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 月 日
| 工程名称 | 交底地点 | 施工现场 | |
| 交底组织单位 | 交底负责人 | ||
| 施工单位 | 接收负责人 | ||
| 一、交底内容 现浇箱梁混凝土施工 二、适用范围 郑庄大桥现浇箱梁。 三、技术参数 (1)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 (2)封端混凝土强度为C50无收缩混凝土 四、施工工艺及方法 在梁体钢筋及模板安装就位,并检查合格后,即可开始浇筑梁段梁体混凝土。混凝土浇筑由两台泵车进行浇筑施工,备用一台应急。 1、混凝土浇筑 (1)泵车的出料口接4米软管,保证浇筑时自由落差不大于2米。 (2)浇筑时从两端向跨中对称浇筑,水平分层、斜向分段,每段长5m左右,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 (3)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不大于1.5m,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cm。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意使混凝土入模均匀,避免大量集中入模。派有经验的混凝土工负责振捣,振捣时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预应力管道和其他预埋件,移动间距不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与模板保持5~10cm的间距,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左右,将所有部位均振捣密实,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面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水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2、混凝土浇筑顺序 混凝土浇筑从两端向跨中进行浇筑。浇筑时先浇筑底板与腹板交接处,后浇筑底板、再浇筑腹板,最后浇筑顶板及桥面混凝土。为保证腹板混凝土不从下部挤出,底板与腹板混凝土应相错进行。捣固时若混凝土从内模下冒出底板时,停止振捣。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对内模与底板接触进行处理和压光。 具体混凝土浇注顺序见下图: 先后灌注底板①、灌注底板与腹板交接处②、再灌注腹板③、最后灌注顶板及桥面混凝土④⑤。 3、各部位混凝土浇筑方法 (1)腹板混凝土浇筑:两侧腹板混凝土要同步进行,其混凝土高差不超过0.5m,开始时分层不超过20cm,倒角处混凝土振捣密实;腹板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不得超过30cm,每层均要振捣密实,严禁漏振和过振现象。 (2)底板混凝土浇筑:浇注底板腹板砼时应连续浇注。输送管道通过内模预留窗口将混凝土送入底板,尤其注意边角处与内翻砼的衔接振捣。 (3)顶板混凝土浇筑:浇筑顺序为先两侧翼缘板后中间,两侧翼板要同步进行。顶板砼全断面一次浇注成型,浇注时摊灰、振捣、收面,形成连续平行作业。在完成第二次抹面后,立即覆盖养生。 (4)混凝土内部采用直径50mm插入式振捣棒,8台振动棒同时施工,每4台负责一侧。对于锚端等钢筋比较密的地方采用直径30mm插入式振捣棒。振捣除了不漏振、过振外,还需注意避开波纹管,防止振破波纹管。 4、混凝土浇筑完的后续工作 (1)找平底板混凝土,在内侧模下端水平模板边沿用水泥抹子刮出一条缝隙以利脱模。 (2)清除桥面的锚下支承板上混凝土,以利张拉。 (3)检查压浆管,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4)抽出波纹管内衬管和压重钢筋,对波纹管进行清孔、通孔检查。 5、混凝土养护 (1)顶、底板混凝土养护采用覆盖土工膜洒水养护,养护要有专人负责,养护时要保持混凝土面湿润,直到混凝土终凝后,继续养护14天。 (2)混凝土带模养生期间要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的措施养护。 (3)拆模后腹板养护采用喷淋养护系统进行养护,养护过程中混凝土要保持在湿润状态。 五、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1、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 混凝土表面缺陷有:气泡、麻面、错台、露筋、孔洞、冷缝颜色不均匀的等; 外形尺寸:表面不平整,凹凸鼓涨,线性较差; 2、原因分析 (1)模板表面粗糙,清理不干净; (2)脱模剂涂刷不均匀、局部漏刷或被污染; (3)模板接缝不严密,混凝土浇筑时漏浆; (4)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气泡未排出。 (5)混凝土浇筑不连续。 3、处理措施 (1)模板要清理干净,均匀涂刷脱模剂,不得漏刷; (2)浇筑混凝土前,用高压风清理底板垃圾,漏刷脱模剂的局部进行补刷。 (3)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出为止。 (4)钢筋密集处要将强振捣,应使用30型振动棒进行振捣。 (5)钢筋保护层垫块使用高强砂浆垫块,垫块数量要符合要求,每平米不少于4块。 (6)加强混凝土成品保护。 接收负责人: 年 月 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