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9:02:34
文档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青山处处埋忠骨”这句诗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安排学生课前预习,掌握生字新词,了解文章大意。2.结合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毛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3.品读文中表现毛悲痛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的词句,体会毛作为常人的慈父情感和伟人的无私胸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
推荐度:
导读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青山处处埋忠骨”这句诗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安排学生课前预习,掌握生字新词,了解文章大意。2.结合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毛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3.品读文中表现毛悲痛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的词句,体会毛作为常人的慈父情感和伟人的无私胸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青山处处埋忠骨”这句诗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课前预习,掌握生字新词,了解文章大意。

2.结合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毛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

3.品读文中表现毛悲痛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的词句,体会毛作为常人的慈父情感和伟人的无私胸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老一辈者为国家的牺牲,走进一代伟人毛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对毛同志的敬仰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造句。

2.品读文中表现毛悲痛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的词句,体会毛作为常人的慈父情感和超人的无私胸怀。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我们知道毛是一位伟大的领袖、无产阶级家,他乐观豪迈的人格魅力广为人知。其实,他不仅是一位领袖,还是一位父亲,也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走进领袖的内心,感受毛作为一名父亲深沉、博大的爱。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后鼻音“彭”,翘舌音“殊、踌、躇”。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锻、炼、签”等字时,可以用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彭、赴、殊”等字时,可以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学习“瑞、搞”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对比识字示例:

瑞(瑞雪)—喘(气喘)—揣(揣摩)—端(端正)

同音字歌示例:

将士赴沙场,为了富贵闯。一年复一年,老父盼归乡。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彭”左部下面“豆”的下横写成提,中间的“口”小。

“拟”左高右低,注意右部“以”点的位置。

“瑞”左窄右宽,左部“王”下横写成提画,右部上窄下宽。

“损”左部略窄,右部“口”扁小。

“锻”左窄右宽,右部“段”捺画舒展。

“炼”左窄右宽,注意右部横折写出头。

“赴”“走”上下两竖对齐,捺画舒展。

“搞”左窄右宽,右部两个“口”较小。

“殊”右部的“朱”竖垂直,下方撇捺舒展。

“尊”下部“寸”的横宜长,点位置靠左。

“签”下部撇捺盖下,三点呈放射状。

“革”中间的“口”应写得扁平些。

易错提示:

“谋”右上是“甘”不是“廿”。

“炼”右部不要写成“东”,注意区别。

“眷”下部是“目”,注意不要写成“日”。

(3)归类识字。

归类识字:

高:搞(搞错)—槁(枯槁)—稿(稿件)—篙(竹篙)—蒿(蓬蒿)

(4)多音字。

(5)重点词语释义。

拟定:起草制定。

锻炼:通过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和工作实践,使觉悟、工作能力等提高。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事物)深切地留恋。

奔赴:奔向(一定目的地)。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课文主要讲毛的儿子毛岸英同志在朝鲜牺牲,当司令部请示是否将遗骨运回国内的时候,毛选择让他当朝鲜人民的儿子,葬在朝鲜的故事。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对课文的通读,我们初步体会到了毛作为常人的情感和作为人民领袖博大的胸怀。作者对人物的细腻描写让人印象深刻。同学们不妨多读几遍课文,感受作者的手法在体现人物的情感世界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之处。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彭祖 拟定 谋划 祥瑞 损坏 锻炼 眷恋 奔赴 搞特殊 尊敬 签字 改革

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毛作为一个父亲的情感世界。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通过哪些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的。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阅读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1)第3自然段中的数量词“一天”“一句话”“一支”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几个看似平常的数量词,用在这里显得格外沉重,揭示了失去爱子后无比悲痛沉重的心情。

(2)第3自然段中毛的这段回忆反映了什么?

明确:这里写的是毛回忆岸英和自己一次次分离及其原因,从中反映出岸英的成长经历。前三次的分离儿子都平平安安回到了自己的身边,而这一次,他却再也不能回来了。毛感到震惊,简直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表现了毛无比悲痛的心情。

(3)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毛得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后的心情?

明确:“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岸英!岸英!’毛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2.阅读第二部分,回答问题。

(1)第6自然段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说说毛为什么要“仰起头”。

明确:因为毛不想让他的眼泪落下来给别人看见。

(2)从第6自然段中毛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毛做出了将儿子葬在朝鲜这一艰难、痛苦的决定。这是伟大父爱的延续,是一位国家从大局考虑问题的理智,是伟大胸怀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见证。

(3)从第7自然段毛的动作中,我们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出毛此时仍然沉浸在对爱子的无限思念中,进一步表现出毛是伟人,也是凡人。

3.描写悲痛的词语有很多,如“柔肠寸断、心如刀割、悲痛欲绝、痛不欲生、欲哭无泪”,然而文中写毛悲痛并没有用这些词,那课文是怎样描写毛的悲痛的呢?

明确:课文是通过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现毛悲痛欲绝的心情的。如第3自然段中“毛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其中“按着”“紧锁”“喃喃”的动作、神态描写,都生动地描写出了毛的悲痛。

4.“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怎么理解这两句诗?

明确:在古代打仗的时候,牺牲了的将士会被其他同伴用马皮包裹着运回故乡,表明他们是用生命来报答祖国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遗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又何妨。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岸英!岸英!”毛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

(2)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

明确:(1)语言、神态、动作 (2)神态、动作

2.总结。

学完本课,我们对毛有了不同角度的认知。他是父亲,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他是,深爱着自己的国家。这是一位平凡的父亲,更是一位伟大的领袖,在悲痛、矛盾中,他选择了国家。让我们带着对烈士毛岸英的歌咏,带着对伟人毛的理解与钦佩,再读一次文章结尾的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文档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青山处处埋忠骨”这句诗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安排学生课前预习,掌握生字新词,了解文章大意。2.结合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毛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3.品读文中表现毛悲痛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的词句,体会毛作为常人的慈父情感和伟人的无私胸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