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XX个,男生XX名,女生XX名。大多数学生都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能认真听讲,平时能按时完成作业,并能做到字迹端正。课堂上,有部分学生一直能做到积极动脑,大胆发言,比如XXX、XXX、XXX,但是大多数同学都是能认真听课,而不能积极主动举手发言,也有少数学生不会倾听,经常开小差,思想上走神,导致学习成绩无法上去,如:XXX,XXX;还有对待家庭作业的态度极差,父母又不能好好管教导致成绩差,如XXX,XXX。由于综上原因,从五上年级的期末考试的考试成绩上来看,仿佛非常理想,而实际上,需要付出极大努力的同学大有人在,特别是在端正学习态度方面,在这学期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结构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教材于2020年春期正式使用。全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童年往事、古典名著之旅、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家国情怀、描写人物、思维的火花、异域风情、幽默和风趣。全册教材共安排六个语文园地和四个口语交际。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五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第三单元是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没安排语文园地,第五单元安排了一个“习作例文”,也没再安排语文园地。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册是在前九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5.增加了古诗文和传统文化相应的文章选录,也增加了语文要素培养的文章选录,加强对学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三、学习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识字200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会读写180个左右的词语,一部分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要求正确、端正、整洁。毛笔字临帖,要求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的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领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课文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能用归并段落大意和回答几个问题再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按要求预习课文,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4、能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初步养成认真细致观察的习惯。学会把一件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学习写观后感,学会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尝试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能根据情境编故事,注意情节的转折。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学会通过漫画鉴赏,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在写作的过程中,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听程度合适的讲话和广播,能抓住主要内容。能辨别别人说话中内容和语句上的正误。能抓住主要内容复述一件事。讨论问题时能大胆发表意见,讲清自己的意思,说话有礼貌。
6、初步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憎恨剥削制度,继承和发扬传统;初步培养热爱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能感受语言的幽默风趣。
四、学习习惯培养和学习评价
1、课间及时望远,保护视力。继续抓好学生课前准备工作,要求按照任课老师要求,及时准备下节课课本、学具,桌面摆放整齐,2、继续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培养预习习惯:统一预习要求,有的做在书中,有的做在专门的预习本中。3、培养听讲习惯:要求坐姿端正,学会倾听,学会合作。4、培养作业书写清洁习惯,课堂作业本用黑色可擦笔,其他本子用黑色水笔。5、学习习惯的评价与七彩贝争章实践活动中争章相结合,做到每个学生都能课堂过关,堂堂清,日日清,月月清,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促进学生主体和谐发展。6、与家长沟通,朗读课文让家长也参与评价。7、充分利用一周一节的阅览课和每周二15分钟的书海拾趣,创设条件让学生进行海量阅读,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理解文章,感悟文章的能力。8、继续用海娃拾贝来进行学习评价,课堂上、作业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适当用印有“真棒”的绿色卡纸进行奖励,满15个得巧学章,2枚章获得智慧贝卡。
五、教学研究
围绕学校提出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进行。
六、成长档案袋
教学进度表
| 周次 | 时间 | 教学内容 | 备注 |
| 一 | 3.2—3.6 | 《古诗三首》(3)《祖父的园子》(2) 书法展评(1)假期读书交流会(2) | |
| 二 | 3.9—3.12 | 《月是故乡明》(1)《梅花魂》(1)《口语交际》(1)《习作》(2)课外阅读(2)书法(1) | |
| 三 | 3.16—3.20 | 《语文园地》(2)《草船借箭》(2) 《景阳冈》(2)课外阅读(1)书法(1) | |
| 四 | 3.23—3.27 | 《猴王出世》(1)《红楼春趣》(1)《口语交际》(1)《习作》(2)《语文园地》(2)书法(1) | |
| 五 | 3.30—4.3 | 《快乐读书吧》(2)《汉字真有趣》(2) 课外阅读(2)书法(1) | |
| 六 | 4.6—4.10 | 《我爱你,汉字》(2) 《古诗三首》(3) 课外阅读(1) | 清明节放假1天 |
| 七 | 4.13—4.17 | 《青山处处埋忠骨》(2)《军神》(2) 课外阅读(2)书法(2) | |
| 八 | 4.20—4.24 | 《清贫》(1)《习作》(2) 《语文园地》(2) 课外阅读(1) 书法(2) | |
| 九 | 4.27—5.1 | 《人物描写一组》(2)《刷子李》(2) 课外阅读(1)书法(1) | 五一劳动节放假1天 |
| 十 | 5.4—5.8 | 《习作例文》(1)《习作》(2)《自相矛盾》(2) 课外阅读(2)书法(1) | |
| 十一 | 5.11—5.15 | 《田忌赛马》(2)《跳水》(2) 课外阅读(2)书法(2) | |
| 十二 | 5.18—5.22 | 《习作》(2)《语文园地》(2)《威尼斯的小艇》(2) 课外阅读(1)书法(1) | |
| 十三 | 5.25—5.29 | 《牧场之国》(2)《金字塔》(1)《口语交际》(1)《习作》(2)课外阅读(1)书法(1) | |
| 十四 | 6.1—6.5 | 《语文园地》(2)《杨氏之子》(1)《手指》(2) 课外阅读(2)书法(1) | |
| 十五 | 6.8—6.12 | 《童年的发现》(1)《口语交际》(1)《习作》(2)《语文园地》(2)课外阅读(1)书法(1) | |
| 十六 | 6.15—6.19 | 复习(8) | |
| 十七 | 6.22—6.26 | 复习(6) | 端午节放假一天 |
| 十八 | 6.28—7.3 | 复习(8) | |
| 十九 | 7.6—7.10 | 期末考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