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卷共四大题,满分120分,含书写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
一、书写(5分)
二、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23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入夜,山中万lài( )俱寂。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那柔蔓如提琴者,是草丛中tǎng( )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飞瀑落下深潭……俯身倾听,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gòu( )。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xiá ( )想。
2.古诗句名句填空。(8分)
①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②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 咏梅》)
③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④ ,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⑤建设和谐家乡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追求。你认为怎样才算是最美丽、最“宜居”的家园。请用古诗文名句表达出你真实的想法。 , 。
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陈述自己临危奉命的千古名句是 , 。
3.根据语境,把备选的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2分)
当耕耘为播种而忙碌的时候,当收获为丰收而 的时候,新的一年便挟裹着满心的喜悦悄然而至了。(喝彩 憧憬)
4.名著阅读(3分)
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之外,还有一个“爱”字!所谓 ,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法文里有句话叫做“伟大的心”,意思就是“爱”。这“伟大的心”几个字,真有意义。而且这个爱绝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
这段文字来自于《 》,作者曾翻译了巴尔扎克的《 》。从文章内容看,文中作者所解释的“爱”指 。
5.综合性学习(6分)
尊老敬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某中学以此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进来。
(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材料,请你给它加个合适的标题。
《广州日报》讯 2011年8月21日9时多,东莞大郎的彭老伯喝完早茶准备坐公交车回家。在大郎旺富市场门口等了两辆公交车未停后,他拿起砖块砸向第三辆拒载的公交车。事后,当地警方介入调解。公交公司表示,不追究老人砸车的责任,对当事司机将进行教育和罚款处理。
(2)上面新闻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大家纷纷发帖表达自己的看法。请你跟帖,说说自己的看法。
网友一:老年人往往存在身体虚弱,行动不便等问题,公交司机担心搭载老年乘客会发生意外,遇到麻烦,所以干脆一拒了之。
网友二:早晨正是年轻人上班的高峰期,老年人这时乘坐公交车,会导致拥挤,挤占位置。
你的帖子:
(3)“四川儿童扶摔倒老太反被诬陷”事件后,社会上就“碰到老年人摔倒该不该搀扶”这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请你链接下面材料,给有关部门提两条建议。
材料一:6月15日,3个小孩跑去搀扶摔倒在地的65岁的蒋婆婆,却反被指撞人,要求赔偿。
材料二:某网站最近做了调查,参与投票的1883人中,44%的网友表示今后不会搀扶老人,38%的网友选择“不好说”,18%的网友表示“肯定会扶”。一位网友说:“以前觉得自己一定会扶,因为过不了良心这关;现在肯定不会扶,因为过不了责任这关。”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6-15题。
(一)回家去问妈妈(13分)
毕淑敏
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 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②妈妈说,你生在,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 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啰嗦。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④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含意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秉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⑨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的记忆。 (选文有删改) 6.本文写了我游敦煌回来,和母亲交谈,意外得知母亲曾抱着我走过安西的往事,这件事引发
了作者哪些感悟?(答出两点即可) (2分) 7.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2分) 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9.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10.读了本文后,请你联想一次“问”的经历,写出独特的感悟。 (4分)
(二)神秘的人体“天网”(12分)
①常言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个天网,使得坏人终究得伏法认罪。科学家发现,人类社会中看不见 、 摸不着的天网,在人体里竟然真的存在!
②前不久,德国科学家在观察人体免疫系统对付细菌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在那些被人体灭菌勇士白血球杀死的细菌周围,经常会看到一些丝状体物质。起初,他们以为这是显微镜的镜片不干净导致的观察错觉。它们相互缠绕,构成了网。这些网就像蜘蛛网那样,能够迅速把细菌横七竖八地粘在上面,从而将细菌擒拿。随后,这些网就密切配合人体白细胞里的其他物质,把被擒拿的细菌毒杀或者吞吃掉。
③更为奇特的是,这种由丝状体物质构成的网还能对人体内健康的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实验发现,在对付病毒的战斗中,有一种细胞分泌出来的蛋白酶在同细菌作战的时候,有时候会伤及无辜,给人体健康细胞造成伤害。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伤害事件的发生,这个网凭借自身的粘性,主动把这些蛋白酶集中到病菌密集的局部地方,帮助它们认准来犯之敌,同时避免误伤健康细胞。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些由丝状体物质编成的网,在发挥完杀敌和护体作用后,就自行化解,神秘地消失了。
④为了搞清楚人体免疫系统内部发生的这一神奇现象,德国科学家把目光锁定在了一种叫做中性粒细胞的身上,因为“天网”总是出现在它们周围。中性粒细胞已是人体白血球中的主力成员: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大约有白血球5000~10000个,这其中,中性粒细胞就占了55%~70%。他们也知道,中性粒细胞具有追踪病菌和吞噬、毒杀病菌的能力,是人体内抵御病菌最出色的勇士。但中性粒细胞究竟与“天网”有没有关系,还是个未知数。在电子显微镜下,德国科学家对一群中性粒细胞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发现,中性粒细胞在有细菌的环境里,会马上被唤醒并向细菌围拢。当它们靠近细菌后,先前没有出现的“天网”不久便悄然出现了,但在没有细菌出现的环境里,则只有中性粒细胞在自由活动,唯独不见 “天网”的踪影。
⑤科学家通过细致观察和辨认,最后揭开了谜底。原来,白血球里的中性粒细胞在发现细菌入侵的敌情后,会马上奔赴疆场,与细菌拼杀。这些投入到疆场的中性粒细胞注定要成为烈士,因为它们就像是过河的小卒,从不知道退路在哪里,而且它们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这些投入疆场的勇士,在与细菌拼杀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便自行“剖腹”解体,从体内抛出丝状体物质。众多勇士的丝状体物质缠绕在一起,就构成了细菌难逃的“天网”。让人惊讶的是,构成“天网”的丝状体物质,恰恰就是隐藏在中性粒细胞内部的DNA!
⑥人体内由DNA编织的“天网”被发现后,这种奇特现象立即触发了许多医学家的联想和灵感。他们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谜案,现在看来可能与人体“天网”有关。例如医学上有一种叫做先天性黏液稠厚症,它的特点是人体肺部的分泌物过于黏稠,很容易堵塞人的呼吸通道,使人断气而亡。奇怪的是,那些分泌物中总是有数量极大的DNA。经过研究,他们才明白,这很可能是中性粒细胞在肺部抛出的“天网”过密、过多导致的。
⑦科学家认为,人体“天网”的发现,为人类研究自身免疫系统和相关疾病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但现在只是一个开端,因为人体“天网”本身还有许多谜题待解,尽管如此,科学家坚信,这个惊人发现,定能为人类健康带来福音! (选自《知识窗》)
11.“那么,‘天网’究竟是中性粒细胞抛出的呢,还是细菌抛出的呢?‘天网’到底是由什么物质编织的呢?”这是一个过渡段,它是从选文中摘录的,请问应将它放回选文哪两段之间? 应放在第( )段和第( )段之间。 (2分)
12.阅读选文第⑤段,在A、B、C、D四处填写恰当内容,用简明的语言准确概括出人体“天网”的形成过程。(每空不超过6个字)(4分) 中性粒细胞: A → 与细菌拼杀→ B → C → D →构成“天网”
13.选文第④段中画线部分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14.选文第⑥段“他们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谜案,现在看来可能可与人体‘天网’有
关”一句中,加点词语“可能”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15.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选文开头引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一成语,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
象——“人体天网”。 B.在有细菌出现的环境里,不见“天网”活动的踪影,只有中性粒细胞在自由活动。 C.人体“天网”的发现,为人类自身免疫系统和相关疾病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但
到目前为止,有关人体“天网”的许多问题尚待科学去研究。
D.选文采用逻辑顺序,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完成16-17题(4分)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海棠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16.一、二两句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 ?(2分)
17.“借花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做赏析。(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8一21题。(11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请广于君 (3)秦王色挠 (4)寡人谕矣
19.翻译下列句子。(2分)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0.外交辞令往往含蓄委婉,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其“言外之意”。唐雎“与臣而将四矣”这句话的“潜台词”是 ,表现了他 、 的性格特征。(3分)
21.请你另举一位“热心救世”“不辱使命”的杰出的外交人才。他是谁?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22一24题。(7分)
于中丞成龙按①部至高邮。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甚富,夜被穿窬②席卷而去。刺史无术。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又出示谕阖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乃阴嘱吏目: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公曰:“此真盗也。”二人诡辩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物也。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选自《聊斋•于成龙》)
[注]①按:巡视,巡行。②窬:yú,洞,窟窿。
2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适巨绅家将嫁女 适: (2)又出示谕阖城户口 谕:
23.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B.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C.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D.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24.于成龙如何断定被捉的两人就是“真盗”?(3分)
四、作文(45分)
题目:这样做,值得
或许是一次选择,或许是一种坚守,或许是一个尝试……当我们回眸时,因为它表现了真我,磨炼了意志,增加了勇气,丰富了我们人生的阅历,从而让我们铭记,并为之深深回味。
要求:①以记叙为主,兼用多种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③全文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九年级语文参
一、书写(5分)
二、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23分)
1、籁 淌 垢 遐
2、年少万兜鍪 一任群芳妒 斜晖脉脉水悠悠 池上碧苔三四点
例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2分)(1)憧憬(2)喝彩
4、《傅雷家书》 《人间喜剧》 赤子之心
5、(1)八旬老人被拒载,一怒之下砸车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的传统美德。公交公司为了避免麻烦而导致老人“老无所乘”,根本上体现出的是社会对尊老传统的沦丧。
(3)示例: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
成立“搀扶老人风险基金”,对勇于搀扶他人却反被冤枉的好人提供公益性法律援助和基金赔偿。
二、现代文阅读
(一)《回家去问妈妈》(13分)6.(2分,答出两点即可)①我们极其在意世人的看法,却忽视、厌烦了母亲。②母亲是最了解我们的人,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③趁母亲健在,抓紧时间和母亲沟通交流。
7.(2分)曾经呵护我们的母亲已经落伍了(母亲只能在我们童年时给我们以呵护),不能再给我们新的启迪和支持,这是我们对母亲的浅薄认识(这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价值的原因)。 8.(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母亲关注我们比喻成老艺人打磨描绘精品(把“母亲”比喻成“老艺人”,把“我们”比喻成“精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耐心培育。 9.(2分)本段起过渡作用,承接上文的感悟,引出下文的劝告;紧扣文题,呼吁人们抓紧时间与父母交流。 10.(4分)要求:能联想“问”(沟通、交流)的经历,写出自己的感悟,有真情实感,表达流畅。
(二)神秘的人体“天网”(共12分)
11.(2分)第④段和第⑤段之间 12.(4分)A.发现细菌 B.自行解体 C.抛出丝状物 D.丝状物缠绕 13.(2分)列举了5000~10000个,55%~70%这些数据,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白血球在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数量,以及中性细胞是人体白血球中的主力成员。
14.(2分)“可能”即不确定,意即医学家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谜案与“天网”有关仅只是一种猜测,未经证实,还不能完全确定。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2分)B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16.(1)(2分)枝叶繁茂,新叶翠微;含苞未放。
17(2分)将春风中不轻易开放的海棠与争相绽放的桃李作对比,说明了做人不要轻浮,不要炫耀,而要注重蕴积,保持成稳。(“两种花的特点”1分,“道理”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8.(4分)(1)交换 (2)扩充 (3)屈服 (4)明白,懂得
19.(2分)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20.(3分)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不畏强暴 舍生取义(有胆有识、坚强无畏、沉着干练、敢于斗争、临危不惧、机智果敢等)
21.(2分)墨子(子墨子) 他成功劝阻了楚国进攻宋国。
晏子,使楚,维护了国家尊严。
……
22.(2分)(1)恰好 告知
23.(2分)C
24.(3分)因为于成龙已经放出风声,第二天将在全城严加搜查。在这种情况下,这二人多次出入城门,本该事出有因,而他们出入城门却又不带行装,其实是欲盖弥彰。所以于成龙推断这两人应该就是铤而走险、急于转移赃物的盗贼。 内容来自娆雪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