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的作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9:01:54
文档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的作用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的作用重要构件的焊接、合金钢的焊接及厚部件的焊接,都要求在焊前必须预热。焊前预热的主要作用如下:(1)预热能减缓焊后的冷却速度,有利于焊缝金属中扩散氢的逸出,避免产生氢致裂纹。同时也减少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淬硬程度,提高了焊接接头的抗裂性。(2)预热可降低焊接应力。均匀地局部预热或整体预热,可以减少焊接区域被焊工件之间的温度差(也称为温度梯度)。这样,一方面降低了焊接应力,另一方面,降低了焊接应变速率,有利于避免产生焊接裂纹。(3)预热可以降低焊接结构的拘束度,对降低角接接头的
推荐度:
导读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的作用重要构件的焊接、合金钢的焊接及厚部件的焊接,都要求在焊前必须预热。焊前预热的主要作用如下:(1)预热能减缓焊后的冷却速度,有利于焊缝金属中扩散氢的逸出,避免产生氢致裂纹。同时也减少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淬硬程度,提高了焊接接头的抗裂性。(2)预热可降低焊接应力。均匀地局部预热或整体预热,可以减少焊接区域被焊工件之间的温度差(也称为温度梯度)。这样,一方面降低了焊接应力,另一方面,降低了焊接应变速率,有利于避免产生焊接裂纹。(3)预热可以降低焊接结构的拘束度,对降低角接接头的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的作用

重要构件的焊接、合金钢的焊接及厚部件的焊接,都要求在焊前必须预热。焊前预热的主要作用如下:

  (1)预热能减缓焊后的冷却速度,有利于焊缝金属中扩散氢的逸出,避免产生氢致裂纹。同时也减少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淬硬程度,提高了焊接接头的抗裂性。

  (2)预热可降低焊接应力。均匀地局部预热或整体预热,可以减少焊接区域被焊工件之间的温度差(也称为温度梯度)。这样,一方面降低了焊接应力,另一方面,降低了焊接应变速率,有利于避免产生焊接裂纹。

  (3)预热可以降低焊接结构的拘束度,对降低角接接头的拘束度尤为明显,随着预热温度的提高,裂纹发生率下降。

  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的选择不仅与钢材和焊条的化 学成分有关,还与焊接结构的刚性、焊接方法、环境温度等有关,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确定。另外,预热温度在钢材板厚方向的均匀性和在焊缝区域的均匀性,对降低焊接应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局部预热的宽度,应根据被焊工件的拘束度情况而定,一般应为焊缝区周围各三倍壁厚,且不得少于150-200毫米。如果预热不均匀,不但不减少焊接应力,反而会出现增大焊接应力的情况。

焊后热处理的目的有三个:消氢、消除焊接应力、改善焊缝组织和综合性能。

  焊后消氢处理,是指在焊接完成以后,焊缝尚未冷却至100℃以下时,进行的低温热处理。一般规范为加热到200~350℃,保温2-6小时。焊后消氢处理的主要作用是加快焊缝及热影响区中氢的逸出,对于防止低合金钢焊接时产生焊接裂纹的效果极为显著。

  在焊接过程中,由于加热和冷却的不均匀性,以及构件本身产生拘束或外加拘束,在焊接工作结束后,在构件中总会产生焊接应力。焊接应力在构件中的存在,会降低焊接接头区的实际承载能力,产生塑性变形,严重时,还会导致构件的破坏。

  消应力热处理是使焊好的工件在高温状态下,其屈服强度下降,来达到松弛焊接应力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整体高温回火,即把焊件整体放入加热炉内,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保温一段时间,最后在空气中或炉内冷却。用这种方法可以消除80%-90%的焊接应力。另一种方法是局部高温回火,即只对焊缝及其附近区域进行加热,然后缓慢冷却,降低焊接应力的峰值,使应力分布比较平缓,起到部分消除焊接应力的目的。

  有些合金钢材料在焊接以后,其焊接接头会出现淬硬组织,使材料的机械性能变坏。此外,这种淬硬组织在焊接应力及氢的作用下,可能导致接头的破坏。如果经过热处理以后,接头的金相组织得到改善,提高了焊接接头的塑性、韧性,从而改善了焊接接头的综合机械性能

热裂纹(凝固裂纹)发生的要因及防止对策

在这里,对热裂纹中最有代表性的凝固裂纹的发生原因和防止对策进行说明。一般地,凝固裂纹是在冷却过程中的凝固温度附近,结晶粒界处残余的液相或脆弱的不纯物的液体薄膜

不能支撑由于凝固进行而发生的收缩应力而发生开裂。

因此,凝固裂纹发生的原因是:

Ⅰ. 凝固形态

Ⅱ. 母材及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

Ⅲ. 焊接施工条件等的冶金因素和机械的因素

实际上这些因素互相影响而发生裂纹。

种种发生要因和相应的防止对策总结如下:

A

材料的化学成分

(a)  C,P,S的影响---焊缝金属中C,P,S的含有量高

防止对策: 尽可能选用低C,P,S的焊丝和母材。

用高Mn系焊丝,增加Mn/S的比。标准:C≦0.13%→Mn/S>20~30

焊缝金属中的P+S≦0.04。

用添加Ti,Zr,Nb的焊丝。

  (b)Ni的影响---焊缝金属中Ni的含有量高

  防止对策: 尽可能选用成为低P,S焊缝的焊丝.标准: P+S≦0.02%  

用高Mn系焊丝,增加Mn/S的比。标准: Mn/S≥50

(c)Si,Nb的影响---焊缝金属中Si,Nb的含有量高

  防止对策: 避免多余的Si,Nb的添加 如母材中Si,Nb的成分高时,用低Si的焊丝

B  焊接施工条件  

(a)    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

a----电流过大,会使熔深过深

防止对策: 以能得到安全的断面形状为限,降低电流值。

调整导电嘴和母材的距离,降低电流值。

焊接量有保证的场合,使用细径焊丝

以能获得熔深浅宽的焊缝,设定施工条件。

          b-----电压过低,焊缝幅窄,最终凝固区域成为焊缝的内部

防止对策: 为获得适当的凝固形态,设定提高电压值的值

          c-----速度过快,柱状晶的突出变成凝固

    防止对策: 为使柱状晶的形成呈向上的状态,减慢速度

(b) 焊角度---焊太过于倾斜

防止对策: 焊角度以垂直±20°为标准

特别是后退角会使焊缝幅变窄,熔深变深,尽可能避免使用.

(c) 弧坑---弧坑处理不彻底

防止对策:  弧坑处电流为 焊接电流×0.6~0.7

采用事后处理

C 其他

(a) 预焊 ---预焊部的处理不彻底

防止对策: 预焊尽可能不要熔断。(未熔合的根源,在预焊焊缝处裂纹发生焊缝裂纹的起点)

预焊焊缝不要过小。尽可能用低电流形成长的焊缝.

(b) 拘束度 ---拘束度过高,拘束应力过高

防止对策: 避免过高的拘束度

零件形状复杂时,要考虑焊接顺序,考虑不要有局部的拘束。

焊接时过度抑制应变 将成为开裂的根源。

有可能时进行预热(250℃~300℃), (250℃~300℃时降伏应力急剧下降),

(c) 其他---电弧不稳定的要因管理不适当

防止对策: 除去焊接面(包括反面)的油、锈、涂料等

确保气体的保护性

整备焊丝的输送机构

文档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的作用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的作用重要构件的焊接、合金钢的焊接及厚部件的焊接,都要求在焊前必须预热。焊前预热的主要作用如下:(1)预热能减缓焊后的冷却速度,有利于焊缝金属中扩散氢的逸出,避免产生氢致裂纹。同时也减少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淬硬程度,提高了焊接接头的抗裂性。(2)预热可降低焊接应力。均匀地局部预热或整体预热,可以减少焊接区域被焊工件之间的温度差(也称为温度梯度)。这样,一方面降低了焊接应力,另一方面,降低了焊接应变速率,有利于避免产生焊接裂纹。(3)预热可以降低焊接结构的拘束度,对降低角接接头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