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兰州地属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基础差,起步晚,截止改革开放以前,除东方红广场外城区无一块广场绿地,城关区绿地面积不足3000平米,种植乔木不足3000株,这时的兰州常被外地人称为“农村版”的城市。
然而就是在这种状况下,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区将城市园林绿化纳入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轨道。随着城关区城市绿化管理所的成立,对城关区的绿化美化建设及管理工作也正式进入了专业化的发展阶段,20多年以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作为城市建设重要内容的城市园林绿化越来越受到各级、及有关部门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城关区区委、区更是把城区园林绿化作为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来抓,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城关区园林绿化基本上形成了“点、线、面、环相结合,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城市绿化体系和“水清、河畅、岸绿”的黄河之都特色,就近五年的发展状况来看,和03年城区绿化统计数字相比,城关区新增绿地面积就达50万余平方米,管护各类树木新增10万余株,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城市园林绿化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回顾过去,兰州城市园林绿化,从单纯的栽树到建设城市游园、大绿地景观,从一张白纸到又新又美的图画,兰州已彻底结束“乡村城市”的历史,兰州人民在黄河两岸的新兴城市安居乐业,尽享改革开放带来的城市绿色文明。30年来,人们惊喜地发现——
公共绿地建设量的巨变。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我所在上级部门的安排下顺应市民对兴建公共绿地的迫切要求,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我区投入巨资兴建了50余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到2008年,全区共建成小游园5个,街头绿地、绿化带绿地面积近19万平方米。为满足广大市民高水平休闲需要,在续建现有绿地同时,我所还通过不断引入新品种苗木的栽植,将城市绿化逐渐由单一的苗木栽植,转变为艺术化、复合化、功能化等多功能集为一体的新型立体城市绿化景观。
如今,城市绿化的意义已不仅仅是为市民所需要的一个欣赏美景、相约聚会的场所,它在更大程度上因为随着城市开放度的提高,而成为人们认知这个城市、体验这个城市空间的主要领域。正如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著名的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奥姆斯特德说的那样:“在这里,人们能够融合在一起,无论穷人还是富人,老人还是孩子,每个人的存在都增加了其他所有人的快乐”。
道路绿地建设质的飞跃。兰州的道路园林绿化从简单的种植行道树到建设园林绿化带,30年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有了质的飞跃。改革开放前,城关区的道路绿化只有秦安路、酒泉路、庆阳路、北滨河路等几条简单的行道树绿化,并且只种植了几棵刺槐,全区行道树木加在一起不足3000株。近几年来,随着城市道路的拓展,道路园林绿化也相得益彰,得到很大的发展,从根本上极大地改善了城区道路生态环境。
“绿色城市名片”建设为市民休闲提供新时尚。为了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我区绿化整体水平,注意通过打造卓有特色的城区“绿色名片”来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截止目前为止黄河风情线城关段的建设及张掖路商业步行街的绿化景观提升已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应,成为了我市居民及外地游客,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新型时尚景点。特别是在今年冬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正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点缀着绿色的家园,并间接推动市民追求高品位的生活!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高潮迭起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兰州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我市的园林绿化工作也是一年上一个台阶。为了加快我区园林绿化建设步伐,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建设“工业产业强市,公共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我所根据、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工作目标,不断深化改革,以推动科学发展观为课题,不断研究适合我区的城市绿化新型道路,目前已建成608#路及酒泉路、定西路等多条新型绿色景观大道。
改革以来,兰州园林绿化建设从星星点点的几条道路到建立系统的绿化体系,从“乡村城市”到“省级园林城市”再争创“国家园林城市”,走过了起步、发展、完善、提高品位、不断攀升之路,兰州的城市园林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极大地改善兰州市人居环境,为推进我区黄河上游的首善之区建设和繁荣我市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一○年九月三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