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技术交底书 | 表格编号 | |||
| JS-001 | ||||
| 项目名称 | 新建泰达物流华东运营中心物流中心项目 | |||
| 交底编号 | JS- | |||
| 工程名称 | 强弱电井 | |||
| 施工班组 | 强弱电井班组 | |||
| 交底日期 | 年 月 日 | |||
| 交底内容: 一、施工工艺流程 定位放线→人工开挖电缆井(钢筋加工)→现场技术员验收→碎石垫层回填→C15混凝土垫层→绑扎钢筋→底板立模→报监理验收→浇筑混凝土→墙身支模→报监理验收→浇筑混凝土→洒水养护→拆模→回填夯实→余土外运→垃圾清理→安装预制盖板 由技术人员测量定出基础位置,撒出开挖轮廓线,在开挖线四周,用彩条布或塑料布对级配碎石进行覆盖,以防土石等污染级配碎石。 基础开挖后,检查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高程及承载力等,允许偏差符合要求后,立即报监理检查,合格后立即进行基础混凝土的施工。 电缆井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 检验项目 | 允许偏差 |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 检验方法 |
| 1 | 距线路中心位置 | 0,+20mm | 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侧各抽样检查5处。 | 尺量 |
| 2 | 形状尺寸 | 10mm,-10mm | 尺量 | |
| 3 | 顶面高程 | 10mm,-10mm | 水准仪测 | |
熟悉设计要求、验收标准及施工规范。
2、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选择合格的水泥、砂及钢筋等材料,及时取样做相关的原材料试验和配合比试验,并通过监理及第三方检测验证。
三、技术要求
1、人工开挖电缆井:放线完毕后,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机械开挖轮廓线要比结构轮廓线每个方向小30cm,再采用人工修边及清底。
2、钢筋加工:其加工的型号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3、现场技术员验收:应对电缆井开挖的结构尺寸、标高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4、C15混凝土垫层:开挖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厚C15混凝土垫层施工,应严格按试验室施工配合比进行施工,顶面标高控制在电缆井结构底,且表面平整度应控制在1mm内。
5、钢筋:钢筋进场前,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对使用钢筋应按规格、品种分批取样并按规范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在加工前应调直,除去表面的油污、锈渍,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曲。钢筋加工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钢筋绑扎,并满足验收标准要求。在加工棚内加工后运至现场安装。;
6、立模:内外模板采用木模板,加固采用钢管和方木。模板的强度及刚度必须满足验收标准要求,结构尺寸满足设计要求。模板的固定须采用止水螺栓。电缆井井壁预留洞的数量、方向、大小以及标高等,根据电缆排管断面形式和总图专业的管线综合图施工。下部施工要求排水管预留孔洞预留150mm的套管,预防电缆井的沉降。
7、报监理验收:立模完成后报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8、灌注混凝土: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对电缆井底部进行凿毛,清扫,再开始灌注混凝土,捣固采用插入式捣固棒捣固。当顶面混凝土开始初凝后,要求进行二次收光。
9、养护:混凝土初凝后,采用人工洒水养护,不小于14d。
回填:当混凝土达到80%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回填采用挖出的路基填料回填,回填必须采用冲击夯夯实。
安装预制盖板:盖板采用预制厂生产,安装时,电缆井顶部与盖板接触位置涂沫沥青后再安装预制盖板,盖板安装必须平整,且不得有松动现象。
四、施工注意事项:
电缆井底部排水管预埋并采用素土回填应夯实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施工场地排水由北往南排,沿线的电缆井底部排水管需形成流水坡
混凝土灌注时前注意检查预埋件数量和位置是否正确
五、质量保证措施
1、钢筋加工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钢筋绑扎,并满足验收标准要求。
2、混凝土严格按照配合比施工;
| 3、严格按要求洒水养护; |
| 交底名称 | 强弱电井技术交底 | |||
| 项目经理 | 项目总工 | 项目技术管理人员 | 接受交底单位负责人 | |
| 参加交底人员 | ||||
| 备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