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柳永《望海潮》
1、 , ,参差十万人家。
2、云树绕堤沙, ,天堑无涯。
3、重湖叠巘清嘉, , 。
4、 , ,嬉嬉钓叟莲娃。
5、在《望海潮》中,山清水秀,繁花茂盛,桂花飘香,荷花满湖:“ , , 。”
6、钱塘风景优美,柳永在《望海潮》中描写了茂密如云的树木,浪涛汹涌的海潮:“____ _____, , 。”
二、《雨霖铃》
7、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8、执手相看泪眼, 。
9、念去去,千里烟波, 。
10、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1、 ?杨柳岸,晓风残月。
12、此去经年, 。
13、有的诗开篇就奠定感情基调;如柳永《雨霖铃》“ , , ”;白居易《琵琶行》“ , ”,皆为以景托情。
14、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在古诗词中,一轮圆月能透尽人心思。如李清照《一剪梅》中“云中谁寄锦书来? , 。”又如柳永《雨霖铃》中“ , , 。”更是借月来抒发离别情怀的。
三、苏轼《念奴娇》
15、大江东去,浪淘尽, 。
16、故垒西边,人道是, 。
1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
18、江山如画, 。人生如梦, 。
19、苏轼将周瑜的英气勃发,姿容雄伟在诗中写出:“ , , 。”
20.历史上最具有文化意义的江是长江,将长江写得最有气势的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 , ,千古风流人物”。
四、《定风波》
21、莫听穿林打叶声, 。
2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
23、苏轼的生活和创作,展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生历程和生活情怀的典型特征。他追求人生理想,宠辱不惊,高洁自持,即便是在被贬中,也像《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 , ”所写那样,仍然透出冲天的豪气;虽说其中“人生如梦, ”似乎包含些许颓废的意味,然而综观苏轼这一时期的创作,像《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于人生挫折处的从容、乐观与豁达仍然是其精神的主流,更成为后世文人墨客题咏自勉的题材。
五、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4、楚天千里清秋, 。
25、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 。
26、可惜流年,忧愁风雨, !
27、倩何人换取, , ?
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8、千古江山, 。
29、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0、想当年,金戈铁马, 。
3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3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33、稼轩以词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古英雄叱咤风云“ , ”;
而怀才不遇之感愤尤深,“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凭谁问: , ?”
七、李清照《醉花阴》
34、 ,瑞脑销金兽。
35、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
36、东篱把酒黄昏后, 。
37、莫道不销魂, , 。
八、《声声慢》
38、三杯两盏淡酒, 、 !
39、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
40、 ,到黄昏、点点滴滴。
41、这次第, !
42、诗人将自己与黄花相比,忧愁以对,帘内人消瘦“ , , 。”
43、诗词讲究借鉴;温庭筠词有“梧桐树,三更雨”句,李清照《声声慢》“ ,_________”,则意近之。
44.现代社会,古典心情不可或缺。人们常常希望煮茶饮酒,箫与鹿品,琴送鹤行,在古典文化的海洋中徜徉。读《行路难》,我懂得了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 ”的信心;读《雨霖铃》,我懂得了柳永“ ,竟无语凝噎”的悲戚;读《声声慢》,我懂得了李清照“寻寻觅觅, , ”的孤独。
语文必修四默写 答案
一、柳永《望海潮》
5、在《望海潮》中,山清水秀,繁花茂盛,桂花飘香,荷花满湖:“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6、钱塘风景优美,柳永在《望海潮》中描写了茂密如云的树木,浪涛汹涌的海潮:“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二、《雨霖铃》
13、有的诗开篇就奠定感情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皆为以景托情。
14、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在古诗词中,一轮圆月能透尽人心思。如李清照《一剪梅》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头,月满西楼。”又如柳永《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借月来抒发离别情怀的。
三、苏轼《念奴娇》
19、苏轼将周瑜的英气勃发,姿容雄伟在诗中写出:“_羽扇纶巾,_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0.历史上最具有文化意义的江是长江,将长江写得最有气势的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四、《定风波》
23、苏轼的生活和创作,展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生历程和生活情怀的典型特征。他追求人生理想,宠辱不惊,高洁自持,即便是在被贬中,也像《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所写那样,仍然透出冲天的豪气;虽说其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似乎包含些许颓废的意味,然而综观苏轼这一时期的创作,像《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于人生挫折处的从容、乐观与豁达仍然是其精神的主流,更成为后世文人墨客题咏自勉的题材。
五、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3、辛弃疾以词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古英雄叱咤风云“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而怀才不遇之感愤尤深,“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七、李清照《醉花阴》
八、《声声慢》
42、诗人将自己与黄花相比,忧愁以对,帘内人消瘦“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化瘦。”
43、诗词讲究借鉴;温庭筠词有“梧桐树,三更雨”句,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则意近之。
44.现代社会,古典心情不可或缺。人们常常希望煮茶饮酒,箫与鹿品,琴送鹤行,在古典文化的海洋中徜徉。读《行路难》,我懂得了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读《雨霖铃》,我懂得了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戚;读《声声慢》,我懂得了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孤独。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诗词单元理解性默写题
1、《望海潮》中对杭州的情况作总的概括性描述的句子是 , , _______
2《望海潮》中勾画街巷河桥,居民住宅之美的句子是
;
3写杭州湖山之美的句子是 , ,
4、《望海潮》中用 , 写了钱塘江壮阔的景象。用 , , 写了杭州百姓的游玩之乐。
5《雨霖铃》中 , , 三句写离别前的景物,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设想别 后途中情景 , , ,更觉离愁无边,前途渺茫。
6《雨霖铃》中 , , ,这三句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句子,将最能触动离愁的三种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哀婉动人的意境
7雨霖铃》中 , 动作、神态细节,刻画了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
8《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 , , 不仅写出了长江非凡的景象,而且将自古以来河这里有关的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
9、《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作者从形、声、色三个方面勾勒赤壁壮景 , , 。
10《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 , 一句感叹,承上启下;写周瑜, , ,用美女称英雄,更显英雄风采; , , 写出了周瑜自信、指挥若定,敌兵简直不堪一击。
11《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只能叹 , ,以清酒祭月,抒壮志难酬的苦闷,苍凉的思绪中 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之情。
12《定风波》中 , 两句写了作者在风雨来临时独自漫步长啸吟诗,显示了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神态。
13《定风波》中 , , 写了作者的打扮,同时还一语双关,表现了作者在挫折面前坦然处之的态度。
14《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中 , , , 写登临所见远山之形,远山之愁,移情于物,尽抒内心担负
15《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 ,两个动作,展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16《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中运用张翰典故的句子是 , , ;运用许汜刘备典故的句子是 , , ,运用桓温典故的子是 , ,
17《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下阕中词人痛苦无人安慰,只好 , , 知音难觅的孤独可与上阕的 , 相照应。
18《永遇乐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英雄不见,暗含无人可御外侮之意;借刘裕典故 ,
写其出生卑微; , , 写其气势,与苟安的南宋王朝形成鲜明对比。
19《永遇乐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 , ,这个典故是对执政者急功近利草率出兵的警告;借用拓跋焘典故 , , ,反问句,指责南宋偏安忘记收复失地,把人民的民族感情冲淡了。
20《永遇乐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最后 , ,
,以廉颇自比,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悲愤。
21《醉花阴》中以花写人的传神句是 , ,
,
22《醉花阴》中 , 两句勾画了天气和独守深闺的无聊; , 写夜半凉意,更写诗人心境的凄冷。
23《声声慢》中运用叠字细腻委婉写心中之愁的句子是 , ,
24《声声慢》 , , ,写旧时之雁,更激起词人物是人非之感。
25《声声慢》中 , , ,既有无心摘花的郁闷,又有伤花自怜的情怀。
26《声声慢》中下阕 , 运用口语入词,直抒心中愁苦之情。
27《醉花阴》中 , 两句,既化用了陶潜的诗,又化用了<古诗十九首>中“馨香怀远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写她对丈夫无法排遣的思念。
28《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回望南归经历 , , ,那种惨景总让人想起姜夔《扬州慢》的内容。
29《声声慢》中 , 写天气忽冷忽热,身体难以适应,实际上也暗含了生活的变故令人沉沉浮浮,忧喜不定。
30《声声慢》中 , , 三句,梧桐叶落,细雨靡靡,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意境更深远。
附答案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3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4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5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7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9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0.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2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1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4、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15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16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17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无人会、登临意。
18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9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20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2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23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4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2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26、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7、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28、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29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30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人道寄奴曾住。佳节又重阳,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高中语文必修四默写
1. ①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何以伐为?
②求!周任有言曰:“ ,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且尔言过矣。 , ,是谁之过与?
③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既来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
2. ①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则何如?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也。 ,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 ,王道之始也。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 。”
3. ①言之无文, 。(《左传》)
②笔落惊风雨,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4、①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地崩山摧壮士死, 。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②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雄飞雌从绕林间。
③ ,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 , 。
5.①风急天高猿啸哀, 。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6.①醉不成欢惨将别, 。忽闻水上琵琶声, 。
②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拨弦三两声, 。
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
④冰泉冷涩弦凝绝, 。 ,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 。
⑤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血色罗裙翻酒污。
⑥去来江口守空船, 。夜深忽梦少年事, 。
⑦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
⑧凄凄不似向前声, 。座中泣下谁最多, 。
7.①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
②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
8.① ?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
②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
9.①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 。
,独上高楼, 。 ,山长水阔知何处。
10.①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
②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 。此去经年, 。 ,更与何人说!
11.①寻寻觅觅,冷泠清清,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 。
② ,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
12.①襟三江而带五湖, 。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
②十旬休假, ;千里逢迎, 。
③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
④ ,上出重霄; ,下临无地。 ,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 。
⑤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 ,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
⑥关山难越, ; ,尽是他乡之客。
⑦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
⑧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 。
⑨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 。 ,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 。
13.①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 ,
,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纵纵铮铮, 。又如赴敌之兵, ,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②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 ; ,天高日晶; ,砭人肌骨;其意萧条,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 。
③商,伤也, ;夷,戮也, 。
④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 , ,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亦何恨乎秋声!
14.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
15.树欲静而风不止, 。
参
1.①是社稷之臣也②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则将焉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③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则修文德以来之;则安之;邦分崩离析;而在萧墙之内也2.①弃甲曳兵而走;以五十步笑百步② 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③鸡豚狗彘之畜;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黎民不饥不寒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3①.行而不远②诗成泣鬼神4。①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猿猱欲度愁攀援②以手抚膺坐长叹;但见悲鸟号古木③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5.①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艰难苦恨繁霜鬓6.①别时茫茫江浸月;主人忘归客不发②犹抱琵琶半遮面;未成曲调先有情③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④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唯见江心秋月白⑤钿头云篦击节碎⑥绕船月明江水寒;梦啼妆泪红阑干⑦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⑧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7.①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②蓝田日暖玉生烟;只是当时已惘然8.①春花秋月何时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②雕阑玉砌应犹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9.槛菊愁烟兰泣露;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10.①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竟无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②多情自古伤离别;杨柳岸、晓风残月;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11.①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却是旧时相识②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怎一个愁字了得12.①控蛮荆而引瓯越;龙光射牛斗之墟;徐孺下陈蕃之榻②胜友如云;高朋满座③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④层台耸翠;飞阁翔丹;鹤汀凫渚;列冈峦之体势⑤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雁阵惊寒⑥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⑦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⑧东隅已逝;桑榆非晚⑨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槛外长江空自流。13.①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金铁皆鸣;衔枚疾走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其气栗冽;山川寂寥;丰草绿缛而争茂;乃其一气之余烈③物既老而悲伤;物过盛而当杀④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黟然黑者为星星;念谁为之戕贼14.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15.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