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东湖通道工程复杂性测度结果和风险评估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9:02:35
文档

东湖通道工程复杂性测度结果和风险评估分析

1.东湖通道工程风险分析1.1基于复杂性测度结果的重要风险因素识别根据灰色聚类分析法得出结果可知,东湖通道工程整体复杂性比较高,但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技术复杂性及环境复杂性,尤其是“技术标准的特殊性”和“技术使用难度大”、“安全环境复杂性”等方面复杂性非常高,此外“管理决策过程中协调难度大”、“自然生态环境复杂性”等指标复杂性也比较高。以上指标的复杂性高,施工过程中隐藏的风险隐患相对而言也比较多,为此将风险及潜在风险分为以下几类:施工技术风险、结构安全风险、人员安全风险、环境影响风险、管理决策
推荐度:
导读1.东湖通道工程风险分析1.1基于复杂性测度结果的重要风险因素识别根据灰色聚类分析法得出结果可知,东湖通道工程整体复杂性比较高,但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技术复杂性及环境复杂性,尤其是“技术标准的特殊性”和“技术使用难度大”、“安全环境复杂性”等方面复杂性非常高,此外“管理决策过程中协调难度大”、“自然生态环境复杂性”等指标复杂性也比较高。以上指标的复杂性高,施工过程中隐藏的风险隐患相对而言也比较多,为此将风险及潜在风险分为以下几类:施工技术风险、结构安全风险、人员安全风险、环境影响风险、管理决策
1. 东湖通道工程风险分析

1.1 基于复杂性测度结果的重要风险因素识别

根据灰色聚类分析法得出结果可知,东湖通道工程整体复杂性比较高,但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技术复杂性及环境复杂性,尤其是“技术标准的特殊性”和“技术使用难度大”、“安全环境复杂性”等方面复杂性非常高,此外“管理决策过程中协调难度大”、“自然生态环境复杂性”等指标复杂性也比较高。

以上指标的复杂性高,施工过程中隐藏的风险隐患相对而言也比较多,为此将风险及潜在风险分为以下几类:施工技术风险、结构安全风险、人员安全风险、环境影响风险、管理决策风险。

结合工程实际进行调研和分析,对以上风险进行了识别。

1.2 施工技术风险

(1)围堰明挖法隧道施工

围堰明挖法隧道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风险有:

基坑淹水

穿湖段隧道采用临时围堰抽排湖水的施工方式,围堰长度较长,围堰时间周期较大,若施工期间发生围堰倒塌,湖水涌入施工基坑,会给工程带来重大损失。

淹水的另一个风险源为雨水,若施工期间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东湖水位超过沿湖路和临时围堰,湖水大量溢入,造成隧道基坑淹水。

基坑围护结构失稳

隧道基坑在施工过程中,若围护结构深度或刚度不足,内支撑刚度不足、支撑不及时、未按设计施工、基坑渗漏水处理不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基坑失稳。

周边构筑物、地下管线变形沉降

岸边段隧道基坑施工,若基坑变形过大,会引起基坑周边邻近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线沉降、开裂,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2)矿山法隧道施工

矿山法隧道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风险有。

开挖不稳定,形成坍塌等。

由于围岩破碎,岩层的断层、节理、裂隙构造,施工中开挖形成的临空面易发生围岩坍塌。

软弱围岩段可能产生较大变形。

软弱围岩段、围岩破碎段,由于支护不及时或者支护刚度不够,围岩可能产生变形过大,超出规范允许。

二次衬砌产生裂缝。

由于岩层存在地质变化,变化处容易产生开裂。

不良地质灾害。

隧道所处地层条件复杂,遇到沼气地层、岩溶地层、地下暗河,对隧道施工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

1.3 结构安全风险

结构安全风险指结构产生缺陷,它可能发生在施工中或施工后,主要包括:

(1)隧道漏水

地下水通过结构的薄弱处渗漏,使结构腐蚀、风化及洞内设备锈蚀;漏水的原因可能是结构抗渗能力差、防水设备不足或失效、结构裂损或腐蚀,以及施工原因造成的结构缺陷等。

(2)结构侵蚀

结构侵蚀是由于环境作用,而遭受的化学和物理侵蚀。隧道侵蚀主要与地下水含氯化物、硫化物或其他化学污染物有关。

(3)结构裂损

结构裂损按裂缝的成因可分为结构性或非结构性裂缝。前者表示结构整体和局部的稳定和安全因素已受影响。其原因可能是设计不当、施工质量差或其他未预测到的因素,如施工和长期运营中过大的隧道纵向变形;如荷载沿隧道轴线变化(冲刷和回淤过大),导致隧道纵向的不均匀沉降;隧道在长期运营中的沉降,以及隧道在地震、水位变化和车辆震动下的不稳定性等。非结构性裂缝的成因,如温度收缩、干缩等。通过分析裂缝对结构稳定的影响,来确定整治措施。

(4)特殊因素对隧道结构体系的破坏

特殊因素对隧道结构体系的破坏主要包括:

地震诱发地基震陷和液化,从而破坏隧道结构体系的;

爆炸冲击、高温等对隧道结构体系的破坏(主要由恐怖袭击、战争威胁及交通事故造成的隧道火灾产生);

湖底清淤,减薄隧道覆土深度,从而威胁隧道结构安全。

1.4 人员安全风险

对人员安全威胁最大的风险因素通常是隧道火灾,主要风险源有:

(1)车辆故障,包括电器缺陷、刹车过热和其它车辆本身缺陷;

(2)交通事故;

(3)隧道本身设备缺陷所产生的自燃;

(4)隧道保养和维修工作失当。

尽管隧道发生火灾的损失相当大,但是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尤其在公路隧道,由于采取了安全保障措施,隧道发生火灾的概率还是相当低的,而且火灾发现及时,处理迅速,损失可大大减小。

1.5 环境影响风险

环境影响风险包括以下几方面:

(1)隧道施工期间,设备噪声、粉尘、弃碴以及废水对景区造成环境污染;

(2)隧道内汽车尾气污染对行车环境的影响;

(3)射流风机运作时,隧道内噪声过大;

(4)隧道峒口排放的废气对峒口周边环境的影响;

1.6 管理决策风险

管理决策风险主要是由管理决策者个人主观性意见,对工程解析不够透测,对信息掌握不充足引起,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业主方对施工信息了解不充分而给施工方下达错误决定;

(2)施工方管理人员对环境地质情况了解不足,以及对新技术新方法没有可参考实例而导致决策失误,造成返工、延误工期;

(3)各参与方意见不一致而导致的决策分歧。

项目各参与方之间通过制定契约监理工程建设的外部协调,各参与方内部通过制定规章、制度、会议、标准等方式建立工程建设的组织和协调系统,构建有效的综合集成平台进行内部管理。

2. 东湖通道工程风险管理

2.1 东湖通道工程主要风险因素评估及应对措施

从勘察、设计、施工等多方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风险事件进行了识别,对风险原因以及参与风险等级进行了分析,并对规避风险的相应措施进行了研究,汇总如表8-2所示。

2.2 风险评估结果

根据东湖通道工程复杂性测度结果和风险评估分析,本项目主要风险存在于施工技术风险、结构及人员安全风险、管理决策风险和环境影响风险等方面。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这些风险的预警和保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确保各种风险事件不影响整个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表8-2 东湖通道主要风险因素识别评估及应对措施表

序号风险事件原因分析初始风险风险处理措施残余风险残余风险处理措施
可能性后果风险等级可能性后果风险等级
1基坑淹水(1)围堰失稳垮塌

(2)特大洪涝灾害

B5三级(1)围堰结构设计施工方案加强审查;

(2)加强围堰工程施工管理;

(3)提前做好洪涝灾害应急处理预案

A4二级加强围堰沿线巡查和监测
2基坑失稳(1)内支撑刚度不足

(2)围护墙深度或刚度不足

(3)未按照设计施工

(4)基坑渗漏水处理不及时

C4三级(1)加强地质勘察精度,提供可靠地层参数;

(1)基坑围护设计施工方案加强审查;

(2)加强基坑工程施工管理

B3二级加强施工监测和预报
3隧道上浮(1)湖床清淤后湖中暗埋段抗浮不足

(2)敞开段或浅覆土段抗浮措施不足

B5三级(1)充分考虑湖底清淤条件下隧道覆土满足抗浮需要;

(3)每一阶段均按照最不利工况进行抗浮验算

A4二级加强湖底清淤控制
4隧道内渗漏水(1)不规范防水施工

(2)结构抗渗能力不足

(3)变形缝防水失效

C4三级(1)加强防水施工质量控制;

(3)结构自防水能力满足规范要求;

(4)变形缝设置多道防水措施

C1二级可以进行堵漏治理
5地表沉降、周边建筑开裂或沉降(4)基坑变形太大

(5)降水影响

C3三级(1)采用强刚度支护方案

(2)基坑围护、降水设计施工方案加强审查;

(3)并加强基坑工程施工管理;

C2二级加强变形沉降监测和预报
6开挖不稳定,形成坍塌(1)破碎围岩;

(2)岩层的断层、节理、裂隙构造;

(3)施工中爆破震动

B3二级(1)施工时通过仔细观察开挖面状况;

(2)及时采取加固注浆等措施,能有效降低风险;

B2一级补充注浆加固
7软弱围岩段可能产生较大变形(1)软弱围岩、破碎围岩;

(2)支护不及时或者支护刚度不够。

C2二级(1)合理设置初支时机,加强初支衬砌强度;

(2)设置合理监测点,及时采取措施。

B1一级加强变形监测
8不良地质灾害(1)沼气地层;

(2)岩溶地层;

(3)地下暗河等。

C3三级(1)详细勘察,摸清不良地层的分布范围和分布形式;

(2)做好超前地质预报;

(3)提前做好可能不良地层处理预案;

B2一级
9隧道被淹(1)隧道内排水设施不足

(2)隧道结构防水严重实效

(3)隧道地表开口高度不满足防涝要求

B3二级(1)根据相关要求进行防排水设计;

(2)按一百年一遇洪水位标准进行防洪设计

B3二级增加临时泵排
10环境污染(1)施工期间设备噪声、粉尘和弃碴污染

(2)运营期间隧道洞口及风井周边空气环境污染

C2二级(1)施工期间加强施工管理,绿色施工;

(2)根据环保要求进行排污设计

C1一级加强监管
11施工材料问题(1)分包商为了自己利益偷工减料

(2)材料供应商为了利益提供次等材料

B3二级(1)加强对材料的监管,严格杜绝不达标材料

A2一级加强监管,做好防护措施
12工程噪音污染(1)工程施工中产生噪音

(2)工程完工通车后,车辆行驶产生噪音

C1二级(1)施工中使用先进机器,建立隔音设施;

(2)建立隔音屏,使通车后车辆行驶声音被阻隔,传到外界声音减小

B1一级与周围居民提前沟通,获得谅解

文档

东湖通道工程复杂性测度结果和风险评估分析

1.东湖通道工程风险分析1.1基于复杂性测度结果的重要风险因素识别根据灰色聚类分析法得出结果可知,东湖通道工程整体复杂性比较高,但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技术复杂性及环境复杂性,尤其是“技术标准的特殊性”和“技术使用难度大”、“安全环境复杂性”等方面复杂性非常高,此外“管理决策过程中协调难度大”、“自然生态环境复杂性”等指标复杂性也比较高。以上指标的复杂性高,施工过程中隐藏的风险隐患相对而言也比较多,为此将风险及潜在风险分为以下几类:施工技术风险、结构安全风险、人员安全风险、环境影响风险、管理决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