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9:02:46
文档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1)查字典填空。“惯”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它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纵容(子女等)养成不良习惯或作风;②习
推荐度:
导读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1)查字典填空。“惯”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它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纵容(子女等)养成不良习惯或作风;②习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1)查字典填空。  

“惯”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它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纵容(子女等)养成不良习惯或作风;②习以为常,积久成性。“惯”在“习惯”一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我能用它的另外一个意思组词:________。

(2)老师傅剃头时________让小沙吃尽苦头,小沙因为________而痛,又因________而痒。小沙剃头时的感受我们可以用“________”这个成语来概括。    

(3)用画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4)文中“害人精”指的是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    

【答案】 (1)G;guan;②;娇惯

(2)推剪;常常咬住一绺头发不放;碎头发掉在脖子里;如坐针毡

(3)小弟弟喜怒无常,一会儿哇哇大哭,一会儿哈哈大笑。

(4)文中“害人精”指的是老剃头师傅。这样称呼他是因为老剃头师傅剃头时让小沙感到很痛苦,还收取双倍的钱。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惯,音节 guàn ,音序为G,应先查字母G,再查音节guan。习惯的惯,应该是习以为常的意思。可以用纵容这个义项,组词为惯坏、娇惯等。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小沙的头发被推剪夹住,所以剃头让他吃尽了苦头,碎发落进脖子里,又让他感觉很痒,根据头发像针一样刺,可以用“如坐针毡”来形容小沙的剃头感受。

 (3)一会儿……一会儿……,这个关联词表示并列关系,用于描述不定时地先后发生的两件事。可以写: 小弟弟喜怒无常,一会儿哇哇大哭,一会儿哈哈大笑。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G、guan、②、娇惯 (2)推剪、常常咬住一绺头发不放、碎头发掉在脖子里、如坐针毡 (3)小弟弟喜怒无常,一会儿哇哇大哭,一会儿哈哈大笑。 (4)文中“害人精”指的是老剃头师傅。这样称呼他是因为老剃头师傅剃头时让小沙感到很痛苦,还收取双倍的钱。

 【点评】(1)本题考查用音序法查字典的能力。先根据所查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找到所在的音序,然后找到汉字的音节所在的页码,即可找到所查的字。根据字典正文对汉字的解释,可以得到字义、组词等帮助信息。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本题考查造句的能力。先明白划线词语的意思,根据文中的用法,写出一个形式相仿、内容合理的句子即可。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完成小题。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āi  ái)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nèn  lèn)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关。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挨________(āi  ái)挨挤挤     嫩________(nèn  lèn)黄色

(2)文中写了白荷花的________种姿态。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荷花的姿态十分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荷叶的颜色是碧绿色,形状像一个大圆盘。

②“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字写出了荷花残败的生命力。

③文中画线的句子,朗读时要读出喜爱、赞美的语气。

(4)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5)欣赏千姿百态的荷花,会让人沉醉,产生奇妙的联想。如果你变成了一朵荷花,哪只小动物会过来跟你打招呼,告诉你什么呢?    

【答案】(1)āi;nèn

(2)三;优美   

(3)①对②错③对

(4)大扫除开始了,同学们有的洒水,有的扫地,有的擦玻璃。

(5)鱼儿游过去,告诉我夏日游泳的畅快。  

【解析】【分析】⑴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

⑵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从三个(有的……)可知,文中写了白荷花的三种姿态。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荷花的姿态十分优美。

⑶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⑷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排比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⑸大胆想象,敢于去想,当然还要合乎情理。

故答案为:⑴āi;nèn;⑵三;优美;⑶①对;②错;③对;⑷大扫除开始了,同学们有的洒水,有的扫地,有的擦玻璃。⑸鱼儿游过去,告诉我夏日游泳的畅快。

【点评】⑴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⑵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⑶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⑷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⑸此题考查想像和语言表达能力。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古诗中赞美荷花的确实不少。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看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重。风雨袭来,它们紧密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打,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保护荷花。烈日吐火,它们个个撑起翠盖,挡住炎热. 静静地看着阴凉处的鱼戏虾游。

    荷叶作为药材_____可去火清热_____作为特别的包装材料_____荷叶不怕油污_____不怕水浸_____不怕烟熏_____用荷叶煮成的粥_____碧绿清香_____清爽可口_____

    当人们指点、欣赏荷花时,荷叶从不计较,不争名,不求利,不出风头,不论地位。它总是默默地工作,默默地战斗。荷叶是美的,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心灵美。所以我更爱荷叶。

(1)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    

(2)用波浪线画出荷叶样子的语句。    

(3)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标点。  

荷叶作为药材________可去火清热________作为特别的包装材料________荷叶不怕油污________不怕水浸________不怕烟熏________用荷叶煮成的粥________碧绿清香________清爽可口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            

A. “我”不爱荷花,只爱荷叶。

B. 荷花不值得赞美。

C. 荷花值得赞美,但荷叶更值得赞美。

【答案】 (1)我爱荷叶

(2)看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重。

(3),;;;,;,;,;;;,;,;……

(4)C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结合划线句子比较判断。

 故答案为:(1)我爱荷叶(2)看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重。 (3),;,,;,…… (4)C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4)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的能力。

4.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这段话主要写火烧云________变化极多,却不用一个“变”字,而是用了四个“一会儿”,这样不仅突出了火烧云的________,而且强调了________。    

(2)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模仿以上词语写出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__。    

(4)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多美呀!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一下吗?    

【答案】 (1)颜色;颜色多;变化快

(2)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3)鹅黄

(4)绚丽多彩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填空。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语段整体感知语段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寻找文句中描写颜色的词语相对简单,细读语段从文句中挑出来即可。

 (3)描写颜色的词语还有很多如:鹅黄、银闪闪,白茫茫,黑黝黝,白花花,白嫩嫩,黄灿灿,黑乎乎,红通通,绿油油,从中选一个即可。

 (4)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故答案为:(1)颜、颜色多、变化快 (2)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3)鹅黄(4)绚丽多彩       

 【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颜色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5.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应  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  适宜)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选出文段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不________(适应  适宜)      (适应  适宜)________了

(2)文段中划线点的“它”和“它们”分别指什么呢?请你选一选。(填序号)“它”指________,“它们”指________。  

A.昙花    B.那些需要昆虫传播花粉的花

(3)文中画“     ”的句子以昙花为例,其作用是(    )            

A. 说明昙花的美丽与可爱。

B. 说明昙花开花的时间。

C. 说明昙花开花的时间的确受温度、湿度、光照的。

(4)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问不同?下列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温度                           B. 湿度                           C. 光照                           D. 土壤                           E. 昆虫的活动时间

(5)借助关键句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答案】 (1)适宜;适应

(2)A;B

(3)C

(4)D

(5)植物开花的时问,与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密切的关系。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适宜:形容词,表达的意思是“恰当的,不超过心理预期度的,与某事不冲突的,相吻合的”。适应:动词  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

 (2)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开头的第二句话。

 

 故答案为:(1)适宜、适应 (2)A B(3)C(4)D(5)植物开花的时问,与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密切的关系。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3)、(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6.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________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________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________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

    “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________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1)选出描写神态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谦虚     傲慢     恼怒     轻蔑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________地问。

②“不敢,铁罐兄弟。”陶罐________地回答。

③“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________的神气。

④“住嘴!”铁罐________了

(2)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相提并论:________。

②和睦相处:________。

(3)“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这句话说明(    )            

A. 陶罐认为碰撞不等于坚强,和睦相处不等于隔弱。            B. 陶罐为自己的懦弱辩解。

(4)文中画“     ”的句子的意思是(    )            

A. 说明罐子的用途。

B. 说明罐子的用途是盛东西,表明了陶罐不愿和铁罐碰撞的态度。

C. 说明陶罐害怕和铁罐碰撞,故意说它们是装东西的。

(5)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请连一连。  

陶罐________      傲慢、狂妄自大。

铁罐________      谦虚、毫不软弱。

【答案】 (1)傲慢;谦虚;轻蔑;恼怒

(2)把不同的或差别巨大的人或事混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彼此很好地相处

(3)A

(4)B

(5)谦虚、毫不软弱;傲慢、狂妄自大   

【解析】【分析】(1)补充句子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词语组句的能力,前后表达要一致,合情理,然后再根据句意来补充即可。

 (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傲慢、谦虚、轻蔑、恼怒 (2)①把不同的或差别巨大的人或事混在一起谈论或看待。②彼此很好地相处。 (3)A(4)B(5)1、谦虚、毫不软弱。 2、傲慢、狂妄自大。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描写神态的词语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短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3)、(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草

    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夏天,太阳把大地烤(kǎo)得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cí)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kù)热带来的疲(pí)劳。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1)根据短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准确地填上一句诗。  

真是“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小草。    

(3)从文中找出“严寒”的两个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是围绕________来写的。    

(5)哪句话说明小草胸怀宽广?请画上横线,哪句话说明小草生命力旺盛,请画上波浪线。    

(6)用双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8.【答案】 (1)nì;zhá;jìn;zuān

(2)新鲜;和煦;迷人

(3) , , , 。

(4)一只蚂蚁想“我不行了,我完了……”另一只蚂蚁想:“我怎能就这样死去呢?哪怕有万分之一的生存弟望,我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势力!如果不与逆境抗争,就只有死路一条!”

(5)要敢和厄运抗争,为自己嬴回生命。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词)+的+名词”,横线上应填上形容词(或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3)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nì;zhá;jìn;zuān 

(2)新鲜;和煦;迷人

 (3) , , , 。

(4)一只蚂蚁想“我不行了,我完了……”另一只蚂蚁想:“我怎能就这样死去呢?哪怕有万分之一的生存弟望,我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势力!如果不与逆境抗争,就只有死路一条!”

(5)要敢和厄运抗争,为自己嬴回生命。

【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2)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曾子杀猪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儿子哭着要和曾妻一块儿去。于是曾妻骗孩子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回来给你杀猪吃。”傍晚,曾妻回来了,看到曾子在猪圈里举着菜刀,曾妻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曾妻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的杀什么猪呢?”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吗?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曾妻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曾妻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人所尊敬。

(1)判断正误。  

①曾子杀猪是为了教育孩子学会诚信。

②曾子的妻子说给孩子杀猪吃,是为了不让孩子跟着去集市。

③曾子被后人所尊敬是因为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④曾子教育妻子做人要诚实守信,所以中午就让孩子吃到了猪肉。

(2)从哪里可以看出曾子是在教育妻子做人要诚信,用“________”画出来。    

(3)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有哪些,试着写下来。    

【答案】 (1)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

(2)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3)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   

【解析】【分析】(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曾子教育妻子做人要诚实守信,所以中午就杀猪让孩子吃到了猪肉。(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 (2)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3)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还魂草

    走进大巴山密密的桷(fu)栋(li)树林,湿润的沃土上铺着一层厚厚的落叶,从叶缝间筛下的光斑,印在落叶上,像圆圆的邮戳,我们扒开落叶,便会在青青的苔藓上找到还魂草。

    还魂草茎细如线,叶如花瓣,草叶像盛开的花儿。我们拔起它,抖去泥沙,晾干后收藏起来。老人拿它泡茶喝,能明目强身,我们拿它当书签,送给好朋友。

    还魂草真能还魂吗?每当我看书累了,便把还魂草从书页中取出,放进盛满清水的杯中,立刻,干细的茎徐徐伸直,干枯的叶缓缓伸开,就显得那么嫩绿,那么鲜活。还魂草的生命力是多么旺盛!

    从海外回来的爷爷,每次离家的时候,都要带一束还魂草,他说,还魂草系着他的魂儿,就像故乡系着他的梦。

(1)查字典给划线字的读音,再把拼音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
还魂草

邮戳

(2)短文告诉我们在大巴山的________里,________下面,________上,可以找到还魂草。    

(3)还魂草能“还魂”,指的是它________。    

(4)从短文最后一段可以看出,爷爷________。    

【答案】 (1)huán;chuō

(2)桷栎树林;落叶;苔藓

(3)有强烈的生命力

(4)对故乡的热爱和依恋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考查对最后一段的理解,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huán、chuō (2)桷栎树林、落叶、苔藓 (3)有强烈的生命力 (4)对故乡的热爱和依恋    

 【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解答此题要结合全文来理解,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文档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1)查字典填空。“惯”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它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纵容(子女等)养成不良习惯或作风;②习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