0.002 in.)的硬度试验压头伸长.

5.1.1.7硬度试验压头,类型M由硬化钢棒材500 HV10制成且形状按图1(d)的规定,抛光接触面积以便如任何裂纹在50X放大下是可见的,和1.25±0.02mm(0.049±0.001 in.)的硬度试验压头伸长.

5.1.1.8压头伸长显示装置, 模拟式与电子式, 有一个硬度试验压头伸长的反函数显示以便:

(1) 显示器应从0到100显示,在整个范围内不少于100等分。它是以一个硬度测点的速率,即反映压头各0.025mm(0.001in.)的移动.

(2) 类型OOO-S硬度计的显示器应从0到100显示,在整个范围内不少于100等分。它是以一个硬度测点的速率,即反映压头各0.050mm(0.002in.)的移动.

(3) 类型M硬度计的显示器应从0到100显示,在整个范围内不少于100等分。它是以一个硬度测点的速率,即反映压头各0.0125mm(0.0005in.)的移动.

(4) 在模拟指示器情况下有一个360°的显示,点指示0和100可能是刻度盘同一点和指示0,100,或两者。

5.1.1.9计时装置(任选),能够被理想地调节到所经过的时间,并能在达到所设定的时间时

向操作者发出信号或保持硬度读数。当压机支座与被测试样牢固接触时,定时器应能自动启动。数字式电子工硬度计可配备电子计时装置,不得影响指示的读数或通过多于表1所述的校准公差的1/2确定.

5.1.1.10最大指示(可选),最大指示指针是辅助模拟指针,旨在保持在获得的最大硬度值直至操作者复位.电子的最大指示是电子显示数字显示且保持在获得的最大硬度值直至操作者复位.

5.1.1.11模拟最大指示指针已经显示在获得的值有名义影响,然而,这个影响对更小总的发条负荷硬度更大;例如,在类型D硬度计的最大指示指针影响应小于使用类型A硬度计获得的影响.模拟式硬度计可装配最大指示指针. 最大指示指针的影响应注意在校准报告(见10.1.5)中的校准时间,且当报告硬度测定(见10.2.4).模拟式类型M,OO,OOO和类型OOO-S硬度计不应配备最大指示指针.

5.1.1.12数字式电子硬度计可配备电子最大指示,不会通过多于表1中指定的弹簧校准公差1/2影响指示的读数或者获得的测定.

5.1.1.13校准弹簧,运用力到压头,与图1(a到g)一致且能够运用在表1中指定的力.

5.1.2 操作台

5.1.2.1 类型1,类型2和类型3应能够支持遍及每个传播硬度计压脚与试片支撑台(表3)平行的表面.为试片支撑台平行的硬度计压脚应每次被验证,测试试片支撑台应被调节以适应改变的试片尺寸.这可以通过应用硬度计压脚到与试片支撑台联接点而完成且通过硬度计监控装配方式完成调节或由制造商指定.

5.1.2.2操作台,类型1(试片对压头方式),应能够以最小化冲击方式应用试片对压头.

5.1.2.3操作台,类型2(压头对试片方式),应能够控制最大3.2 mm/s (0.125 in./s)压头对试片的等速下降且应用足够的力来克服如表1所示的校准弹簧力.

5.1.2.4操作台,类型3(压头对试片型),液压阻尼,气动阻尼,或机电(所需的类型M硬度计应用)应能够控制最大3.2 mm/s(0.125 in./s)压头对试片的等速下降且应用足够的力来克服如表1所示的校准弹簧力.手动应用,类型1或类型2操作台不被类型M硬度应用接受.

5.1.2.5整个器械应是垂直的且水平的,并被搁置在一个最小化振动的表面上. 在不利条件下应用器械将会负面地影响获得的测定.

5.1.2.6试片支撑台,(图3)完全为操作台,且有一个坚实的平面.试片支撑台有一个被设计为接受各种嵌件或者为提供各种不规则试片的支撑装置(图3).当嵌件被用支撑测试试片,注意必须使压头排在嵌件的中心,或者压头能接触试片的点上.应注意确保压头不会豁然接触试片支撑台以免造成损伤压头的结果.

6.测试试片

6.1测试试片,以下交替简称”试片”或”测试试片”,厚度应至少为6.0mm(0.24in.) 除非已经知道用薄的试样能够得到厚6.0mm(0.24 in.)试片等效的值

6.1.1试样可以由叠层件构成以具有必需的厚度,但是在此类试样上所得的测定值可能与整体试样不一样,这是因为叠层间的表面不可能完全接触的缘故。除非确知在离侧边更近的距离上进行测量可以获得相同的结果,试样侧面应有足够的尺寸以使能在任意边至少12.0mm(0.48in.)处进行测量。

6.1.2试样的表面应有足够的面积保持平直与水平以使压机支座在从压头点算起的至少6mm(0.25in)半径划定的区域内与试样接触。在一个修圆、不平或粗糙的面上不能测定正确的硬度。

6.2 类型OOO,OOO-S,和M测试试片厚度应至少为1.25mm(0.05in.) 除非已经知道用薄的试样能够得到厚1.25-mm(0.05-in.)试片等效的值.

6.2.1 不是在6.2.2描述构成的A类型M试片可以由叠层件构成以具有必需的厚度,但是在此类试样上所得的测定值可能与整体试样不一样,这是因为叠层间的表面不可能完全接触的缘故。除非确知在离侧边更近的距离上进行测量可以获得相同的结果,试样侧面应有足够的尺寸以使能在任意边至少2.50 mm(0.10 in.)处进行测量。在一个修圆、不平或粗糙的面上不能测定正确的硬度。

6.2.2除非已经知道用薄的试样能够得到厚1.25-mm(0.05-in.)试片等效的值.类型M试片,当由O型圈,圆带,或不规则形状构成的截径至少1.25 mm(0.05 in.).试片能用一个夹具(图3)稳定地支撑以获得定位和稳定.

6.3对试样厚度的最低要求取决于压头压入试样的程度;例如, 较高的硬度值材料可能适用于更薄的试样。同样可作测定的离边侧的最小距离随着硬度的增加而减少。

7. 校准

7.1 压头伸长调整程序

7.1.1 放置精密磨削空间块(B级或更高级)在支撑台和在硬度计压脚和压头之下.排列块以便硬度计压脚接触更大的块且压头唇仅接触较小的块(图4).它是必须的在20倍放大下观测块和压脚/压头的排列以确定适当的对齐.

7.1.2 压头伸长和外形应与5.1.15,5.1.1.6,或5.1.1.7一致,各自为硬度类型.见图1(a到g).在20倍放大下压头的测试,50倍为类型M压头,被要求测试压头的条件.畸形的或被损坏的压头应被替换.

7.1.3空间量块的组合应被使用为实现他们之间的2.54+0.00/-0.0254mm(0.100+0.00/-0.001 in.)不同的.对于类型OOO-S硬度,量块尺寸为5.08+0.00/-0.0508mm(0.200+0.00/-0.002in.)。对于类型M硬度,量块尺寸为1.27+0.00/-0.0127mm(0.050+0.00/-0.0005in.)两者之间(图4)。

7.1.4仔细地降低硬度计压脚直至它接触到最大的空间块,压头唇应对仅接触较小的块,核实完整的压头伸长.

7.1.5 调整压头伸长到2.50±0.04mm(0.098±0.002 in.).对类型OOO-S硬度计,调整压头伸长到5.0±0.04mm(0.198±0.002 in.) 对类型M硬度计,调整压头伸长到1.25±0.02mm(0.049±0.001 in.),下列制造商的推荐程序.

7.1.5.1当执行在7.1中的程序时,应注意以免影响损害图4中描述的为精确度量压头伸长的适当安排的压头唇.

7.1.6 硬度计压脚与支撑表面平行,和立体量规,在仪器校准时,可与测试方法D通过374一致,机械师的千分尺,或与制造商指定的程序一致的其它.

7.2 压头显示调整

7.2.1 当调整在7.1指示的压头伸长,使用立体量规的相似安排以验证在两点:0和100压头和指示的显示之间的线性关系.下列制造商的推荐,做出调整以便:

7.2.2 压头显示等于压头测量的值之内:

-0.0+1.0硬度单位在0测量的;

±0.50硬度单位在100测量的;

±1硬度单位在7.4中描述的其它所有点.

7.2.3 指定的每个硬度点是等于压头传播的0.025 mm(0.001 in.),除了:

7.2.3.1 类型M硬度,每个指定的点等于压头传播的0.0125 mm(0.0005 in.);

7.2.3.2 类型OOO-S硬度,每个指定的点等于压头传播的0.050 mm(0.002 in.).

7.2.4 在校准时,这个指标不能显示大于100或小于0的值.

7.2.5 确定压头伸长或压头传播的其它方式,例如目测或激光测量方法,是可接受的.被使用的仪器应有在1.4中描述的可追溯性. 

7.2.6 当执行在7.1和7.2中描述的程序时,硬度计应以一种稳定的方式支撑.

7.3 校准装置

7.3.1 硬度计弹簧应被校准通过支撑硬度计在校准装置上,见图5,在垂直的位置且提供一个测试力给压头.力应通过如图5描述的天平和电子测力计方式测量.校准装置应能够测量使用的力在最大弹簧力的0.5%之内,必须达达到100硬度单位.

7.3.2 应注意确保力垂直地运用到压头唇,因为测力会导致校准错误.见7.1.5.1和7.1.6.

7.4 弹簧校准-硬度计弹簧应在显示的读数20、30、40、50、60、70、80和90被校准。经测定的力(9.8×质量,单位为公斤)应是在表1指定的弹簧校准公差内。表1列出为仪器的整个范围应用于压头的测定的力,虽然它是必须的仅仅在列出的位置验证弹簧校准.

7.5 弹簧校准程序.

7.5.1确保压头伸长已经被调整与7.1一致, 且在7.2指定的压头传播和显示之间的线性关系.

7.5.2放置硬度计在如图5所示的校准设备上.应用在表1指定的力以便应用的力与压头中心线排成一行以便消除振动或冲击且按照制造商的建议调整硬度计,以便:

7.5.3列举在7.4中的点,显示应指明等于0.0025 mm(0.001 in.)的压头传播.对类型OOO-S硬度计,显示应指明等于0.05 mm(0.002 in.)的压头传播. 对类型M硬度计,显示应指明等于0.0125 mm(0.0005 in.)的压头传播在7.6指明的弹簧校准公差内.

7.6 当校准时(见表1)没指明低于0或高于100,为类型A,B,C,D,E,O,和DO的弹簧校准公差是±1.0硬度单位,为类型OO,OOO,和OOO-S的是±2.0硬度单位, 为类型M的是±4.0硬度单位.

7.7 弹簧力组合

7.7.1 为类型A,B,E 和O硬度计:

力,N=0.55+0.075 HA

这儿 HA=在类型A,B,E,和O硬度计的硬度读数.

7.7.2为类型C,D,和DO硬度计:

力,N=0.4445 HD

这儿 HD=在类型C,D,和DO硬度计的硬度读数.

7.7.3为类型M硬度计:

力,N=0.324+0.0044 HM

这儿 HM=在类型M硬度计的硬度读数.

7.7.4为类型OO和OOO硬度计:

力,N=0.203+0.00908 HOO

这儿 HOO=在类型OO和OOO硬度计的硬度读数.

7.7.5为类型OOO-S硬度计:

力,N=0.167+0.01765 HOOO-S

这儿 HOOO-S=在类型OOO-S硬度计的硬度读数.

7.8 提供为验证硬度计操作和校准规定的橡胶块不依赖于校准标准.在章节7中描述的程序是唯一有效的校准程序.

7.8.1 金属参考块的使用不再推荐(见备注2).

7.9 验证硬度计校准的状态,在日常使用期间,可通过以下实现:

7.9.1 验证零读数不多于零之上的1个指定点,且不低于零(在硬度计上如此装配),当硬度计被定位以便外部的力被放置在压头上.

7.9.2 验证100读数不多于100且不低于99当硬度计被定位在一个非金属材料平面时以便压脚完全接触,引起压头完全缩回.

7.9.2.1 它是重要的执行100的验证,如在7.9.2所述,采取谨慎关注以便不会引起压头的损害.100值的验证不建议为硬度计有弹簧力大于10N(类型C,D,和DO).

7.9.2.2 当执行100的验证,如在7.9.2所述,非金属材料应是硬度值大于被使用硬度计的类型(比例)的100. 厚度大于6.35 mm(0.25 in.)的钢化玻璃被发现为此应用是满意的.

7.9.3 验证显示的读数在任何其它的点使用适用的橡胶参考块,它被证明为使用的硬度计的类型(比例)的设定值.硬度计显示值应在参考块的设定值的±2硬度点.

7.9.4 硬度计0和100读数的确验证提供合理的保证指定的显示和硬度计机构之间的线性关系保持有效.

7.9.5 0和100之间的点的验证提供合理的保证指定的显示和硬度计机构之间的曲线关系操持有效.

7.9.6 这不是一个校准程序,它是一种通过用户日常验证硬度计正常工作的方式.(见备注2)

8. 实验室空气和测试试片条件

8.1 试验应在标准实验室气压下进行,如在规程D 618,章节4.2中定义的.

8.2 仪器应被维持在标准实验室气压下,如在规程D 618,章节4.1中定义的,为12小时方可执行测试.

8.3 试片应被条件化与条件40/23一致除了湿度控制, 如在规程D 618,章节8.1,程序A中定义的且在同样的条件除了湿度控制下被测试.

8.4 这些程序是可以修改的如果实验室之间或供应商与用户之间是同意的且与D 618的替代程序是一致的.

8.5 没有确定的评价已经在硬度计上被进行在高于23.0±2.0℃的温度.在高于以上温度条件化可显示在温度的改变.硬度计使用在高于以上温度应被当地确定(见规程D 1349).

9.程序

9.1 操作台操作(类型3操作台要求为类型M).

9.1.1 注意尽量减少仪器和互不环境条件暴露在影响仪器的执行或影响测试结果.

9.1.2 调整压脚以支撑5.1.2.1中描述的工作台平行.它是必须的每次做这个调整,支撑台被移动以适用调整尺寸的试片.

9.1.3 先于进行测试,调整从压脚到测试试片接触表面的垂直距离为25.4±2.5mm(1.0±0.100 in.),除非它是众所周知的相同的结果可由压脚获得在从测试试片接触表面的或多或少垂直距离,或者如果制造商另有规定。

9.1.4 放置试片在试片支撑台,以一种方式压头接触点与章节6一致,除非它是众所风吹雨打知的相同的结果被获得当测试由压头制成在从测试试片边缘的最小距离. 

9.1.5 开动操作台的解锁手柄(图2)或激活机电装置,充许硬度计在控制速率下下降和适用压脚到试片与5.1.2一致. 万一”试片对压头”类型操作台,操作杠或其它机电以一种试应用试片到压头以确保试片对硬度计压头的平行接触没有冲击和克服如图1所示的校准弹簧力.

9.1.6 操作台以下降的控制速率应用到质量,没有冲击是强制性的为类型M硬度计.手持式应用或为类型M硬度计的类型1或类型2操作台不是可接受的规程,见5.1.2.4.

9.1.7 对于1.1涵盖的任何材料,一旦压脚与试样接触,例如,当最初的压头传播已经停止,最大的显示读数应被记录。初次压头传播停止和显示的读数记录之间,1S的时间间隔应被视为是标准.其他的时间间隔,当被同意在实验室或供应商和用户之间时,可以使用并相应报告。显示的硬度读数可随时间变化。

9.1.7.1 如果硬度计和电子最大指示器或正时装置(参考5.1.1.9)显示的读数应该记录在压传播停止和报告(参考10.2.9为报告协议)的1±0.3S,除非另有说明.

9.1.7.2 如果硬度计和模拟型最大的指示器(参考5.1.1.10)配备,最大的显示读数应被记录且应被报告(参考10.2.9),除非另有说明.

9.1.7.3 如果硬度计没和在5.1.1.9或5.1.1.10中描述的装置配备,显示的读数应在1S内被记录,除非另有说明.

9.1.8 测试5个硬度结果在不同的位置在试片上至少间隔6.0mm(0.24 in.),为类型M间隔0.80mm(0.030 in.);计算算术平均或选择计算中间.计算结果的方式依据10.2.8应被报告.

9.2 硬度计的手动(手持式)操作

9.2.1 注意尽量减少仪器暴露在不利于仪器执行或影响测试结果的环境条件中.

9.2.2 放置试片在一个平面,坚硬,水平的表面.控制硬度计在一个和压头唇垂直的位置在章节6描述的试片边缘的距离.除非众所周知的同样的结果被获得当测试在较小距离由压头获得.

9.2.3 应用压脚到试片,维持它在垂直位置保持压脚平行试片,以稳定的平稳的下降运动以避免冲击,越过试片压脚的滚动,或侧向力的应用.应用足够的压力以确保压脚和试片之间的坚固接触.

9.2.4对于1.1涵盖的任何材料,压脚与试样接触后,显示的读数应在1±0.1 s内被记录,或当被同意在实验室或供应商和用户之间时. 如果硬度计和电子最大指示器显示的读数应该记录在压传播停止和报告的1±0.3S。显示的硬度读数可随时间变化。

9.2.5测试5个硬度结果在不同的位置在试片上至少间隔6.0mm(0.24 in.)且计算算术平均或选择计算中间.计算结果的方式依据10.2.8应被报告.

9.3众所周知硬度读数低于20或高于90的不被认为可靠,建议在这个范围的读数不被除记录.

9.4 硬度计的手动操作(手持式)将导致获得的结果变化.改进重复性可由质量被获得,安全地贴上硬度计且以压头轴线为中心.被推荐的质量为类型A,B,E,和O硬度计是1kg,为类型C,D,和D0硬度计为5kg,且为类型OO,OOO,和OOO-S硬度计为400g.在类型M硬度计额外的质量介绍不被充许.更进一步的改进可通过控制硬度计压脚对测试试片的等速下降和合并以上描述的质量的硬度计操作台的使用完全.

10.报告

10.1 仪器校准报告(硬度计或操作台)

10.1.1 校准日期

10.1.2 最后校准的日期

10.1.3 校准到期日期(见备注2)

10.1.4 制造商,类型,型号,和仪器的序列号,和当最大指示器或正时装置存在的符号.

10.1.5 获得的值(前后校准结果),如果存在,包括最大指示器影响的符号.报告校准值的方

法应通过算术平均值确定.

10.1.6 环境温度

10.1.7 相对温度

10.1.8 技术鉴定

10.1.9 仪器校准适用的标准.

10.1.10 校准仪器信息包括类型,序列号,制造商,最后校准的日期,校准到期日期(见备注2),和被使用为NIST或其它可接受组织的标准的可追溯性的陈述.见1.4.

10.2 硬度测量报告

10.2.1 测试日期

10.2.2 相对湿度

10.2.3 环境

10.2.4制造商,类型,型号,和硬度计或操作台的序列号,和当最大指示器或正时装置存在的符号,最后校准日期,和校准到期日期(见备注2).

备注2-硬度计的校准间隔(校准到期日期)由使用者确定,基于使用的频率,条件的严重性,环境因素,和其它变数.

操作和硬度计校准状态的定期检查使用适用的橡胶测试块(参考7.8),特别为这个目的设计的,被推荐.

仪器被暴露在剧烈的冲击中,是明显的伤害,产生测试结果多于2点不同于校准的橡胶测试块或其它参考的标准,或否则可靠性被怀疑,应被从服务中删除并返回合格的校准设施.

一年的校准间隔是被推荐为硬度计测试块和被频繁使用的硬度计仪器,更经常为其它的.

服务于硬度计校准的仪器和外围设备的校准间隔由校准服务供应商确定.推荐ISO/IEC 17025的草案大纲对制造商是必需的,且服务被提供,应被遵循.

10.2.5 测试方式,无论是手动(手持),类型1操作台(试片对压头),类型2 操作台(压头对试片型),或类型3操作台(机电的或水力的).

10.2.6 测试试片的描述,包括厚度,如果小于章节6指定的厚度的板层数量,包括硫化日期.

10.2.7 被测试材料的完整鉴定.

10.2.8 获得的硬度值和校准方法,二选一的算术平均值或中间值.

10.2.9压痕硬度时间间隔被确定.应以M/60/1的形式报告读数。此处M是硬度计的型式,60是读数,1是以秒计的时间,此时压力支座紧密地与试样接触。

11.精度与偏差4

11.1  精度与偏差的制定已按照操作规程D 4483进行。对于名词术语与其他试验及统计可

参照该操作规程

11.2  对于M型的方法的类型1的精度是用21种不用硬度的材料、利用实验室内程序、

从6个实验室中确定。对于M试验程序,应在各个实验室内。于分开的两天进行试验。所有的材料应来自一个产地。

11.3在这个精度和偏差章节的精度给出使用在如上描述的不同实验室间程序的这个测试方法的精度的估计.精度参数不应被使用为接受或拒绝测试,或两者,没有文件的任何一组材料,他们适用特殊的材料和特别的测试协议包括这个测试方法.

11.4对于A和D型的方法的类型1的精度是用3种不用硬度的材料、利用实验室内程序、

从6个实验室中确定。对于M试验程序,应在各个实验室内。于分开的两天进行试验。所有的材料应来自一个产地。

11.5  A与D型的)硬度试验的结果应是每个实验室在同一天得到的5个单独的硬度

读数的平均值。

11.6 表2表示了A型方法的精度结果,表3给出了A型方法的精度结果,和表4给出了D型方法的精度结果

11.7 精度——本试验方法的精度可以以如下的用合适值r. R.(r)或(R)所表述的格式

来表示,也即是说,必须在决定试验结果(用试验方法所获的)时使用这些值。该合适的值就是与表1的平均值等级有关联的r与R值,这些值最接近在日常试验操作时所考虑(在任意给定的时间,对于任何给定的材料)的平均值等级。

备注3-为类型E,OOO,OOO-S,和R的类型1精度声明尚不适用.

11.7.1  复测正确度——本试验方法的复测正确度r已经作为在表2到表4中列入的合适值而被确立。必须将两个以标准的试验程序而获得的、且(其差别)大于该列入(对于任意给定的等级)r值的单独试验结果认作为是从不同或不全等样品总数中所获得的值。

11.7.2  可再现率——本试验方法可再现率R已经作为在表2到表4中列入的合适值而被确

立。必须将两个在两个不同实验室及以标准的试验程序而获得的、且(其差别)大于该列入的值R(对于任意给定的等级)的单独试验结果认作为从不同或不全等样品总数中所获得的值。

11.7.3  关于以平均值等级的百分比表示的复测正确度与可再现率(r)与(R)的应用如同

上述对r与 R的说明。对于(r)与(R)的说明。两个单独试验结果间的差异可以表示为两个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的百分比。

11.8  偏差——在试验方法的名词术语中,偏差是平均试验值与基准(或:实际)的试验特

性(或:参数)值间的差值。因为(试验特性)值仅仅有本试验方法限定,故本试验方法不存在基准值。因此不能确定偏差。

12.关键词

12.1  硬度计; 硬度计硬度;硬度; 压痕硬度;显微硬度计硬度

附录

(非强制性信息)

X1.硬度计选择指南

X1.1硬度计选择指南的目的是协助为不同的运用选择正确的硬度计类型.

X1.2 通常认为硬度计硬度结果低于20和高于90是不可信的.建议更低或更高的类型(比例)在这些情况下被使用.

X1.3 也建议只要有可能,服务在执行硬度计硬度测试的操作台.

X2.相关测试方法

C367 预制建筑用吸音砖和镶入式天花板的强度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

C473 石膏板制品和石膏板条的物理测试标准试验方法

C581 液体设备的玻璃纤维增强结构用热固性树脂耐化学腐蚀性测定的实施规范

C661 用硬度计测量弹性密封件的压痕硬度的试验方法

C836 与分层磨损层一起使用的高固体含量冷却液体弹性防水薄膜的标准规范

D461 毡子的试验方法

D531 普西和琼斯橡胶压缩试验方法

D619 电绝缘用硫化纤维的标准试验方法

D1037 木质纤维板和刨花板的性能评定方法

D1054 用回跳摆锤法测定橡胶弹性的试验方法

D1414 O型橡胶圈的试验方法

D1474 有机涂层压痕硬度的试验方法

D2134 用Sward型摆杆硬度计测定有机涂层硬度的试验方法

D2287 非硬性氯乙烯高聚物与共聚物模塑与挤压物料标准规范

D2583 用巴科尔压痕器测定硬质塑料压痕硬度的标准试验

D2632 橡胶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垂直回跳法测定橡胶弹性

D4298 润滑脂及润滑液与弹性材料的配伍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D5672 使用25mm(1英寸)挠曲技术试验压痕力挠曲的软微孔材料测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D6546 工业液压液用弹性密封件能力测定的标准试验方法和建议极限值

F1151 薄膜打字色带硬度变化试验方法

备注 X2.1-其他非金属材料的硬度测试,可能是由一个或多个ASTM委员会管辖;各委员会应具体联系信息

文档

ASTM D 2240

ASTM标准代号:D2240-05ε美国国家标准橡胶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硬度计硬度本标准是以固定的标志编号D2240;紧接在编号后面的数字表示最初采用的年份,或者若有修订版本的情况下数字表示最近修订的年份,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最近批准的年份上标的ε表示最近修或批准而作了编辑上的改变1.适用范围1.1本试验方法涉及已知的硬度:类型A、B、C、D、DO、E、M、O、OO、OOO、OOO-S和R等12种橡胶硬度测量装置.和按橡胶、网状材料、弹性材料、热塑材料和某些硬塑料的分类来确定物质的硬度试验压头硬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