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至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7年3月
科目:生活适应 年级:培五下 教者: 李鸿燕
一、所教年级(班)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有12名学生,男生8名,女生4名,学生具体情况如下:
大体划分为A、B、C、D四组。
A组(汪豆豆、丁乐平):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很好,理解、接受力好,记忆能力差于,汪豆豆自理能力较好,能完成具体的生活技能,操作能力强。丁乐平生活自理能力较好,能按老师指令做,精细化操作能力较弱。
B组(周雨蝶、王德明、李明丰、吕娴):学生的理解、接受力较好(吕娴除外)。周雨蝶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对精细化和具体指令动作操作较好。王德明认知能力较好,自理能力较好,积极性高,在精细化和具体操作能力表现较差,大大咧咧,纪律性差。李明丰注意力不集中,具备简单的自理能力,对具体完整的生活技能完成不太好。吕娴理解沟通能力较弱,认知能力一般但是在实际操作方面表现良好。
C组(贺彪、武亮亮、李宗国)生活自理能力,精细化操作能力非常差,折叠、擦洗等生活技能弱。武亮亮口语表达不清楚,理解能力差,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操作能力胜过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可以简单生活自理,在精细化和具体操作能力表现较差。
D组(武浩、王睿馨、钱煜廷):没有语言能力,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在老师辅助下完成一些简单动作。武浩、王睿馨可以在老师语言提示下指认图片。钱煜廷生活自理差,不能很好地按老师指令活动。
二、本学期教习目标:
生活适应课围绕蔬菜水果、我会洗晒衣物、我的业余生活和安全小常识这四大板块,安排了个人生活、社会生活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训练,涵盖了个人生活能力、社会生活能力、道德品质的全方位培养。通过生活适应课的学习和训练,培养他们基本的生存技能,帮助他们生存于社会,适应社会生活,成为一名半自立于社会或自立于社会的人。
三、本学期教材整合构想与设计的说明:
结合本册教材的内容尽量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提高学生社会常识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重点培养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以此让他们掌握一些劳动技能,为以后生活打下基础。教学中以训练适应生活为核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立足补偿,训练学生的潜能开发。
教 学 进 度 表
| 月 | 周 | 教 学 内 容 | 计划课时 | 完成情况 |
| 3月 | 1 | 常见的蔬菜水果 | 5 | |
| 2 | 购买青菜 | 5 | ||
| 3 | 洗青菜 | 5 | ||
| 4 | 刨黄瓜皮 | 5 | ||
| 4月 | 5 | 洗袜子 | 5 | |
| 6 | 洗裤子 | 5 | ||
| 7 | 洗衬衫 | 5 | ||
| 8 | 晾晒衣服 | 5 | ||
| 5月 | 9 | 看电视 | 5 | |
| 10 | 玩电脑游戏 | 5 | ||
| 11 | 看电影 | 5 | ||
| 12 | 体育活动 | 5 | ||
| 6月 | 13 | 安全用电 | 5 | |
| 17 | 保护自己 | 5 | ||
| 15 | 求助电话 | 57 | ||
| 16 | 安全标志 | 5 | ||
| 7月 | 17 | 复习 | 5 | |
| 18 | 考试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