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20分)
1. (2分) 下列多音字组词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称(chèn) 称(chēng)赞 称(chēng)心 称(chèn)职
B . 禁(jìn)止 禁(jìn)受 禁(jīn)书 不禁(jīn)
C . 宁(nìng)可 宁(níng)肯 安宁(níng) 宁(nìng)静
D . 泡(pāo)桐 泡(pào)沫 豆泡(pāo) 浸泡(pào)
2. (2分) 下列字形和加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角逐(jué) 戛然而止 驾驭 浑身解数(xiè)
B . 亘古(gèn) 迫不急待 恬静 叱咤风云(zhà)
C . 怂恿(cǒng) 略胜一筹 娴熟 毛骨悚然(sǒng)
D . 嗔视(chēn) 姗姗来迟 剽悍 面面相觑(xū)
3. (2分) (2018七上·云安期中) 下列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荒园,人迹罕至 , 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B . 今天天气好,我们一起去登山,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C .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D . 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 , 美不胜收。
4. (2分) (2019八下·桐庐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社日是中国的传统民俗,主要用于祭祀土地神,民间往往有敲社鼓、观社戏等诸多习俗,鲁迅的《社戏》描写的就是这一场景。
B . “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成语,皆是出自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记》。
C . “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每两行为一小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
D .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柳宗元,唐宋家之一。文章表达出作者被贬谪永州时失意、落寞的的情感。
5.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B . 喜欢游泳的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
C . 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D . 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菌的酸奶饮料,会使学生患流感的概率有效降低。
6. (2分)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我非常渴望投身到这项惠及众多山区孩子的活动中,为山区孩子也能搭上信息时代的列车贡献自己的宝贵力量。
B . 九年级家长会上,家长代表王丽女士的讲话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家长就“如何做好家校配合”这一专题踊跃发言。
C . 班主任王老师因病请假半年,教物理的陈老师说:“一个班不能没有班主任,我愿意屈就班主任一职。”
D . 王晓川同学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说道:“奶奶,您老身子真硬朗,今年高寿?”
7. (8分) (2018七下·台州期中) 古诗词默写。
(1) 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
(2) 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3) 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
(4) 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
(5) 文人都喜欢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在《短歌行》中,曹操活用过《子衿》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自己求才若渴;戴叔伦在《兰溪棹歌》中,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从心底荡漾起的快乐之情。
二、 阅读理解 (共4题;共82分)
8. (17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满井游记(节选)
【明】袁宏道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 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词。
①廿二日天稍和 ②柔梢披风 ③麦田浅鬣寸许 ④呷浪之鳞
(2)
与“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的“于”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B .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C . 于是鸱得腐鼠(《庄子·惠子相梁》)
D . 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单横线句子的意思。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4)
“此地适与余近”中的“近”字言浅而意深,请你细读原文,说说它的内涵。
9. (15分) (2017九下·灌云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空气中取水
①任何时候,大气中都含有105亿英亩呎①水,其总量是世界上所有江河水量的6倍多。其中,大约2%很快就会作为降雨落到地面,剩余的98%依然处于水蒸气的状态。
②有人提议,用声音从空气中获取水分。凉爽、宁静的夜晚,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后,即使是微小的空气振动,也能凝聚水分,产生雨滴。在中国云南省的山区,村民们有个传统,通过大声喊叫来祈雨。据说,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
③一个有趣的新想法看起来似乎可行。在临海的沙漠地区建造温室,用寒冷的海水作为空气调节器,从炎热的空气中凝聚水分。这种温室实际上是巨大的露水制造机。从2002年以来,帕顿的阿布扎比温室已经在沙漠中种出了黄瓜、西红柿和鲜花。10平方英尺的温室每天可产生10加仑水——这比热带雨林通过降雨得到的水还要多。
④在干旱的沙漠之中,人们曾尝试通过收集雾水解决用水问题。顺着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绵延的山顶,悬挂着75张大塑料帆网。这里已经连续几年没有降雨了,但寒冷的近海气流定期从太平洋上大量涌来,塑料帆网通过获取这些气流的水分而变得十分潮湿。每张帆网有40英尺×10英尺大小,一天能收集40加仑水。那里的一个小镇,从前用水完全靠从50英里外运来。如今这项工程平均每天可以给小镇提供3000加仑水。
⑤这种做法被广为接受。南美洲的整个太平洋沿岸,很多社区已经建造了捕雾幕帐,用来给新栽的树木供水。这种系统一旦建立起来,这些树就可以在叶子上为自己收集雾气,在沙漠中重新创造以雾为基础的生态系统。
【注】①英亩呎:体积单位。(选自《当江河枯竭的时候:21世纪全球水危机》)有删改
(1)
第②段中划线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2)
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
“空气中取水”的方法有哪几种,请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10. (20分) (2017八上·忻城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心田上的百合花
①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晓得啥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②百合心里特别开心,附近的杂草却特别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而且真以为自己是—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而且不是跟我们一样?”
③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束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如何看我,我都要开花!”
④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⑤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天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⑥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刭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⑦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地”。
⑧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留言:
⑨“我们耍全心全意默默地开拉,以花束证明自己的存在.”
(1) 划线句子中“全心全意”和“默默”这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好在哪里?
(2) 第③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展示了“百合”怎样的形象?
(3)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4) 文章以“心田上的百合花”为题,有什么含义?
11. (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知乐者常足
①“知乐者常足”与“知足者常乐” ,虽然只是两个字互换,内涵却大相径庭。
②“知足者常乐” ,这句话多用在自我安慰和劝勉他人的时候,相比别人,自己没有得到更多,或者生活中有了这样那样的缺憾时,一句“知足者常乐”挂在嘴边或响在耳边,的确可以让一个人的内心平衡很多,轻松许多。但这样的平衡、轻松,多缘于“木已成舟”的现实和无奈。本来是“不足”,却要强迫自己“知足”,就算你自欺欺人地咧开嘴一笑,也只能算是苦笑或者皮笑肉不笑,至少是,笑的不真实吧。
③“知乐者常足”却不一样。知乐者常足的程序是“乐”在前,“足”字在后。这其中,既暗含了生活的秩序,也揭示了人生的意义。“乐”本应是一种生活态度、生存手段;“足”是人生的远景,是“乐”的结果。人生路长,“乐”是向导,“足”是我们要去的景点。因为心中有快乐,远方有目标,“足”的愿景自然不难实现。
④实际上,“乐”是人生的一种主动选择和智慧。如果一个人一生态度乐观,心胸豁达,目标高远,那么,对于哭看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而言,最终得到的东西是“足”还是“不足”。其实并不那么重要,因为他走过了一个完美的过程。倘若倒过来,每个人都要等心圆意满了,也就是说“足”了才会“乐”,才能“乐”,那么,一个人要等到何时才能“乐”起来?对照古人“不如意事十之”的概算,这世上,又有几人能乐起来?
⑤“乐”和“不乐”,心态不一,结果也就迥异。现实的教科书告诉我们:快乐的笑脸,可以春风化的,可以广结人缘,可以事半功倍。成功的过来人告诉我们,快乐的心态,能够逢凶化吉,能够奠定胜局。心里贮满快乐的人,常常比眼里流着忧伤的人获得更多的机缘,产生更高的效率。在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学习快乐应当是我们的必修课程。
⑥如果说生活的种种“满足”是点点铁屑散落于我们的人生旅途,那么,“快乐”便是我们身上用不失去磁性的大磁铁。人生有了“快乐”的磁性,“满足”才容易被吸收。
⑦如同“知足者常乐”曾为古人津津乐道,“知乐者常足”理应成为我们现代人立身处世的格言。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第⑤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3)
选文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结合本文的中心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5)
结合本文论点,分析下面的事例,写几句议论的话。(不少于40字)。
张海迪,从小高位截瘫,最近几年又做了三次鼻咽癌手术。在这特殊的人生经历中,她的心里始终洒满阳光。脸上永远带着微笑。年轻时她靠自学翻译了英文小说《海边诊所》。现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6)
“知足者常乐”和“知乐者常足”是两种人生态度,你会选择哪一种?请谈谈你的理
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9·丰台模拟)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
请以“少年正是_____________时”为题,并将此题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
请你发挥想象,以“来到未来”为题,写一故事。
要求: 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字数在600—800之间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
一、 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7-2、
7-3、
7-4、
7-5、
二、 阅读理解 (共4题;共82分)
8-1、
8-2、
8-3、
8-4、
9-1、
9-2、
9-3、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